隨後,西班牙殖民者又把矛頭伸向瑪雅。1523年12月,科爾特斯的部下阿爾瓦拉多奉命征服了現今危地馬拉一帶。接著,他們又佔領危地馬拉和薩爾瓦多環抱的地區,侵入現在的洪都拉斯,進攻尤卡坦,成立了「危地馬拉都督區」。1527年開始,科爾特斯的另一部下蒙特宙先從東部征服尤卡坦地區,後從西部對尤卡坦進行征服。經過20年持續鬥爭,終於在1547年最終使尤卡坦地區臣服。16世紀下半期以後,瑪雅地區完全淪為西班牙的殖民地。
1519年2月,西班牙探險家科爾特斯率領西班牙軍隊橫掃墨西哥,征服正處於文明鼎盛時期的阿茲特克帝國。科爾特斯帶上11條船隻,110個水手,553個士兵,其中和只有13個士兵有火槍,32個士兵有石弓,10門重炮,4門輕炮和16匹馬。探險隊於耶穌受難日在現今的韋拉克魯斯市登陸。科爾特斯在海岸附近停留了一段時間,收集有關墨西哥形勢的情報。他獲悉統治墨西哥的阿茲特克人在內陸有一大筆資金,有大量的貴重金屬,而且被征服的其他印第安部落有許多人都對他們有切齒之恨。科爾斯特一心要進行征服,即決定向內陸進軍,侵佔阿茲特克領土。科爾特斯在進軍前,毀壞了探險隊的船隻,使得他的手下將士要麼就跟他奪取勝利,要麼就被印第安人斬首殺頭,別無他路可走。
在向內陸進軍中,西班牙人遇到了一個獨立的印第安部落——特拉斯卡拉人的激烈抵抗。經過一番苦戰,他們的大部隊被西班牙人打敗後,則決定同科爾特斯會師來打擊他們所仇恨的阿茲特克人。科爾特斯隨後向喬盧拉進軍;阿茲特克的首領蒙特珠瑪二世計劃對西班牙人發動一場突然襲擊。但是科爾特斯事先獲得了印第安人去向的情報,首先發起進攻,在喬盧拉屠殺了數以千計的印第安人。隨即向首都特諾奇蒂特蘭(現在的墨西哥城)進軍,1519年9月8日他一槍未發就進入了該城。他立即將蒙特珠瑪關押起來,使其成為自己的傀儡,看來征戰幾乎取得了全面的勝利。
「剷除了一個文化,如同路人隨手折下路邊的一朵向日葵」。此時,瑪雅文明已近尾聲,但在尤卡坦半島上,還殘存著一些瑪雅小邦。1526年,一支西班牙探險隊試圖用暴力建立西班牙殖民地,並強制推行基督教信仰。不肯屈服的瑪雅人展開了長達百餘年的游擊戰,直到1697年,最後一個瑪雅城邦在西班牙人的炮火中灰飛煙滅,瑪雅文明自此淹沒在那片雨林之中。
「玉米,我們的神靈!」
玉米是世界上種植廣泛的農作物,產量高,適應性強,在乾旱、貧瘠等艱苦的條件下都能生長,旱澇保收。然而卻很少有人知道這種現在看來極為平常的農產品在古代相當長的一段時期內,在全球的範圍裡只有印第安人懂得種植。直到西班牙人佔領了這裡,才通過海運把玉米傳播到世界各地,最終成為全世界種植最為廣泛的農作物。
圖1-18玉米神據專家們研究表明,玉米的野生祖本可能是中美洲丘陵河谷中繁殖較快的一種野草,但它的真實標本至今仍未找到,也有人相信這種野草可能已經絕跡。更令人驚奇的是,專家們都肯定這種野草和今天的玉米有著天壤之別,它的果實瘦小,苦澀而毫無營養。所以說,玉米的培育是一個漫長而又艱辛的過程。
當玉米成熟時,瑪雅人精心挑選那些產量高、營養好的種子,長期堅持下去,過了幾百年、幾千年,種植的玉米和它的野生祖本就有了很大的甚至是根本的改變,從又小又瘦變得又大又粗,苦澀變為甘甜,無營養變為高營養,品種也變得多樣,有的果穗較大,需七八個月才能成熟;有的果穗較小,約三個月就能成熟。當野草變成了真正的玉米,一種河谷中的野草經過幾千年的培育,已變成了既甜美又富營養的糧食,這就是玉米。瑪雅人的肉食相對較少,他們的果腹之物主要就是玉米。他們自稱是玉米人,而他們的文明也被稱作「玉米文明」。
圖1-19玉米神香爐有這樣一個傳說:上帝用玉米粉塑造了瑪雅人。瑪雅人生來對玉米有著深厚的感情,玉米是印第安人最寶貴的作物,為避免它受到傷害,人們創造了玉米神專門保護玉米生長。出土於金塔納羅州的奇班切一座玉米神香爐,大約製成於公元1450年至17世紀,是陶質地,屬於禮儀用品。玉米是印第安人最重要的糧食作物,保佑其生長的玉米神因而尤顯重要。這件香爐用於與玉米和繁衍有關的重大典禮儀式,上面塑造的玉米神手持鮮花頭戴王冠從天而降,帶來豐收的希望,耳朵上有巨大的耳環,五官突出,面目輪廓清晰。玉米神法力甚大,同植物和山神關係密切,其後裔則被視為夕陽、雨、閃電和蜜蜂的象徵,玉米神的法力非常大。
