落枕或稱「失枕」,是一種常見病,好發於青壯年,以冬春季多見。落枕的常見發病經過是入睡前並無任何症狀,晨起後卻感到項背部明顯酸痛,頸部活動受限。病起於睡眠之後,與睡枕及睡眠姿勢有密切關係。兩三天症狀就能自行緩解。
【病因】
1.肌肉扭傷。夜間睡眠姿勢不良,頭頸長時間處於過度偏轉的位置;或因睡眠時枕頭不合適,過高、過低或過硬,使頭頸處於過伸或過屈狀態,時間較長均可引起頸部一側肌肉緊張,使頸椎小關節扭錯,從而使傷處肌筋強硬不和,氣血運行不暢,局部疼痛不適,動作明顯受限等。
2.感受風寒。身體虛弱,氣血運行不暢,睡眠時受寒,盛夏貪涼,使頸背部氣血凝滯,筋絡痺阻,以致僵硬疼痛,動作不利。
3.身體缺鈣。由於現在肉類和蔬菜中有很大部分是用飼料和化肥催生的,生長週期短,鈣的含量少,會使飲食結構不合理的人缺鈣,從而容易引起落枕。
4.頸部外傷或頸椎病,亦可引起反覆「落枕」。
【後果】
落枕後頸部疼痛,稍微活動即感到疼痛難忍,活動受限,頸項不能自由旋轉、後仰,疼痛可向肩背部或一側上肢放射,嚴重者還可出現眩暈、耳鳴。但3—6日還未恢復,應到醫院拍片檢查,排除頸椎間盤突出症、骨關節病變等疾病。
【治療方法】
藥物療法治落枕:
1.傷濕止痛膏
傷濕止痛膏(或膨香止痛音)外貼頸部痛處,每日更換1次,止痛效果較理想,孕婦忌用。
2.正紅花油外敷
用正紅花油(或雲香精),痛處擦揉,每天2—3次,有一定效果。
其他療法治落枕:
1.生薑白酒疏脈絡
當落枕程度較輕時,先將適量白酒灑於手心,用酒按摩有酸痛感的頸項部位,待摩擦升溫之後,受風寒或睡姿不當引發的經絡受阻、經脈不和可以得到初步疏通,然後取生薑切片隨頭頸部的輕輕搖動來回擦拭,可調和氣血,疏風散邪,徹底緩解或消除落枕。
2.熱療法
食用米醋500—1000毫升加熱至40℃左右,然後用紗布浸或毛巾熱醋敷於疼痛部位,同時活動頸部,每次20—30分鐘,早晚各1次。2—3天後即可見效。
3.運動療法
低頭仰頭:坐在椅子上,挺起胸部,頭先向下低,以下頜骨挨著胸部為止,然後向上仰頭,眼朝天上看。停3秒鐘再低頭,如此反覆20次。
左右擺頭:坐在椅子上,兩臂自然下垂,頭先向左擺,然後再向右擺,這樣反覆20次。
搖擺下頜:坐在椅子上,兩臂自然下垂,胸部挺起,用力向左右搖擺下頜,連續20次。
伸縮頸部:坐在椅子上,胸部挺起,先將頸部盡量向上伸長,再將頸部盡量向下收縮,連續伸縮20次。
旋轉頸部:坐在椅子上,身體不動,先向左旋轉頸部90度,再向右旋轉頸部90度,連做20次。
按摩枕部:用兩手掌在枕部用力按摩,直到局部發熱為止。
4.按摩療法
第一步:將左手或右手中、食、無名指併攏,在頸部疼痛處尋找壓痛點(多在胸鎖乳突肌、斜方肌等處),由輕到重按揉5分鐘左右。可左右手交替進行。
第二步:用小魚際由肩頸部從上到下,從下到上輕快迅速擊打兩分鐘左右。
第三步:用拇指和食指拿捏左右風池穴、肩井穴1—2分鐘。
第四步:以拇指或食指點按落枕穴(食指與中指中間,指掌關節後5分處),待有酸張感覺時再持續2—3分鐘。
第五步:最後進行頭頸部前屈、後仰、左右側偏及旋轉等活動,此動作應緩慢進行,切不可用力過猛。
5.擀面杖療法
用擀面杖在頸部和背部的痛處擀動,此方法受力均勻,能起到推拿治療的效果。
6.木梳療法
將木梳子或一些較薄的木製品烤熱後在痛處來回刮,這樣可以起到舒經活血的效果。
【預防與護理】
1.落枕後不能進行劇烈運動,否則,有可能把自己的脖子扭斷。
