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子 第28章
    【原文】

    善行無轍跡〔1〕。善言無瑕謫〔2〕。善數不用籌策〔3〕。善閉無關楗〔4〕而不可開。善結無繩約〔5〕而不可解。

    是以聖人常善救人,故無棄人;常善救物,故無棄物。是謂襲明〔6〕。

    故善人者,不善人之師。不善人者,善人之資〔7〕。不貴其師、不愛其資,雖智大迷〔8〕,是謂要妙。

    【註釋】

    〔1〕轍跡:車輪走過的痕跡,引申為蹤跡。

    〔2〕遐謫:過失、漏洞、破綻。

    〔3〕籌策:竹製的籌碼,古代用作計算的器具。

    〔4〕關楗:裝在門內,以便反鎖的木製設備,橫著的是關,豎著的是楗。

    〔5〕繩約:繩索。約,用繩子捆住物體。

    〔6〕襲明:襲,覆蓋。隱藏的聰明智慧。

    〔7〕資:借鑒,教訓。

    〔8〕迷:糊塗,不明事理。

    【譯文】

    善於遠行的人,所到之處,無跡可尋。善於表達的人,說出的話,沒有漏洞,別人無可指責。善於數字計算的人,不用借助工具,就能算的又快有准。善於閉門自守的人,不用把門鎖上,別人也打不開。善於捆綁的人,不用繩索也能使東西綁在一起不鬆散。

    所以聖賢之人,善於救人,所以沒有人被拋棄;善於救物,所以沒有被扔掉,棄之不用的東西。這就是人們所說的,聰明智慧藏於內。

    所以善於守道的人,是不善於守道的人的老師,不善守道的人給善守道人提供經驗教訓,從而完善他們的認識。不看重老師,輕視別人的經驗教訓,自以為很聰明,其實非常糊塗,這就是奧妙所在。

    【闡述】

    自然無為是老子思想的主心骨,此章予以引申細化,在社會生活中具有很強的操作性。

    得道之人順遂自然天道來處理人際關係,既不傷害人,也不受人傷害,既不被人厭棄,也不會摒棄他人。這是活在世上的一種大情懷,容納眾物而不紛擾。比如這個世界上有所謂的「善人」,於是就有所謂的「不善之人」。那麼,如何處理這一組關係呢?老子說:「善人者,不善人之師。不善人者,善人之資。」善人可以成為不善之人的老師,不善之人卻只能作為善人的借鏡。

    善人和不善之人這組關係,落實到社會生活的各個層面,必定會呈現為不同的處理手法,有的人溫柔,有的人就凶悍一些。司馬穰苴,就可以稱之為「善人」,晏嬰曾經向齊景公推薦過他:「穰苴雖然不過是田氏的旁支,但這個人能文能武,希望能重用他。」景公召見了穰苴,發現他確有軍事才能,便任命為將軍。

    穰苴受命之後對景公說:「我一向地位低下,君王一下子將臣從平民提拔為大將軍,位居大夫之上,我擔心軍中士兵和國內百姓都不會心服口服。臣出身卑微,且毫無權勢,所以希望您能夠派一個國家重臣來做督軍。」景公答應了田穰苴的請求,派莊賈前往督軍。

    田穰苴告辭之後,和莊賈約定:「明天中午在軍營門前相見。」說完,田穰苴就先回到軍營中。莊賈生性驕縱,認為已經有人統帥軍隊,而自己作為監軍,就沒有把田穰苴的話當回事。在前往軍營之前,莊賈的親戚僚屬前來歡送他,留他一起暢飲,直到中午,莊賈還沒有在軍營出現。此時,田穰苴放倒日表,截斷滴漏,先入軍門,整頓軍務,反覆說明軍紀軍規,嚴明紀律。下午時分,莊賈方才來到軍中。田穰苴問莊賈:「您為什麼來得這麼晚?」莊賈答說:「親戚僚屬相送,因此耽擱了一些時間。」田穰苴聽後,說道:「將帥在接到命令的時候,就該忘掉自己的家;身在軍隊,受紀律約束,申明號令,就要忘掉親情;行軍打仗,擊鼓進攻時,就要忘掉自己的生命。現如今敵國正在進攻我國,國內局勢動盪,君王寢食難安,百姓的生命都掌握在我們手中,您怎麼還有閒情逸致說什麼相送之事呢?」

