克林頓:白宮外的總統 第3章 變得認真,研究吉米·卡特的遺產
    變得認真,研究吉米·卡特的遺產

    比爾·克林頓對吉米·卡特忍無可忍。

    「有幾個人曾經冒犯他……他從來沒有向他們妥協,也從來不曾原諒過他們,」來自南卡羅萊納州的多恩·福勒說。福勒於1992年到1996年期間任民主黨全國委員會的主席,他是比爾·克林頓和吉米·卡特共同的朋友。1

    而現在克林頓可以看到卡特在卸任後已經取得了多麼豐碩的成果。林恩·卡特勒與兩位總統的關係都很近,當有人問他克林頓離開白宮後以誰為榜樣時,她毫不思索地說:「噢,只有一個人,他什麼都做——卡特。」2

    卡特在離開白宮時的境況與克林頓一樣嚴峻。卡特在輸給B級電影演員後,人們指責他能力低下、缺乏遠見、事無鉅細、荒唐可笑,甚至在平原鎮的農場釣魚都會受到一隻「殺手兔」威脅。當卡特將白宮交給羅納德·裡根時,他幾乎成為卡通人物——一個看起來可以使他所接觸的所有事情走向失敗的人——令人感到恥辱的444天人質危機,天然氣管線,「微恙」,21%利率,關於降低恆溫器溫度和記住穿老舊過時的羊毛衫之類的講座,等等。

    「卡特真是倒霉至極,喝水都塞牙縫,每一件糟糕透頂的事情都發生在他身上」,鮑勃·克裡說。3在1980年民主黨全國大會會台上,卡特追著特德·肯尼迪要與他握手,許多人都能理解肯尼迪逃避在任總統的行為。(肯尼迪避開卡特是為了便於競爭總統提名。)毫無懸念的是,卡特將迎來安靜的退休生活,而美國人終於不用再聽他講課,也不用再面對他那極為誇張的虔誠。

    但卡特著實讓一些人失望,雖然存在像比爾·克林頓這樣不喜歡他的人,但有更多人聚集在一起,聆聽他的講座,搶購他的書。戈爾的忠實支持者和肯尼迪政府學院的講師伊萊恩·卡瑪克說,卡特是「卸任總統的黃金標準」。4

    當克林頓將他的注意力轉移到對這個世界進行撥亂反正的時候,他明白了這一切。「克林頓對卡特在卸任後依然在公共政策上持續發揮作用充滿敬意,並意識到他就是榜樣,」傑克·西沃特說。「如果你看他的行動,就會發現許多都是對卡特的直接模仿。」西沃特指出,在紛繁的事務中,卡特很善於「撿起問題」。5

    馬克·阿普德格羅夫曾經寫過一本書,談論美國總統卸任後的生活,並稱卸任前後是「耐人尋味的」。他說,克林頓決定將他那性醜聞污點從他的遺產上清除,所以為「卡特卸任後的贖回做法」所吸引。6

    但他們之間存在很多差異,致使他們之間的合作很難生根。克林頓行動動力一是需要得到人們的喜愛,二是希望對世界繼續發揮影響。而對於卡特來說,他不需要再贏得選票,並不關心人們是否喜歡他,他只希望在這個世界上以他認為正確的方式來工作。卡特任職總統時的新聞秘書兼朋友喬迪·鮑威爾說,克林頓希望得到認同的想法也成為一部分問題,「他屬於那樣一種人:總試圖給人們留下好印象,盡量說人們想聽的話。而卡特總統卻完全相反,非常直接,我知道在幾個場合他讓人們非常難堪。卡特總統認為他理解為何克林頓總統說了一件事,而後卻被發現那並不是事實。」7

    在克林頓看來,卡特是一位非常失敗的總統,但又是一位讓人驚訝、極為成功的前總統。他覺得自己是比較成功的總統,如果右翼不彈劾他,他可能做得更好。卡特那一本正經的樣子、冷淡頑固的道德觀念讓克林頓望而卻步。克林頓明白,他自己需要這個大舞台,需要震耳欲聾的掌聲,需要搖滾明星般的入場場面。

    克林頓也明白卡特孜孜不倦地對第三世界潛在疾病的抗爭給他帶來了諾貝爾和平獎的榮譽,他也想獲此殊榮。就像他不會刻意追隨吉米·卡特,但從某種程度上來說,他還是會受吉米·卡特的影響。

    總統之間的歷史實際上很醜陋。

    1980年,當卡特結束他唯一一屆總統任期時,克林頓正在州長第一任期內。當時,菲德爾·卡斯特羅領導下的古巴的馬列爾港口發生大規模偷渡,有十數萬人到達美國並滯留在佛羅里達州到阿肯色州查菲堡的海濱,這些人中有一部分曾經有過犯罪前科或者患有精神病,卡特下令遣返了其中八千名古巴難民。當時州長的任期只有兩年,克林頓在阿肯色州正面臨重選。克林頓的對手稱他是卡特的密友,這樣的描述在數百名難民衝出查菲堡並出現騷亂時的背景下對克林頓造成了很大的負面影響。卡特承諾不再讓阿肯色州接收難民,但是他隨後又食言,將更多難民送到查菲堡。兩個人在1980年都迷失了,克林頓永遠都不會原諒卡特這帶有侮辱性的失敗,無形中許多工作機會消失了。8其他一些人說,不管怎樣,克林頓幼稚地決定提高汽車保險費的做法都將讓他在競選中付出代價。9曾經報道克林頓新聞的記者比爾·西蒙斯說,選民對克林頓緩慢行事的做法和盛氣凌人的態度反應消極。「他本想在很短時間內完成這些事情,但他這麼激進以致激怒了阿肯色州許多重要的政治勢團。」10

    這個失敗使克林頓的狀況變糟,卡特的助手漢密爾頓·喬丹這樣描述:「個人生活腐化。阿肯色的熟人對我說,他很難接受這次失敗,不停地談論它,難以自拔。克林頓發現自己突然失去了工作,沒有任何事情可做,然後就不計後果地追逐女人。」11據西蒙斯說,克林頓最終從垃圾堆裡鑽了出來,然後「通過上電視……使他的政治生命復活」,他在電視上進行「令人憐憫的道歉……人們沒有做好準備。」克林頓自己支付了這些廣告的費用。12

    當克林頓成為總統後,他和卡特的關係變得愈發糟糕。喬迪·鮑威爾回憶說,克林頓的年輕幕僚「希望他們絕對不要被人比做卡特政府」。13漢密爾頓·喬丹也認識到了這一點,他自己曾被邀請到小石城與克林頓的助手喬治·斯提凡諾普洛斯進行秘密會晤(即不告訴媒體),但斯提凡諾普洛斯對他的所有建議都不感興趣。喬丹最後提醒斯提凡諾普洛斯說:「……你們不做其他任何事情也可以,但要廢除獨立顧問法律。這不是個好法律!……它會讓你們這屆政府如坐針氈,就像我們這屆政府、裡根政府和布什政府一樣。」14

    在克林頓宣誓就職前一周,卡特在接受《紐約時報》記者亞利桑德拉·斯坦利的採訪時稱,他對克林頓決定將切爾西送到西德威爾友誼中學(一所私立學校)感到「非常失望」。(卡特夫婦曾將女兒埃米送到華盛頓的公立中學讀書,而克林頓沒有遵循他們的做法。)「埃米真心希望進入由來自低收入家庭的學生組成的學校,這些學生的父母是駐外大使的服務人員,」卡特說。15

    在克林頓就職典禮上,新總統和第一夫人公開疏遠卡特夫婦,喬丹寫道:「疏遠到在就職典禮上讚揚裡根夫婦,卻對卡特夫婦視而不見,而卡特過去曾滿懷熱情地支持克林頓競選總統。」16克林頓讚揚來自不同政黨的那些前任們,但對卡特卻隻字不提。「(克林頓這樣的行為)粗魯地讓人無法想像,」羅莎琳對道格拉斯·布林克利說。「就是裡根也不會做出這樣的事情。」17

    就職典禮之後,在外交上魯莽行事的卡特和克林頓的關係進一步疏遠。一位曾經報道卡特新聞的記者稱,卡特進行的是「不計後果的自由主義外交」。如果他認為他是對的,他就去做,從不考慮一些政治上的細節問題。一位有身份的民主黨人士認為,卡特的行為是因為不滿克林頓在任職期間對他的忽視,克林頓很少徵求他的意見,事實上連向他作簡短的通報都沒有幾次。而為了盡快熟悉總統工作,由前總統提供建議本來是一個傳統。18「卡特總統原本希望可以多做些,多幫助一下這位同樣來自民主黨的總統,」喬迪·鮑威爾解釋說。19

    卡特引起克林頓的注意是在他將自己捲入——克林頓可能認為是「搗亂」——朝鮮問題的時候。卡特試圖與金日成進行無核化談判,而且在海地,卡特也極力嘗試通過談判來推翻軍事獨裁者,使其回到民主模式上來。拉裡·金說,海地所發生的事情是由於「卡特死板地堅持」造成的。金將從當時在場的科林·鮑威爾那兒聽到的故事又敘述了一遍:「那個午夜很迷人。在晚上11點50分時,克林頓打電話給卡特,說:『我正在派遣軍隊,你最好不要摻和進來。』卡特卻說:『你派你的軍隊,但我不會離開。』我覺得這讓克林頓感到難堪。換句話說,他並不聽命於克林頓……這在他們之間留下了一些芥蒂。」20

    卡特總是我行我素地進行自由外交,他從不打電話告訴克林頓、國務卿或國家安全顧問,只是在CNN上宣佈一下他的任務。「有時候,我們認為卡特是在挑釁,他這樣做並不會產生任何價值,」傑克·西沃特說。

