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子 第2章
    【原文】

    道〔1〕,可道,非常〔2〕「道」;名,可名,非常「名」。

    「無」,名天地之始;「有」,名萬物之母。

    故常「無」,欲以觀其妙;常「有」,欲以觀其徼〔3〕。

    此兩者同出而異名,同謂之玄〔4〕。玄之又玄,眾妙之門。

    【註釋】

    〔1〕道:和本句的第三個「道」都是名詞,指宇宙萬物的原始本末,也指原始本體運動的變化規律。

    〔2〕常:恆定不變的,永恆的。最初老子的原文是「道可道,非恆道。名可名,非恆名。」在漢代為避恆帝的諱,才改為「常」,現在的通行本作「常」。

    〔3〕徼:音jiao,事物的始末,端倪。

    〔4〕玄:深黑色,深遠、看不透,引申為深邃、深奧。

    【譯文】

    「道」非常抽像,可以描述,但它不是一種恆定不變的存在。「名」反映事物的面貌,可以根據事物的特性命名,但事物的面貌也是千變萬化的。

    天地混沌未開的時候,萬物是沒有名稱的;宇宙發端之際,又是以名稱來相互區別的,名稱是萬物的基礎。

    所以,人類常常置身抽像的「無」中,以求能瞭解萬物的奧妙;也常常通過事物的現實存在去推測它的始末。

    「有」和「無」其實是同時產生的,只是名稱不同,它們都非常的玄妙。而且它們的玄妙又是那麼神秘、深邃,可以視之為洞悉宇宙萬物奧妙的門徑。【闡述】

    本章是《道經》的第一章,主要圍繞「道」展開論述。《老子》從第一章第一句第一個字開始講「道」——「道可道,非常道」。都說萬事開頭難,撰述哲學篇章或聯屬詩詞曲賦也是如此。難就難在,它往往為讀者指示出一個思考問題的大方向,所以說全書的開篇一般都很重要。《老子》的第一章自然是很重要的,但理解起來又是很困難的。讀完這一類似於繞口令的篇章,好像確立不起什麼方向感。

    老子教誨我們看問題要看得全面些,不僅要看正面,還要看反面和側面。盡力做到面面俱到,反覆堪比,對問題的認識才會更有譜,更有把握。事物都有「有」的一面,也有「無」的一面。大部分人看重的都是有形的、具體的、外在的東西,而老子卻要引導我們注意到「無」的因素。超越了「有」,關注到「無」,這表明一種境界正在醞釀生成——「無」處有諸多妙處。

    有,雖然存在了,但同時就意味著限定,人在其中不得自由揮灑,少了騰挪轉移的空間。芒果就是一種水果,無論說得怎麼天花亂墜它都是芒果,你改變不了什麼,「有」就是具體的存在。但你要知道芒果承載著一個巨大的「無」。青澀的推銷員會說,快買我的芒果吧,來自海南,質量好,價格便宜。老練的絕不會這樣有一說一,他也許會說,成色這麼好的芒果,帶它回家,放到果盤裡,你和家人就會一起看到三亞陽光的影子,聞到海南陽光的味道,享用到無污染又新鮮營養的水果。訴諸虛無的感覺,把人引入一個若有若無、或有或無的氣場之內,消費者的心理防線自然而然就消融殆盡了,接受起具體的產品會更容易些。

    所以,世界著名的推銷員吉拉德就說:我不是在推銷產品,而是在推銷一種感覺。比如,一個優秀的推銷員推銷的就不僅是產品———看得見、摸得著的實物,更多的是在推銷或者傳遞一種感覺———若有若無的感受。

    傳遞出這種虛無的感覺,其實也是產品的一部分,它的作用甚至可以超越有形的產品自身。一家聲名在外的牛排店,它真正贏得顧客的並不是什麼牛排,而是在烤牛排時發出的「滋滋」的聲響,以及旺盛人氣帶來的小氣場——連嘈雜聲都變得有滋有味。顧客吃味道鮮美的牛排,聽讓人垂涎欲滴的聲音,感受周圍人的心跳、興奮和喜悅,合起來才是就餐的幸福感。

    在政治層面上,老子強調領導者應該具有從「無」中能觀察領悟「道」的奧妙,從「有」中能觀察體會到「道」的端倪及其認識事物的水平和能力。

    總結一下來看,首先道是不可言說的,不能用概念的方式去把握;其次,道是天地萬物開始的地方,是起點,是根源。老子所說的「道」好像是很玄的,其實在此章中的「玄之又玄」要表達的是道體之深遠不可分別,並非玄不可解之意。正如蘇轍所言,「凡遠而無所至極者,其色逼玄」,老子常常以「玄」字寄寓極致之意。

    老子說「道」不可名狀,不可用概念來表達,但他已經給了我們一個概念——「道」。這不是自己把自己給繞進去了嗎?其實不然,老子在後面的章節有進一步的解釋,道體是一個渾然莫可名狀的存在,無以名之,勉強用一個「道」字來稱呼它。老子此舉乃是因地制宜便宜行事。

    道,是大道,是小徑,是坦途,是津梁……一說出來,一具體就好像不是原來的那個「道」了。於是,老子就反方向切入,舉出許多經驗世界的實例來描述大道,然後一一打破擊碎,告訴你這個理解方向不對。經過一系列的否定性表述後,道體就在一個虛無空寂的狀態中呈現出來。這需要用心靈的本能去感知。
本站首頁 | 玄幻小說 | 武俠小說 | 都市小說 | 言情小說 | 收藏本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