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子 第15章
    【原文】

    視之不見名曰「夷」〔1〕,聽之不聞名曰「希」〔2〕,摶之不得名曰「微」〔3〕。此三者不可致詰〔4〕,故混而為一。其上不皎〔5〕,其下不昧〔6〕,繩繩〔7〕不可名,復歸於無物。是謂無狀之狀,無物之象,是謂惚恍〔8〕。迎之不見其首,隨之不見其後。

    執古之道以御今之有。能知古始,是謂道紀〔9〕。

    【註釋】

    〔1〕夷:沒有顏色。

    〔2〕希:沒有聲音。

    〔3〕微:沒有形象,以上三個詞都含有神秘不外顯的意思,是指只通過人的感官是無法把握道的。

    〔4〕致詰:描述清楚,追究底細。

    〔5〕皎:光亮,引申為清楚、明晰。

    〔6〕昧:陰暗,引申為晦澀。

    〔7〕繩繩:不清楚,紛繁複雜。

    〔8〕恍惚:似有還無,飄忽不定。

    〔9〕紀:規律。

    【譯文】

    「道」無形無相,眼睛無法看到它的形象,我們稱做「微」;耳朵聽不到它的聲音,我們稱做「希」;用手去觸摸它,又感覺不到它的存在,我們稱做「夷」。這三個方面不能嚴格地區分開來,它們本來就是一個整體。這個無形的「道」,顯示事物的表象,但又不清楚、明晰,隱藏在食物的內部,卻又不陰暗、晦澀,它說不清,道不明,並且在不斷地變化,沒有語言能表達它的狀態。這就是無形的形狀,沒有物體的形象,我們稱之為「恍惚」。我們上前去迎它,看不見它的前頭,我們從後面尾隨它,又看不到它的後頭。

    它遵循著恆久不變的自然法則,駕馭著存在於世間的萬物。它能明白萬物的發端和去向。這就是道的規律。

    【闡述】

    本章專講道體存在的形態。老子給我們我們展示的是一個看不見,聽不著,又摸不到的混元之體。道體高高在上,高到我們永遠也看不到,摸不著,聞不見。不在雲端,不在天外,也不存在我們生活體驗當中,因為它沒有具體形象,沒有顏色,沒有聲音,沒有味道。一句話,人的感官無從探測到它,真是所謂的「視之不見」,「聽之不聞」,「搏之不得」。

    道體,這個我們探測不到的神秘存在,老子為什麼就可以感受得到呢,為什麼就可以描繪出來呢,如何去驗證是真,還是假呢?既然道體超越人類的一切感覺感知的作用,為什麼我們還要去追問它呢?

    這一長串的追問是再正常不過的思辨。其實,老子本人都說,道體太神秘莫測了——「視之不見名曰『夷』,聽之不聞名曰『希』,摶之不得名曰『微』。此三者不可致詰,故混而為一」。

    老子顯然是得道之人、體道之人,他能夠把超驗的東西描述出來。既然道體不是普通意義上的生活中的物,老子就用否定普泛經驗的方法來講說大道的存在形態。當老子幫我們脫掉經驗世界帶來的格套,顯露出來的就是那個道體的「感覺」。一面限定,一面突破,在迴環曲折中,我們彷彿可以用心靈捕捉到那個詭秘深微玄妙的道體。

    拋開學派之爭的問題,孔子的修為不失為中國文化史上的大聖人。弟子顏淵回經喟然歎曰:「仰之彌高,鑽之彌堅;瞻之在前,忽焉在後。」因為老師的學問太大了,越仰望越覺得高聳,越鑽研越覺得深厚;看著好像在前面,忽然又覺得到後面去了。真是神乎其神,如老子在此章所言的那樣:「迎之不見其首,隨之不見其後。」

    顏回還說,自己竭盡才力,老師像大道卓然在前面,追隨它,但又找不著門路。顏回是孔門最得意的弟子之一,他對孔子之道可謂推崇有加,對孔子這個老師怎麼也捉摸不透。孔子的學問到底有多深,人格有多崇高,在顏回看來簡直是無法估量的。這不就是老子對道體的讚歎?兩者的思想和表述可謂「異質同構」。

    如果你想得到別人的最大尊敬,就不應該讓人看出你有多高的智慧和多大的勇氣。應該努力讓別人知道你,但不要讓他們對你瞭如指掌,不要讓他們離你太近,不要讓他們與你朝夕相處。要想讓人家永遠不對你感到失望,那麼就不要讓他們看得出你的極限,不要過多地出現他們面前。那麼,就讓別人去猜測吧,他們會努力推算你的潛力!即便他們會懷疑你的真實能力,沒關係,因為這肯定會比顯示你的所謂的天才更能贏得別人的追隨和崇拜。所以,活在世上一定要記住:即使你稟賦異常,能力了不得,志向高遠,也要藏頭露尾,或把自己置於雲裡霧裡,像霧像雨又像風。

    驗證真偽,只能透過信實無妄的心靈自身。對道體的貼切體悟,其實就是在經驗世界中修為,最終超越這樣一個有形體的世界,進入一種精神、心靈、神明的境界。道體,終歸到底還是需要人心去感知的,否則一切描繪都無從談起,無處施用。
本站首頁 | 玄幻小說 | 武俠小說 | 都市小說 | 言情小說 | 收藏本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