    然後就是性醜聞。

    吉米·卡特始終認為克林頓是醜聞製造者,拉裡·薩巴托說。他還說,「即使在克林頓未做總統前,卡特就非常清楚克林頓的問題」。卡特「並不怎麼尊重克林頓,他的性醜聞不斷升級……這完全不關卡特什麼事。他可能在內心也有慾望(就像他在那次有名的《花花公子》的採訪中所說的),但是他從來沒有依照慾望來行事」。22

    道格拉斯·布林克利曾為卡特作傳,他說,「卡特讓我看他的日記、私人信函和文件」,這些足以說明「卡特為什麼不喜歡克林頓」。23布林克利描寫了一件事情,在萊溫斯基醜聞爆發幾天後,卡特到白宮的橢圓形辦公室與克林頓會晤。那九十分鐘,布林克利寫道,克林頓告訴卡特關於右翼陰謀的一些事情。*「當卡特準備離開橢圓形辦公室時,克林頓請卡特……在那最黑暗的時候為他祈禱。這是兩位總統間最親密的時刻。」24

    卡特沒有將自己對萊溫斯基事件的看法藏在心裡,他說他一直對「所發生的事情深感羞恥和尷尬」。26八個月後,卡特說克林頓「在保羅·瓊絲案中和在大陪審團質詢時作偽證,已經變得不可信。」27

    吉米·卡特與阿爾·戈爾的關係很密切,他認為戈爾是一個非常有道德感的人。他羨慕戈爾夫婦忠貞牢固的婚姻,讚賞阿爾為對抗全球變暖所做出的努力,以及對這位給小費者向滾石專輯上的警告標籤進行的討伐。實際上戈爾夫婦和卡特夫婦的關係非常好。28

    克林頓的朋友稱卡特「自以為是」29,「道貌岸然」30,「指手畫腳,妄下斷言」31,他們對卡特關於心中慾望的言論大笑不已。

    在克林頓處於人生最低谷的時候,卡特繼續對克林頓在道德上進行卑鄙的打擊:據《阿肯色民主黨人公報》報道,卡特稱赦免馬克·裡奇「很無恥」,並且以他招牌似的誠實口吻說:「我認為毫無疑問的是,裡奇送的大禮物在赦免裡奇這件事上一定起了作用。」32

    卡特也認為克林頓從演講中賺那麼多錢不合適,他自己做演講很少收錢,即便收錢,他也會將錢捐給慈善機構或用來修建卡特中心。33他目前居住在平原鎮老家,靠寫書所得的報酬為生,34不擔任任何董事會的成員,也不收取咨詢費。35

    看到克林頓頻繁使用別人的私人飛機,卡特很不舒服。據喬迪·鮑威爾說,有些時候,一些支持者或公司為了支持卡特,向他「提供有航線的私人飛機」,但他卻總是拉著一個有輪行李包進入機場,乘坐商業飛機,並且他對此感到很自豪。鮑威爾和妻子住在馬里蘭州西海岸,在那兒可以捕魚和打獵,吉米和羅莎琳最近來拜訪了他們,「他們從亞特蘭大乘商業飛機過來,在柏油碎石路上坐了三個小時,等候去巴爾的摩,當時天氣很糟糕。」36

    卡特沒有像其他總統那樣建設自我標榜的永久總統博物館,而是下決心建造了進步的卡特中心,這與其他對人類有益的工作一起,促進全世界人權事業的進步,消除麥地那龍線蟲(譯者註:亞洲熱帶和非洲的一種長的線狀絲蟲,為人或其他哺乳動物所生的皮下寄生蟲,可引起腿和腳部皮膚的潰爛性損傷)和其他疾病。37

    《時代》雜誌前專欄作者克裡斯多夫·奧格登稱卡特讓「許多屆政府感到屁股上疼痛」。38例如,前總統曾給聯合國安全理事會的所有成員寫信,督促他們投票反對喬治·赫伯特·沃克·布什總統在第一次海灣戰爭中使用武力,因此來挫敗布什聯盟正要摧毀薩達姆·侯賽因的企圖。老布什勃然大怒:「這些事情與這個傢伙有什麼相干?」39據一位新聞雜誌的高層人士說,老布什認為卡特的行為「簡直就是叛國」。40

    2001年夏天,比爾·克林頓和他的代理人羅伯特·巴內特認為負面新聞已基本消失,可以簽署寫作備忘錄的合同了。巴內特也是希拉裡的代理人,希拉裡傳記的出版權實行公開招標,最終由西蒙-舒斯特出版公司競得,但這次,他將克林頓的回憶錄獨家賣給了克諾普夫出版集團。

    比爾·克林頓一直在思考,他希望寫一本能夠與凱瑟琳·格雷厄姆的《個人歷史》(這本書在1997年由克諾普夫出版集團推出)相媲美的回憶錄。那本書由羅伯特·戈特利布編輯,戈特利布是在出版行業有幾十年經驗的老手,在《紐約客》做過編輯之後,他回到了他原來的家——克諾普夫出版集團。41

    希拉裡·克林頓也受到格雷厄姆(格雷厄姆在那年早夏去世了)的影響,她的回憶錄就是以《個人歷史》為範本。希拉裡對克林頓母親的回憶錄《隨心所欲》的評價並不高,這本書中描述了弗吉尼亞·凱利第一次見到希拉裡時的印象,她說希拉裡「沒有化妝,戴著茶色眼鏡,棕色的頭髮,髮型很隨意」,描述年輕的女權主義者希拉裡沒有品味。但是克林頓卻高度評價他母親的回憶錄,對朋友們說他希望效仿《隨心所欲》的真實。42

    希拉裡回憶錄的預付稿酬是800萬美元,43克林頓的是1200萬美元,這被認為是非虛構圖書所獲得的最高預付稿酬。克林頓在2001年8月簽署了合同,2003年初到期。44

    克林頓那時被看做是一個遭受羞辱的總統,但這明顯沒有使他的預付稿酬減少。他那被玷污的形象或許正好推高了稿酬,讀者們可能希望他會在書中透露一些他在白宮和一名實習生發生性關係時的想法。莫琳·多德寫道,克林頓和巴內特承諾「這本書將徹底而真誠地講述克林頓的人生」。對於多德,這意味著「(克林頓)和那位眾人皆知的極為配合的實習生在橢圓形辦公室裡的熱烈性愛場景」。45

    在宣佈這項交易時,克諾普夫出版集團總裁和總編索尼·梅塔說,顯然,克林頓能夠真實地描述他的生活和做總統時的方方面面。「你和他談過話嗎?」梅塔問《紐約時報》的一名記者,「這是能夠說服你的一個因素。」46

    克林頓向克諾普夫出版集團承諾他不會向別人透露回憶錄的事情,然而後來他卻對喬納森·阿爾特說了,阿爾特就在《新聞週刊》上寫了一篇關於這本書的文章。在那次談話中,克林頓說這本書「可能不會像人們所期望的那樣。它不應該是報復,而應是如實地記錄」。他說他將「忘掉很多事情」。他告訴阿爾特,他不希望這本書「顯得浮誇或枯燥,或過度地進行自我辯解。我希望告訴人們在我任職時我是誰,我都做了些什麼——好的事情,錯的事情。並且,我希望它能栩栩如生。」47

    克林頓說他的偶像是尤利西斯·辛普森·格蘭特,格蘭特在將要死於喉癌時寫作了自己的回憶錄——在去世前幾天完成——人們知道他是為了掙些錢才來寫這本書的。《格蘭特總統回憶錄》的內容與內戰有關(格蘭特在還沒有寫他總統任職期間的事情時逝世了),這本書於1885年由馬克·吐溫出版,售出35萬冊,為格蘭特的家庭掙得45萬美元版稅,仍不斷再版。這本書被認為是十九世紀最偉大的非虛構類圖書之一。48

    「克林頓的書將會很奇怪,讓人失望也令人愉快,」阿爾特預測道,「就像他這個人一樣。」49

    前總統對他的出版商和編輯說,他想自己寫作這本書。和他那忙於參議院事務的妻子不同,他不想找一個代筆人。50雖然克林頓喜歡將自己視為一名了不起的作家——當朋友們到查巴克拜訪他時,他領他們看他準備用來寫回憶錄的桌子——但他更像一名傑出的談論者。克林頓遐想著這本回憶錄一定會很出名,他趴在上面奮筆疾書的桌子也將成為一件歷史珍品,就像林肯的床一樣。

    下筆寫作是困難的,而他並不真的適合寫作,一位與他關係密切的智囊人士說,51時間飛逝,而他卻遲遲不動筆,他給出的理由是,他的日程被演講排得滿滿的,沒有時間,而且當把這些演講的錢彙集到一起,也要比1200萬美元的稿酬更有吸引力,再說演講本身也很有趣。

    比爾·克林頓和阿爾·戈爾最後一次交談是在喬治·沃克·布什宣誓就職的那天,給小費者阿爾不在到查巴克去並共進晚餐的那群人中。他們兩人互相指責,誰也不想首先來修補彼此之間破損的關係。52

    2001年9月8日,比爾·克林頓又一次到外國進行多場演講(在澳大利亞的巡迴演講),這天,他在悉尼對人們進行了演講。9日仍在悉尼。9月10日星期一,他到了墨爾本。當他聽說「9.11恐怖襲擊」時,他仍在墨爾本,因為時差的問題,那裡已經是晚上十一點了。

