創業其實沒那麼難 第21章 創業當挑戰 (1)
    把自己的創意成功轉化實踐,從來沒有像今天這麼容易過。現代化市場、服務系統、網絡,讓小公司以及一人企業在有限的財力下仍可進軍市場。他們靈活的身段與高速的創新能力,令他們因應不斷變化的環境要求,反應比大企業更快更好。

    不久前,女性雜誌《布莉姬德》(Brigitte)刊載:「為什麼要等著被解雇?」建議她的女性讀者,在這個外包和精實管理(leanmanagement)的年代,離開老闆,利用在公司看到、學到的「知識和經驗」賺自己的錢。想創業,聰明的第一步不是可以在哪裡賺到錢,而是找出我們腦海中有什麼想法和遠景。一旦找到了,其餘的步驟都只是形式罷了。

    創業不僅只是獨立作業,還是熱情、自覺以及使命感,是種發掘自己的夢想、在工作中實現自己、做真正偉大事情的挑戰。爾後,經濟上的成果自然隨之而來,因為我們內心有堅定的信念,而且全力以赴,質量當然是最好的。創業初始時應該要思考的是自己缺了什麼?要改進什麼?如果一開始只是:什麼能讓我在最短的時間賺最多的錢,就不必驚訝自己為何想不到原創的或者真正有用的創意。

    問題問得太淺,你不會成功。基本問題甚至是:為什麼我們面對一堆人想要還得不到的無數優秀產品,還是覺得產品以及它們所代表的生活方式,跟我們真正需要的仍有隔閡?為了避免產生誤會,必須說明的是,上述的說法和道德沒有關係,絕對沒有。我在一個篤信天主教的小城長大,但父母是基督教徒,當時我就極端厭惡別人的指指點點。創業者應該賺錢──越多越好。他要負擔的風險和辛苦必須有所回報。我全心希望所有創業者都能在金錢上得到很高的報酬。

    說實話,這真的是他們應得的。總括來說,創業創造的財富比較多。大餅在變大。只要貢獻了一己之力,讓大餅增大,就有權利要求分到較好的一塊。我並非批評獲利,而是排斥以獲利為目標的空洞內容。如果市場經濟原則無法運作,獲利便失去它的領導功能,失去它作為滿足需求及效率尺度的功能。我不是理想主義者,或者宣揚馬克思主義(它一樣也拒絕將獲利當成價值標準),我根據的是經濟理論的傳統,亦即不能將經濟視為有意義根據的原則,它是用來服務人類的。

    意義不會從經濟原則中產生。獲利有助於意義的追尋,相反則否。經濟學的出現,是為了讓人類尊嚴免於繁重、需要勞力的工作,免於經濟危機與病痛。獲利是經濟發展的引擎,不屬於駕駛座。經濟學並不能解決人類發展的意義問題。直到今天,這還是經濟科學的共識。針對經濟實踐上表現形式的合理批評,不該引導我們去責難經濟理論。共識已經是珍貴的財產,我們不應該隨便放棄。

    為自己訂一個目標

    如果你希望擁有幸福人生,就制定一個目標吧。

    ──愛因斯坦

    數字不太會是犧牲奉獻的對象,只要有機會,人反而比較會為有意義的任務努力不懈。所以,請做一些有意義的事吧。為了某種意義全力以赴,是一個令人信服的成功方程式。川崎是經驗豐富的創業人與顧問,也是蘋果計算機草創時期舉足輕重的人物,他也得出同樣的結論。他說道:「我花了二十年的時間,才瞭解到這一點。」經濟學教科書上將創業者的獲利心態假設為決定性動機,但創業成功的企業案例研究以及很多企業家傳記卻並不是這麼說的。

    例如,美國教授維斯伯研究過一百多個創業者,結果顯示:大多數成功的創業人都有概念想法,這個概念不只建立在基礎牢固的經營模式,也必須和他們想過的生活方式及價值觀點一致。「如果賺錢是唯一動機,還是不要淌渾水比較好」,布蘭森評論道。一門生意必須能感動他人,還要好玩有趣,而且能啟發創造力。

    最大盈餘的秘密

    布蘭森的觀點與「瑞士應用經濟研究機構」創辦人歐森(RichardOlsen)相同。歐森說:「追逐金錢的人沒有那麼長的氣,能支撐到成為成功的創業者。」而其他各項深入研究也並未盲目地認為創業者的最高興趣是最大盈餘,也證實了上述觀察。雅克柏森(Jacobsen)在他的論文中描述檢驗結果,大意如下:「令人意外且重要的是,少數幾人這種經濟上的成功方式,似乎是創辦一家公司最關鍵的環節。對他們來說,直接改善生存的經濟標準並不是最重要的,如果他們能夠成功發揮能力,實踐創意,『做自己的主人』,心理與生理便能得到滿足。」

    根據雅克柏森的說法,內心感到完成某事,最能夠解釋為什麼創業者並非追求金錢或固定收入,而是將財務成就看成是工作能力的證明。霍爾斯在其中發現一個越來越重要的趨勢。他認為我們的個人主義文化會帶出一種企業家模式,這個模式和工作的關聯不同於金錢層面,而是企業家至善至美的意願,在創新質量上的野心:希望塑造出一個生命藝術極品。眼裡只有營業額與獲利,被證明是企業成功的絆腳石。

