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病不求醫 第19章 :注意飲食保「腹」康 (3)
    中醫認為,食慾與脾胃功能密切相關。胃主受納,脾主運化。若感受外邪,飲食不潔,情志失調,久病虛弱等原因,都可致脾胃運化功能障礙,出現食慾不振現象。

    【後果】

    如果你發現你自己或身邊的家人有食慾不振的現象時,可利用具有香味、辣味、苦味的食物,來刺激並且提高胃液的分泌及增進食慾。若仍然無法提高食慾,最好還是到醫院做一番檢查。

    【治療方法】

    飲食療法治食慾不振:

    1.鴨梨粥

    鴨梨3個,大米、水適量。梨洗淨,去心和核,切碎,加水適量,煮半小時,撈去梨渣,再加入淘淨的大米,煮爛成粥。趁熱服用。可清熱生津,用於防治因感受風熱之邪而引起的食慾不振。

    2.大棗粥

    大棗10枚,粳米50克,冰糖適量。將粳米、大棗一同熬粥,熬好後加入冰糖即可。用於防治小兒食慾不振。

    3.蜂蜜白礬飲

    蜂蜜100克,白礬40克。將白礬對水至1800亳升文火煎,剩1000亳升時離火,對入蜂蜜。每日3—5次,每次30—50毫升,長期飲用。用於防治痰阻、食慾不振、頭痛等症。

    4.山楂麥芽飲

    山楂10克,炒麥芽10克,紅糖適量。將山楂、麥芽熬汁100毫升,加上紅糖可作為飲料讓小兒喝。用於防治小兒食慾不振。

    5.糖漬橘皮

    鮮橘皮(或泡軟的干橘皮)與白糖同量,水適量。將橘皮洗淨,切絲,放入鍋中,加大約半量的白糖,添水沒橘皮,煮滾後,再改微火煮至余液將干時,將橘皮取出撈出,放在平底鍋內,待冷,再撒入另一半白糖,拌勻即可,飯前後食用。可開胃養氣、止咳化痰、增進食慾、助消化、減少腹脹和防治咳嗽多痰等症。

    6.香砂糖

    香櫞粉10克,砂仁粉6克,白砂糖250克,水、植物油各少許。白砂糖放入鍋內,加水少許,以小火煎熬至較稠厚時,加入香櫞粉、砂仁粉調勻,再繼續煎熬至用鏟挑起即成絲狀又不粘手時,離火。將糖倒入表面塗有植物油的平底大搪瓷盤內,輕壓弄平,待稍冷,將糖分割成條,再切成約50小塊即可,常食。可開胃、健脾、行氣,用於防治食慾不振、食後腹脹等症。

    7.核桃芝麻桑葉丸

    核桃肉、黑芝麻、桑葉各30克,搗如泥狀,作丸,每服10克,每日2次。用於防治神經衰弱、健忘、失眠、夢多、食慾不振等症。

    8.山藥湯丸

    山藥50克,白糖90克,糯米粉500克,胡椒粉適量。將山藥打細粉,加白糖、胡椒粉製成餡,糯米磨成湯丸粉,包餡煮熟吃。用於防治小兒食慾不振。

    9.涼拌三片

    西紅柿100克,胡蘿蔔100克,黃瓜100克,精鹽、醋、味精、麻油。西紅柿洗淨,用開水燙去皮,切成片,胡蘿蔔、黃瓜洗淨,切菱形片。將三片排放盤中,再將精鹽、醋、味精、香油倒入小碗中,拌勻,淋在三片上即可食用。養陰益胃,健脾消食。用於防治食慾不振、口乾胃熱。

    10.蘿白餅

    白蘿蔔250克,麵粉250克,精豬肉100克,蔥姜、鹽、植物油各適量。先將白蘿蔔刮細絲,放油煸炒至五成熟時盛起備用,再將肉剁細與白蘿蔔、蔥、姜、鹽一起調成餡心,麵粉加水揉成麵團,軟硬程度與餃子皮相同,將小麵團擀成薄片包餡製成夾心小餅,將餅放入鍋內烙熟即成。用於防治食慾不振。

    11.益脾餅

    白朮30克,乾薑6克,紅棗250克,雞內金細粉15克,麵粉500克,水適量。白朮、乾薑用紗布包紮,與紅棗同放入鍋內,加水適量,共煮一小時,去掉藥包和棗核,繼續用小火煎煮,並把棗肉壓拌成棗泥,冷卻備用。將上述材料與雞內金細粉、麵粉混勻,加水適量,調和成面粗,再擀成薄餅,以小火烙熟,即可,常食。可益脾、健胃、消食,用於防治食慾不振、食後胃痛、消化不良、瀉洩等症。