    他立即打電話給美聯社的記者羅恩·福尼爾。在克林頓當州長時,福尼爾在《阿肯色民主黨人公報》上報道他,後來,在克林頓當總統期間,福尼爾轉到美聯社,成為白宮新聞聯絡員。在克林頓卸任後,他又報道布什的新聞,在9月11日他還在同一崗位上。克林頓告訴福尼爾說他希望發表聲明,支持總統和國家。福尼爾很快寫好了一篇報道,「前總統克林頓曾帶領國家經歷1995年俄克拉荷馬市炸彈襲擊,在星期二恐怖襲擊後,他希望美國人民堅決支持布什總統。『我們不應冷眼旁觀,我們應該站出來支持他。』」福尼爾描述到,克林頓「正在澳大利亞旅行」。53

    克林頓也很擔憂,擔憂他將如履薄冰,擔憂他和他原來的顧問們將被責備,責備他們沒有盡力挫敗「基地」組織,沒有殺死或抓獲奧薩馬·本·拉登。

    因為美國關閉了機場,喬治·沃克·布什派了一架空軍飛機去接回克林頓。克林頓於9月13日星期四回到紐約。

    阿爾·戈爾聽到襲擊的消息時,他正在奧地利的維也納,也在進行一場演講。他乘商務飛機先飛到多倫多,和一名助手在那兒租了一輛汽車,趕到美國的布法羅。大約在星期四晚上8點,戈爾剛離開布法羅,克林頓打電話給他,邀請他到查巴克過夜。戈爾在星期五凌晨3:30到達,這兩個人一直談到天明。54據克林頓的朋友們說,他們的關係有所改善。55

    「他們當然知道這是『基地』組織所為,」伊萊恩·卡瑪克說,「因為我們現在已經知道,他們當時一直在監視『基地』組織,但是布什政府並沒有這麼做。」56

    克林頓和戈爾休息了一個小時後,他們(還有切爾西)乘坐一架由布什安排的空軍飛機飛往華盛頓,隨後在國家大教堂參加了一個紀念活動。離開華盛頓後,他們一起到了阿爾·戈爾在弗吉尼亞州阿林頓的家,克林頓和戈爾交談了幾乎一個下午。《紐約時報》的一篇報道說他們基本達成和解,並且最後用一位不願透露姓名的人士的話說,如果阿爾·戈爾想再次競選總統,他就不得不修復與克林頓的關係。57

    「我認為他們沒有成為真正的知心朋友」,喬納森·阿爾特談到那些談話所產生的影響時說。58湯姆·道尼說,克林頓和戈爾的「和解過程很長」,道尼接著又說,他和朋友戈爾每月至少談一次話,在談話時,「『我們不談論克林頓。我們大部分時間談論的是布什』……他們之間可能存在距離,但在那天結束時,他們一起分享了一些非常重要的東西。」59伊萊恩·卡瑪克說,他們決定讓「過去的就過去吧。我覺得自那以後他們的關係就好多了。」但是,卡瑪克接著說,「他們的關係已不如在克林頓第一任期時那樣密切。」60而另一些人則稱他們之間的堅冰並沒有多少融化的跡象。61

    四年後的一件事情非常能說明這一點,霍夫斯特拉大學會議要對比爾·克林頓任職總統時的表現進行評議,邀請戈爾參加,但他沒有做出任何回應。「不止一次地邀請過他,」會議協調人納塔利·達特羅夫說,「或許戈爾覺得對他本可以成為總統這件事無法釋懷。」62

    朋友們說,在「9.11恐怖襲擊」後,比爾·克林頓經常很難過地想這些飛機撞上雙子塔和五角大樓時為什麼不是在他的任期內。

    比爾·克林頓是「一個貪婪的傳記讀者」,他的朋友史蒂夫·格羅斯曼說。(格羅斯曼是在克林頓第二任期時民主黨全國委員會的主席。)「美國每位重要政治人物的傳記克林頓至少讀了一種以上。我覺得這些年他在心裡已經將危機時期那些領導者的風格作了對比和比較。」63

    對克林頓來說,問題是「危機」發生在他卸任以後。他曾對格羅斯曼和其他人說,他將採用與布什截然不同的方式來處理這件事,從他對這種行為的譴責到美國人民應該採取的行動上都不同。他會視「9.11」為類似珍珠港一樣的事件,格羅斯曼說,「在他得到每一位美國人的支持時,號召人民為了國家的利益,做出嚴肅而切實的犧牲,不管政治派別或意識形態。」模仿1961年約翰·菲茨傑拉德·肯尼迪和他所做的譴責,克林頓將會說:「讓我們在我們國家制定一個嚴肅的能源政策。我將號召美國人民採取行動……我們需要真正付出行動,而不只是空談。」格羅斯曼說他並不是說克林頓是「唯一一位可能這樣做的人」,「我覺得羅納德·裡根也會」。64

    克林頓想的並不僅僅是從白宮橢圓形辦公室向全國人民講話,而是希望名垂青史,他渴望進入美國最偉大的總統之列——華盛頓、林肯、羅斯福——他們都是在戰爭、衰退或兩者皆有的情況下建立了功業。只要比爾·克林頓能夠碰到這次恐怖襲擊,抓住這個機會,完美地進行處理,只要他在9月11日仍然是總統,所有那些關於莫妮卡和彈劾的閒言碎語就都將一掃而空。

    在1995年俄克拉荷馬城炸彈襲擊後,他與全國人民緊緊團結在一起,但克林頓明白,比起奧薩馬·本·拉登——從二十世紀九十年代到新世紀在美國歷史上絕對是個人物——蒂莫西·麥克維只是小兒科。(克林頓的副司法部長埃裡克·霍爾德稱俄克拉荷馬城「不是一級事件,而『9.11』是一級事件」。)65

    克林頓的溝通能力非常強,甚至在演講中面對千百萬聽眾的時候,他都能使每一個人都覺得他好像是在直接對著他或她說,克林頓知道,他的這些能力可能會造就一場歷史上最偉大的演講之一。但是,他的權力在哪兒,他的講台又在哪兒?他在澳大利亞從向J.T.坎貝爾這樣的銀行家的公司所做的演講中賺6錢又為了什麼?

    克林頓知道,已為他掙來六位數收入的老版本演講稿將不得不重寫,這是一個新的世界,他知道他將不得不寫些相關的東西。

    而且,現在,他不能逃避的一個事實是,在「9.11」恐怖襲擊後,他將不得不花大量時間來打高爾夫球了。

    2001年9月底,在芝加哥海港國際高爾夫中心,比爾·克林頓第一次一桿入洞。他告訴馬克·布依爾,這是他第一次看到。66或許在9月11日之後這件事不值一提,不算什麼大新聞,不過花邊新聞欄目「華盛頓細語」形容這件事是「臭名昭著的高爾夫騙子」在「沒有作弊」的情況下贏得了「吹噓的資本」。67

    庫克縣鑒定員吉姆·霍利罕當時就在那次高爾夫聚會上,他說:「克林頓非常興奮。」霍利罕描述前總統在完成這一壯舉後,「高興地合不攏嘴」。霍利罕說當時沒有記者在那裡觀看。68如果發生在他還是總統的時候,這可能就是世界性的新聞;你完全可以想像它出現在各個新聞報道中的情形。

    雖然克林頓並不希望公眾看到他在卸任後總是打高爾夫球,但是他確實非常喜歡這項運動,他發現自己很難拒絕別人讓他打高爾夫球的邀請。

    雷伊·萊斯尼亞克是新澤西州的參議員,也是克林頓的熱心支持者,曾在1996年克林頓—戈爾陣營出任新澤西州聯合主席。他聽說房地產開發商查爾斯·庫什納已經邀請前總統於2001年10月17日在他新澤西州利文斯頓的銀行做演講,就開始籌劃舉行一個高爾夫聚會。克林頓接受了這個邀請,萊斯尼亞克立即把目光投向歷史上富裕的巴爾特索爾,那裡曾舉辦過職業高爾夫球手協會的比賽和美國公開巡迴賽。它位於新澤西州的斯普林菲爾德,是全國前十名的高爾夫球場。萊斯尼亞克不是一名成員,因此在克林頓星期三演講的前兩天,也就是星期一,他給一位朋友打電話,這位朋友是那裡的會員。「我問他是否想與克林頓總統和我打高爾夫球。」這位朋友同意在巴爾特索爾安排此次活動,但他很快打回電話說:「我們打不了,今天只有成員才可以打。」萊斯尼亞克很震驚,但並未感到奇怪。「他們不讓美利堅合眾國的總統去打……這群人真是蠢貨……他們就不會為克林頓總統網開一面?」萊斯尼亞克猜測,如果喬治·赫伯特·沃克·布什想打球的話,他們的反應肯定不一樣。「因此,我帶他到我的一個俱樂部——新澤西州聯合城的郊區高爾夫俱樂部……巴爾特索爾拒絕了他,我現在感到很高興,因為他在我這個俱樂部受到熱烈歡迎。

    萊斯尼亞克提醒說,克林頓那天剛從歐洲回來,他很累,計劃只打四、五個洞。但最後,「他打完了全部18個洞」,萊斯尼亞克說。在回俱樂部會所的路上,「在丁字路口有些人聚集到他周圍,問他一些關於北愛爾蘭的問題……我試圖示意人們離開,不過克林頓卻伸出手與他們握手,花了十分鐘來描述那裡的情況。」他也不是太累,萊斯尼亞克說,他「與球童拍照,和服務員拍照,和綠化工人拍照……每個人都洋溢著喜悅,而如果是在巴爾特斯羅爾,那兒的人可能將非常傲慢和冷漠」。69

