創業其實沒那麼難 第25章 告別一般的思維模式 (1)
    ──未來不是建立在過去

    革新創業是現代經濟的口號。經濟學家一致同意,隨著革新創業而來的是市場上的新科技、新想法、新概念,而且革新創業能維持競爭,導向生產力進步。日本是具有「應得權利」觀念的富裕國家,但就世界標準而言,這種觀念似乎顯得可笑。這裡並非要做道德上的論斷,只是要改變習慣以西方視角看事物的眼光。我們必須有全球化的視野,迎接隨之而來的挑戰,才能與全世界以及許多我們認為仍處於發展中卻證明具有競爭力的國家來競爭。

    這些新興工業化國家今日提供的是比世界標準還要低廉的工資、價值被低估的貨幣以及現代化的工廠設備。我們必須想出新的對策,不能只是悲痛看著自己被全球化遺棄在外。不是所有的發展對我們只有負面影響。在後現代工業社會,創意和概念所扮演的角色遠比以前重要。

    認識到這一點的同時,我們的觀念也必須改變,應該去思考為什麼還有這麼多人,仍在爭奪處於轉變中的工業社會裡最後剩下的工作?為什麼能用自己的創意和概念來響應這種情況的創業人如此稀少?為什麼我們不想想,未來全世界需要哪些有用的東西和服務系統?

    當經濟基礎斷裂了,怎麼辦?實例:巴西瑪瑙斯

    19世紀後半期,發現橡膠如何硬化、硫化之後,亞馬遜河流域經濟起飛,巴西境內的瑪瑙斯市(Manaus)成為當時世界上最富裕的城市之一。1897年1月7日亞馬遜劇院(TeatroAmazona)開幕,開幕戲碼是龐奇耶利(AmilcarePonchielli)的《歌女喬康達》(LaGioconda)。歌劇院周圍的地磚是沙石和橡膠混合的特殊材質,演出時不會受到經過的馬車干擾。劇院大部分的建材從歐洲進口。

    瑪瑙斯市是世界第二個有街道照明公共設施的城市,很多市民非常富有,生活在宮殿般的建築裡。他們經常將髒衣服裝箱,運送到里斯本,用葡萄牙乾淨的水清洗後再運回來。他們的財富似乎沒有底限,而且收入豐富穩固。橡膠產品銷售很好,不斷擴展壯大。1915年傳來消息,德國化學家成功製造出人造橡膠。一夜之間,天然橡膠價格一落千丈。幾年之後,瑪瑙斯成為被遺棄的城市,城裡豪華的建築全變廢墟。

    這件歷史軼事中的重點是:消息傳來之後,瑪瑙斯發生了什麼事,導致一直以來的經濟基礎斷裂?市民對必須勒緊腰帶過日子怨聲載道嗎?他們是否感到憤怒,正如一堆公務人員抱怨被解雇,建築荒廢遭遺棄?有沒有嘗試讓失業者自立創業?有人試圖為了維持歌劇院而奔走嗎?結果如何?或者,有聲音說:我們身處完全嶄新的情況,讓我們向前看?很明顯沒有。直到上個世紀90年代因為觀光盛行,才有了新的收入來源,才重新擁有也許能創造財富的經濟成長。

    在這種狀況下,一整個區域有必要為了尚不明確的新經濟前途改變嗎?這些都是重要的問題。當時他們如何反應?我們又能從當時的情況學習到什麼?對瑪瑙斯來說,有一件事是確定的:整個民族並未隨改變調整,各個階層幾十年來越來越貧窮,是這件事的結果。此外,那些埋怨貧窮以及隨之而來的墮落的人,對改善情況沒有一點貢獻。

    慣例常常比權勢更閉鎖。

    ──布洛赫(ErnstBloch)

    這個例子有助於我們走出過去的觀點。瑪瑙斯在崩塌之前是經濟權力中心,一定自信滿滿。而在德國這邊,和瑪瑙斯一樣,仍然有很多居民相信,他們活在世界經濟的中心,或者相信,還有機會恢復中心地位。德國薪資所得和東歐相比是七比一,和印度與中國是二十比一,這樣差距沒有那麼容易抹滅。但即使是德國的高生產力,長久下來也無法抵擋薪資所造成的差距。

    同樣,現代化的新工廠進入發展中工業國家,也大幅提高其生產力。此外,德國的研發地位也並非屹立不倒。印度或中國的大學畢業生並不比德國人差,但是僱用他們划算許多。這本書不適合,也沒有意圖要討論德國未來經濟發展的出路,只是一相情願地認為現在的情形已經到了否極泰來的境地,有點言之過早。

