先秦兩漢魏晉南北朝文論講疏 第55章 劉勰與《文心雕龍》 (8)
    劉永濟先生對《物色》一篇的詮釋我以為值得重視,劉先生說:"本篇申論《神思》篇第二段論心境交融之理。《神思》舉其大綱,本篇乃其條目。蓋神物交融,亦有分別,有物來動情者焉,有情往感物者焉:物來動情者,情隨物遷,彼物象之慘舒,即吾心之憂虞也,故曰'隨物宛轉';情往感物者,物因情變,以內心之悲樂,為外境之歡戚也,故曰'與心徘徊'。前者文家謂之無我之境,或曰寫境;後者文家謂之有我之境,或曰造境。前者我為被動,後者我為主動。被動者,一心澄然,因物而動,故但寫物之妙境,而吾心閑靜之趣,亦在其中,雖曰無我,實亦有我。主動者,萬物自如,緣情而異,故雖抒人之幽情,而外物聲采之美,亦由以見,雖曰造境,實同寫境。是以純境固不足以謂文,純情亦不足以稱美,善為文者,必在情境交融,物我雙會之際矣。"因為《物色》篇是申論《神思》篇"神與物游"的論題,所以把它作為"剖情析采"部分的重要論題來論說當然是合理的。

    六、知音論

    這一部分的內容,今人不稱之為"知音論",而稱之為批評鑒賞論,這大體不錯,但為照顧歷史實情,仍然選擇劉勰自己的說法,總稱這一部分為"知音論"。"知音論"部分涉及的文章有四篇,一篇是《時序》,主要是根據"時運交移,質文代變"、"歌謠文理,與世推移"的原理宏觀地對各代詩文總體風貌進行歷時性的批評鑒賞,所得結論也是"蔚映十代,辭采九變"的宏觀論說,基本上不涉及具體詩文作家的批評,要說是"知音論"的話也可以,只不過不是對具體作家的知音,而是對各個時代的知音與批評鑒賞而已。一篇是《才略》,主要是對各個時代的詩文代表作家進行批評鑒賞。

    一篇是《知音》,這是本部分的核心篇章,也是本部分要具體分析講疏的內容。一篇是《程器》,從其內容看,劉勰可能本來要講作家的道德批評論或作家道德修養論,但結果講成了為作家打抱不平,以各種例證具體反駁對文人"類不護細行"的苛刻指責,以為"人稟五材,修短殊用,自非上哲,難以求備",無需對"文士之疵"、"文士之瑕累"過於放大,對於"名崇而譏減"、"將相以位隆特達,文士以職卑多誚"的現象也特別表達了憤懣,當然最後劉勰還是認為詩文作家應該"蓄素以弸中,散采以彪外",以求自我道德的完善。知音論部分的核心既然在《知音》篇,所以下面就主要講《知音》一篇以為本部分的代表。

    劉勰在討論"知音"這個問題的時候,一開篇就定了一個調——知音難。知音難不僅適用於劉勰那個時代,就是我們這個時代也同樣適用。既然"知音"甚難,那難到什麼程度?劉勰說:"知音其難哉!音實難知,知實難逢,逢其知音,千載其一乎!"就是說千年能夠找到一個知音已經不錯了,這話雖然有些誇張,但是,知音難也確乎為歷代的事實。

    為何知音如此之難呢?為何千年都難以找到一個真正的知音?劉勰對知音其難的原因進行了探討,找出了若干方面的原因,第一個原因是社會原因。

    劉勰所指的社會原因又分三個層面。第一個層面是"賤同思古"的世俗心態,這是我們看見的人情之常態。在劉勰看來,這種貴遠賤近的心態帶來的一個基本的風氣,就是"日進前而不御,遙聞聲而相思",劉勰舉了韓非和司馬相如兩個人的遭遇作為例證,"昔《儲說》始出,《子虛》初成,秦皇漢武,恨不同時"。韓非《外儲說》剛出來的時候,秦王看到後覺得太好了,擊節讚賞,歎息道:"寡人得見此人與之遊,死無恨矣。"司馬相如《子虛賦》流傳天下,漢武帝讀而善之,感歎"朕獨不得與此人同時哉",以為司馬相如是古人。

    (二)心物論(2)

    但是,當秦王得到韓非,漢武見到相如,二人的命運非但沒有更好,反而是或被囚或被輕視,劉勰說:"既同時矣,則韓囚而馬輕。"這確實是歷史的事實,秦王得到韓非後,不但"未信用",反而聽信讒言"下吏治非",終致韓非囚中自殺。在漢武帝歎息《子虛賦》作者不與他同時之後,狗監(蜀人,皇帝出獵之犬的養護官員)楊得意對漢武帝說:"臣邑人司馬相如自言為此賦。"報告說《子虛賦》作者不但活著而且就是敝人老鄉,於是司馬相如受到召見,但結果也很不理想,"以為郎"而已,只是作了一個文學侍從,一點也沒有受到重用。秦皇、漢武雖然貴為帝王,但是也和常人一樣,貴遠賤近,賤同思古。故劉勰在《知音》篇中感歎道:"豈不明鑒同時之賤哉!"俗情如此,非一朝一夕可以改變,欲覓真正"知音"者當然很難。

    社會原因的第二個層面則是"崇己抑人"導致知音其難。這個層面也就是曹丕《典論·論文》中所說的"文人相輕"的現象。在這個問題上,劉勰在《知音篇》中引用的材料和觀點基本上是曹丕《典論·論文》裡面的東西,他說:"才實鴻懿,而崇己抑人者,班、曹是也。""班"指班固,"曹"指曹植,班固嘲笑過傅毅"下筆不能自休",而曹植在《與楊德祖書》中"深排孔璋",以為陳琳(字孔璋)"畫虎不成,反為狗者也",並嘲笑劉季緒才不能逮於作者而喜好"詆訶文章"。同時文人之間,最易文人相輕,既然文人相輕,找個知音肯定難了。這既然是俗情如此、非一朝一夕可改變的事情,故而劉勰也只能感歎了。

    社會原因的第三個層面是"信偽迷真"。劉勰《知音》篇中舉的例子是漢代的樓護:"君卿唇舌,而謬欲論文,乃稱'史遷著書,諮東方朔'。"相信道聽途說的言論,從而把真的變成假的,假的變成真的,使人真偽難辨。這樣的人口才極佳,在社會上有一定的影響,但自己沒有主見,往往輕信傳言,又廣泛傳播傳言,從而使整個文壇烏煙瘴氣、魚目混珠。現在也有很多這樣的情況,一些人在文壇、評論界專門幹這種把水攪混的事情,讓大家無法清楚地辨別好壞優劣。這是劉勰探討知音其難的社會原因的三個方面。這三個方面無論是"賤同思古",還是"崇己抑人",還是"信偽迷真",都是世俗風氣而已,它們均非一朝一夕可以改變者,千古如此,故千古知音難覓。
本站首頁 | 玄幻小說 | 武俠小說 | 都市小說 | 言情小說 | 收藏本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