耶穌傳道時講過一個「浪子回頭」的故事:
一個人有兩個兒子,小兒子對父親說:「父親,請你把我應得的家產分給我。」他父親就把他那份家產分給他。沒過幾天,小兒子就把他所有的東西都收拾起來,去了遠方。
小兒子在外面恣意放蕩,揮霍資財,很快就把所有的錢物消耗光。加之那地方遭災,他變得窮困潦倒起來。他去投靠一個當地人,為他到田地裡放豬,飢餓時恨不得拿豬所吃的豆莢充飢,但連豆莢也沒有人給他。
他醒悟過來,自言自語地說:「我父親有許多雇工,口糧有餘,我何苦在這裡餓死呢?我要回家去,向父親認錯。」於是他動身回到父親家中。
小兒子回家那天,他父親很遠就看到他,馬上動了慈心,跑過去抱住他的頸項,和他連連親嘴。小兒子說:「父親,我得罪了天,又得罪了你,從今以後,我不配稱為你的兒子。」
父親卻吩咐僕人道:「快把那上好的袍子拿出來給他穿!把戒指戴在他指頭上!把鞋穿在他腳上!把那肥牛犢牽來宰了,讓我們一同吃喝快樂!因為我這個兒子是死而復生、失而又得的。」於是,他們就歡歡樂樂地飲宴起來。
當時大兒子正在田里。他回家時聽到跳舞作樂的聲音,問一個僕人是怎麼回事。僕人說:「你兄弟回來了。你父親因為他無災無病地回來,高興得把肥牛犢都宰了。」大兒子很生氣,不肯進家門。
他父親聞訊出來勸告他。他對父親說:「我服侍你這麼多年,從來沒有違背過你的意願,你並沒有給過我一隻山羊羔,讓我和朋友一起快樂。但你這小兒子和娼妓鬼混,揮霍了家產,他一回來,你倒為他宰了肥牛犢!」
父親對大兒子說:「兒啊,你和我經常在一起,我所有的一切都是你的。而你這個兄弟是死而復活,失而又得的,所以我們理當歡喜快樂。」
「浪子回頭」的突出成就是塑造了一個仁慈、和藹、富於寬恕之心的父親形象。他不因小兒子離棄自己、遠走他鄉而怨恨,也不因他揮霍了家財而懷怒。當淪落為乞丐的兒子終於歸來時,他遠遠看見就「動了慈心」,「跑過去抱住他的頸項,和他連連親嘴」,並以對僕人的一系列囑咐向他表達衷心的歡迎:把上好的袍子拿給他穿,把戒指戴在他手指上,把鞋穿在他腳上,並把肥牛犢宰了,全家人一起慶賀快樂。基督教解經家認為,這位仁慈的父親乃是上帝天父的絕佳象徵。
聖經慣常用父親比喻上帝。《舊約》經卷不時以父子喻指亞衛與以色列人的關係,稱以色列人為上帝的「子民」。大體而言,亞衛是威嚴、聖潔的萬軍之主,是揀選、保護和救贖希伯來人的上帝,但還算不上普世眾生的在天之父。他動輒大發烈怒,嚴懲仇敵,也制裁犯罪的子民,與專制獨裁的大家長似有相通之處。
走進《新約》,耶穌講道時多次論及「天父」、「父」,同時稱自己為「子」。耶穌認為,上帝不僅是以色列民族的父,每個以色列人的父,也是世間所有人的父:「他叫日頭照好人,也照歹人;降雨給義人,也給不義的人。」在「登山訓眾」中,耶穌十七次提到「天父」或「父」,認為信徒可以成為「天父的兒子」,稱上帝為「我們在天上的父」。
較之《舊約》中的上帝,如此一位天父具有許多善德,其中最顯著的就是仁慈和寬厚,藉著「浪子回頭」中的父親生動形象地展現出來。
「浪子回頭」堪稱小說藝術的典範。它的篇幅雖然只有數百字,其中的三個人物卻各不相同,都給人留下鮮明的印象。
除了仁慈寬厚的父親,小兒子是個典型的浪蕩公子,游手好閒,不務正業。為了盡情享樂,他甚至不惜「預支」自己的一份家產,遠走他鄉。然而,不論誰都無法拒絕「苦難」的熬煉,小兒子也不例外。在窮困潦倒的境地中,他想用別人餵豬的豆莢充飢,然而卻找不到。他醒悟了,意識到「苦海無邊,回頭是岸」,最溫馨的地方是家庭,最可信賴的人是父親。於是,他背負著成熟後的感悟踏上歸途,投入老父親的懷抱。從這個頗具哲理內涵的人物形象中,後世引申出「浪子回頭金不換」一語,比喻罪人若能悔過自新,比金銀財寶更可貴。
大兒子是個安分守己卻心胸狹隘的人,無法忍受父親對他浪蕩兄弟的盛情接待。但小說在結尾處示意人們,他終於被父親的深刻道理所折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