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反,在經濟體制上「扳回一成」,讓自己做自己,在創意和概念的競賽上得分,機會並不小。壽命短、呼聲高的潮流、關鍵詞與口號、滑頭的年輕人與來得容易的金錢,蒙蔽我們的視線;在媒體中草率撰寫大受歡迎的膚淺分析,更是推波助瀾。其中缺少的是三項遠見:經濟上可預見的發展、大眾參與的可能性,與自己負起責任。這不是高調理論,而是一般大眾從實際例子能瞭解的評估。
如果我們把這個機會讓給今天少數的創業者與投資者,不是很可惜嗎?致力於想出適合自己的「品牌」,我想可以在時尚界做到。原因之一是,我喜歡自己本身就是品牌,而不需透過身上掛一堆昂貴的表、穿高級的褲子或襯衫來代表我自己的形象與魅力。另一個原因是,我有幸認識當時在康斯坦茲大學(UniversityofKonstanz)任教的哲學教授坎巴特爾(FriedrichKambartel)。坎巴特爾教授總是穿一條淺色長褲,一件口袋很多的便利襯衫。
他解釋,他不願在可笑的百貨公司男裝部門浪費他的生命。如果他發現喜歡的服裝,下次去一定沒了。所以他決定看見喜歡的衣服,就一次買很多件,不必每次都找新的樣式。我知道,這種想法不會在很多人身上找到共鳴。對需要消磨時間的人來說,超級市場和服飾店是很好的選擇。但對不想消磨時間,而是希望將時間用在自己喜歡的重要事物上的人,或者那些很幸運,自己的職業即是興趣的人,這種人喜歡生產經久耐用產品的公司。
我的助理芭芭拉就是一個例子。她總是用同一品牌的口紅,理由無它,只是因為她喜歡某款顏色,那家公司也持續生產十五年了。雖然口紅並沒有漲價,對該公司來說,即使沒有老是變換產品的話,也不會無利可圖。產品名稱名副其實就叫「做你自己」。
我們回頭來談坎巴特爾教授。首先我要強調,雖然他在學生面前永遠那一套衣服,還是很受愛戴。他的吸引力在於他不同於一般人:他活出自己認同的哲學,這也影響了學生。不是因為他是教授,而是因為他是他自己。我們把這個變成一個生意概念:你帶來最喜愛的褲子與上衣到替你打造外型的「坎巴特爾公司」。褲子、上衣都幫你大量製造,比如說20件。你可以選擇很好的衣料,不會洗了一次就變形,或者把洗衣機變成大染缸。公司裡專人仔細挑選有質量保證的布料供你選擇,因為是大宗買進,所以物美價廉。不用印目錄,因為樣式是你自己提供的,不是製作者。配送的支出也隨著數量增多而遞減。
公司沒有風險,因為是接受訂單,不像一般服飾公司,先生產商品後再丟到市場上希望有人買,而且賣價很高,因為公司知道,有一大部分根本賣不出去,而這個部分在一開始便已經算入成本中。這樣一看,這真是個不錯的創意。坎巴特爾公司有個貨真價實的中心思想,而不是近來不可或缺的虛假的「宗旨說明」(missionstatement)。風險很少,資金也不用太多,訂單一來就會有訂金。所需的專業知識也不會太深奧,因為我們當然與不同部件合作,例如紡織工廠、成衣工廠和運輸公司。
營銷,一般流行服飾最花錢的部分,我們省下來了。我們可以選擇在杜塞朵夫、香港、開普敦或利馬(Lima)製作。即使商品在德國製造,由於省了大部分開銷,也會比百貨公司裡類似的商品便宜。還有一點請你注意,使用傳統的途徑推出商品,通常價格不菲。在一般的市場上你不會有機會的,因為你缺少資金(即使你不缺資金,也應該花在該用的地方)。
這種傳統的廣告手段是穩定的大企業用的,不是給你這個小小創業者的。跟立基穩固的競爭者用一般手法爭奪原料,對你而言前途黯淡。你大有機會駁倒強勁的對手,但不是在爭奪原料上。就像戴維與巨人的故事一樣,你必須投入的是你的頭腦、創造力和機智,而不是巨人的方法。
◆ 導演製作的樂趣?