2.準備一個好枕頭,同時保持正確的睡眠姿勢。有習慣性落枕者在製作枕頭時還可加入當歸、黃芪、甘草等,有助促進頸部的血液循環。
3.要注意頸部保暖。睡覺時蓋被不僅要蓋在身上,而且要蓋好頸部;夏天不要貪一時涼快而將頸背正對著風扇或空調直吹,以免頸部著涼引起頸肌痙攣。
4.從事伏案工作者要注意調整好桌子(電腦台)與椅子的距離,高度不合適的桌子和椅子會造成頸椎過度前屈,時間長了,容易造成頸部緊張、勞損。此外,頸部固定某一姿勢1小時左右,應起來活動一下以放鬆脖子肌肉,有助於防止發生落枕。
5.加強體育鍛煉。在進行頸椎鍛煉時,動作不宜太快,要緩慢進行。如有頸椎不穩,不要做過度前屈後伸動作。
6.防止外傷。如坐車時打瞌睡,遇到緊急剎車,頭部突然前俯後仰易造成頸椎損傷,因此,在坐車時應盡量避免打瞌睡。
二、頸椎病
【概況】
頸椎病又稱頸椎綜合征,是頸椎骨關節炎、增生性頸椎炎、頸神經根綜合征、頸椎間盤脫出症的總稱,是一種以退行性病理改變為基礎的疾患。主要由於頸椎長期勞損、骨質增生,或椎間盤脫出、韌帶增厚,致使頸椎脊髓、神經根或椎動脈受壓,出現一系列功能障礙的臨床綜合征。表現為頸椎間盤退變本身及其繼發性的一系列病理改變,如椎節失穩、鬆動;髓核突出或脫出;骨刺形成;韌帶肥厚和繼發的椎管狹窄等,刺激或壓迫了鄰近的神經根、脊髓、椎動脈及頸部交感神經等組織,並引起各種各樣症狀和體征的綜合征。
【病因】
1.頸椎退行性改變:隨著年齡的不同階段發展,頸椎及椎間盤可發生不同的改變,在頸椎體發生退行性改變的同時,椎間盤也發生相應改變。
2.外傷因素:在椎間盤退變的基礎上,進行劇烈活動或不協調的運動。
3.慢性勞損:長期處於不良的勞動姿勢,椎間盤受到來自各種方面的牽拉、擠壓或扭轉。
4.寒冷、潮濕:尤其在椎間盤退變的基礎上,受到寒冷、潮濕因素的影響,可造成局部肌肉的張力增加,肌肉痙攣,增加對椎間盤的壓力,引起纖維環損害。
【後果】
由於頸椎病可引起疼痛,從而影響了工作與生活。個別患者可能會出現四肢癱瘓、臥床不起等嚴重併發症。
【治療方法】
飲食療法治頸椎病:
1.薏米赤豆湯
薏米、赤豆各50克,山藥15克,梨(去皮)200克。將原料洗淨,加水適量,武火煮沸後文火煎,加冰糖適量即可。可化痰除濕,用於痰濕阻絡型頸椎病。
2.壯骨湯
豬骨(最好是豬尾骨)200—300克,杜仲、枸杞子各12克,桂圓肉15克,牛膝10克,淮山藥30克。將豬骨斬碎,共入鍋內,加水適量,武火煮沸,文火煎40—60分鐘,加適量花生油、鹽、蔥、姜等配料,取湯服用。可補肝腎、強筋骨,用於肝腎不足型頸椎病。
3.五子羊肉湯
羊肉250克,枸杞子、菟絲子、女貞子、五味子、桑椹子、當歸、生薑各10克,肉桂5克。將菟絲子、女貞子、五味子紗布包,羊肉切成片,用當歸、生薑、米酒、花生油各適量,炒炙羊肉後,放入沙鍋內,放入余料,加水、鹽適量,武火煮沸後,文火煎半小時,取出菟絲子、女貞子、五味子紗布包,加入蜂蜜適量即成。可補肝腎、益氣血,用於肝腎虧虛型頸椎病,肌肉萎縮,腰膝酸軟。
4.牛肉糯米湯
牛肉50克切成肉丁,同糯米100克放入沙鍋內煮粥,待肉爛粥熟後,加入姜、蔥、油、鹽等調味品服。用於頸椎病引起的手足拘攣。
5.木瓜陳皮粥
木瓜、陳皮、絲瓜絡、川貝母各10克,粳米50克。將木瓜、陳皮、絲瓜絡先煎,去渣取汁,加入川貝母(切碎),加冰糖適量即成。可化痰除濕通絡,用於痰濕阻絡型頸椎病。
6.蘇子伏龍肝粥
蘇子6克,伏龍肝10克,粳米50克。將蘇子、伏龍肝煎激發去渣取汁,與粳米同煮。服粥,用於頸椎病而引起的眩暈。
7.參棗粥
