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文】
上德〔1〕不德,是以有德;下德不失德,是以無德。
上德無為,而無以為;下德無為,而有以為。
上仁〔2〕為之,而無以為;上義〔3〕為之,而有以為。
上禮〔4〕為之而莫之以應,則攘臂而扔之〔5〕。
故失道而後德,失德而後仁,失仁而後義,失義而後禮。
夫禮者,忠信之薄〔6〕,而亂之首。
前識〔7〕者,道之華〔8〕,而愚之始。是以大丈夫處其厚〔9〕,不居其薄;處其實,不居其華。故去彼取此〔10〕。
【註釋】
〔1〕上德:老子認為「道」與「德」不可分離,但是「德」有上下之分,完全合乎「道」的精神的是「上德」,是最好的品德修養。
〔2〕上仁:最高境界的仁,擁有大仁之心的人。仁,與人相親,無私地幫助別人。
〔3〕上義:大義,大義之人可以為真理、正義奮不顧身。義,正義、真理。
〔4〕禮:是約束人的行為的規範,國家制定禮是為了區分尊卑貴賤,維繫統治。
〔5〕攘臂而扔之:攘,扭住。扔,指強行按住。
〔6〕薄:薄弱、不足、缺少。
〔7〕前識:提前認識,先見之明。這裡的是指事物的表面現象。
〔8〕華:浮華,表面。
〔9〕厚:和後文的「實」都代指道,道是樸實敦厚的。
〔10〕去彼取此:彼,代指仁、義、禮、智。此,指道、德。
【譯文】
德行修養高的人,自然流露出道的本性,而不以德行高尚自居,是真正的有德;品德修養境界不高的人,總是執著於有德的名聲,所以才無德。
最高境界的德,合乎道的原則,順其自然不妄加干涉,卻能做到無所不為;自以為有德的人,做事情是為了獲取功名,從中得到回報。
最具有仁愛之心的人,愛護、幫助別人是自然而然,發自內心的,沒有功利的目的;為了正義奮不顧身的人,對義都有明確的認識,是經過深思熟慮而作的決定,也是品格高尚的。
「禮」是用來制約人的行為的,人家不服從這種制約,就扭住他的胳膊,把他按到地上,強迫他去做。
所以,喪失道的原則後,才會提倡品德;喪失品德後,才會提倡仁愛;喪失仁愛之心後才會提倡守義;喪失義氣之心後才會強調禮來約束別人。
要制定禮來約束天下人,是因為統治階層失信於民,威望降低,用強制的辦法規範別人的言行,會使人言不由衷,弄虛作假,是造成社會混亂的第一要害。
那些自以為瞭解了道的人,只會通過事物的表面現象妄加揣測,其實是非常愚昧的。所以聖賢之人,崇尚道的敦厚,拒絕淺薄;崇尚淳樸、實在,拒絕浮華。這就是君子放棄仁、義、禮、智,而選擇道、德的原因。
【闡述】
「德」就是一種「得」,即「得道」。「德」和「道」是合而又分,分而又合的,「道」是隱藏在事物內部的,看不見,「德」可以彰顯出來使人瞭解。遵循「道」就是「德」。「道」無尊卑,那為什麼「德」會區分上下呢?那是因為「得道」的程度不一樣。
「上德」,是「唯道是從」的「得」,是「道」之顯,即一切都遵循「道」的規律的表現。其實「上德」的根本特性是「道」,就是清靜無為,順其自然,施恩與人,完全出於自然之心,不是故意做給別人看的,也不是因為有利可圖,想要別人報答。「上德」與「無為」一樣,認為一切都是自然的,不必人為地做些什麼。
《莊子》中有這樣一則故事:
周文王視察臧地時,注意到一個在湖邊釣魚的人,那個人看似在釣魚,可是又顯得漫不經心,似乎並不關心能否釣得著魚。文王覺得這是一位世外高人,於是請他來治理臧地。
可是那個人上任之後,既不下達行政命令,也不對原先的法律作任何的變動,可以說對政事是置之不理。