營銷也可以比喻成導演製作一齣戲。我們的想像力是沒有邊際的。想看看幾個例子嗎?E化辦公室股份有限公司(EbueroAG)提供價格低廉的辦公室服務系統。不過,市場上類似的公司已經很多,難道我們不需要專業的營銷專家嗎?如何讓人相信辦公室裡的業務已經改革?如果你是個22歲的大學生,沒有太多資金,該怎麼做?強生在一間廠房的地板(反正也需要做新的地板了)鋪上16噸加勒比海灘的沙子,把棕櫚樹、吧檯、法式滾球以及飛盤遊戲搬進去,變成一處沙灘。他穿著暗色西裝、赤著腳,坐在一個茶箱上拍照。光憑這個訊息、比對照片,德國超過60家媒體爭相報道這家新公司。這是有錢也買不來的廣告效果。另外,沙比新的地板便宜多了。
十二月的某一天,我在街上遇到一個人,他把自己裝飾成一棵聖誕樹在路上行走。我訝異得停下腳步,孩子們對他指指點點,聖誕節的採購人潮也一致轉向他。我跟著他走了幾步,恭喜他的服飾策略成功,問他穿成這樣的動機是什麼。他抿著笑偷偷告訴我:「我是賣蠟燭的──自從穿上這一身行頭以後,人們看我的眼光都不同了。」我請他到大學來向學生現身說法,希望他們能想出自己的創意,而不是死啃營銷教科書。
他真的來了,而且跟來一組電視拍攝小組,自從小組發現他後就寸步不離。他們只要拍他,眼中根本沒有我。他這麼簡單就突然變成明星了。如果奧斯卡有頒發「製作自我」的獎項,卡爾·拉格斐(KarlLagerfeld)一定會摘得。他知道怎麼樣小規模撞擊傳統觀念,來引起媒體關注,強化觀眾的印象。他開始蓄辮子時,那種女性化的象徵對男人來說簡直不可思議。「更糟糕」的是,直到今天,拿著一把小扇子搧呀搧的,還是只有他一個男人。
在課堂中,我經常問學生,卡爾·拉格斐的服裝設計有什麼特別的。沒人有答案,但是沒有人不認識他。小小反抗一下傳統,沒有人會因此受傷,卻可以打造出世界品牌。而經濟上又怎麼看呢?蓄辮子不會太貴,一把扇子也頂多5歐元吧,製造出來的廣告宣傳效果卻異常驚人。
這個故事給我們的啟示不只如此。假設我們委託一家廣告公司針對卡爾·拉格斐做一個問卷,調查一般人對這個時裝界的愷撒大帝有什麼印象?我自己做的小問卷結果總是一致:「他的辮子很奇怪,扇子更令人難過,他該停止了。」想像一下,若是我們遵從這個調查結果會怎麼樣,顧客永遠是對的,不是嗎?卡爾·拉格斐剪掉辮子,手上也不拿小扇子了。結果會如何?卡爾·拉格斐之所以成功,正是因為他不在乎顧客的品味。所以,他本身成為一個品牌。
這兩種方式有什麼共同點?自導自演中,自己的樂趣總是占很重要的份量。這種好玩的元素,不論是賣蠟燭的、E化辦公室的強生都需要。你的創意越有原創性,就越容易引人注意,有助於你日後與媒體和公眾互動。我們在學校之外的第一齣戲可說是慘遭滑鐵盧。我們鎖定的地點為柏林的溫特斐德市場(Winterfeldmarkt)。這個市場很有魅力,而且我們猜想城區居民會贊同我們的概念,是我們的潛在顧客。
為了得到一個攤位,星期六清晨六點前就得到場,握有權利分配市場攤位的兇惡管理員好奇地瞪著我們。我們從他那裡得到一個攤位,可以佈置自己寫的海報、放置宣傳品的桌子。
市場管理員不喜歡「學生」,也就是說一切看起來很寒酸、有知識而不合傳統。我們居然還敢反對他,他就更生氣了。大清早他就已經醉醺醺的,彼此的溝通更加困難。簡單地說,把兩間臨時廁所中間的攤位派給我們,讓我們在那裡賣「大吉嶺初芽極品花橙黃白毫」(DarjeelingFirstFlushFinestTippyGoldenFloweryOrangePekoe),讓他很開心。還真是認識世界頂尖茶品的最佳地點!我們想從市場撤離,但為時已晚。很多從一開始就知道我們計劃的柏林人,以為我們是一群小小的改革者或是學生計劃,甚至憂心忡忡問我們是不是已經解散了。
◆ 沒有也行
