先秦兩漢魏晉南北朝文論講疏 第13章 先秦儒家對\"文\"的思考 (4)
    "在王夫之看來,聖人為什麼要用詩來教,原因就是如果不用詩來教,人們就會沉浸在"祿位田宅妻子之中",從而"數米計薪,日以挫其銳氣"。為什麼會這樣?王夫之說"惟不興故也",然後人就成了"仰視天而不知其高,俯視地而不知其厚"的狀態,人完全成了一個純粹的物質和動物,然而"興"的目的卻是要把人從這種功利境界中解放出來,讓人從數米計薪中解放出來,從而完成人的境界的昇華,這也是詩所謂"興"感發人之志意的歸趨。王夫之的這個說法並不是專門針對孔子的"詩可以興"而發,但是,確實又深得孔子真意。當然,完全脫離功利是不可能的,也完全不必要。有一副對聯做得很絕,"風中有朵雨做的雲,灶上有鍋米做的飯",如果你天天腦袋裡只想著"灶上有鍋米做的飯",一輩子也不能夠坐到雲端,去欣賞所謂"風中有朵雨做的雲","興"就是讓你吃完灶上那鍋"米做的飯"後還能夠升入雲端去自由地遐想,"興"就是要你從"灶上有鍋米做的飯"中解放出來,讓你知道世界上還有"風中有朵雨做的雲"這樣的事情。當然,不可能每個人都是全部陷入理想主義。全部陷入理想主義者,也會是一種悲劇,這個需要去平衡。

    2.詩可以觀

    "觀"什麼呢?鄭玄說的是"觀風俗之盛衰",朱熹說的是"考見得失"。這裡面涉及的問題實際上是詩的社會功能。"興"可以說是對人的個體而言,"觀"更多的是針對社會,也就是"觀社會"。無論是"觀風俗之盛衰"還是"考見得失",這在古代社會,特別是在春秋賦詩活動中本來就是常見現象。"季札觀周樂"就是這樣,為之歌鄭風,他在鄭風裡面看到的"是其先亡乎",即這個國家恐怕要最先滅亡了。這就是觀風的典型事例,觀風俗之盛衰也就是這個意思。然而,詩除了可以"觀風俗之盛衰"、"考見得失"外,亦然可以"觀志"。春秋戰國時期的外交官(那個時候叫"行人")都是高水平,外交官在交往中常常稱詩言志,同時也以詩評價對方國家的政教情況。詩是委婉的,不像口語那樣直接,聽者也能夠從這種"微言"中"相感",完成"觀志",同時也完成外交使命。你用詩來評價,那麼別人就會從你所稱之詩來反觀你的志向,觀一個人的人品。

    3.詩可以群

    "群"的流行解釋是"群居相切磋"(孔安國),指的是個人與個人之間的"群",在個人與個人之間並不一定有血緣關係,或者是朋友之間,或者是同學之間,"同門曰朋,同志曰友",這些人因為志趣相同而又被一個共同的東西吸引而聚集在一起,相互發明,相互切磋,相互提高。這就是"群居相切磋"的基本含義。

    如果撇開"詩"的範圍,其實在古代社會"群"這個字還可以有多方面的發揮的餘地。"群"既可以是"使天下群",也可以是"使列國群",還可以是"使家族群"。中國古代的一個基本制度是朝貢制系,朝貢體系中有一個五服制,以京畿為中心,一圈一圈地蕩漾開去。最裡的一服是"甸服",其次是侯服、綏服,再外面是要服、荒服,最遠的是荒服。"先王之制,邦內甸服,邦外侯服,侯衛賓服,夷蠻要服,戎狄荒服。日祭、月祀、時享、歲貢、終王,先王之訓也。"古代朝貢制度有一個最基本的要求,就是要萬方來朝的"群"的局面。如果實現了這個,就意味著天下已"群"。萬方來朝的時候才叫做天下群。如果萬方不來朝拜怎麼辦,挨著最近的這幾服非來不可,不來是不行的,如果不來,天子就有權力征伐。大家學過《左傳》裡面的文章,齊桓公責楚王"貢苞茅不入,無以縮酒",如果不來朝拜,就代天子來征伐你。

    最外面的兩服就沒有這個嚴格的要求,你來歡迎,你不來就是我的修養不夠,是我的責任,所謂"遠人不服,則修文德以來之",終究要達到"近者悅,遠者來"的效果。如果遠者不來,遠人不服了,則修文德以來之,文德也修了,遠人最終還是來了,這樣天下就群了,天下合為一體了,也就是我們所說的天下一家。但是遠人不服的情況下,責任不在"遠人"而在自己,是自己修德不夠,而"詩書禮樂"皆修德之具。至於詩在這個意義上的"群"中到底發揮過實際的作用沒有,還需要我們去研究。至於"使列國之間群"這一層面,擔任這一功能的往往是那些外交官。