三年後,文王又來到臧地。他發現,因為人們沒有什麼要進諫的,也沒有意見可提,原來設置的接受進諫和建議的場所都沒有用了,那些專門負責諫、議的官員也都解散了。人們也都非常務實,所以地方長官們也不去彰顯政績和功德。買東西時,沒有人把度量器具改小,也就不會有缺斤短兩的剋扣現象,由於人們對度量衡都堅信不疑,負責度量的官員也不去校正、核准那些度量器具了。
臧地如此和諧融洽,文王非常高興,將那個釣魚的人封為太師,並恭恭敬敬地向他請教:「這種治理的方法可以推廣到天下,用來治國嗎?」可是那個人卻含糊其辭,不給予明確的回答。結果,到晚上時他就逃跑了,早上他剛被封為太師。
其實,那個人並不是不想回答文王的問題,而是不知道如何回答。臧地之所以能這樣安寧、穩定,並不是因為他採用了什麼好的治理策略,而是因為他沒有實行任何政策,完全地順其自然,不加以人治。
老子認為社會會出現種種問題,並不是因為沒人治理,恰恰是人們想盡問題去治理它,才使它問題重重。如果像那個釣魚的人治理臧地那樣,就會避免人根據自己的意願去治理而產生的損害,百姓自然就按照自然的規律生產、發展了。這種無策之策,無治之治就是「上德」,治國以「上德」,就會使國家安定太平。
「下德」是執著於「有德」,用現在的話說就是功利性很強,有明確的目的,王弼解釋為「求而得之,為而成之」。老子認為,封建社會制定的那些區別尊卑貴賤的禮儀,就是「下德」,如王弼所言「凡不能無為而為之者,皆下德也,仁義禮節是也」。而這樣的「德」,往往使人言不由衷,弄虛作假,行不遂心,萌生出來的都是些假仁假義。當年國民黨要員拜謁中山陵,並不是出於對孫中山先生真心的崇敬,而是各有自己的打算,面和心不和,對他們這種各懷鬼胎,魯迅先生曾寫詩諷刺:「大家去謁陵,強盜裝正經。靜默三分鐘,各自想拳經。」
春秋五霸之一的宋襄公,以仁義標榜自己,反而使自己受制,落得兵敗身亡的下場。宋襄公出兵攻打鄭國時,鄭國向楚國求救。楚成王採用圍魏救趙的策略,不去救鄭國,反而直接攻打宋國。這樣一來宋襄公不得不帶兵回去救國,他剛在泓水的南岸駐紮下來,楚國的軍隊就到了河對岸。
公孫固分析了雙方的實力後勸宋襄公講和,但宋襄公卻自詡為仁義之師,還命人做了一面繡著「仁義」二字的大旗,認為楚軍雖然強壯,但自己憑著仁義,就能戰勝。
兩軍開戰後,公孫固看見楚人忙著過河,就對宋襄公說:「楚國人多兵強,但是如果我們趁著他們渡河渡到一半時,攻打他們,一定能夠取勝。」
宋襄公卻指著大旗說:「敵人渡河還沒有結束,咱們就打過去,豈不違背了仁義之師的名號?」
楚軍已經全部渡河上岸,正在亂哄哄地排隊擺陣勢時,公孫固又對宋襄公說:「楚軍正在佈陣,趁他們還亂哄哄的,我們發起進攻,也許還能取勝,再不動手,就來不及了。」宋襄公卻責備他說:「你太不講仁義了!人家隊伍都沒有排好,怎麼可以打呢?」
楚國的兵馬擺好陣勢後,立刻發動了攻擊。楚軍像大水沖堤壩那樣,嘩啦啦地直衝過來。宋國軍隊兵力單薄根本抵擋不住,宋襄公自己也中箭受傷。還虧得宋國的將軍帶著一部分兵馬,拼著命保護宋襄公逃跑,總算保住了他的命。宋襄公逃回國都商丘,宋國人議論紛紛,都埋怨他不該跟楚國人打仗,更不該那麼打法。宋襄公卻說:「仁義之師打仗,見到已經受了傷的人,就別再去傷害他;對頭髮花白的人,就不能捉他當俘虜。」
宋國的將士們聽說之後,都暗罵宋襄公真是沒用。後來他箭傷發作,不久便一命嗚呼了。
宋襄公自以為是「仁義」之師,並為了保住「仁義」之名,付出了慘重的代價,並不是真正得「道」之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