    很多事實反映,德國從一級工業國家往下坡走才剛拉開序幕。我有個記者朋友和鄰居都在重要的出版社工作,兩人不久前告訴我的故事幾乎一致:雖然末日是悄悄來臨,卻比我們想像迅速得多。開始時出版社先是預計結果,接著竟把預計合理化、犧牲質量。接著保證金和訂閱份數下降,引人憂心──但是大家仍然認為只是一般景氣不好。如今,以前的核心勞務被外包出去,勞務提供者的報酬都被壓低。來年出版社便出現第一批裁員潮,並思索如何借由新產品與現代的營銷概念將顧客拉回來。

    市場研究顯示,出版業未來的目標族群主要是年輕的網民。於是一些博客被迅速買進,以抓住讀者群,所有的內容也都擺上網,然而針對新課題的真正應變措施遲遲未現。越來越少人從印刷品上汲取信息,這個簡單的事實卻被越來越多的出版品掩蓋粉飾。事實上,多數讀物連第三刷都撐不過。所有的事物壽命越來越短、越來越繽紛、越來越便宜──這是適應網絡的結果,而網絡卻還不被正視為競爭者。

    同時,競爭者用極低費用在網絡下工夫。說不定他們更有趣、更年輕、更快,很多人不看平衡中庸的專業報道,反而喜歡瀏覽主觀性強的博客及其評論。此外,他們獲得的訊息都是同步且不經過濾的。也就是說,我在我的家用電腦或者手機裡有我自己的報紙,而且是我感興趣的題目。

    讀者認為網絡閱讀還有一個好處是:它的花費少,不需砍伐森林,不用再回收舊報紙、舊紙張。簡單扼要地說:一份訂做的電子報,比起傳統印刷品,在經濟上與環保上有意義多了。而繼續以傳統方式出版報紙的大出版社,即使提高訂閱贈品價值,運用大篇幅廣告,也只是加速駛進深淵。你不相信?你還是喜歡早晨喝咖啡看報紙,你是觸覺動物,永遠不會停止訂閱報紙?那你不久就會過時。

    也許第一批搭火車旅行的人還在想念驛馬車的顛簸,認為「老鷹號」火車(時速35公里)從紐倫堡(Nurnberg)到菲爾特(Furth)的速度快得叫他們喘不過氣來。

    順帶一說,這兩位出版業的朋友目前都在做網絡專題。

    這個時候在德國,怨天尤人和一味往回看同樣沒什麼用。咒罵失業率與節約措施不會帶領你向前。唯一有用的,就是面對現實。

    如此一來,接下來的問題是:重新定位經濟的話會有機會嗎?機會可能在哪裡?可以期待誰能認出機會?

    可惜我們的政策運作剛好完全相反:為維持現狀而奮鬥,而不是找出新方向。在德國將企業(工作機會)轉移到外國的企業家,會招來政治家、工會、輿論的指責。即使像泰國這樣的新興工業國家,也走不同於傳統的路,採取攻勢:泰國要求它的企業及時將生產轉往中國,在整個行業淪陷之前,找到貨品報酬率較高的領域。在德國,「轉移」這個話題是禁忌。

    今天,以歐洲中心觀點來審視經濟問題的人被捧上天,要求激進改變想法的人反而被處罰。最新的說法居然是:一切歸罪於我們的悲觀,我們太氣餒、太消極。2007下半年,局面才稍稍好轉,就足夠將氣氛轉回老調:多收的稅收要怎麼花?不是又沒事了嗎?前一陣子的憂慮真是見鬼了,現在該一掃而空了吧?

    我們需要革新的創建

    全球創業觀察(GlobalEntrepreneurshipMonitor,GEM)在2005年的德國報告中指出:「革新的創建……在各個市場裡刺激競爭,迫使經濟結構改變,如果成功,將會帶來成長率與工作機會。像德國這類高度工業化與原料不足的國家,革新的創建會是能否具有國際競爭力的關鍵變量。因此我們的努力要放在革新,特別是放在革新的創業,尤其更應致力於研究與知識密集的經濟部門。」

    經濟學與經濟政策中的共識是,新創公司會帶來正成長率和工作機會,但這不包含模仿型的新公司。他們只是活絡競爭,讓市場不致僵化,通常不會產生大規模的工作機會。革新的新公司與模仿型新公司相比,成長較快,不只公司裡會出現工作機會,同時也出現在其他抓住這個新機會的合作對像上,例如供貨商、合營機構以及服務公司。

