沒有做不到的事只有不會做事的人 第11章 沒有做不到的事,提高效率事半功倍 (4)
    聰明的人,為了要達成主目標常會設定「次目標」,這樣會比較容易於完成主目標。許多人會因目標過於遠大,或理想太過崇高而易於放棄,這是很可惜的。若設定「次目標」便可較快獲得令人滿意的成績,能逐步完成「次目標」,心理上的壓力也會隨之減小,主目標總有一天也能完成。

    曾經有一位六十三歲的老人從紐約市步行到了佛羅里達州的邁阿密市。經過長途跋涉,克服了重重困難,她到達了邁阿密市。在那兒,有位記者採訪了她。記者想知道,這路途中的艱難是否曾經嚇倒過她,她是如何鼓起勇氣,徒步旅行的。

    老人答道:「走一步路是不需要勇氣的,我所做的就是這樣。我先走了一步,接著再走一步,然後再一步,我就到了這裡。」

    是的,做任何事,只要你邁出了第一步,然後再一步步地走下去,你就會逐漸靠近你的目的地。如果你知道你的具體的目的地,而且向它邁出了第一步,你便走上了成功之路!

    我們大多數人都聽說過,寫下自己目標的人比沒有寫下自己目標的人會更成功。

    在目標設定方面,查斯特·菲爾德爵士主張採取小步驟進行活動,而不是邁開大步向前。他強調,每個人都應該有偉大的長遠夢想和希望,然而,對於目標設定,他們建議人們做一個不太成功的人,而不是過度成功的人,也就是說,採取初級步驟。例如,如果你最終想減重五十磅,擁有健美的身材,他們會推薦你先減重二十磅,而不是試圖自己向前邁出一大步,一下子減重五十五磅;不是去健身房一個小時,而是只去二十分鐘。換句話說,設定一個不太成功的目標,然後迫使自己堅持它。這樣你就不會覺得壓力太大,而是覺得能夠應付。由於覺得自己能夠應付,你會發現自己渴望去健身房,或做生活中其他需要你做或改變的事情。總之,擁有宏偉的大膽的夢想,然後每天做一點事情,也就是說,用小步而不是邁大步越過懸崖。設定可達到的每日目標,這樣,當你實現目標後,就會有一種積極的強化力量幫助你沿著通向遠大目標的道路不斷前進。

    高效工作的四大法則

    一位西方學者總結了保持較高的工作效率的四大法則。

    培養動力

    成功的第一條法則是具備動力。懂得如何去聚集它,如何去節儉地集中地使用它固然重要,但首先你必須具備它——相當大數量的人並非如此。

    動力是一種積極的主動的力,是一種去做並且正確地去做事情的願望,是懷著一個特定的目標,從一點向另一點移動,向著新的陣地前進的願望,是去成就既定工作的願望。有些人從小就有這種動力,他們一心一意地去做他們所做的每一件事,他們必然獲得成功。另一些人只是在他們願意或不得不去做的時候,才相當努力,這不過是一條艱難的上坡路。

    發揮動力的最佳方法也許是這樣的:把你一天的時間分割成盡量小的若幹部分,把每一部分都當做是獨立的有價值的部分。一旦你把工作拆成許多組件,你就能投身於其中之一,把它完成,然後再繼續做下一項。這樣會使你改變速度,並且不斷享受完成任務的清新之感。

    多年前,米切爾教授也曾總是在焦躁和惱怒的情緒中開始一天的工作的。來到辦公室,桌子上已是書信的海洋,電話鈴在響,人們在排著隊等待會見。等到十一點鐘,他已被搞得過度緊張,筋疲力盡了,只怨恨工作了兩個小時,一件事也沒成就。最後他斷定,重要的是在一天的開始就把一件事完成,不管它是多麼瑣細。他決定在第一個小時回覆信件,不接電話,不會見任何人。他把這些來信視為工作的一個獨立部分,重要的卻是有限量的。當他讀完它們,回答了它們,在需要採取措施的地方採取了措施之後,他便完全超脫了。

    控制惰性

    很多人之所以失敗,是因為我們對於面前棘手的工作拖著不辦。我們不過是被惰性所抑制了,而如果令這種惰性發展下去,它會產生一種永久的慣性。克服的辦法是利用它,讓消極的力量轉化為積極的強加力。

    假設你有一項較大的工作,它需要花費幾個小時去完成。你對自己說,等把它幹完了的時候,你又可以清閒了,現在阻礙你去享清福的就是這項工作。然後,就像它是你的敵人一樣,向它進攻,把它打跑,你便為自己贏得了休息的時間。

    一旦你獲得了開動自己、簡潔地利用自己的旺盛精力的能力時,你便能夠在一段較長的時間裡使用它了。關鍵在於一開始就使用它,等運用自如時,你會馬上發現這是用之不竭的力量源泉。

