縱觀《老子》全文,只五千言,但精練、生動,其微言大義讓古今中外無數研究者魂牽夢繞。迄今為止,解釋、研究《老子》的著作數以萬計,各家引經據典,似乎都有一番道理,但真正能夠服眾的觀點並不多。這種莫衷一是的局面,正體現了《老子》的無窮魅力。
《老子》,又稱《道德經》。經,本來指織物的縱線,與「緯」相對;也指南北向的道路。經,又可引申為常道,常行的義理、準則、法制。後來,「經」成為對典範著作及宗教典籍的尊稱。如此來看,《老子》一書就是在講「道德」,此「道德」並非今天意義上的道德,而是包含「道」和「德」兩大概念。《道德經》一書分為《道經》和《德經》兩大部分。「道」和「德」,不言而喻,就是老子哲學思想的兩個核心概念。如果說老子哲學思想是一個有生命的人、一輛有戰鬥力的戰車,那麼「道」和「德」就是兩條腿、兩個車轱轆,可以讓人立起來,讓車跑起來。
到底什麼是「道」,什麼是「德」呢?
本書中,我們整理了具有代表性的各家學說,進行了適當的取捨,以及謹慎的闡釋,力求讓讀者在對「五千言」逐字逐句的解讀中,自然而然地體悟「道」和「德」的含義。我們認為,對於這兩個內涵豐富、深邃的詞彙,任何過於武斷和排他的解釋,都是不負責任的。也許,真的只有通過「悟」的方式,我們才能理解道家的真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