    唐娜·夏拉拉稱,克林頓是「一個有競爭力的高爾夫球手」。夏拉拉是與克林頓打過高爾夫球——在陸海軍俱樂部,當時克林頓還是總統——的為數不多的女士中的一位。她說:「他花費很多時間講解,儼然一名比賽分析員。」70克林頓前國家安全顧問桑迪·伯格說,即使別人沒有要求,克林頓也會主動向別人提供如何改進的建議。「他非常喜歡研究高爾夫」,伯格說,「並且他知道其中的原理。『注意,站直一些。把手放這兒』。」克林頓在教伯格。但是「他很熱心」,伯格接著說,「一點兒也不覺得他自以為是。」71

    克林頓的一些高爾夫夥伴稱,考慮到克林頓的身份,他們總是讓他贏。阿肯色州前國會議員貝麗爾·安東尼說,比起總統一職來,克林頓更像一名優秀的高爾夫球手。她笑著說:「你總得要讓總統贏吧!」72約翰·愛默生說,其他人堅持說他們絕不會那樣做:「我認為任何真正的高爾夫球手都不會讓其他人贏」。不過,他承認說,「他們在面對其他人時可能不會將球輕輕打進洞裡,但面對他時可能會。」73但事情並不總是這樣。馬克·布依爾記得有次和克林頓打高爾夫球,克林頓「很是生我的氣,因為我留給他一個短球,他輕輕一擊,球卻沒有進……『你並不是存心給我留一個短球,是嗎?』我回答道:『當然了,總統先生,我們打過賭,賭球會來到這兒。』」

    吉姆·霍利罕曾經和克林頓總統在愛爾蘭凱裡縣古老的巴利巴寧高爾夫俱樂部打過球,他對讓克林頓贏的觀念嗤之以鼻。「我甚至不會讓我的孩子在體育運動中打敗我。我不是一個為拉關係而與客戶打高爾夫球的人。我是說他可能打一個更遠一些的球,但是我會很高興與他一較高低,我押自己會贏。」他說,幾年前他和克林頓都擁有13桿左右的差點。不過,現在大家有目共睹的是霍利罕的差點更少些。75

    當克林頓在海濱球場打球時,他看起來最高興。里昂·帕內塔說,克林頓給人們講精彩的故事,故意顯示他熱情友好的個性,並與其他高爾夫球手和旁觀者聊天,他甚至也和那些只是想過來看他一眼的人聊天。那些人們通常不但能夠如願地看到他,而且還會得到更多,克林頓會與他們握手,會問一些關於他們家庭的事情,如果克林頓再一次見到他們,他仍然可能記得。當克林頓同意在帕內塔學院(加利福尼亞州立大學蒙特利灣分校)做演講時,帕內塔告訴克林頓即使打折他也付不起演講費。為了抵消這筆費用,帕內塔建議為克林頓安排一場高爾夫球賽,讓他和曾任過卡梅爾市長現為演員的克林特·伊斯特伍德打高爾夫球,克林頓欣然接受了。76

    不信任克林頓的人們可能會說他在打高爾夫球時作弊,如果一個人在打高爾夫球時作弊,那麼他也將在生活中作弊(並欺騙他的妻子)。其他人則說克林頓與大多數高爾夫球手沒有什麼不同。是的,他也需要讓一擊(mulligans)和自由推擊(gimmes),夏拉拉說,「就像我知道的其他高爾夫球手一樣」。77里昂·帕內塔稱他自己為「消遣型高爾夫球手」,當想到克林頓的策略時他笑了起來,他說克林頓的策略與自己的一樣好。「克林頓在高爾夫球場上相當有實力,他總是想擊球到位一些,如果沒做到,他將使用另一個球。」帕內塔還說他與克林頓的風格一樣好,看起來被克林頓需要給個低分逗笑了。「我覺得他喜歡隨便一點的高爾夫比賽,在比賽結束時得到一個不錯的分數,不管是真實的還是不真實的。」78

    巴德·約金與克林頓打過許多次球,他堅持說克林頓的分數是沒有水分的。約金說:「有幾次擊球,不是很漂亮,他掉了一球,擊打了第二個。但是他從未有意來打第二個球。他這樣做只是想看看為什麼自己沒有擊中本來應該擊中的第一個球。」79馬克·布依爾解釋說,克林頓又打一次球是因為他總是正面拿著高爾夫球棍,「因此如果有哪點兒覺得不對勁,他就想弄清楚,這樣他就會擊打另外一個球,看看能不能調整過來……不過實際上他總是在打第一個球時就能得到很好的分數。」布依爾責怪全體民主黨人,特別是拉什·林堡(一名熱心的高爾夫球手),對一些假傳聞添枝加葉,向總統進行「卑鄙的攻擊」。80

    就像克林頓生活中的大多數方面一樣,在高爾夫球場上他也會使用一些見不得人的手段:羅伯特·「巴茲」·帕特森是克林頓的一名軍事助手,他經常坐著高爾夫球場的車跟在總統的後面(拿著核彈足球),他描述克林頓是一個徹頭徹尾的騙子——「放球並再擊打一次」——甚至在「不重要的」比賽上也是這樣,因為他想在媒體面前吹噓他擊出了好成績。他聲稱克林頓在「幾乎每個洞都耍手段……如果一擊不中,他就會放下兩個或三個球,將他們一一擊出,然後記最好的一擊……在每一個球洞上,他都要擊七到九次,但只記作四五次」。

    當克林頓與弗農·喬丹打高爾夫球時,帕特森說,他們兩個就會講一些下流的笑話,克林頓就指著漂亮女人,用污穢的語言描述她們。81多恩·休伊特回憶說,在一個關於喬丹的「60分」訪談節目中,當麥克·華萊士問喬丹:「你和克林頓在高爾夫球場上談論些什麼?」喬丹回答說:「Pussy」。後來人們問喬丹:「你怎麼能在廣播中說那樣的話?」喬丹回應道:「如果美利堅合眾國總統就是這麼說的,你們想讓我說什麼?」82

    克林頓在打球時經常抽雪茄,有時候甚至違法抽古巴雪茄,而在這些古巴雪茄中,有一部分是別人送給雷伊·萊斯尼亞克的。萊斯尼亞克說:「我沒有告訴他那是古巴雪茄,但他吸第一口就能判斷出來。」83

    比爾·克林頓本可以每天都打高爾夫球,但他覺得他必須抗拒高爾夫的誘惑,否則,在公眾的眼裡,他將成為一個南味油炸艾克或傑裡·福特。

    2002年1月,比爾、希拉裡、切爾西和克林頓夫婦的捐助人——「美國資訊」公司的董事長維諾德·古普塔(在一個股東提出古塔普從公共貿易公司取出一大筆錢捐給了克林頓夫婦的質詢後,84他被棄之一旁。)在阿卡普爾科度假。古普塔用他公司的飛機將他們載到那兒。在克林頓全家外出時,總統的那只咖啡色拉布拉多犬巴迪跟著一個承包商人從家裡跑了出來,結果在查巴克雙向高速公路上被一輛汽車撞死了。

    自從克林頓進入白宮,巴迪就一直是他忠實的朋友——它的主人在1998年8月承認他和莫妮卡·萊溫斯基存在性關係後唯一的慰藉和夥伴,一起睡覺,一起做其他事。其中一張最出名的照片是克林頓一家三口從馬薩葡萄園島度假回來穿過白宮草坪,步行來到「海軍一號」,切爾西走在中間,她大膽地撮合她的父母,左邊的手拉著她母親,右邊的手拉著她父親,總統的右手則牽著仍然暴戾的巴迪,它的腳向前邁著,頭卻朝向總統。85

    希拉裡認為克林頓可能會有他的資金負責人和高爾夫球夥伴特裡·麥克奧利弗等人的陪伴,因此,在那次旅行上(發生在比爾承認與萊溫斯基存在性關係後),她讓麥克奧利弗不要與他們在一起。希拉裡在那段時間裡拒絕和克林頓談話,這次可能是她要對丈夫進行懲罰。巴迪真的成了他唯一的慰藉。86

    2002年克林頓在查巴克的室友死亡後,他仍舊無所事事,仍然生活在他做總統時的那些榮光裡,沒有一個明確的計劃。他大部分時間都和老朋友們一起度過,比如馬克·布依爾和蘇茜·布依爾(他們一如既往地尊敬他,同時他們也是希拉裡非常重要的支持者)。他們大多談論過去的事情——一個關於菲德爾·卡斯特羅的令人愉快的故事。

    在克林頓第二任期快要結束的時候,布依爾夫婦到古巴去旅行,參觀了切·格瓦拉的住處。攝影師阿爾伯托·科爾達在1960年為切·格瓦拉拍攝了經典照片——戴著一頂貝雷帽,露出長長的卷髮。87科爾達從床下拉出一些照片底版,包括一張卡斯特羅在1959年站在林肯紀念堂前的照片,照片中的卡斯特羅,摘下了帽子,看起來很疲憊,雙目凝視著亞伯拉罕·林肯。布依爾讓科爾達再翻照一張,這樣他可以送給克林頓總統。科爾達對此「印象深刻」,布依爾說,他很高興地在照片上寫上話贈送給總統,說「倍感榮幸」。

    科爾達隨後提到,他在前晚已經打電話給「菲德爾,並且我告訴他有一張他的照片將要到達比爾·克林頓的手中,菲德爾對我說讓你轉告比爾·克林頓,這個莫妮卡·萊溫斯基是他敵人的作品。」