從這件玉米神香爐上我們可以看出玉米在瑪雅人的生活中佔有重要地位,玉米是印第安人最寶貴的作物,為避免它受到傷害,人們創造了玉米神專門保佑玉米生長。從整件香爐的創作風格有著濃郁的墨西哥古文化風格,說明這件香爐創作於瑪雅文明的後古典時期。玉米神耳上戴著的耳環,說明當時的瑪雅社會的上層階層已經盛行戴耳環。除玉米神香爐外,在恰帕斯州北部錫莫霍韋爾地區還出土了一件玉米神像石斧。石斧上雕刻了一個側面人像,象徵著玉米神。
神話傳說、民間習俗只體現了「玉米文化」的一個側面,玉米作為瑪雅人生活的核心,對其社會組織形式和生活習慣也產生了相當影響,這種影響被墨西哥人類學家稱作玉米的社會效應。隨著古代瑪雅社會人口的增加,每個家庭的玉米種植面積也不斷增加,人手不夠的情況下,社區內家庭與家庭間相互協作,這種農業上的相互協作機制後來演變為土著社會的「徭役」,即社區內所有居民必須提供義務勞動,如修繕校舍、道路、水庫等。此外,印第安人的生活節律也完全以玉米為中心。瑪雅人在史前時代制定了一部專門指導玉米種植的天文曆法,墨西哥南部的瑪雅人居住區仍在使用這種曆法。
瑪雅人的智慧不僅體現在對玉米果實的利用上,他們還利用玉米皮、玉米稈等製成生動有趣的手工藝品。在如今墨西哥城的文化市場上,各種以玉米為材料的小玩具隨處可見。瑪雅人對玉米的熱愛幾乎滲透到了他們生活的每個角落。
瑪雅人在種植玉米的基礎上形成了奴隸制經濟。在這種經濟基礎上,他們形成了以國王為首,高官顯貴、教士、武士、工匠、商賈、農民和奴隸層層相疊的權利金字塔。這樣的社會分層遍佈古代的整個中美洲文明。不論是哪個時代,他們都固守著這種劃分,幾千年來沒有什麼大的變化。直到今天,瑪雅人培育的玉米仍然在中美洲各國人日常生活中佔據著重要的地位,比如說,它是墨西哥人的主要食糧,從平民百姓到達官貴人的餐桌上,都不可或缺。墨西哥人對玉米的利用達到無以復加的地步,連玉米棒上生長的「黑菌」都可以做成極其美味的食品,堂而皇之地進入國宴的菜譜。
瑪雅慘遭「秦始皇」
公元前213年秦始皇下令:除了秦朝國史、醫藥、術數、農技、園藝等著作外,其他一律限期交到官府,統一焚燬。次年,秦始皇為求長生不老,苦覓不死仙藥。此舉引來方士斥罵,始皇大怒,諸生全部被活埋。這就是中國歷史上著名的「焚書坑儒」事件。瑪雅歷史上,也有過類似的事件,不過,下令焚書的是外來的侵入者,「坑」的是瑪雅的祭司。
十六世紀中葉,西班牙殖民主義者,順著哥倫布的足跡,踏上中美土地,來到了瑪雅部落。西班牙殖民者入侵瑪雅之後,不僅在軍事上與瑪雅人的反抗展開較量;並且在文化上,兩個民族也發生了衝突。西班牙人信奉的天主教教義與瑪雅祭司集團所代表的信仰格格不入。他們在軍事侵略的同時,還進行文化侵略,直接毀滅了瑪雅文明。西班牙天主教的神父們,還要剷除瑪雅人的宗教和文化,代之以天主教統治。
瑪雅人委派通譯者佳覺向西班牙殖民者的隨軍大主教迪那戈·德·蘭達介紹了自己文化經典中的寶貴內容。瑪雅經書中記載著精確的曆法,比起教會認可的格雷戈裡公歷要高明得多,每年誤差才1分鐘,也就是說大約1500年才差一天。瑪雅人的經書中還記載著不止一次的大洪水,人類的歷史可以上溯到洪水前數十萬年,這與《聖經·創世紀》關於洪水的說法大相逕庭。瑪雅人對行星運行軌道的深刻理解,遠勝於與上帝創世神聖地聯繫在一起的地心說。蘭達被瑪雅典籍中記載的事情嚇壞了,認為這是「魔鬼幹的活兒」。結果,西班牙軍隊的隨軍主教迪那戈·德·蘭達,竟然策劃了一次大規模的「焚書坑儒」。
1562年,大主教蘭達為了徹底地從精神上消滅瑪雅人,傳播他的上帝的福音,竟然野蠻地下令燒燬所有的瑪雅文獻。用象形文字記載的瑪雅歷史、文化、科學、哲學全都成了劫後灰燼。更令人髮指的是,這位上帝的使者也把歐洲中世紀最可恥的火刑柱搬到了「新大陸」。難以計數的瑪雅祭司慘死於熊熊烈焰之中,帶走了只有他們才通曉的瑪雅文明成就。此外,他還砸碎了無數神像和祭壇。他得意洋洋地記錄道:我們搜查到大批書籍,記載的全是迷信的玩意兒和撒旦的謊言,我們乾脆放一把火把它們燒掉。當地土著眼睜睜在旁觀看,心痛極了,難過極了。心痛的豈止是「土著」!後來想探知古代文化和歷史真相的人,無一不為這場文化浩劫感到揪心之痛!
