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文】
天下皆知美之為美〔1〕,斯惡〔2〕已;皆知善〔3〕之為善,斯不善已。
有無相生,難易相成,長短相形,高下相盈,音聲相和,前後相隨,恆也。
是以聖人處無為之事,行不言之教,萬物作而弗始〔4〕。生而弗有,為而弗恃〔5〕,功成而弗居〔6〕。夫唯弗居,是以不去〔7〕。
【註釋】
〔1〕天下皆知美之為美:美,美的,一切美好的事物。王弼註:「美者,人心之所進樂也。」
〔2〕惡:醜陋。王弼註:「惡者,人心之所惡疾也。」
〔3〕善:善良。王弼註:「善不善猶是非也。」
〔4〕萬物作而弗始:讓萬物自己發展,而不命令它們。辭,命令。
〔5〕生而弗有,為而弗恃:生成萬物,但不佔有他們,幫助他們發展,而不自恃有功。有,佔有。恃,自恃有功。
〔6〕功成而弗居:成就事業而不將功勞全都歸於自己。居,居功。
〔7〕不去:磨滅、消逝。
【譯文】
世人都嚮往美好的事物,那是因為他們知道有醜陋的存在;都認為善良是可貴的品質,是由於明白邪惡會造成傷害。
有和無、難和易、長和短、高和低等,是按照自然界的法規相互依存而出現的,這種相輔相成的關係,是真正恆定不變的。
因此,聖賢之人對待世事常常不大加干涉,採取無聲勝有聲的方式,進行潛移默化的教育。讓萬物自然而然地發展,不施加影響。取得成就也不會沾沾自喜,故步自封。只有不滿足於已經取得的成就,才不會停下前進的腳步。
【闡述】
學界對於老子經常說的「道」的屬性爭論很多,也很激烈,但對於老子在辯證法方面的思想,學者們大都持一致的看法。有人甚至說,老子哲學中最有價值的部分就是樸素的辯證法思想。當然,這是見仁見智的看法。在中國的哲學史上,我們大致都認可老子是第一個深刻、系統地揭示出事物之間的對立、統一關係的人。這一點基本上沒有人持有異議。
運動變化是宇宙萬物的屬性,貫穿於事物發展變化的全過程,宇宙間不存在永恆不變的東西。世界上的很多東西,尤其在中國文化的視野中,都是相對而生的。比如說有「美」就有「惡」,有「剛」就有「柔」,有「黑」就有「白」,有「高」就有「下」,等等。王夫之就說,「天下之變萬,而要歸於兩端生於一致」(《老子衍》)。
老子在本章中指出,事物是矛盾的對立統一體,兩個對立面互為前提而存在,沒有美就無所謂丑,沒有善也就無所謂惡;反之亦然。中國古典哲學中有一個「相反相成」的思想,而用老子的話來說就是「相生、相成、相形、相盈、相和、相隨」。根據對立的概念的不同,老子會使用不同的語詞進行準確的表達。
正是事物矛盾對立的狀態,在促進事物的發展和變化。事物內部的矛盾雙發相互依存、相互聯繫,並能互相轉化,「反者,道之動也」(第四十章)。善惡、美醜、是非、強弱、成敗、禍福等等,在人類的社會生活中隨處可見,它們之間的對立統一蘊涵著豐富的辯證法原理。譬如說,如果人們沒有對美好事物的認定和追求,也就不會唾棄那些醜惡現象;當你還沉浸在幸福或成功的喜悅中時,或許正有一場災禍悄然而至。
儒家和道家之間的不同,當然也會體現在概念層次很高的「聖人」之上。「聖人」是一個名號,儒家、道家都打這個旗號,但旗下站立的實際內容則完全不同,「儒家的聖人是典範化的道德人;道家的聖人則體認自然,拓展內在的生命,以『虛靜』、『不爭』為理想的生活,鄙棄名教,揚棄一切影響身心自由活動的束縛(甚至包括倫常規範在內)」(陳鼓應《老子注譯及評價》)。
本章中首次出現「無為」一詞。老子所說的無為,並不是消極地無所作為,而是不要與自然界的規律相抵牾,利用規律順從自然去辦事。在老子的理想社會中,聖人能夠依照客觀規律,以無為的方式去化解矛盾,促進自然的改造和社會的發展。這是在主張發揮人的創造性,只不過這一創造有一個模子——像聖人那樣用「無為」的手段達到「有為」的目的。老子哲學中有發揮主觀能動性的一面,得道之人能真正地貢獻自己的力量去成就公眾的事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