    21世紀初,傑出的企業家讓我們相信,成功的經營不單單只靠企業管理學的理性,還須仰賴有遠見的創意、負責的心態以及對社會價值觀的敏感度。並非只有理想主義者,不把錢當成推動力,成功的創業人也一樣。換句話說,擁有一點理想主義,顯然是成功創業極好的先決條件。這和社會政治意義有直接關係。錯誤認為營利是唯一的關鍵動力,會嚇跑很多想創業的人。好像以營利為前提絕對必要,才會是成功的創業人,其實相反,有很多不錯的例子讓我們相信,一個好的構想或者全神投入一件好事,反而能提高創業的效率,而不是減損。

    社會企業

    社會企業(socialentrepreneurship)概念如今在德國漸漸展現成果,可能是因為這個概念將社會工作結合了企業創意、有宗旨組織和企業收支原則。就像把布蘭森和特蕾莎修女結合成一個人一樣。同時,這個概念剛好遇上對的時機,也就是政府、管理機構和現存的社會組織似乎無力解決問題的時刻──也許因為工作方式沒有效率、社會需求只是被管理而非被滿足,或者這些機構已僵化老舊。

    我們需要社會創業家,用新的方式來思考新的問題,找到適合的解答並執行。社會企業的概念是新的,但這個現象不是。社會創業家始終存在,有很多機構就是他們建立的。早在19世紀,出身貝德爾(Bethel)的馮包德史溫(FriedrichvonBodelschwingh)便已號召組成一個社會組織,按照經濟原則運作,有自己的工廠、水電廠、學校以及職業訓練所。紅十字會的創辦人杜南(HenriDunant)絕對是社會創業家,加爾各答的特蕾莎修女當然也不例外。當今一位令人傾慕的社會創業家是海內克(AndreasHeinecke)。他與盲人的合作在於他觀察到與身體有障礙的人相處,最關鍵的障礙在人的頭腦裡:偏見與恐懼,阻礙我們與盲人交流。

    海內克找到的答案是:「黑暗中的對話」展覽──看得見的人在黑暗中由盲人引導,重新學習觀看。「黑暗中的對話」表達出獨一無二的協調合作系統,以掃除偏見為目標,同時盡可能避免同情。有身體障礙的人表現出他們的能力,不是弱點。海內克的成功之處在於,讓弱勢團體在社會中重新找到立足之地。本身就令人印象深刻的社會工作發展成前所未有的社會企業概念,成功地在實踐上佔有一席之地。社會創業家同時也是運用新方式工作的先鋒──和嘗試從現有經驗做點小小改善不同。

    這裡不是英語中所說的「最佳實踐」(bestpractice),而是解決社會問題方案的新計劃。尤努斯是一個絕好的例子。尤努斯的鄉村銀行發放小額貸款,革新了對貸款的理解與進行方式。尤努斯之前,窮人即使償還了貸款,也仍被認為沒有信用。在一般銀行的體制中,小額貸款的管理太麻煩,因此窮人被銀行列入拒絕往來戶。最終,沒有人再相信窮人有創業能力。尤努斯創造了全新系統,證明窮人信用良好,也證明就算大部分財力要靠自己,也可以建立一個組織,要求和接受利息,而且這個組織是世界通用的。

    知道尤努斯故事的人都知道,他從27美元──我們覺得可笑的數目──開始,幫助42位婦女小額創業(也就是每個「計劃」大約半美元),無一例外,每位貸款人全數還清費用。我邀請大家一起思考,我們如何進一步瞭解社會企業新原則,更清楚他們的機會和條件?在創業這個題目上,通常我們會問:新的事物如何降生在這個世界?我們談的是未來的發展、革新和市場策略。

    問問自己:好的事物如何來到這個世界?你也許會說:人性有善,也有惡。把這個運用在創業這件事上,可以說:「善人」做社會企業,「惡人」做營利創業。善人為別人的福利無私投入,惡人追逐金錢。在一般通俗的經濟討論中,有很多觀點聽起來彷彿獲不獲利是分辨善惡的標誌。我相信,我們不能如此簡化事情。即使是不想汲汲營利的人現在也清楚認識,如果有多餘的錢,就可以做想做的事。

    二十年前我們還無法想像非營利機構可當成企業來經營。這個領域的成員非常痛恨將社會責任與營利混為一談。

    ──博薛&麥魯克(Boschee&Mcclurg)

    獲利與否,其實不是核心問題。我們必須更深入瞭解行為動機。請聽我講述一個小故事,也許能幫助釐清問題。故事發生在1998年7月,哈佛大學商學院教導創業的史蒂文森(HowardStevenson)教授,陳述老牌榮譽大學中新的學習模式。道德行為,他說,是現在企業管理養成的一部分,教導經濟系學生這些原則,怎麼都不嫌早。他特別強調,教育機構對學生的道德規範──自從許多財團醜聞後──有多重要。

    說到這裡,史蒂文森停下不語。一段靜默。觀眾席安靜下來,教授臉色發紅,像生了病。他不再開口。時間也許只過了一分鐘,感覺卻像永遠。觀眾不禁擔心,他才聲音鎮靜地繼續說:「在這個講堂裡,有人會蠢到相信這麼做可行嗎?」道德行為透過教育來學習?不是早有人試過傳播道德?這麼簡單,但我們卻不得不同意教授的話,事情確實並非如此。
本站首頁 | 玄幻小說 | 武俠小說 | 都市小說 | 言情小說 | 收藏本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