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文】
名〔1〕與身孰親〔2〕?身與貨〔3〕孰多〔4〕?得與亡孰病〔5〕?
甚愛必大費,多藏必厚〔6〕亡。
故知足不辱,知止不殆,可以長久。
【註釋】
〔1〕名:名譽,名聲。
〔2〕親:關係親近,這裡指值得珍惜、愛護。
〔3〕貨:供人們享用的財物。
〔4〕多:重要,值得重視。
〔5〕病:危害,有害。
〔6〕厚亡:厚,形容多。厚亡,指損失慘重。
【譯文】
虛名和生命哪個更需要珍惜?身體和榮華富貴哪個更重要?財務的損失和丟掉生命哪個危害更大?
過於追求功名利祿,一定會耗費很多的心神,家藏萬貫,一定會引起別人的不平之心和貪念,一定會遭受巨大的損失。
所以超然物外,淡泊名利,可使自己不致受辱;懂得適可而止,可以使自己遠離危險,能夠健康長壽。
【闡述】
滾滾紅塵,茫茫人生路。奔走在路上的人,亟亟於名和利,因為名和利是適當其時該享有享用的好東西,想起來都會讓人感到爽快。這是一種無可比擬的精神快感吧。然而,這一切與生命比起來,又顯得那麼「輕」。
理雖如此,不顧惜自家生命去索取博得名利的人又有那麼多,無怪乎老子感慨:名與身孰親?身與貨孰多?
富貴之家,就連墳墓也會因為陪葬豐厚而被人挖掘。家藏萬貫,就算不被搶劫,也會因為擔心被劫掠而憂心忡忡,承受很大的精神壓力。而那些囤積財富的人,早晚都會遭受巨大的損失。金玉滿堂,往往招來強盜的覬覦。財物被洗劫一空的還是輕的,甚者會因為財富死於非命。
西晉功臣的後代石崇,小的時候就聰明過人,但為人貪婪無度。他在荊州為官時,因搜刮江中客商成為巨富,他的家中珍寶如山,就連侍女都穿著綾羅綢緞。晉武帝的舅舅王愷曾與他斗富。晉武帝賜給王愷一枝世間少有的珊瑚樹,王愷向石崇炫耀,沒想到被石崇毫不在乎地給敲碎了,並且又拿出六七枝珊瑚樹來,每一枝都比王愷的高大、漂亮,弄得王愷無地自容。石崇生活奢侈,自家的廁所旁都侍候著十來個打扮艷麗的侍女,上完廁所還要換一套新衣服。後來他得罪了趙王倫,身陷囹圄,他還以為頂多就是被流放,等上了斷頭台才大夢初醒:「他們是要謀取我的家財啊。」押送他的人說:「早知道財多害命,如果早早都散去,何至於此。」可這時說這些還有什麼用?
