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斯帖1(1關於以斯帖,請參閱《聖經》以斯帖記。)篇
每次路過一些教堂門口,我都對建築物上那句特有的標誌性的話,心有所感,立時自己的心對應那句話,便產生一種莫名的安寧與開闊……
那句話是「上帝愛世人」。
一遍遍默誦這句箴言吧。我們的心,就會因為仰望而感受溫暖,也會因為默記而更善待他人。我實在覺得,「愛」,是這個世界非常重要的環節,即便是正義的恨,背後也應該有愛意的支撐,從而仇恨不僅僅是剿滅,而應該因之生成悲憫眾生的心懷,就如同嚴寒之後,是要萬物更生,生命需要復甦和新芽長出,又輪迴一個人間春天!
對以斯帖這個女性,我讚歎她時,不免也有一絲複雜的情緒。
她是挽救以色列民族支派——猶太人於危難中的人,以她的忠誠和膽魄,她做到了一個王后能夠做到的業績,為以色列民族所稱道。我想,每年的普珥節2(2普珥節:猶太人的五大節期之一。紀念公元前五世紀猶太人在波斯王統治下得到的一次大拯救。每年的亞達月(十二月)14、15兩天慶祝脫離仇敵得平安,轉悲為樂、轉危為安的吉日——這兩日為普珥日。)以色列人紀念這位昔日的王后對他們的恩德,自然她當之無愧。
我眼前浮現這位威儀超群的女子——她天生出眾,相貌端麗,並且品性裡擁有內秀和力量,彷彿天降大任,她必然能夠承擔,不辱使命。
她生逢亂世,幼年就不幸為孤兒。那是猶太人遭到洗劫的年代,她被掠到波斯的異國他鄉,受制於異民族的統治。作為孤兒的小姑娘不得不為親戚撫養,這位親戚是她的堂兄末底改。而年長她許多歲的堂兄把她視為女兒加以呵護。長大出落成美女,但她不得不起個波斯人的名字,叫以斯帖,以避免暴露身份招來禍患。那個年代,猶太人寄人籬下,是時刻受欺侮的異鄉人,以斯帖容貌俊美,便也就更面臨著危險。如果不是波斯國發生一件奇怪的事情,以斯帖的命運,很難說是福是禍,是不是別樣。
這奇怪的事情,發端於波斯王王宮裡。當時在位的波斯王是亞哈隨魯,他在書珊城登基後,使統轄的領土一派富足。在位第三年時,他在書珊城大擺筵席,金樽銀帳,邀請大臣和官長們赴宴,慶賀國泰民安。可人若是樂過了頭,就容易做出格的事。
亞哈隨魯忽然當眾提出一個想法,並馬上讓太監去實行——請漂亮的王后瓦實提穿盛裝、戴冠冕出來,給大臣們觀瞻一下。不知這波斯王的動機是安撫重臣,還是有意炫耀一下自己不勝美麗的王后。然而,王后瓦實提拒絕了這個王命。波斯女人一貫不願意拋頭露面的習俗,使她害羞這個提議吧。反正她就是沒有來到國王和大臣們面前。這一下子她可惹禍了。國王不允許自己的命令被違逆;大臣們交頭接耳,如此這般,民間女人也會傚法王后對丈夫不恭嘍。一怒之下,亞哈隨魯廢掉瓦實提,並且警示國內女人們——不論丈夫貴賤,都不可以不恭敬不聽從。
有趣的是,怒氣一消,這位國王又偷偷思念瓦實提。可惜君無戲言,成命難收。於是,他的隨從建議他:國中美女有的是,不如各地遴選,都招到宮中,出色的就立為王后,代替瓦實提。這個建議國王滿意,立即執行起來。
以斯帖能夠成為王后,就得益於這一事件。
現在,我們最好側耳傾聽。對以斯帖進入宮廷成為王后的一切故事,我權且不講得詳細,以避免我平庸繁瑣的文字繼續代替微言大義的經文。即便是幾千年過去了,栩栩如生的人物,還會在某些地方、某種時間,發出他們自己的低語——比如:
在艾蒿叢中蟋蟀用翅膀為亡靈彈奏的暗夜;在狂風吹過落葉遍地的荒涼村莊;在露水凝結、桔梗花為馴鹿哭泣的異族人狩獵場上,太陽正徐徐沉降的時刻……
你聽——
末底改:我拒絕為那異族的狂徒跪拜;我絕不屈服於他的恐嚇和他邪惡的木架。哈曼,你這猶太人的仇敵,你野心勃勃,詭計多端,想全部消滅猶太人,我必叫一個女人毀滅你!