    不一定要高科技

    可惜在政治上,同時也在多數經濟文獻中,革新的創建這個觀念幾乎全指涉及以科技為導向的公司組建。其他的新公司,例如本書中以創意概念為主的公司,以及可促進生產力的新公司,全都不在討論之內。

    德國人傾向從高科技領域去看經濟未來,是很自然的事,因為德國很長一段時間一直是工業強國。大家都知道,直到20世紀70年代,西德科技在很多方面居於世界領導地位:開礦、鋼鐵業、造船、精工、光學、化學工業、電子工業、汽車、機械以及設備製造,這些還只是在眾人知曉的領域。

    今天世界各地都有很多優秀的工業研究和發展中心,不再只局限於中歐、美國或日本,它們彼此競爭激烈。只把眼光放在高科技上,就好像在運動競賽中只押注在單一項目上,忽略也許競爭沒有那麼激烈的其他運動,比較容易拿到獎牌。還有一點:在研究上取得成果的人,不一定具備企業經營的能力。從科技轉換成經營與掌握市場相關的能力,完全是另一回事。

    現今全球成長市場已轉移到別的領域,而德國還在寄希望於越來越不實際的工業社會藍圖。旅遊業便是一例,它已經成為世界上最大的經濟部門,成長率穩定,短時間內也不會有什麼改變。收入增多、教育程度提高,讓旅遊業的需求大幅增加。當我們把科技的高淘汰率和科技產品的惡性競爭,跟其他的經濟領域比較──例如旅遊業──應該不會太難做出選擇,尤其是經濟方面。

    世界上最舒適的氣候區是溫帶,而非熱帶,這點亞洲人早就知道了。而且旅遊的象徵也不是只有陽光、沙灘、性,生活風格、藝術和文化也可以具有高度吸引力。高質量標準以及可信度是穩固、長效的競爭優勢。除了生產的功能性和耐用性,我們也可以想像新的質量標準。德國在有機革新、產品安檢或者食品殘餘物分析上聲譽卓著,甚至可以說,這是在世界上仍然被看重的「madeinGermany」的一種現代化。

    為了避免誤解,我必須澄清我不是在散播反對高科技的言論,而是反對只集中在單一的、競爭激烈的、高風險的、高速汰舊換新的經濟範圍的狹隘視野。我們也不應該忽略,國家補助政策的自信和經濟成效之間的矛盾極大。相關官員很有自信哪些工業發展能夠孕育未來。

    在德國被視為特別有保障、國家補助最多的領域就是大型計算機、核能利用以及南極磷蝦。不過,具有企業思考能力的人往往非常訝異,為什麼偏偏是一輩子當公務員的人,會擁有國際性的企業嗅覺呢?高科技成功創業儘管充滿傳奇,但是要在高科技領域創業生存下來,對個人創業者或者團隊卻非常困難,畢竟科技比以前還要進步神速。

    如前所述,創業人若要研究與發展能齊頭並進,必須與全球和個別研究機構保持聯繫。但這件事幾乎不太可能實行。少數擁有良好設備的大學機構和財團做得到的事,對多數缺乏好設備的創業人來說,幾乎難如登天。如果我們在企業文化上要贏得更多的人才,只限制在高科技是遠遠不夠的。

    在統計上,高科技創業所佔的比例,也比媒體報道要少得多。一般人對高科技的信任不會這麼快就動搖,但現在如果能容下第二個領域,就算進步很多了。因此不要只投注在高科技的發展,也可以從高科技的應用出發。Skype和E化辦公室公司都是絕佳的例子。以創意為主的創業形態很適合結合高科技方面的革新應用。

    在創意空間中最初的燃點——文化創業

    如今大家都知道文化創意產業在經濟上越來越重要,這點也顯示在文化產業或創意經濟之類專有名詞的出現。在後工業時代,社會價值觀早就從基本需求轉移到文化價值上──這個現象也會反映在消費者的需求上。但是創業與文化創意領域在內部竟如此相似,對德國人來說仍很陌生。在德國,文化和藝術仍然被視為奢侈,經濟行為卻是必需。這也許解釋了為什麼在德國,創業很快會和「給創業者的企業」畫上等號。

    我們之前已經闡明,在今天這個時代,創業者更像是藝術家而非經理人。古律斯奇維茲(StanleyGryskiewicz)和約朝遜(FranzJohansson)都提出類似的論點。「創意領導中心」(CenterforCreativeLeadership)的古律斯奇維茲建議我們多多和藝術接近,因為藝術會挑戰我們找出的新視角,撫慰我們的情緒,質疑我們的獨立性。
本站首頁 | 玄幻小說 | 武俠小說 | 都市小說 | 言情小說 | 收藏本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