    布依爾將關於萊溫斯基的談話告訴克林頓,卻留著照片,直到克林頓卸任後,「因為對他來說接受任何從古巴來的東西都是違法的」。

    2002年6月,布依爾夫婦回到古巴,這次和他們州的參議員芭芭拉·博克瑟一起。卡斯特羅邀請博克瑟一行到哈瓦那革命宮殿,在那兒舉行了一個雞尾酒招待會,他們見到了古巴的領導,布依爾說,他穿著他的「橄欖色綠軍裝,看起來有點像克林頓……他非常有魅力,使你覺得你是他唯一的說話對像」。布依爾告訴卡斯特羅,他和蘇茜就是將科爾達的照片交給克林頓的人,聽到這兒,卡斯特羅回應說:「我見過克林頓總統一次,當時他看起來並不想和我握手。我們在聯合國的一次招待會上背對背坐著,我轉過身去,伸出我的手,克林頓總統也伸出了手,我們進行了一次非常有趣的交談,不過,我不方便告訴你們那次談話的內容。」

    這晚過得真慢,可能只有比爾·克林頓會珍惜它——會見四個小時直到午夜,然後是四個小時的吃飯時間。如果不是參議員博克瑟有點累了,時間可能會更長。他們離開時,卡斯特羅送給每位女士一束花,每位男士一盒雪茄。「如果您再給我一盒,」布依爾告訴卡斯特羅,「我將帶給比爾·克林頓。」

    「克斯特羅就點上煙,和他的翻譯交談了十多分鐘,因為他想正確處理這件事情,他在這盒雪茄上寫下一個便條,寫上他們在聯合國見面的日期和其他一些讚美之詞,然後署上名字和日期。」

    當他將這盒雪茄交給布依爾的時候,卡斯特羅說,「現在我將告訴你這次談話世界上只有三個人知道,總統將知道這個盒子真的是我送的。你告訴他,我們(在聯合國)討論的那些試驗都已經完成了。」

    三個月後,即2002年9月,克林頓來到舊金山布依爾的家,為了給國會女議員南茜·佩羅西募集資金,她現在是眾議院的議長。布依爾將雪茄交給克林頓。「他讀了上面的信息後,說的第一句話是,『哦,他將日期弄錯了兩星期。』只有克林頓會對你說這些。『我們確實有段好時光,』他說,『我將珍惜這個,因為在我當總統的時候,我收到了世界各國領導人贈送的紀念品,但是卻沒有來自卡斯特羅的任何東西。』」布依爾然後告訴了克林頓那個秘密口信,「克林頓只是看著我,什麼都沒說。」(布依爾猜測克林頓和卡斯特羅談論了古巴的艾滋病問題。卡斯特羅有點擔心這種病的爆發會影響旅遊業。)88

    一個月以後,媒體猜測比爾·克林頓可能會競選新澤西州的參議員——克林頓夫婦將不得不購買第三套住房——在他的朋友羅伯特·托裡切利宣佈不會重新參選之後。托裡切利疲於應對倫理調查,擔心民主黨將席位輸給共和黨,在離選舉還有一月多一點的時候,托裡切利宣佈放棄競選。89但克林頓並不感興趣。

    在下個月進行中期選舉時,作為世界上最聰明的政治策略家的克林頓受到了嚴重打擊。有些候選人趕忙與他撇開關係,那些接受他幫助的人經常感到很難過。他所接觸的競選幾乎每一場他們都是失敗方。羅伯特·薩姆·安森在《名利場》中寫道,民主黨人接受「他提供的幫助就像與傷寒瑪麗睡了一覺」。90

    喬治·沃克·布什不但沒有在象徵性的中期選舉中失利,還在國會中贏得更多席位。布什的勝利意味著民主黨在國會上已無法控制他。一直抱怨布什在2000年選舉中偷走了戈爾職位的那些人失去了聲音。肯尼迪政府學院的講師伊萊恩·卡瑪克曾是阿爾·戈爾的資深顧問,她稱克林頓現在是一個讓人敏感充滿爭議的人物:「他眼睜睜地看著2002年中期選舉的每一場激烈競爭,卻沒有人邀請他參與他們的競選活動。」她說,在那年相繼進行的地方長官和參議員競選中,他獲得「零」業務。91

    在克林頓政府中擔任了八年司法部長的珍妮特·雷諾在佛羅里達州競選民主黨州長的提名,她希望克林頓離她遠一點,據羅伯特·薩姆·安森說,她盡量不在網絡自傳上提到克林頓。92今天,雷諾對克林頓讚不絕口——「我見過的最聰明的人之一」——不忘添上句「他犯了一個嚴重的錯誤」,但是她並不試圖疏遠他。不過她也承認說,她從不讓克林頓為她拉選票。93

    羅伯特·托裡切利曾指責雷諾給克林頓帶來痛苦(他說是雷諾在關鍵時刻讓肯·斯塔爾繼續調查的),他回憶說,在2002年佛羅里達地方官員初選中,他正在為民主黨人——除了雷諾以外——募集資金。「我過去常來佛羅里達募集資金,」托裡切利說,「並且我告訴人們不要為珍妮特·雷諾捐錢。」94

    雷諾在初選中敗給了坦帕律師比爾·麥克布萊德。克林頓曾經幫助麥克布萊德在大選中對陣傑布·布什,95傑布·布什曾宣稱自己幫助了哥哥贏得佛羅里達,繼而成為總統,因此,對於一些渴望復仇的民主黨人來說他是一個特別重要的目標。選舉前的那個星期六,在勞德代爾堡的一次集會上,麥克布萊德為克林頓舉行了一場氣氛熱烈的招待會,其中,《華盛頓郵報》報道說:「一個女人舉著一塊標語:『想想克林頓在什麼時候聰明過?』」最後的結果是傑布·布什輕鬆獲勝。96

    在北卡羅萊納州,克林頓的老朋友、前幕僚長厄斯金·鮑爾斯讓前總統不要參與他競選美國參議員的活動。(不過,他最終還是敗給了伊麗莎白·多爾。)97這樣的事情發生在全國很多地方。一個亮點是拉姆·伊曼紐爾在芝加哥贏得了一個國會席位。

    在那次選舉後,比爾·克林頓向中立派民主黨領導委員會做了一場演講,指責軟弱的候選人讓選民覺得他們在安全問題上不是很強硬。在嘲笑克林頓發表蒼白無力的中期演說時,《紐約郵報》花邊新聞專欄作者將克林頓形容為「前首席發情公狗」。報紙故意撇開托妮·莫裡森稱讚克林頓為「第一位黑人總統」的話,卻引述阿爾·夏普頓牧師的話,稱克林頓為「第一位原色總統。」98

    2001年12月,克林頓手握金鍬,為他的圖書館挖土奠基,圖書館將在來年的前半年開始建設。99

    克林頓總統立即從一些朋友那裡籌措資金,包括丹妮絲·裡奇、維諾德·古普塔、大衛·蓋菲、史蒂文·斯皮爾伯格、約翰·卡西馬蒂斯、羅恩·伯克爾、約翰·愛默生、芭芭拉·史翠珊、霍華德·塔爾曼,等等。早前,克林頓還向卡耐基公司總裁瓦坦·格裡格瑞恩徵求募集圖書館資金的意見。格裡格瑞恩建議克林頓「與安那伯格的人取得聯繫。後來,安那伯格基金會向克林頓總統圖書館捐了一百萬美元。」格裡格瑞恩也與蘇格蘭慈善家湯姆·亨特進行了聯繫,亨特隨後與克林頓一起去了非洲,並為「克林頓全球倡議」(ClintonGlobalInitiative)捐了一百萬美元。根據《紐約時報》記者最近一項調查,另一名資助者是時任勞拉空間和通信公司總裁的伯納德·施瓦茨,那時他正被懷疑向中國提供了衛星技術。《華盛頓郵報》後來報道說,克林頓圖書館的資金有10%來自外國,其中一大筆錢來自沙特阿拉伯。100

    雖然對總統競選捐錢有限制,但對個人可以為總統圖書館捐多少錢卻沒有限制;但是,一些現行法律要求每季度公開一下超過200美元捐助的來源。這個法案的支持者包括民主黨人巴拉克·奧巴馬、拉姆·伊曼紐爾和亨利·韋克斯曼,它將有可能及時被制定成法律,以不利於喬治·沃克·布什為他的圖書館募集資金。101

    麥克奧利弗在回憶錄中寫道,克林頓為圖書館募集資金的努力就好像密切關係著共和黨的未來。「我們知道這些一丘之貉的膽小鬼將一直攻擊克林頓總統,在他離開白宮很久以後,他們還在試圖毀壞他的名譽,這就是我為什麼一定要成立一個論壇,來準確講述克林頓執政時的事實,讓美國人和全世界人都看到、都明白那為什麼是我們一生中最好的八年。比爾·克林頓總統圖書館將成為我們來確立他的遺產的工具。」102

    朋友們希望克林頓在離開白宮後生活能夠變得有規律些,但他們注意到他看起來像擺脫了約束——就像一名大學本科生第一次不用接受父母的監護。里昂·帕內塔說他前老闆的生活「很隨意」。他能判斷出克林頓在哪段時間每天晚上只睡三個小時。「他熬夜的話,聲音就會出現變化。」103

    他的崇拜者將他的習慣歸因於他永不滿足於他現有的智慧。「我覺得他對知識和信息很貪婪,」唐娜·夏拉拉說,「並且,他比我所知道的任何一位政界人士讀書都要多。」104

    一位顯要的政治智囊回憶他到白宮拜訪克林頓時的情景:「我跟著他一起到了他的住處,他懷裡抱著滿滿的書,正好讀完一批,要拿一摞新書來讀。」105康拉德·布萊克寫的一本1200多頁的富蘭克林·德拉諾·羅斯福傳記在2003年出版,他送給比爾·克林頓一本,克林頓回信談「關於羅斯福的特殊問題。很明顯,他沒有讀這本書。」106約翰·愛默生找借口說,克林頓讀書「比光的速度都快」。他回憶說,白宮每天的新聞「幾乎一英吋厚」,但克林頓卻能注意到一個加利福尼亞州的經濟學家的負面評論,那是在《洛杉磯時報》商業故事八十頁簡寫本的一個跳頁。107

