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聲無非是逗樂,那為什麼傳統相聲的規矩兩個人之間還都要稱「您」?
答曰:這不是相聲的規矩,是北京人說話的規矩,是禮節。
●那會兒旗人最講禮節,比如稱呼對方為「您」,就算是親密的人,比如說,兄妹吧,之間也要稱呼您。「您吃飯。」「您喝水。」有的時候打起來了,「您不是東西!」「您才不是東西!」都不是東西了,還「您您」的呢。
我小的時候說相聲的情景是這樣的:兩個小朋友,身穿小長袍,翻著白馬蹄袖,下穿小青布鞋。上台一齊鞠躬,奶聲奶氣地說:「這場是您表演?」「是啊。」很是有趣。
一天,來了一個新老師,一聽我們的詞兒,立刻說:「這哪行啊?一對兒十歲的孩子,穿上大褂,已經夠老氣的了,一上來居然說『這場是您表演?』太奇怪了吧!應該是『這場是你表演?』這多好。舊的相聲逗捧之間互稱『您』,你們說新相聲,要互相稱『你』,記住了嗎?」當時雖然小,也覺得這個觀點很怪異。
兩個小大人兒裝腔作勢地「您」來「您」去,是有點問題。但是真的「你」來「你」去了,就像小孩子說的話了?或者就像新相聲了?
相聲無非是逗樂,那為什麼傳統相聲的規矩兩個人之間還都要稱「您」?
答曰:這不是相聲的規矩,是北京人說話的規矩,是禮節。
侯寶林先生在自傳中說:「我們家是旗人(滿族),家裡的規矩還很大。例如你要看看街上的景色,只能站在門裡朝外看,不能出門坎兒。」那時他只有六歲,而他的家境也困難到「只能每天搭鋪睡,我就睡在一張小飯桌上。這日子可真難過。」而在這樣一個陷入困境的家庭中,規矩依然還是那麼大。這是一種中國式的「習慣性禮儀」,無論何時何地,規矩需當謹遵,禮數必不可少。
到現在為止,很多老年人都還津津樂道於舊京的禮儀,因為這種禮數,已經融化到舊京的風俗中去了,對於那些老年人來說,它是一種「活生生」的回憶。
我聽過很多相聲界的前輩回憶那些禮數,其中說的最有趣的,當屬張文良,即查良燮先生。
——那會兒旗人最講禮節,比如稱呼對方為「您」,就算是親密的人,比如說,兄妹吧,之間也要稱呼您。「您吃飯。」「您喝水。」有的時候打起來了,「您不是東西!」「您才不是東西!」都不是東西了,還「您您」的呢。
看來,稱「您」不稱「你」,無關乎相聲的新舊,只關乎人的素質。
再舉一例,相聲中的矛盾及產生笑料,多因逗捧雙方相互「鬥法」而起。現在,往往逗哏的說出什麼出格的話,捧哏的都大喊一聲:「打住!」而相聲前輩王長友先生有一段老錄音,在逗哏的開始說大話的時候,王先生用那個特有的啞啞的嗓音平穩地說:「我先攔您清談。」
這是一個多有韻味的情境。
京劇、四合院、老城根、兔爺、禮數……似乎老北京的一切都離開我們越來越遠了。
我每次看那些展現為北京風情而拍的影視,都有夕陽下的鐘鼓樓、東西城的老胡同、角樓下飛揚而過的那一片鴿哨聲、房簷邊上一陣一陣的槐花香、街市上的豆汁焦圈、公園裡的象棋馬扎……然而所有的這些,都已被林立的高樓、寬闊的馬路、如粥的車流和各地口音的普通話代替了。拆遷把老北京人都拆到了五環以外,也許老北京的那種安定平和又深文雅噱的文明,已經只存在於故紙堆中了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