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子 第44章
    【原文】

    天下之至柔,馳騁〔1〕天下之至堅。無有〔2〕入無間〔3〕,吾是以知無為之有益。

    不言之教,無為之益,天下希〔4〕及之。

    【註釋】

    〔1〕馳騁:本指馬奔跑的樣子,這裡指自由穿梭,不受阻礙。

    〔2〕無有:沒有固定的形狀,比如水。

    〔3〕間:間隙、縫隙。

    〔4〕希:同「稀」,很少。

    【譯文】

    世間最柔弱的東西,在最堅硬的東西間來回穿梭,而沒有任何阻礙。沒有固定形狀的東西可以進入沒有間隙的東西,我由此知道了任其自然的好處。

    無聲勝有聲的教化,任其自然的好處,天下很少人能達到。

    【闡述】

    老子在此章中論說了「無為之有益」的思想原則。至柔攻至堅,柔弱勝剛強,此乃自然之理。聖人因之,繼續重申「處無為之事,行不言之教」的論調(第二章)。

    大自然不會開口說話,但是會用現實教育人類。人類如果對森林亂砍濫伐,就會出現反常的氣象;人類如果破壞植被,土地就會變成沙漠;人類如果污染了江河湖海,就會有大批魚類死掉。大自然自有他的規律,按照這個規律運行,就會很有益處。行為做事不違背規律,言傳身教不違背真理,不但必要,而且很重要。所以,我們主張言教和身教相結合,發揮主觀能動性的同時要尊重客觀規律。

    領導者的最好狀態是,時刻不忘給下屬提供幫助,但又不讓下屬過分依賴他。領導者的責任是你在執行領導的責任,並不讓人覺得會產生干擾性的「動作」。團隊前進的方向和每個人心裡想的都一致,讓人感覺不到管理者時時刻刻在施加影響。

    「不言之教」,意謂靠行為、行動去實際地教育、感染和影響人。孔子曰:「其身正,不令則行;其身不正,雖令不從。」從一個側面道出了「不言之教」的真諦。

    《國語·魯語》中有這樣一個故事,說季文子雖官居魯國宰相,但他的妻子兒女卻沒有一個人穿綢緞衣裳;他家裡的馬匹,也只喂青草不喂粟米。孟獻子的兒子仲孫責問:「你身為魯國的宰相,可是你的妻子不穿絲綢衣服,你的馬匹不用粟米來喂,難道你不顧及與諸侯交往時會影響魯國的形象嗎?另外你不怕朝廷上百官恥笑你吝嗇嗎?」季文子答曰:「我當然也願意穿綢衣、騎良馬,可是看到國內老百姓吃粗糧穿破衣的還很多,我不敢讓全國父老姐妹食粗飯穿破衣,而我家裡的妻子兒女卻過分講究衣著飲食。而且我只聽說人們具有高尚品德才能代表國家的形象,炫耀自己的美妾良馬就會給國家爭光了嗎?」孟獻子聽說後,很生氣把仲孫幽禁了七天。仲孫得到教訓,也開始學習季文子的節儉。很快消息不脛而走,在季文子的影響下,魯國朝野出現了儉樸的風氣。
本站首頁 | 玄幻小說 | 武俠小說 | 都市小說 | 言情小說 | 收藏本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