    他覺得他不會長壽,朋友們說,這使他不願意在睡覺上浪費時間。還有他那喜歡社交的奇特性格,不知是天生如此還是受到不幸孩提時代的影響,他無法忍受獨自一人。

    一個曾仔細觀察過克林頓的人說,克林頓很可能與旅伴道格·班德打撲克到凌晨四五點,而不是讀書。「他從不睡覺,是個失眠的人,精神和身體都不需要太多休息,他不需要睡覺。他的新陳代謝有些特別。」這個人也注意到,考慮到他所消耗的健怡可樂——「從早上開始,他喝的健怡可樂的量超過你的想像」——如果他睡著了你會更驚訝。108

    克林頓的朋友們堅持說他是圖像式記憶,他們好像都記得一個故事,他在五年前只見過某個人的姑姑三十秒,但他現在仍然記著她的名字。「你自己可以看看是否可以找到一個人的名字他給忘記了」,比爾和希拉裡在耶魯法學院的同事大衛·舒爾特挑戰道。109《芝加哥論壇報》的裡奇·科根稱克林頓的這種記憶是「某種阿斯伯格氏綜合症(Asperger』ssyndrome),(他看起來像個)研究東西和人的白癡專家。」110

    「你問他一個問題,他會想一下再回答,字斟句酌,很有條理,引用大量事實和數據」,支持克林頓卸任後事業的已退休的摩根斯坦利執行官小安森·比爾德說。「他的大腦不可想像,這讓我想起我的曾祖父,據說他讀一本工程書籍,如果你問他第62頁第三段講了些什麼,他就能夠說出來。」111

    但是一位華盛頓政治顧問說,克林頓不僅僅只是進行圖片記憶。「他是一個合成思維者,將許多分散的想法和孤立的材料彙集在一起,進行加工後得到新想法或不同的看法。」112與克林頓一起工作過的人們經常提到,他吸收不同的信息,選擇突出的東西,將它們組織成一條有內在聯繫的信息,這些拼接組裝的過程都是在他的大腦裡進行,而不是在計算機上剪切和粘貼。因此,他在進行演講時內容就比較連貫,也很有說服力。113

    大腦如此發達,精力如此充沛,比爾·克林頓知道他不能再不務正業了。他怎麼做才能夠讓人們承認他是一位在世界上有影響的政治家呢?他怎麼能夠甩掉由《美國旁觀者》總編羅伯特·埃米特·泰裡爾送給他的「克林頓男孩」這個綽號呢?(泰裡爾將克林頓描述為無紀律、不誠實和非常不成熟的人。)他要怎麼做才能讓人們看到他這個五十多歲的人不再想起他們還處於青少年時期的兒子?114

    他繼續問自己一些問題,他的朋友馬克·布依爾說:「大意是他怎樣才能既可以追求真正使他感興趣的東西,同時又不會對希拉裡的事業造成負面影響;不再搶她的鏡頭,也不再因為一些政治問題產生爭議,鬧得夫妻不和,讓人們看他們的笑話。」115

    總體來說,他在白宮外的生活一年比一年好,這要歸功於可憐的布什對伊拉克戰爭的誤判,以及人們認識到布什笨拙的言辭比一個好好先生的廢話都更能反映他平庸的智力。

    朋友們經常說比爾·克林頓本可以成為一名出色的牧師。他看起來正在利用他的那種素質,在某種程度上結合他的演講計劃,開始在彙集那些意見製造者的精英會議上對網絡進行傳教。在達沃斯世界經濟論壇上,他越來越受歡迎。「他平易近人、和藹可親」,馬克·布依爾說。「他到達沃斯那兒就像是一個搖滾明星,說話時每個人都願意聆聽。」116

    一個可以評價他卸任後工作的問題開始引起他的興趣。

    在2000年晚些時候,克林頓試圖弄清他卸任後應該做些什麼,托尼·科爾賀建議他將精力集中於「窮人和艾滋病」,賦予它「道義」。科爾賀提醒他說,他是「第一位黑人總統」。117

    克林頓第一次關注HIV/AIDS在非洲的流行情況是在2001年,但是他曾在任期最後的幾個月開始了深度的關注,當他第二次去非洲訪問時,他被疫情深深震撼了,並認識到他作為總統對此做得太少了。梅蘭妮·維微爾當時隨行,她稱,那些指責他做得不夠的人「無視事實」,克林頓努力在「他任職的最後幾個月盡量彌補過去的損失」。118

    理查德·馬靈克是一名內科醫生、哈佛公共衛生學院教授、伊麗莎白·格拉瑟兒童艾滋病基金會科學主任,他說,通過訪問非洲,討論非洲,並認真對待非洲,克林頓開始試圖控制疫情的惡化,但是在他這屆政府中太遲了,對他來說時間已經基本上用完了。119

    克林頓在艾滋病上的記錄並不好,在1997年,他說預防艾滋病的疫苗將會在十年內研製出來。艾滋病實踐人士對此表示懷疑,因為他隨後並沒有投入任何資金。120(早前也有預測,如在1984年,時任健康和人類服務中心主任的瑪格麗特·海克勒預言說,將在兩年內研製出疫苗。)121克林頓自己的HIV/AIDS顧問委員會成員威脅說要一起辭職,並同意對政府來消除HIV傳播的能力投非信任票,因為克林頓政府不同意用聯邦資金為癮君子支付安全的針頭。122

    凱文·德考克是世界衛生組織HIV/AIDS部的主任,他稱,「從公共衛生的角度來說,克林頓任職的這些年裡,在AIDS的科學研究上沒有取得什麼進展。」克林頓總統和國會僅撥出一億五千萬美元來應對非洲艾滋病危機。123理查德·馬靈克當時每年都要在非洲待半年時間,當他對卸任後的克林頓說他本可以做得更多時,克林頓並沒有引咎自責,而是指責共和黨國會:「我們試圖增加資金,但不是被否決,就是要消減一些錢。」124克林頓健康和人類服務中心主任唐娜·夏拉拉支持克林頓——這並不奇怪——她反對由他們這屆政府來承擔應對最早在1981年裡根政府早期發現的疾病的責任。「他至少拯救了上千名美國人」,她說,「我們無法讓國會來關注那些國際問題。」125

    其他一些為克林頓工作過的人也為他辯護。他在第一任期內的國家安全顧問托妮·雷克在聲援他的前老闆時說:「當克林頓總統第一次說HIV/AIDS將成為一個國家安全問題時,就產生了極其深遠的影響。」126雷克的繼任者桑迪·伯格同意說,上面那樣的聯繫說法是重要的,但是他承認說:「我覺得我們做得不夠,因此我覺得這將給他動力。」127

    克林頓也被女兒對自己的批評所感動。埃裡克·古斯比(泛大陸全球艾滋病基金會首席執行官,曾在克林頓政府以及健康和人類服務中心指導制定艾滋病政策。)回憶說,他第一次聽到總統表達「某種遺憾」是在切爾西正在牛津撰寫關於HIV/AIDS的畢業論文時。克林頓讓古斯比來幫助一下這位第一女兒,為她找一些可能提供她需要的數據的網站。她的論文,古斯比回憶道,「對他父親的做法進行了尖銳的批評,這些批評更多針對的是治療,而不是預防。這在那時引起了克林頓的反省,好像就在走廊裡,『是的,你知道,她是對的。我真的應該做得更多一些。』」128他在卸任後承認,這麼長時間他一直保護那些大製藥公司的專利,致使世界上貧窮的人們無法買到比較便宜的非專利藥。129

    克林頓在卸任後設立了克林頓基金會,但還不知道怎樣運作,他很快認識到美國對HIV在非洲的傳播所採用的政策是錯誤的,於是就思考著怎樣改變它。他一直接受愛拉·邁格辛納的幫助,克林頓授予邁格辛納克林頓基金會HIV/AIDS倡議項目主席的職位。他和61歲的邁格辛納有很深的交情,這可以追溯到在牛津上學的時候,他們都是羅茲獎學金獲得者。後來,還是一名管理顧問的邁格辛納來到白宮為克林頓工作,進行希拉裡的全民衛生醫療計劃,但以失敗而告終,此後,邁格辛納還待在白宮,他在1996年接受另外一項職務,即作為克林頓的首席因特網顧問,確保因特網不像無線電頻率一樣被劃分,保持全球自由聯網。130

    邁格辛納在2001年首先與埃裡克·古斯比聯繫,他問古斯比是不是克林頓應多關注治療而不是預防。131邁格辛納得到的回答是治療,對此他很滿意,於是他立即招募成員。在2002年巴塞羅那國際艾滋病大會上,邁格辛納讓馬靈克加入他們的志願者隊伍,並且詢問他還有誰對非洲的HIV/AIDS的治療比較感興趣。132

    第二年,邁格辛納與理查德·費捨姆取得聯繫。在費捨姆所謂的一個「頭腦風暴晚餐」上,討論的問題是克林頓基金會應扮演什麼角色。費捨姆說,答案是將人們的焦點從預防(比如節欲或使用避孕套)轉移到幫助那些已經是HIV陽性的感染者和那些在性交時可能將病毒傳染給配偶、在生育或哺乳時傳染給孩子的人。133在美國,那些HIV陽性的人們實際服用的抗逆轉錄病毒藥物(ARVs)可以將「死刑」轉化成「緩刑」——慢性可控疾病,但是,這種藥物價格太高,第三世界國家的大多數患者或感染者都負擔不起,所以,需要做一些事情,讓非洲人也能使用這種藥物。因此,克林頓將注意力放在了向非洲那些感染的、患病的和垂死的人提供抗逆轉錄病毒藥物以此來減少死亡數量上。