老子早就洞悉了「多藏必厚亡」的道理,所以也給出了解決的辦法「知足不辱,知止不殆,可以長久」。不領悟「大道」,淡泊寧靜,就會追逐世俗的功名利祿,為了追名逐利就要壓抑自己的真心,扭曲自然的本性,被這些東西牽絆,就會喪失生命的價值和意義。陶淵明在《飲酒》詩中,深有感慨地說:「道喪向千載,人人惜其情。有酒不肯飲,但顧世間名。」並且他告誡自己也警醒別人說:「吁嗟身後名,於我若浮煙」,「百年歸丘隴,用此空名道」。為了如浮煙的虛名,就要放棄自尊對別人阿諛奉承,這樣活著太累;為了虛名,拋棄自我,指跟從別人的腳步,實在是不值得。就算人們懂得了這個道理,真正能做到的又有幾個呢?因為知足表示要控制自己的慾望,意味著放棄,在奢侈享樂的洪流中,有的人為了獲得滿足明知不可為而為之,怎麼捨得主動放棄。正因為這樣,那些知進退,懂得捨得的人才難能可貴,並且像老子所言「可以長久」。
西漢的張良很值得我們學習,他足智多謀,一路輔佐沛公劉邦敗秦軍、攻咸陽,最終滅項羽而統天下。張良以忠誠和謀略取得劉邦的信任,長伴其左右。然而,伴君如伴虎,張良是如何在凶險的政治風浪中,保全自己的呢?一個字:棄。
當初,劉邦被封為漢王,分封到巴蜀地區。當時的巴蜀之地,地處偏遠,環境惡劣。項羽之所以要把劉邦分封到這樣一個地方,就是為了削弱這個敵手的勢力。對劉邦而言,去到巴蜀,相當於被放逐,雖然不甘心、不得志,但所幸還可以保全性命,以求日後東山再起。到了巴蜀之後,劉邦首先封賞了自己的救命恩人張良,賜黃金百鎰,珠寶兩斗。這種厚重的賞賜,並沒使張良忘乎所以。張良深知作為一名謀士自己的任務是「謀事」,不忘自己的職責所在,毅然將自己的利益拋在一邊,把這些厚禮統統都轉交給了項伯。項伯,是項羽的叔父,張良曾經救過他的命。為什麼張良卻要贈他厚禮?原來張良希望項伯能在項王面前替劉邦說情,讓劉邦盡快離開巴蜀之地。張良捨棄金錢,替漢王謀事,漢王知道後,怎能不更加信任他?
西漢建立後,漢高祖劉邦論功行賞。張良獲得的評價是「運籌帷幄中,決勝千里外」。劉邦讓張良在齊國選擇三萬戶作為封邑。如果其他的人,助君主統一了天下,得到這樣的封賞肯定覺得理所當然,而欣然接受。但張良卻拒絕了,他說:「我最初與陛下在留縣相遇,這是上天將臣授給了陛下。陛下採納我的計策,僥倖而能常常奏效,陛下若能將留縣封於我,我已滿足了,不敢承受三萬戶的厚封。」於是張良捨棄了萬戶侯,只選擇了個留侯。在其位而謀其職,做好分內事,本是理所應當。一旦得到嘉獎,無妨認為那是意外之喜,獲取的時候又能夠知足,才是真正的良臣將相。
後來,留侯張良跟隨高祖進攻代地。在馬邑城下,他又獻出奇妙之策,還建議立蕭何為相國……
西漢天下初步穩定,張良不斷為劉邦立下功勞,本該在這時候享受榮華富貴,風風光光了吧。可是張良卻做出了驚人之舉,宣佈退隱。
他是這樣向高祖劉邦表露心跡的:「臣家世代為韓相,韓國被秦國滅掉後,臣不惜千金尋求刺客,想為韓國報仇。那時天下人都被臣的舉動震動。現在,臣靠兵法輔助帝王,受封萬戶,位列侯爵,這是平民百姓享受不到的最高榮耀,我已經很滿足了。我現在願意放棄人間的雜事俗務,過雲遊四方的生活。」張良功成身退,使自身得以保全。退時沒有萬貫家產,只留下了受人敬仰的功績和聲名。
所謂「捨得」,有捨棄才能有所獲得,只是你要選擇什麼才是心中最重要的。在張良幾次獲取賞賜卻又總將它們放棄的同時,他其實是在選擇:捨棄「金百鎰,珠兩斗」,得到了忠於職守;捨棄三萬戶的封邑,得到了謙虛和別人的信任;捨棄功名利祿,得到了世人永遠的敬仰和自己的久安。天生富貴的張良不惜千金尋求刺客為國家復仇,金銀財寶、爵位俸祿在他心中的份量很輕,可以瀟灑地棄置在一旁。如此虛靜澄澈的心境,是針砭得失之感的最佳選擇。
在資源稀缺的世界上,選擇一種東西意味著放棄其他一些東西,一項選擇的機會成本是相應地放棄其他物品的價值成本。其實每個人都必須學會如何利用有限的時間、精力等各種資源。這就要求每個人理性地判斷選擇哪種資源更有價值,讓決策的機會成本更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