    記住:著手某件事情後,就去完成它。精力在成功之中更新,而在事情的拖延之中衰敗。如果在早晨開始之時就猶豫不決或者失敗,那麼,一整天你都會繼續這種狀態,不斷地經受活力的退潮。

    順乎自然

    許多人是把自己鎖在與自己的自然習慣和行為方式的精神鬥爭中來度日的。再沒有比這更具有破壞力了。假如你不是一個早起的人,就不要把重要的工作在一天開始時壓給自己。而如果你喜歡早睡早起,那就首先去做最困難的工作。

    倘使你想豐富自己的日常工作,那要設計一個切實可行而且行之有效的計劃。但它必須是靈活可變的,以便使你不時地改變工作速度。當然,你將不得不一次又一次地妥協,但要記住:與自己的意願作鬥爭所消耗的精力越多,用於你工作中的則越少。

    抵制厭倦

    厭倦對一個人元氣的損傷是無可比擬的。假如你陷入了使你活力減退的煩躁之中,按下列方法作一嘗試。

    和自己打賭,在一天結束之前,你能完成你必須完成的工作,當完成時給自己以獎勵。

    一天給自己確立一個主要目標。無論放棄其他什麼事情,都要達到這個目標。

    在一星期中確定一天為「追趕」日,這樣在其他天裡可避開大部分瑣碎和惱人的事。

    做每件工作都給自己一個時間限度。大多數人由於面前的截止日期而能最佳地集中精力。

    不要把一天當做時間進程的延續,那樣沒完成的工作便可推遲到下一天。有成就的人在計劃他們的生命時,是著眼於每一天的成就,讓每一天都有特定的收穫。這種緊迫感自然會導致全神貫注工作的無窮力量。因此要學會把每一天視為一個重要的獨立的時間單位,並且用今天你所完成的工作來評價你的表現——不是用昨天,也不是明天。

    高效解決問題的方法

    承認問題的存在,並作出承諾解決它

    這似乎是一個常識:如果你不承認問題的存在,那麼,你就沒有理由去解決它,因此,可能也不會去解決它。但是,許多人不願意承認他們的問題。他們可能感到他們的問題會使他們出醜,我們都有自我觀念,即我們精心創造的自我形象,以及常常提出的理想化的我們是誰的思想。我們也有社會觀念,即我們在他人面前表現出來的自我形象。我們創造的這些社會形象與我們的自我觀念相比,更趨向於諂媚世俗,即讓別人看了顯得不錯。當我們承認我們生活中存在著問題時,我們就會感到對這些積極的和樂觀的想像構成威脅,也就是向我們自己和他人承認:我們是不完美的,是有毛病的,是尚待改進的,而我們對我們想改進的事情是無能為力的。

    人們不願意承認問題的另一個原因是,正式地承認你有問題,就意味著你應該對它做點什麼。但是,對問題做點什麼常常意味著要努力地工作,付出辛苦,打破你已經形成的行為習慣,以及其他令你不愉快的事情。

    為了解決拖延時間的毛病,可以對自己說:「我特此宣佈我是一個愛拖延時間的人。意識到我的這個毛病後,我也在始終不懈地努力去克服這個不好的習慣。即使拖延時間使我學會了在壓力下工作,以及獨立地思考,但是,我想改掉這個不良的習慣。我將努力地做到守時,無論何時我接受了任務,我必須在規定的時間之內把它完成,我保證盡我的所能這樣做,只有這樣,我才能避免把事情拖到最後去做。無論何時我的惰性又使我回到原來的舊習慣中,這個聲明的內容可以提醒我想起我在今天所作的保證。上述聲明代表了我對自己作的莊嚴承諾:『今天我能做到的,明天我想我也能做到。』」

    認識到解決問題的好處

    通過解決愛拖延時間的問題,你將得到下列的好處。

    生活不會過分緊張,因為我不會在最後的時候才去做我該做的事。

    由於合理地安排了時間,因而有了較多的空閒時間。

    按時完成了應該做的事情,因此心情特別激動和輕鬆。

    對生活有了較自信和樂觀的態度。

    甩掉了「最後一個」的名聲。

    減少了「我等得太久了」或「我將不能按時完成」的擔憂。

    有了解決這個問題的確定性。

    生活變得有條理了,有了一切盡在「把握」中的感覺。

    當我思考我必須做的一切事情時,沒有太大的內疚感。

    有了把工作做得更好的機會。

    尋找解決問題的途徑

    制定一個具體的完成任務的時間表,並堅持它!