    「我認為克林頓將這看成是我們這個時代一個無法逃避的道德問題,」理查德·馬靈克說。「如果我們不認真對待非洲,疫情就會威脅到國家的生存,他看到……我們基本是拒絕,就像進行塔斯基吉梅毒實驗(Tuskegeesyphilisexperiment)時卻拒絕為患者提供治療一樣……並且克林頓對此頓悟……當治療切實可行時,我們不可以說:為非洲人治療是個『無底洞』,『我們準備將錢花到預防上』。」134

    比爾·畢克奈爾是波士頓大學公共衛生學院的一名教授,也是萊索托—波士頓衛生聯盟的主任,他描述了治療和不治療HIV/AIDS的不同後果。「當一個人感染了HIV病毒,如果不進行任何治療,可能在四到八年內他仍然很健康。因此在感染後,可以在五到七年內不進行治療,但隨後就要進行治療,如果此時沒有進行治療……則將在兩年內死亡;如果進行了治療,就會活得長一些。沒有人知道能再活多久,但是有人在上世紀90年代初就接受治療了,到現在還很好。」畢克奈爾將它與糖尿病作對比,在人工可以合成胰島素之前,「(糖尿病)可以在短短幾年中致人死亡。現在呢,『噢,我很早以前就是一名糖尿病患者了,但我依然活到了暮年。』」135

    克林頓開始用他的聲音、他的影響力、他可以接觸世界各國領導人和到全世界去的能力,來宣傳HIV/AIDS。理查德·費捨姆說,幾乎從一開始就非同凡響,收效顯著。136但是,理查德·馬靈克卻擔心,克林頓這麼賣力地建立他的遺產,將抗擊艾滋病作為政治運動,能量一下子爆發出來,可能隨後就沒有興趣了。馬靈克和前總統克林頓在2002年第一次會面時就出現了正面碰撞,馬靈克向他列出了「服務條件」。克林頓還不習慣別人用那種口吻對他說話,而且別人對他所做的事表示懷疑也讓他很不舒服。馬靈克回憶道:「克林頓臉變紅了,說『你認為我沒有說實話?』克林頓非常生氣地說:『我聽說你擔心。』然後他不停地做出保證,『你需要我,我將去那兒……如果你需要我給誰打電話……那是我的工作,愛拉·邁格辛納會安排的。』」馬靈克回憶稱,總統很堅決地說:「不會只這一年,也不止到下一年,這件事從現在起我要一直堅持到它得以解決為止。」

    此外,馬靈克擔心克林頓參與進來會引來很多人拍照。「當我們在哈萊姆的辦公室見面時,我們達成一致,堅持作為一組志願者,不發表公告,不舉行新聞發佈會……也不給予拍照機會,除非有某些特別重要的東西要宣佈,或者除非它有助於當地政府推行他們的艾滋病計劃。」馬靈克始終無法消除他的擔心,因為比爾·克林頓曾經是並將一直是一個愛炫耀的人。137

    註釋

    1.DonFowler,Interviewwithauthor,February14,2007;MichaelBarone,Interviewwithauthor,September19,2006;ChristopherOgden,Interviewwithauthor,August29,2006;ScottReed,Interviewwithauthor,December1,2006.

    2.LynnCutler,Interviewwithauthor,June29,2006.

    3.BobKerrey,Interviewwithauthor,July24,2006.

    4.ElaineKamarck,Interviewwithauthor,OctoberI0,2006.

    5.JakeSiewert,Interviewwithauthor,January15,2007.

    6.MarkUpdegrove,Interviewwithauthor,October22,2006.

    7.JodyPowell,Interviewwithauthor,December7,2006.

    8.DouglasBrinkley,TheUnfinishedPresidency:JimmyCarter』sJourneytotheNobelPeacePrize,Viking/Penguin,1998,p.354;TerryMcAuliffe,withSteveKettmann,WhataParty:MyLifeAmongDemocrats,Presidents,Candidates,Donors,Activists,Alligators,andOtherWildAnimals,St.Martin』sPress,ThomasDunneBooks,2007,p.35.

    9.DonFowler,Interviewwithauthor,February14,2007.

    10.BillSimmons,Interviewwithauthor,August24,2006.

    11.HamiltonJordan,NoSuchThingasaBadDay:AMemoir,Pocketbooks,2001,p.191.

    12.BillSimmons,Interviewwithauthor,August24,2006.

    13.JodyPowell,Interviewwithauthor,December7,2006.

    14.HamiltonJordan,NoSuchThingasaBadDay:AMemoir,Pocketbooks,2001.

    15.AlessandraStanley,「OnTourwithJimmyCarter;WorldsofAdvice,Bittersweet,」NYT,January14,1993;AnneE.KornblutandJohnM.Broder,「TheEx-Presidents』ClubBidsaMemberGoodbye,」NYT,January3,2007.

    16.HamiltonJordan,NoSuchThingasaBadDay:AMemoir,Pocketbooks,2001,p.199.

    17.DouglasBrinkley,TheUnfinishedPresidency:JimmyCarter』sJourneytotheNobelPeacePrize,Viking/Penguin,1998,p.369.

    18.Interview;sourcewishestoremainanonymous;HamiltonJordan,NoSuchThingasaBadDay:AMemoir,Pocketbooks,2001,pp.199-200.

    19.JodyPowell,Interviewwithauthor,December7,2006.

    20.LarryKing,Interviewwithauthor,October28,2006.

    21.JakeSiewert,Interviewwithauthor,January15,2007.

    22.LarrySabato,Interviewwithauthor,July31,2006;Playboy,November1976.

    23.DouglasBrinkley,Interviewwithauthor,September14,2006.

    24.DouglasBrinkley,TheUnfinishedPresidency:JimmyCarter'sJourneytotheNobelPeacePrize,Viking/Penguin,1998.

    25.MarkUpdegrove,Interviewwithauthor,October22,2006;ThomasM.DeFrank,WriteItWhenl』mGone,Putnam,2007,pp.132,138-139.

    26.AnneE.KornblutandJohnM.Broder,「TheEx-Presidents』ClubBidsaMemberGoodbye,」NYT,January3,.2007.

    27.DouglasBrinkley,TheUnfinishedPresidency:JimmyCarter』sJourneytotheNobelPeacePrize,Viking/Penguin,1998,p.497.

    28.DouglasBrinkley,Interviewwithauthor,September14,2006;JodyPowell,Interviewwithauthor,December7,2006;DouglasBrinkley,TheUnfinishedPresidency:JimmyCarter』sJourneytotheNobelPeacePrize,Viking/Penguin,1998,p.364.

    29.Interview;sourcewishestoremainanonymous.

    30.ConradBlack,Interviewwithauthor,December14,2006.

    31.Interview;sourcewishestoremainanonymous.

    32.BobDouglas,「DemocratsinTrouble,andthePardonsAreJusttheHalfofIt,」editorial,AD-G,February25,2001.

    33.DouglasBrinkley,Interviewwithauthor,September14,2006.

    34.PeterOsnos,TheCenturyFoundation.

    35.DouglasBrinkley,TheUnfinishedPresidency:JimmyCarter』sJourneytotheNobelPeacePrize,Viking/Penguin,1998,p.476;JodyPowell,Interviewwithauthor,December7,2006.

    36.NickPaumgarten,「HeretoThereJimmyCarterAloft,」「TalkoftheTown,」NYer,December11,2006;JodyPowell,Interviewwithauthor,December7,2006.

    37.BobThompson,「PeaceProvocateurJimmyCarter』sNewHammer?ItLooksanAwfulLotLikeaBook,」WP,December10,2006;DouglasBrinkley,TheUnfinishedPresidency:jimmyCarter』sJoUrneytotheNobelPeacePrize,Viking/Penguin,1998,pp.475-476.

    38.ChristopherOgden,Interviewwithauthor,August29,2006.

    39.Interview;sourcewishestoremainanonymous.

    40.Interview;sourcewishestoremainanonymous.

    41.AlexanderChancellor,「Footnote,」DailyTelegraph(London),August8,2001.

    42.JimRutenbergandDavidD.Kirkpatrick,「TimingofClintonMemoirIsEverything,forKerry,」NYT,April13,2004;VirginiaKelley,withJamesMorgan,LeadingWithMyHeart,Simon&Schuster,1994,p.208.

    43.MarkSauer,「ReadingHillaryBetweentheLines,」SanDiegoUnion-Tribune,January2,2001.

    44.DavidD.Kirkpatrick,「PublisherWillPayClintonOver$10MillionforBook,」NYT,August7,2001;DavidD.Kirkpatrick,「AuthorsClinton:One』sEarly,OneNeedsExtension,」NYT,June24,2002;JonathanAlter,「CitizenClintonUpClose,」NW,April8,2002;「WillTedTellMaryJoTruth?」NYP,November28,2007.

    45.MaureenDowd,「Liberties;AVeryPersonalHistory,」NYT,August8,2001.

    46.DavidD.Kirkpatrick,「PublisherWillPayClintonOver$10MillionforBook,」NYT,August7,2001.

    47.JonathanAlter,「WritingtheBookofBill,」NW,August20,2001.

    48.Ibid.;ClarenceFanto,「ANewViewofOur18thPresident,」BerkshireEagle,July11,2007;BobJamieson,「Grant』sMemoirsKickOffCivilWarLectureSeries,」EagleStar-Gazette(Elmira,NewYork),May3,2007.