    其他療法治食慾不振:

    1.心情療法

    就餐時保持愉快、舒暢的心情,有益於人體對食物的消化和吸收。因此,就餐時應專心,保持愉快情緒,避免考慮複雜、憂心的問題,糾正就餐時爭論問題、安排工作的習慣。可適當地以音樂為「佐餐」。

    2.環境療法

    就餐時要有一個優美的環境,光線充足、溫度適宜、餐桌、餐具清潔衛生等,這些都可以促進食慾。

    3.烹調療法

    科學的加工烹調有助於人體對食物的消化和吸收。色彩美麗,香氣撲鼻、味道鮮美、造型別緻的食物,使人體產生條件反射,分泌出大量消化液,從而引起旺盛的食慾,利於食物消化吸收。另外,正確的食品加工,可以避免食物中的維生素的破壞。

    4.外敷療法

    白礬、醋各適量。將白礬研細末,用醋調成糊狀,敷於兩足湧泉穴,每日換藥1次,至痊癒為止。用於小兒食慾不振。

    【預防與護理】

    1.生活要有規律。進食上必須要做到定時、定量、定質,不能因為繁忙而在飲食上馬虎從事,饑一頓、飽一頓對人健康是無益的。合理的飲食制度,可成為機體的條件刺激。堅持定時進餐,到了進餐時間,就會產生食慾,分泌多種消化液,利於食物中各種營養素的吸收。

    2.要戒煙忌酒。過量飲酒或每餐必飲的習慣一定要戒除。戒煙對提高食慾也是非常重要的。

    3.平時應多吃粗糧,忌食肥膩不易消化的食物,不偏食、挑食。多食用含B族維生素的食物,可增加食慾。

    4.多食用鱷梨、香蕉、酸奶、全麥麵包等,這些食物易於消化吸收,可增加食慾,改善味覺。

    5.正餐前後,可適量增添零食,實行少食多餐,可以增加食慾。

    二、小兒厭食

    【概況】

    小兒厭食是指小兒較長時間見食不香,食慾不振,甚則拒食的一種常見病證。如果小兒由於疾病或其他原因引起幾天之內的食慾不振,不能放在小兒厭食之列。本病無明顯的季節性,但暑濕當令,因脾陽易受困遏可使症狀加重。本病好發於1—6歲兒童,城鄉兒童皆有發生,但以城市發病率為高,這主要與城市家長經常給小兒吃零食及冷飲有密切關係。

    其症狀主要表現為:食慾不振、強食後腹脹、欲嘔、大便溏爛、舌質淡紅、舌苔薄白、唇乾舌燥等。

    【病因】

    1.有些家長為了給孩子增加營養,經常讓孩子吃很多高蛋白、高脂肪食品,超過了胃腸道消化能力,時間長了就導致胃腸道正常的消化功能紊亂,使孩子沒有食慾。

    2.進食不定時定量是導致孩子食慾下降的另一重要原因。胃腸道的充盈與排空是有一定規律的,如果孩子長時間饑一頓飽一頓,兩餐之間的時間也長短不一,就會打亂胃腸道的工作規律性,到了該吃飯的時候,不產生飢餓感,也不能分泌大量的消化液。

    3.孩子在兩餐之間吃零食太多也是引起厭食的因素之一。如果給孩子準備的零食太多,養成在兩餐之間吃太多零食的不良習慣,到了該吃飯的時候,無論家長準備多麼可口的飯菜,孩子也沒有食慾。

    4.厭食也可以是多種疾病的表現之一,最常見的是胃腸道疾病如慢性腹瀉、長期便秘、消化性潰瘍、急慢性肝炎等,以及營養性疾病如缺鐵性貧血、鋅缺乏症、維生素A和維生素D中毒等。

    5.缺鋅能導致味覺減退,食慾降低,形成厭食、偏食。

    中醫認為引起厭食的原因是因為脾運失職,所以飲食上宜食用具有調和脾胃、恢復運化功能的食物。

    【後果】

    若長期不愈,會使小兒營養不良、導致貧血、影響正常發育、降低免疫力。因此,要引起家長的重視,應去醫院仔細檢查,防治器質性病變。

    【治療方法】

    飲食療法治小兒厭食:

    1.梨汁粥

    梨3—5個搗爛取汁,粳米50克,先將粳米熬成稀粥,將梨汁兌入,開一次後即關火,每日1次,連服1周。用於防治小兒因胃陰不足而引起的厭食。

    2.蔗漿粥

    粳米50克,加入適量水煮成稀粥,將新鮮甘蔗搾汁,在粥中兌入甘蔗漿100—150毫升,分次溫服。用於防治小兒因胃陰不足而引起的厭食。

    3.山楂麥芽粥

    生山楂、炒麥芽各6—10克,粳米50克。先將山楂、麥芽煎水,然後用此水入粳米煮粥。服時加適量白糖,每日1—2次,連服數日。用於防治小兒厭食。

    4.蓮子粥

    蓮子粉或蓮子去心5克,糯米30克。先加入適量水煮蓮子,微軟後加入糯米,文火熬至蓮子軟爛,隨意服食,連服數日。用於防治小兒因脾胃氣虛而引起的厭食。

    5.胡蘿蔔粥

    胡蘿蔔200克,粳米100克。先將胡蘿蔔切碎搗爛,與粳米一同煮粥。每日服2次,可常服用。用於防治小兒因脾胃氣虛而引起的厭食。

    6.消食粥

    蓮肉10克,山藥30克,芡實10克,神曲10克,麥芽10克,扁豆20克,山楂15克,加入少許粳米煮粥,每日服1次,連服3日。可健脾、消食、化滯。

    7.山藥糯米粥

    山藥30克,糯米50克,文火煮成稠粥,每日1次,長期服用。可健脾,用於防治小兒因脾胃氣虛而引起的厭食。

    8.荸薺粥

    荸薺100克,去皮搗碎;粳米100克,加水適量同煮,文火熬成稀粥,每日1次,連服數日。用於防治小兒因胃陰不足而引起的厭食。

    9.生麥芽粥

    生麥芽30克,雞內金10克,陳皮6克,檳榔10克。將內金、檳榔、陳皮煎煮30分鐘,去渣,加生麥芽煮成粥,加少量糖或鹽調味,分次食之。可消導積滯、舒暢氣機,用於防治小兒厭食。

    10.雞內金粥

    將雞內金以文火炒至黃褐色,研為細末。粳米100克,加水500—800毫升,煮至稀稠適當時加入雞內金粉3—5克,加少量白糖,分次溫服,連服5日。用於防治小兒厭食。

    11.番茄汁

    番茄(西紅柿)數個,洗淨,開水泡過,剝皮去籽,用乾淨紗布絞擠取汁,每服50—100毫升,每日2—3次,不放糖為宜。可健脾開胃、生津止渴,用於防治小兒厭食。

    12.山楂飲

    山楂肉30—50克,放於鍋內,加水500毫升,文火煎煮,約煮至150毫升時加少量糖調味,每日分3次服完,連服7—10天。可醒脾胃、消肉食,用於防治小兒厭食。

    13.橙子蜂蜜飲

    橙子1個,蜂蜜50克。將橙子用水浸泡去酸味,然後帶皮切成四片。將橙、蜂蜜放入鍋內,加清水適量,用武火燒沸後,轉用文火煮20分鐘,取出橙子,捏汁,代茶飲。可消食下氣,用於防治小兒厭食。

    14.桂皮山楂飲

    桂皮6克,山楂肉15克,紅糖30克。將桂皮切細塊,山楂洗淨。將桂皮、山楂放鍋內,加清水適量,用武火煮沸後,改用文火煮30分鐘,去渣喝汁,加紅糖少許攪勻,代茶熱飲。可溫胃散寒、消食導滯,用於防治小兒因脾胃虛寒而引起的厭食。

    15.茼蒿雞蛋湯

    雞蛋清3個,茼蒿250,調料適量。將茼蒿切斷入鍋,加水適量,武火煮沸後打入蛋清,放入調料。煮湯服食,每日1劑。可和脾胃、消水谷,用於防治小兒厭食、面色蒼白、不思飲食或厭食、拒食、形體偏瘦等症。

    其他療法治小兒厭食:

    1.三九童泰口服液

    口服,每次10毫升,每日3次,3歲以下兒童劑量減半。可促進消化吸收。適用於2—14歲少年兒童,尤其適用於脾胃虛弱,食慾不佳,消化不良的兒童。

    2.外敷療法

    炙黃芪、雞內金、焦白朮、五穀蟲各6克,炒山藥10克,研末,調成糊狀,敷於臍部,以膠布固定。每週2—3次,10次為1療程。

    【預防與護理】
本站首頁 | 玄幻小說 | 武俠小說 | 都市小說 | 言情小說 | 收藏本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