我救過亞哈隨魯王,使得他免受兩個壞太監的毒手,我對你們的國王有恩,早已寫在史冊上,我隱姓埋名也不能抹掉這一功績。可是,哈曼,我知道你傲慢的私心出於愚妄,你試圖借助國王戒指的威嚴,讓猶大民陷入魔掌,甚至不放過老少婦女和孩子,並準備掠奪我們的一切財物,你的惡念,必遭報應。
以斯帖相當於我的女兒,我求助她王后的母儀,求助她救自己的民族不被剪除。
哈曼:我是國王的寵臣,權傾疆域之內,所有臣僕都對我俯首帖耳,你,在朝門外徘徊的鄉巴佬,有什麼資格固執地對我熟視無睹?我知道了你的底細,你這猶太人——被劫掠者的恥辱後代,竟然敢欺瞞國王,隱藏你的民族本色,送那冒充波斯姑娘的美女入宮。國王若是知曉你們的籍貫宗族,我看你們必定死無葬身之地。為了你這份挺胸昂頭的倔強,我要滅絕你民族的全部,讓書珊城以及各個省份,都再也見不到你們這些信奉自己上帝的流浪者!你就看我的手段吧,我葬送你的絞刑的木架已經預備好,我還將陪同國王去赴那傾城美貌的王后宴請之筵……
以斯帖:我心紛亂,我心痛苦,但是我必須心神安定。
宮外的烏雲席捲著飛鳥的翅膀;琉璃瓦無緣無故地從殿頂跌碎在尖刺上;花園的空氣膨脹得使蝴蝶窒息;我身上飄逸的綾羅彩繩忽然變色……主啊,莫非危害正在迫近?
我這流亡的苦命人,貧寒的孤兒,本來是郊外曠野的一棵燈芯草,卻意外地被披覆了滿身的牡丹花,徒有雍容與富貴。當亞哈隨魯王流動閃爍的眼神固定在我的臉上,當香料和沒藥的氣息纏繞我月白的肌膚,又被微風吹向君王的鼻根時,誰知道我內心的戰慄遠遠大於安寧?我並不求母儀天下,穿金戴玉;我並不求號令後宮,受寵於猛虎般的君王。還是把我變成哥哥身邊穿舊衣服的小女孩吧,還是讓我亂跑在荒草甸子上對紅蜻蜓著迷吧,還讓我粗茶淡飯香香地品味蔬菜與莊稼的汁液吧……
可是,哥哥末底改,突然慘痛地哀號,癡傻一樣地在城中行走,渾身塵土,面目混濁,不停地發瘋悲哀。宮女和太監還說我民族的人有的已經乾脆躺倒在灰中不起!給哥哥送去的新衣已經原封不動地送回來,他不接受贈與。他只求我:你現在貴為王后,卻是你民族的救星,請你趕緊請求國王免除猶太人的大難,只有你答應了,這為民的懇切祈求,才是對我養育的報答。
哥哥啊,你是知道亞哈隨魯王嚴厲的定例,沒有蒙召,擅入內苑見他,豈不要粉身碎骨?誰知道他乖戾的金杖伸出向誰,誰罹遭大難,誰存活得赦?我雖然得寵,但是國王翻手為雲覆手為雨,我從來不敢指望什麼偕老白頭!好吧,哥哥,我豁出性命了,為我的族人,我死就死吧,只要一線希望尚存!請讓書珊城的猶太人為我禁食吧,三天三夜,哥哥,我和我的宮女也一樣顆粒不吃。
此刻,我還要想想——必須想清楚,怎樣去見王?怎樣讓那該死的仇人哈曼進入懲罰的羅網,使他罪有應得?