    想一想這個問題將來的結果,甚至誇大結果。「如果我不改正我愛拖延時間的毛病,我將被解雇,或神經崩潰,或失去我的朋友,或得病。」

    為我自己定一個早一點的最後期限,以強迫我提前完成任務。

    首先做最難干的工作,而不是最容易的工作。

    完成工作後,要安排閒暇的活動,以此來激勵自己。

    迫使我自己現在就去工作。

    嚴禁我自己把時間耗在看電視或電話聊天上。

    計劃一次只做一件複雜的工作,而不是立刻把所有的事情一次都做完。

    不要對它想得太多——親自去做!

    把在規定的最後期限內完成工作看成是一種非生即死的處境。

    想像一種很有條理的和能控制的生活,其中我能在規定的期限內輕鬆地完成所有的工作。

    與一個也有拖延時間毛病的朋友一起工作,這樣,我們能夠互相提醒和支持。

    鼓勵不拖延時間的朋友和家人經常地向我提醒我所作的保證和我的責任。

    當上面的問題發生時,不要為自己辯護。

    多找出幾種有效率、節省時間的做事方法。

    安排好事情的輕重緩急,並堅持按照這個順序去做。

    要記住拖延時間會限制我成功的機會,並影響我與朋友的關係。

    去進行咨詢看看我為什麼會有這個毛病:它是對成功的恐懼,還是害怕失敗,反抗權威?

    去掉我生活中一些不必要的活動。

    當我按時完成了某件事時,把我愉快的感受寫下來。

    把每天要做的事情列出來,當我完成時,進行核對。

    在做某事之前先想一想:還有什麼更緊急的事需要做嗎?

    把我寫的聲明隨時帶在身上,以提醒我曾經做過的保證。

    合理地利用所有的閒暇時間。

    在任務佈置的當天就要開始著手去做。

    閱讀有關拖延時間的文章和書。

    把必須做的事情寫在紙上,貼在家裡和辦公室的牆上。

    想想每個人是多麼地讚賞一個有責任感的人。

    學會對要求幫忙的人說「不」。

    制定具體的、合理的和現實的目標。

    經常過高估計事情所用的時間。

    不要反抗權威,不要逃避責任。

    看看是否能發現其他的完成我不喜歡的工作的方法(如每隔兩周讓別人打掃我的房間)。

    記住立即就做某事比拖延時間要容易得多。

    去拜訪已經克服了這個毛病的人,看看他們是如何做到這一點的。

    確定解決問題的方法

    根據多種可選方案,結合自身的特點,進行考察和評價後,把幾個選擇方案的優點結合起來,綜合成一個新的行動方案,從而避免它們各自所具有的弊端。比如制定一個時間表;把最後期限提前;列出每天所做的事情,並進行對照檢查;確立事情的輕重緩急,並堅持按照這個順序去做。##第五章沒有做不到的事,求人辦事講手腕

    你不可不知的求人辦事實用技巧

    開口托人辦事兒畢竟是件難事,但如果掌握了技巧,難事也就變得容易了。

    借別人的口說自己的話

    西安事變前夕,張學良和楊虎城頻繁晤面,都有心對蔣發難。可在對方沒亮明態度之前,誰也不敢輕易開口。眼看時間越來越近,雙方都是欲說還休。楊虎城下面有個著名的共產黨員叫王炳南,張學良也認識。在又一次晤面中,楊虎城便以他投石問路,說道:「王炳南是個激進分子,他主張扣留蔣介石!」張學良及時接口道:「我看這也不失為一個辦法。」於是兩個聰明的將軍開始商談行動計劃。

    渡江戰役前夕,國共和談破裂,國民黨政府即將垮台。周恩來力勸國民黨和談代表留在北平共事,代表們也對原政府失去了信任,卻不知毛澤東能不能容忍他們這些異黨分子,就想探個究竟,也好為自己求得一條退路。可如果直接相問,就明顯有乞降之嫌,大家都抹不開面子。有一個成員趁打麻將之機,輕描淡寫地問毛澤東:「是清一色好,還是平和好?」毛澤東心領神會,爽快答道:「還是平和好,我喜歡打平和。」

    就這樣,一個重大的信息悄然傳了過去,代表們全留了下來。問者自然高明,回答也是不凡。

    用虛話套實話

    做老實人說老實話,應是為人的一條準則,但直炮筒子未必處處受歡迎,特別有時連自己也不明白要說的是不是實話,那該怎麼辦呢?

    張某托好友王局長為自己辦件事,忽然聽說他被捕「進去了」,又不知真假,就到王家探望。確實只有局長夫人在家,滿臉愁容。張某開口道:「老王怎麼沒在家呀?」果然張夫人長歎一聲:「唉!心臟病又犯了,昨天送進醫院了……」
本站首頁 | 玄幻小說 | 武俠小說 | 都市小說 | 言情小說 | 收藏本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