有時候你根本就不需要營銷。也就是說,如果你待在同一個圈子裡的話,例如朋友或親戚、同一個城區、同一小區大樓、你的俱樂部或協會等,就能省下一大筆錢。不少產品上最貴的花費在營銷,化妝品是最有名的例子。基本上這種產品是用錢打造品牌。
不過,只要透過別的途徑,你也可以辦得到,就像下列講述的故事。佛格斯堡(SchlossVaux)香檳酒廠原先創立於1868年的柏林。幾年後,一個企業買下摩塞爾(Mosel)河畔環繞美茲城(Metz)的佛格斯堡葡萄園,也借此成立一個德國香檳酒莊。50年來,佛格斯堡酒莊恪守負責釀酒的傳統。後來,企業所有人放棄法國的居處,新的地址坐落在萊茵河邊的玫瑰城(Rosenstadt)艾薇爾(EltvilleamRhein)。佛格斯堡酒莊的特產自此改為萊茵高白葡萄酒(Rheingau)與自釀氣泡酒。
1982年,一群朋友從德國銀行子公司買到佛格斯堡酒莊,威斯巴登銀行(WiesbadenBank)總裁榭靈(GustavAdolfSchaeling)出任顧問委員會主席,為這個傳統氣泡酒廠注入新生命。4年之後,氣泡酒廠搖身變為股份公司,公司結構改為60個熱心萊茵高白葡萄酒與氣泡酒文化的持股人。從這時起,每年開一次豪華高檔的股東大會,股東分得的紅利便是帶幾支名貴的酒回家。我怎麼知道這個故事?一個有名財團的總裁申請加入這個顯赫的集會,得到友善的拒絕:目前我們不需要增加股東,也沒有將聚會擴大的需要。
瓶子建材——創意
看見一個瓶子時,你想到什麼?瓶子的設計吸不吸引你?顏色引起你的注意?或者,瓶子適合作為一種裝飾元素嗎?我一直很驚歎這些設計,為什麼沒人想出別的形狀以做其他用途。也就是將瓶子作為一種建材,材料可以用玻璃、樹脂或者陶。特別適合中歐的建築材質是玻璃,這裡缺乏陽光和溫暖,而白色玻璃瓶可以提供這兩種效果。用玻璃瓶砌牆,能使空間明亮,此外,雙層或三層玻璃隔音效果非常好。回收玻璃瓶不用再燒熔,就能再創經濟價值,而且非比尋常。
這些全都免費──真的是非常理想的建築材料。將瓶子的瓶口與底部彼此相接,會形成立體形式,以這種方式相接的瓶子穩定性很高。我指的不是20世紀60年代那種沒有想像力的玻璃牆,而是用盡可能透明的、好的玻璃材質製成的瓶子,也能建造美學上漂亮的建築。我們可以使用綠色玻璃來建造牆壁,以阻止空間溫度過熱。長期有計劃喝同一種瓶形的飲料,好存夠瓶子當建材。
房屋貸款銀行不再由余斯特羅集團(Wustenrot-Gruppe)承辦,而是倉庫,或者如果你自己不想建造房屋,可以把瓶子存放在公共場所,給想用空瓶蓋房子的人免費取用。我的眼前出現村子,裡面有像愛斯基摩人的冰屋,或是垂直的牆配上木造的屋頂,所有的房子都很明亮溫暖。我總是不明白,為什麼我們請設計師設計奇形怪狀的樣式,而不用最簡單和最好的樣式。
我知道德國建設局不會允許使用瓶子,這不糟糕,只可惜臨近的國家也一樣。而在熱帶國家,玻璃屋或樹脂材質的房子又太熱。我知道有方法用手邊現有的瓶子蓋房子,但是我找遍數據,未發現有地方已經完全使用玻璃瓶當建材。在德國這裡很明顯有種普遍習慣,也就是飲料瓶子之類的,不能和形式簡單的建材結合。
我覺得方形的瓶子在桌上很優雅。不管如何,裝芥末的瓶子實現了創意的一部分──用完後,不用丟到垃圾堆,可以繼續當杯子使用。日後也許很快就不會有遊民,再沒有用厚紙箱、剩餘木材或鐵皮蓋的貧民窟,取而代之的是實用美觀的玻璃房子。你猜得沒錯,這主意我已經思考很久,我甚至去申請專利,名稱是裝液體的容器,登記日期是1996年5月20日。除了申請書之外,沒有其他進展,因為接下來的步驟費用太高,而且我沒想到這麼簡單的創意會得到專利。
我家裡積了一堆卡紙做的瓶子建築和紅磚建築模型,這些模型中,瓶身可當屋瓦,瓶口架在屋頂鋼筋上。此外,我長年收集的容器大雜燴,將我的玻璃屋概念又推進一步。我很認真在發展這個創意,但真正關鍵的概念計劃尚未完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