人參3克,粳米50克,大棗15克。將人參粉碎成細粉,米、棗洗淨後入鍋,加水適量,武火煮沸,文火熬成粥,再調入人參粉及白糖適量。可補益氣血,用於氣血虧虛型頸椎病。
8.葛根五加粥
葛根、薏米仁、粳米各50克,刺五加15克。將葛根切碎,刺五加先煎取汁,與其他原料同放鍋中,加水適量。武火煮沸,文火熬成粥。可加冰糖適量。可祛風除濕止痛,用於風寒濕痺阻型頸椎病,頸項強痛。
9.山丹桃仁粥
山植30克,丹參15克,桃仁(去皮)6克,粳米50克。丹參先煎,去渣取汁,再放山楂、桃仁及粳米,加水適量,武火煮沸,文火熬成粥。可活血化瘀、通絡止痛,用於氣滯血瘀型頸椎病。
10.參芪龍眼粥
黨參、黃芪、桂圓肉、枸杞子各20克,粳米50克。將黨參、黃芪切碎先煎取汁,加水適量煮沸,加入桂圓肉、枸杞子及粳米,文火煮成粥,加適量白糖即可。可補氣養血,用於氣血虧虛型頸椎病。
11.穹歸蠶蛹粥
川穹10克,當歸、蠶蛹各15克,粳米50克。將原料洗淨,加水適量,先煎川穹、當歸,去渣取汁,再加蠶蛹、粳米,武火熬成粥。可養血活血,用於氣滯血瘀型頸椎病,體質虛弱者。
12.天麻燉豬腦
天麻10克,豬腦1個。將原料洗淨,天麻切碎,與豬腦一併放入燉盅內,加水、鹽適量,隔水燉熟。每日吃1次,連服3—4次。可平肝養腦,用於頸椎病頭痛眩暈,肢體麻木。
13.清燉烏蛇
烏蛇l條,蔥、姜、黃酒、清水適量。將烏蛇去皮、內臟,洗淨,切成長5厘米段塊,入沙鍋,加蔥、姜、黃酒、清水。武火煮沸後,文火燉至熟透,再加鹽即成。分次服食。可祛風通絡,用於頸椎病肢體疼痛麻木者。
其他療法治頸椎病:
1.干搓臉療法
十指伸直舉同臉高,上下搓臉,每天早晚各100次,連續半年便好。此法由於肩頭同時活動,還可治肩周炎,並還有美容作用。
2.攪舌療法
舌尖在牙床內側或牙床外側順一個方轉圈攪動,待腦後勺感到痛脹時(約有14圈)停下休息一會兒,再向相反方法轉圈攪動,這樣反覆3—4次即可。
3.黃豆枕頭療法
1500克黃豆,曬後裝入薄布袋裡。晚上入睡前用手把黃豆枕中間拍個凹,高度低於自己一個拳頭,仰睡時,以兩肩頂住枕頭兩邊鼓起的黃豆,幾周後,可使頭頸轉變自如,可治因頸椎病而引起的頭暈。
【預防與護理】
1.坐姿正確:要預防頸椎病的發生,最重要的是坐姿要正確,使頸肩部放鬆,保持最舒適自然的姿勢。辦公室工作者,還應不時站起來走動,活動一下頸肩部,使頸肩部的肌肉得到鬆弛。
2.活動頸部:應在工作1—2小時左右,有目的地讓頭頸部向前後左右轉動數次,轉動時應輕柔、緩慢,以達到各個方向的最大運動範圍為準。使得頸椎關節疲勞得到緩解。
3.抬頭望遠:當長時間近距離看物,尤其是處於低頭狀態者,既影響頸椎,又易引起視力疲勞,甚至誘發屈光不正。因此,每當伏案過久後,應抬頭向遠方眺望半分鐘左右。這樣既可消除疲勞感,又有利於頸椎的保健。
4.睡眠方式:睡覺時不可俯著睡,枕頭不可以過高、過硬或過低。枕頭中央應略凹進,頸部應充分接觸枕頭並保持略後仰,不要懸空。習慣側臥位者,應使枕頭與肩同高。睡覺時,不要躺著看書。不要對著頭頸部吹冷風。
5.避免損傷:避免和減少急性頸椎損傷,如避免猛抬重物、緊急剎車等。
6.防寒防濕:防風寒、潮濕,避免午夜、凌晨洗澡時受風寒侵襲。風寒使局部血管收縮,血流速度降低,有礙組織的代謝和血液循環。冬季外出應戴圍巾或穿高領毛衫等,防止頸部受風、受寒。
7.預防感染:積極治療頸部感染和其他頸部疾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