結果是,事情進行得非常順利。
以斯帖不僅勇敢地穿上盛裝,直接地走入內殿,覲見亞哈隨魯王,獲得了國王的獨一份青睞。亞哈隨魯王興沖沖的,當即問親愛的王后:「你要什麼?你求什麼?就是國的一半也必賜給你。」
於是,以斯帖暗中策劃的辦法如願以償。她讓王帶著哈曼來後宮赴她準備的筵席。這個奸賊哈曼,得意忘形中以為王后對他也另眼相看,可與王並列入席了,毫無戒備地來到後宮。但是,經過朝門時,那個死倔的末底改看到他還是一動不動地端坐著,這最大的輕視,激起哈曼的怒火,非要把末底改吊死在五丈高的木架上,方足以平息鼻中火、心頭恨。妻子和僕人勸他收斂惡行、認為猶太人並不好惹的話,在哈曼聽來,只是乾燥的耳朵被門縫的風吹一下,全不以為然——王已經召喚,他馬上去赴宴!
當然,勝券在握的以斯帖,就在筵宴上,當著國王的面,揭露哈曼的陰謀,他趕盡殺絕對待猶太人的邪惡計劃。這時,以斯帖不再隱瞞自己的身份,公然為本族人求情:
「我所願的,是願王將我的性命賜給我;我所求的,是求王將我的本族賜給我。因我和我的本族被賣了,要剪除殺戮滅絕我們。」
亞哈隨魯王接受不了王后以斯帖被害,當即憤怒地問誰是兇手。以斯帖用手一指,那個倒霉蛋哈曼玩完!
最後,倒霉的哈曼向以斯帖乞憐,不顧體面地俯伏在她的榻上,被王撞見,五丈高的木架順理成章地成了哈曼自掘的墳墓。
猶太人末底改揚眉吐氣,並且替代哈曼的位置,可以按照自己的想法整治朝中上下。
末底改:我奉王的名,用各省的文字、各族的方言,並猶太人的文字方言寫諭旨,給一百二十七個省的猶太人和總督、省長、首領——讓他們保護猶太人的性命;剪除要攻擊猶太人的仇敵和他們的妻兒,奪取他們的財產為掠物。
猶太人,預備好我們的一天,在仇敵身上報仇!
猶太人可以用刀擊殺一切仇敵,任意殺滅恨你們的人。
王后以斯帖:哦,我哥哥穿上朝服多美,藍白相間的朝服使他威武氣派!
書珊城的人民在歡呼,猶太人有了光榮!
猶太人歡喜得了尊貴,設擺筵宴,這是我們的吉日!
亞哈隨魯王:猶太人在書珊城殺滅了伍佰人,又殺了哈曼的十個兒子,以斯帖,你在其他省城還要什麼?我必賜給你;你還求什麼?也必為你成就。
王后以斯帖:王若以為美,求你准書珊的猶太人,明日也照今日的旨意行,並將哈曼十個兒子的屍首掛在木架上。
末底改:書珊的猶太人聚集,又殺掉三百仇敵。其他各省的猶太人聚集,殺了恨我們的七萬五千人。
我們終於脫離仇敵,應該設宴歡慶。這是我們歡樂的日子。
把這報仇殺敵的日子,稱普珥日。後裔永不可忘記,猶太人不可廢掉普珥日。
王后以斯帖和末底改:我們全權寫信,堅囑猶太人守普珥日。
亞哈隨魯王:末底改作王的宰相。末底改做的一切都寫到史書上。
這勝利與討伐的一幕,讓我悚然驚心。
復仇的快慰,轉危為安的大喜過望,轉換身份的欣喜若狂,恢復榮譽的莫大快樂,甚至,被擄到異地他鄉的辱之洗雪,從此揚眉吐氣……
猶太人的一片歡騰有何不可理解?
