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文】
以道佐人主者,不以兵強天下。其事好還〔1〕。師之所處,荊棘生焉。大軍之後,必有凶年。
善有果而已〔2〕,不敢以取強。果而勿矜〔3〕,果而勿伐〔4〕,果而勿驕〔5〕,果而不得已,果而勿強〔6〕。
物壯則老〔7〕,是謂不道,不道早已。
【註釋】
〔1〕好還:還報,報應。林希逸注「我以害人,人亦將以害我,故曰其事好還」。
〔2〕善有果而已:善,最好的。果,用兵達到的效果。而已,就可以了。
〔3〕矜:自恃強大。
〔4〕伐:自我誇耀。
〔5〕驕:驕傲,從而盛氣凌人。
〔6〕強,逞強,刻意顯示強大。
〔7〕物壯則老:物狀,本指興舉武力。這裡泛指物極必反,事物發展到了一個極端,必然會轉向他的另一面。
【譯文】
遵循道的原則輔佐君主的人,都不主張靠發動軍隊征服天下。窮兵黷武一定會得到報應。軍隊所到之處,百姓生產遭到破壞,田園荒蕪,荊棘叢生。戰事之後,一定會有民生凋敝的荒年。
最好的用兵策略是,軍隊達到保衛國家安全的作用就可以了,而不是憑借軍隊逞強,隨意地發動戰爭。有了強大的軍隊不去恃強凌弱,不去自誇炫耀,不去盛氣凌人,別人侵略時,才會不得已應戰,不去逞強鬥勇。
事物強盛得越快,衰敗得也就越快,這就是我們所說的不遵循自然的規律,所以會更早地完結。
【闡述】
老百姓通常說「報應」,哲學家的嘴裡吐出的則是「好還」。什麼是「好還」?李息齋《道德真經義解》中最顯豁的解釋:「殺人之父,人亦殺其父;殺人之兄,人亦殺其兄,是謂『好還』。」
老百姓說「報應」是對身邊的人說的,意在揚善止惡,戒懼之心存焉。老子說「好還」,說報應,是說給統治者以及他身邊的人聽的,針對的是用兵之事。輔佐君主之人都不應主張靠發動戰爭去征服天下。窮兵黷武炫耀軍力一定會得到不良的報應的。
戰爭是殘酷的,也是殘暴的,讓人觸目驚心的,「師之所處,荊棘生焉」。戰爭為害甚大,人最可寶貴的生命權利會因之受到踐踏。軍隊所到之處,代人而起的荊棘叢生。
老子遍覽世事,總結出這麼一個道理:「物壯則老,是謂不道,不道早已。」物壯則老,似乎並不可怕,因為這是自然規律,誰也扛不住抵不過,只能屈服於此,別無他法。如果一件事情,哪怕是最壞的事情比如說死亡,誰也逃不過,那人們是不會過分抱怨的。但如果因不合大道而早死早亡的,那就得好好品咂一下,思量一下。
李斯一路走來,一直幹到秦國的廷尉,在秦王身邊出謀獻策。最初,他還只是荀子的學生,學業有成之後,認定了秦國就是自己飛黃騰達的所在。二十多年後,秦國終於吞六國,並天下,秦王嬴政稱帝,即秦始皇。李斯勞苦功高,坐上了丞相的位置。奪得天下,就要治理天下。作為丞相,李斯輔佐秦始皇修明法令,統一文字和度量衡,對外平定四夷,秦朝版圖得到了極大的延伸。但作為國家重臣,李斯現在想的不是如何勸阻秦始皇的暴行,而是怎樣保住自己的權勢名利。
李斯多年輔佐朝廷,事事順著皇帝的心意,因而享有他人沒有的寵信。大兒子李由擔任三川郡的郡守,幾個兒子娶的都是秦公主,女兒們嫁的都是秦國的皇族子弟。李由請假回咸陽探親,李斯在家裡擺酒設宴,百官都前來捧場祝賀,門庭車騎數以千計。此時的李斯登上了富貴的頂峰。
李斯本來是楚國上蔡的一介布衣,現在位極人臣大富大貴,心裡不能不有一絲惶恐,因為李斯心裡很明白,物極則衰,不知道漫漫前途會是怎樣。果不其然,一朝天子一朝臣,秦始皇三十七年(公元前210),秦始皇在外出遊時駕崩,李斯一下子失去了倚靠。中樞府令趙高密謀廢嫡子扶蘇而立庶子胡亥,並讓李斯一同參與。趙高此時一下子扼住了李斯的喉嚨,他非常清楚李斯想要什麼:「你要是聽我的計策,即可以封侯,世世代代稱王稱侯,而且可以像仙人一樣長壽,像孔丘、墨翟一樣把智慧的美名流傳後世。如果不然,則要禍及子孫。聰明人總能轉禍成福,你就看著辦吧!」
屈於趙高的脅迫,也為了保住自己的名聲和財貨,李斯失去了立場,失去了做人臣的軌轍,他開始一步步退卻。
胡亥繼位,成為秦二世皇帝。趙高昇為郎中令,常在宮中侍奉皇帝,由此掌握了大權。而太有才的李斯對趙高來說是一個潛在的威脅。於是,趙高開始佈局,陷害李斯謀反。痛苦的掙扎,無謂的反抗,對李斯的折騰整整持續了將近一年。李斯最後被腰斬於咸陽集市之上,夷滅三族。
就在李斯走出牢獄時,李斯看著一同押解出來的小兒子,說道:「我還想和你再牽著黃狗,一同出上蔡東門去追逐狡兔,還能辦得到嗎?」顯然是不可能了,政治敵手對他欲殺之而後快。父子兩人深知此理,相對痛哭不止。生命至此,方才露出李斯簡單得不能再簡單的心願——活下來,與家人盡享天倫之樂。
大千世界品物繁多,包括人在內,每個事物都會按照自己的規律和邏輯逐漸發展,直至「至善至美」的境地。只要還沒達到頂峰就會一直發展下去,不斷地得到外界的補充和助益,一旦達到頂峰無可發展,沒有餘量就會轉而萎縮、衰落。這是鐵的規律。
人的業績和作品能夠達到盡善盡美的,可以說是寥若晨星。真正知曉並理解世相的人,能夠欣賞每一件臻於完美的東西,卻並不求其完美。如此品位的欣賞方式,並非任何人都可以達到;即使有人略通一二,也難以深切體味其中的神髓。
在高處,想想怎麼走下來,不然會摔下來,很疼。在低處沒關係,慢慢往高處走,一步一個腳印,踏踏實實最好。看問題時,多關注那些即將走向完美的;做事情,盡可能趨向完美,但盡量不要把事情做絕。還是那句老話,把握好時機,做到八分即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