蘭達大主教的所作所為,比中國秦始皇的焚書坑儒,意大利布魯諾被燒死在羅馬的繁花廣場,不知還要惡劣多少倍。他燒燬的是人類花了數千年時間在西半球培育的最為光彩奪目的文明。有著近三千年歷史的瑪雅文明,就這樣被西班牙殖民者毀滅了。
有能力識讀和書寫象形文字的祭司全部遭到殺害,致使那些倖存的真跡成為天書,至今無法破譯。有志於研究瑪雅歷史文化的學者不得不另闢蹊徑,從西班牙人留下的文獻中捕捉瑪雅的影子,甚至於那個下令毀滅瑪雅文獻的蘭達主教,居然也成了瑪雅史料的主要見證人之一。西班牙人毀滅瑪雅文化的做法如此決絕,主要原因(據他們自己的說法)是認為瑪雅人的神祇文字太像魔鬼所為。也許潛意識裡也暗自驚異於他們完善的知識體系,雖然異於西班牙人熟知的常理,卻也是匪夷所思,奇特而高度發達。這使他們心底發楚,感覺到一種文化上的威脅。
可惜,瑪雅社會的嚴格分工使普通百姓完全無法接近這些文字。西班牙人處死了占瑪雅人口一小部分的祭司,就相當於在中國把所有的儒生包括識字的一切人全都處死了。於是,雖然瑪雅人一直守著自己的語言、守著自己的信仰和生活方式,直到今天;然而卻沒有人能看懂自己民族的文字、自己祖先留下的史書。那倖存下來的四本文獻分別收藏於歐美不同國家的圖書館或私人手裡,只能作為一種古董供人觀賞。西班牙人的「焚書坑儒」之後,瑪雅人一下子神奇地失蹤了,他們燦爛的文化也隨之成了啞謎。
圖1-20殘存的瑪雅典籍
燦爛神奇的瑪雅文明沉落在幽黑的歷史深處,從此後世人失去了一個偉大文明。只有三部瑪雅手抄本,由於流落國外,僥倖逃脫厄運。這也許是古老的瑪雅不甘沉寂,而留給世人的最後一眼得以窺其文明聖殿的「匙孔」吧。16世紀殖民征服的烽煙漸漸平息之後,古代瑪雅和其他的印第安文明一道被世人完全遺忘了。此後將近200年間,自居為美洲新主人的歐洲人一面大肆宣揚「印第安人無文明」的謊言,一面又把自己毀滅文明的殖民罪行美其名曰為「履行文明傳播的使命」。直到18世紀末,由於啟蒙運動的開展和歷史眼光的提高,西方人才又對200年來他們視而不見的美洲文明產生興趣。瑪雅沉睡的密林深處迴盪起陌生人的腳步,旅行者到這裡尋找傳說中的神奇和美麗,來這裡追懷一個杳然的世界,尋回一段失落的文明。
克沙爾鳥為何會飛到國旗上?
在危地馬拉的國旗上繪有一隻振翅欲飛的克沙爾鳥,國家發行的紙幣上也有它的圖案,甚至市值單位就叫克沙爾。克沙爾鳥是中南美的特產,與瑪雅人有著不解之緣。這種鳥非常美麗,它長著彩色的羽毛,胸脯潔白如雪,最可愛的是那藍綠相間、高雅華貴的長長尾翎。古代瑪雅貴族和祭司就用這美麗的尾翎作裝飾,它成為這些政治領袖和精神領袖高貴品質的象徵,成為他們高貴形象的一部分。
圖1-21危地馬拉國旗
克沙爾鳥生性剛烈,寧可死去,也不願被囚在籠中。它的這一性格,成為瑪雅人熱愛自己的文明,反抗殖民壓迫的象徵。克沙爾鳥意象除了表面這層堅貞不屈,我們又可以透視出哪些與瑪雅文化有關的東西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