    田穰苴召來軍正問道,按照軍法,不按約定時間到的人,該如何處置?回答是當斬。莊賈感到害怕,連忙派人向景公求救。還沒等到派遣的人回來,田穰苴就下令把莊賈殺掉了,並以此警示三軍。三軍將士都為之震驚。

    莊賈對於田穰苴來說,算是一個求之不得的「不善之人」,正好為樹立自己的威望「埋單」。故事還沒有結束。不久,景公派的使者帶著符節來到軍中,要求田穰苴赦免莊賈。田穰苴說將在外,君命有所不受,接著又問手下,擅自闖入營壘,依法當如何處置?回答依然是兩個字:當斬。使者聽後嚇得大驚失色。田穰苴有所緩和,說:「國君的使者不可以殺。」但田穰苴下令,把跟隨使者的人殺了,並砍了車子的左輔,殺了左邊駕車的馬匹,向全軍行示。接著命使者回去報告景公,然後開拔軍隊進發。其實,按說國君也不是個什麼好貨,但田穰苴並沒有直接對著干的意思,只是有所表示而已,做到了有理有節。

    在日常的交往中,老子的智慧告訴我們一個道理,那就是不要走極端,不要過分,盡力去做到「善言無瑕謫」。例如不要過多地談論自己。自己說自己太多不外乎兩種情況:一為了虛榮而自誇,二因自卑而自責。這樣的話題既會讓你失去對自己的準確判斷,也會為聽者對你感到不舒服。如果你處於顯赫的位置,那麼注意到這一點就更為重要。你經常在很多人面前講話,而在這樣的公共場合,只要你稍微顯露出哪怕一點點的虛榮或者自卑,就會被關注你的人捕捉到,他們會把你當做愚蠢的談資。另外,在朋友面前要盡量少談論他人,否則別人會認為你有失謹慎。你的某句話很可能被認為是曲意奉承,或是出言不遜。這會增加使你陷於尷尬的概率。

    歷史上能說會說的人有很多,我們需要多揣摩多傚法。有時話還真不在多,在說到點子上,把握好當事人的心思,讓說話時的「氣場」融合流動,通暢無礙,發揮最大的效應。

    漢惠帝二年(公元前193年),國相蕭何去世。曹參聽到這一消息,馬上告訴門客趕快準備行裝,說:「我將要入朝當丞相了。」時間不長,朝廷的使臣果然前來宣召曹參入朝。

    曹參最初的身份很微賤,與蕭何的關係很融洽。等他們兩個都官至將相,不免產生了一些隔閡。蕭何素來瞧不起曹參這個人,但仍覺得曹參不失為相國之才。蕭何病重,漢惠帝親自來探望,趁機問道:「君百年之後,誰可以代君任丞相呢?」

    蕭何並沒有直接回答皇帝提出的問題,而只是說:「知臣莫如主。」狡黠的蕭何把皮球踢了回去,心如明鏡但就是不發話,靜靜地等待上級拿主意。

    惠帝說:「曹參何如?」蕭何一聽此話,馬上叩頭說:「皇上英明!臣死無遺憾了!」

    蕭何這話說得八面玲瓏,恍恍惚惚好像沒有什麼具體內容,但讓上下左右都聽著舒服。曹參接替蕭何當上大漢的相國後,行事無所變更,一切都遵照蕭何制定的法度。蕭何在將死之際化敵為友,確定好繼任者,處處顯示著他為人處世的水平。
本站首頁 | 玄幻小說 | 武俠小說 | 都市小說 | 言情小說 | 收藏本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