    49.JonathanAlter,「WritingtheBookofBill,」NW,August20,2001.

    50.Ibid.

    51.Interview;sourcewishestoremainanonymous.

    52.MarjorieWilliams,「ScenesfromaMarriage(BillClintonandA1Gore),」TheWomanattheWashingtonZoo:WritingsonPolitics,Family,andFate,editedbyTimothyNoah,PublicAffairs,2005,pp.133,152.

    53.RonFournier,「ClintonSays,『RallyBehindthePresident』inAftermathofAttacks;GoreOffersSupport,」AP,September11,2001.

    54.ElaineKamarck,Interviewwithauthor,October10,2006.

    55.SusieTompkinsBuell,Interviewwithauthor,September5,2006;JonathanAlter,Interviewwithauthor,August10,2006;TomDowney,Interviewwithauthor,January9,2007;KatharineQ.Seelye,「AftertheAttacks:TheFormerAdministration;TragedyReunitesClintonandGore,」NYT,September15,2001.

    56.ElaineKamarck,Interviewwithauthor,October10,2006.

    57.KatharineQ.Seelye,「AftertheAttacks:TheFormerAdministration;TragedyReunitesClintonandGore,」NYT,September15,2001.

    58.JonathanAlter,Interviewwithauthor,August10,2006.

    59.TomDowney,Interviewwithauthor,January9,2007.

    60.ElaineKamarck,Interviewwithauthor,October10,2006.

    61.RayLesniak,Interviewwithauthor,September16,2006.

    62.NatalieDatlof,Interviewwithauthor,September8,2006;EricSchmertz,Interviewwithauthor,September1,2006;HermanBerliner,Interviewwithauthor,October5,2006.

    63.SteveGrossman,Interviewwithauthor,August24,2006.

    64.Ibid.

    65.EricHolder,Interviewwithauthor,December5,2006.

    66.MarkBuell,Interviewwithauthor,August22,2006.

    67.PaulBedardandMarkMazzetti,「WashingtonWhispers,」U.S.News&WorldReport,October15,2001.

    68.JimHoulihan,Interviewwithauthor,July18,2006.

    69.RayLesniak,Interviewwithauthor,September16,2006.

    70.DonnaShalala,Interviewwithauthor,September25,2006.

    71.SandyBerger,Interviewwithauthor,October3,2006.

    72.BerylAnthony,Interviewwithauthor,October3,2006.

    73.JohnEmerson,Interviewwithauthor,September20,2006.

    74.MarkBuell,Interviewwithauthor,August22,2006.

    75.JimHoulihan,Interviewwithauthor,July18,2006.

    76.LeonPanetta,Interviewwithauthor,October17,2006.

    77.DonnaShalala,Interviewwithauthor,September25,2006.

    78.LeonPanetta,Interviewwithauthor,October17,2006.

    79.BudYorkin,Interviewwithauthor,October9,2006.

    80.MarkBuell,Interviewwithauthor,August22,2006.

    81.RobertPatterson,Interviewwithauthor,January4,2007.

    82.DonHewitt,Interviewwithauthor,September7,2006.

    83.RayLesniak,Interviewwithauthor,September16,2006.

    84.MatthewMoskandJohnSolomon,「LargesstoClintonsLandsCEOinLawsuit;CaseIsaWindowonCouple』sTies,」WP,May26,2007;MikeMclntire,「SuitShedsLightonClintons』TiestoaBenefactor,」NYT,May26,2007.

    85.APphotobyJ.ScottApplewhite;AnnGerhart,「SadNewsAboutBuddy;ADemocraticDogThatWasEveryone』sBuddy;Clintons』LabKilledbyCarinNewYork,」WP,January4,2002.

    86.TerryMcAuliffe,withSteveKettmann,WhataParty:MyLifeAmongDemocrats,Presidents,Candidates,Donors,Activists,Alligators,andOtherWildAnimals,St.Martin』sPress,ThomasDunneBooks,2007,p.162.

    87.「FamousCubanPhotographerAlbertoCordaBuriedinHavana,」RIANovosti,May30,2001.(HisnameissometimesspelledAlbertoKordaDiazorAlberto「Korda」DiazGutierrez.)

    88.MarkBuell,Interviewwithauthor,August22,2006;「NearandFar,」SanFranciscoChronicle,September3,2002.

    89.WilliamO』Rourke,「BillClintonforN.J.Senator?」CS-T,October8,2002.

    90.RobertSamAnson,「BillandHisShadow,」VF,June2004.

    91.ElaineKamarck,Interviewwithauthor,October10,2006;ElaineKamarck,「FutureTense:TheToughestCampaignofAll;TheFormerPresidentFightstoLeaveaLegacyBehindThatWillRestoreHisTimeinOffice,」Newsday,June22,2004.

    92.RobertSamAnson,「BillandHisShadow,」VF,June2004.

    93.JanetReno,Interviewwithauthor,November2,2006.

    94.RobertTorricelli,Interviewwithauthor,October6,2006.

    95.「AlabamaGov.DonSiegelman,」WP,November7,2002.

    96.MikeAllenandManuelRoig-Franzia,「PresidentsClashOverFloridaGovernor』sRace;Bush,ClintoninLast-MinutePushesforJebBush,McBride,」WP,November3,2002.

    97.R.EmmettTyrrellJr.,TheClintonCrack-up:TheBoyPresident』sLifeAftertheWhiteHouse,ThomasNelson,2007,p.142.

    98.「Rev.AlBlasts『Beige』Clinton,」NYP,December6,2002.

    99.AndrewDeMillo,「ClintonLibrarySpansaPresidency,」AD-G,November14,2004.

    100.VartanGregorian,Interviewwithauthor,December14,2006;SallyBedellSmith,ForLoveofPolitics:BillandHillaryClinton:TheWhiteHouseYears,RandomHouse,2007;JohnSolomonandJeffreyH.Birnbaum,「ClintonLibraryGotFundsFromAbroad:SaudisSaidtoHaveGiven$10Million,」WP,December15,2007;DonvanNattaJr.,JoeBecket,andMikeMcIntire,「InCharityandPolitics,ClintonDonorsOverlap,」NYT,December20,2007.

    101.KarounDemirjian,「HouseApprovesBilltoDivulgeFundingofPresidentialLibraries,」CT,March15,2007.

    102.TerryMcAuliffe,withSteveKettmann,WhataParty:MyLifeAmongDemocrats,Presidents,Candidates,Donors,Activists,Alligators,andOtherWildAnimals,St.Martin』sPress,ThomasDunneBooks,2007,p.379.

    103.LeonPanetta,Interviewwithauthor,October17,2006.

    104.DonnaShalala,Interviewwithauthor,September25,2006.

    105.Interview;sourcewishestoremainanonymous.

    106.ConradBlack,Interviewwithauthor,December14,2006.

    107.JohnEmerson,Interviewwithauthor,September20,2006.

    108.Interview;sourcewishestoremainanonymous.

    109.DavidSchulte,Interviewwithauthor,December8,2006.

    110.RickKogan,Interviewwithauthor,May26,2006.

    111.AnsonBeardJr.,Interviewwithauthor,September27,2006.

    112.Interview;sourcewishestoremainanonymous.

    113.SteveGrossman,Interviewwithauthor,August4,2006.

    114.R.EmmettTyrrellJr.,TheClintonCrack-up:TheBoyPresident』sLifeAftertheWhiteHouse,ThomasNelson,2007.

    115.MarkBuell,Interviewwithauthor,August22,2006.

    116.Ibid.

    117.TonyCoelho,Interviewwithauthor,September5,2006.

    118.MelanneVerveer,Interviewwithauthor,January27,2007.

    119.RichardMaclink,Interviewswithauthor,October16,2006,October30,2006.

    120.AlisonMitchell,「CriticsSkepticalofClinton』sAIDSGoal,」AustinAmerican-Statesman,May19,1997.

    121.MichaelSpecter,「TheVaccine;HastheRacetoSaveAfricafromAIDSPutWesternScienceatOddswithWesternEthics?」NYer,February3,2003.

    122.KevinDeCock,Interviewwithauthor,December6,2006;RobertFogel,Interviewwithauthor,May26,2006;LauranNeergaard,「CriticalClintonAIDSAdvisersDemandNeedleExchanges,」AP,March16,1998;LauranNeergaard,「MembersofAIDSPanelMayResign,」AP,October8,1997.

    123.HarvardCrimsonviaUniversityWire,March15,2000.

    124.RichardMarlink,Interviewwithauthor,October16,2006.

    125.DonnaShalala,Interviewwithauthor,September25,2006.

    126.TonyLake,Interviewwithauthor,November1,2006.

    127.SandyBerger,Interviewwithauthor,July27,2006.

    128.EricGoosby,Interviewwithauthor,December11,2006.

    129.KevinDeCock,Interviewwithauthor,December6,2006;BethanyMcLean,「ThePowerofPhilanthropy,」Fortune,September7,2006.

    130.EricGoosby,Interviewwithauthor,December11,2006.

    131.Ibid.

    132.RichardMarlink,Interviewwithauthor,October16,2006.

    133.RichardFeachem,Interviewwithauthor,November5,2006.

    134.RichardMarlink,Interviewwithauthor,October16,2006.

    135.BillBicknell,Interviewwithauthor,December28,2006.

    136.RichardFeachem,Interviewwithauthor,November5,2006.

    137.RichardMarlink,Interviewswithauthor,October16,2006,October30,2006.
本站首頁 | 玄幻小說 | 武俠小說 | 都市小說 | 言情小說 | 收藏本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