末底改與以斯帖功不可沒,他們改變了以色列支派——猶太人的命運。
還有許多並非猶太人的波斯人,因為懼怕猶太人,也加入了猶大籍。
然而,這一幕,又多麼讓人感到殺人色變!
那些婦女,那些孩子,那些老人;那些觸目驚心的哈曼的親屬;那些只是聽命哈曼、哈曼一死再也不想與猶太人過不去的普通人……
血流成河……人頭不是秋天的蘿蔔!
「上帝愛世人」。
幾千年後,越來越多的人覺悟到暴力之惡。
不以暴抗暴,並非軟弱,乃是人性優美的尊嚴。
人群強於野獸,不必效仿野蠻;殺戮擴大,就轉為暴行。
二十世紀初,聖雄甘地、托爾斯泰,都在人類不義時刻,莊嚴地且身體力行地提出這一人道主義命題,警示人類可能對同類犯下滔天罪行的愚昧。
福音書的最神聖之處,在於寬恕與愛的宣講。
希特勒滅絕猶太人的暴戾,是獸性的瘋狂,終究自食惡果。然而,日耳曼民族、德意志人民仍然有權利在地球上繁衍,他們精妙的哲學與藝術,至今是世界的珍寶,至今他們還在發展民族的聰明才智,與人類的其他民族同步。
猶太人沒有被哈曼消滅,可喜可賀,是上帝的恩德。
「親愛的兄弟,不要自己申冤,寧可讓步,聽憑主怒,因為經上記著:主說,申冤在我,我必報應!」(《新約》《羅馬書》12章19節)
《新約》更為後來人喜愛的一個原因,是耶穌精神更多地體現出一種愛的博大胸懷。耶穌那段「打你的右臉」、也轉過「左臉」讓人打的經文,顯得那麼難以忍受,是我們誤會耶穌在強調任人宰割。不,耶穌掀翻污穢聖殿的買賣人的籮筐那一幕,說明耶穌也會憤怒人間的悖理不義。但他把《舊約》中「以眼還眼,以牙還牙」更新為「愛仇敵」的論述,是那麼發人深省!耶穌完全是教導人類要具有一種胸襟,懂得上帝力量的公正。
不應該把反抗發展為瘋狂,對仇敵進而施行殘暴。讓步不是妥協,而正義之戰區別於惡魔行為,就體現在武力的適可而止,相信良知甚於相信武器。善待俘虜成為戰爭中的定例,是人道的發揚。那些把殺戮波及無辜人民、甚至想滅絕種族的做法,不僅可恥地為人所不齒,也必是貪婪與邪惡自掘墳墓。
「申冤在我,我必報應!」
這段經文的意義,時常被人們淡忘。所以,戰火烽煙在地球上一天也沒有停止。
當攻城略地、爭奪利益成為戰爭的動力,聖城的哭牆就不可能不哭。
當復仇不惜人體炸彈,在車站、廣場、聖誕舞會上,讓人群血肉橫飛,耶路撒冷啊,它被蒙上憐憫的哀傷,災難比灰塵還讓心靈苦澀!
「以斯帖」這個名字,涵義是「星」。
這顆星,成為猶太人的拯救力量。這顆星,無疑明亮地在猶太人的頭頂上空閃爍,至今被紀念為指引的光芒。
然而,一顆星在浩瀚的宇宙間發光,旋轉的星球都該受益於它的存在。
作為星座,或者作為星雲的一分子,它應該輝映曠闊的時空,體現星星本身的完善與完美。
茫茫黑夜,人間仰望深邃無邊的星空——
安靜。開闊。和平。
夜空這本深藍的書,多少星星構成它金色的經典,如同《聖經》上光明的諭示。
——「上帝愛世人」!請你,悄悄地跟我一起默記這句真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