    春秋時期已經盛行這一現象,戰國時期蘇秦、張儀之類的人更是如此,他們憑著自己的三寸不爛之舌穿梭於列國之間,可以使列國之間群,也可以使列國之間不群反而"離",而他們的三寸不爛之舌又往往錘煉於"詩"中。孔子說:"不學詩,無以言。"至於"使家族群",也是家族自身的願望。"詩"在家族內部是否發揮過"群"的功能,似乎也需要更嚴格的論證來說明。孔子說學詩可以"事父事君",其中"事父"的功能是否也透露了某種"群"的因素呢?這些是我在"詩可以群"的流行解釋之外的一點發揮性補充說明,不作為對"群"的正式解釋的一部分,但可以供各位做參考。

    4.詩可以怨

    "怨"是這四個功能中最重要的功能之一,孔安國的解釋是"怨刺上政"。所謂"怨刺上政"也就是批評天下的政治的意思,所以這一功能講的是詩的批評功能。那麼關於怨的具體內容,我們可以從《詩經》和孔子自己的思想中總結出來這麼幾條。第一,怨具有天然性和必然性。難道不怨不行嗎?不行!孔子講"貧而無怨難"。從貧的角度來說,不怨很難,那麼富人呢,同樣也要怨,有一句流行的話說"人生不如意十之八九",人生是不完美的,社會是不完美的,人生的不完美的和社會的不完美,決定了怨具有必然性,除非人生完美到無以復加的地步,社會完美到無以指責的地步,否則"怨"就有它天然的合理性與必然性。第二,怎麼個怨法呢?孔子或者儒家不主張把"怨"局限於為己而怨,主張從為己而怨走向為天下而怨,小怨為己,大怨為人,為天下。從為己走向為天下,這個"怨"才有更大的價值,否則沉浸於小怨之中,就僅僅只有情緒發洩的作用而已。

    杜甫的《茅屋為秋風所破歌》為什麼千古傳唱?它的價值就在於一方面為己而怨,怨自己的茅屋太過破爛,但是又始終沒有停留在怨自己的茅屋破爛,而在於代天下寒士而怨,"安得廣廈千萬間,大庇天下寒士俱歡顏"這一句,使得全詩走向了新境界,從個人之怨走向為天下而怨,故引起永恆的共鳴,這就是儒家所主張的"怨"的路線圖的經典案例。第三,怨的方式。怨有很多種,但孔子或者儒家主張"怨"也要合乎中道。儒家不主張歇斯底里的"怨",不主張破壞性的"怨",儒家所主張者是建設性的怨,這形成了中國傳統所主張的"怨而不怒"的中道原則。

    就是說,即使是怨,"怨而怒"則過,怨而不怒就合乎中道。這跟孔子所說的"哀而不傷"是一樣的。怨而怒就是過,如果不怨就是不及,所以說要怨,但又不要怒。大家不要小看這一點,儒家提出的這個怨的價值以及怨的原則,既總結了前人又開創了未來。為什麼說開創了未來呢?中國幾千年的文學,我們可以一言以蔽之,就是"怨者的文學"。大家所學的古代文學,百分之九十的可以說是怨者的文學。人生不完美,社會不完滿,那麼必然會怨。那麼為什麼這麼多人怨呢?除了"怨"本來具有必然性、普遍性之外,還有一個原因,那就是"怨"容易寫好。不怨不容易寫好,歐陽修說過一句話"歡愉之辭難工,窮苦之言易好",所以說中國幾千年文學主流也不得不是怨者之流。

    (四)詩的實用功能

    第一個是"多識鳥獸草木之名"。很多人不講詩的這個功能,其實這個功能也重要,讀詩起碼讓我們可以多認識幾種鳥獸、草木、蟲魚啊,特別是對小孩更是如此。《詩經》裡面到底有多少鳥獸、草樹?三國時期有一個學者叫陸璣,寫了一本書,叫《毛詩草木鳥獸蟲魚疏》,專門把《詩經》當動物學、植物學的著作來研究,研究了《詩經》裡面所涉及的動物、植物。他研究了多少種動植物呢?草本植物80種,木本植物34種,鳥類23種,獸類9種,魚類10種,蟲類18種,總共有動植物170多種。例如陸璣解釋"參差荇菜"中的"荇菜"為"荇,一名接余也。白莖,葉紫赤色,正圓,逕寸餘,浮水上,根在水底,與之深淺等。莖大如釵股,上青下白。

    鬻其白莖,以苦酒浸之,脆美可案酒";解釋"采采芣苢"中的"芣苢"為"芣苢,一名馬舄,一名車前,一名當道,在牛跡中生,故曰車前、當道也,今藥中之車前子是也。幽州人謂之牛舌草,可煮作茹,大滑其子,治婦人難產"。這是關於植物方面的解釋。再來看動物方面的解釋。陸璣對"騶虞"的解釋是"騶虞,即白虎也,黑文,尾長於軀,不食生物,不履生草,君王有德則見,應德而至者也";對"碩鼠"的解釋是"今河東有大鼠,能人立,交前兩腳於頭上,跳舞善鳴,食人禾苗,人逐則走入空樹中,亦有五技,或謂之雀鼠。其形大,故序雲大鼠也"。陸璣研究得非常仔細,所以這本書被稱為中國古代第一本有關動植物的專著。小孩子讀《詩經》起碼可以知道世界上很多動植物的知識。現在有動植物專家從這個角度去研究《詩經》,研究那個時候的生態環境,這也是一種研究方法。當然,更可以研究《詩經》的社會生活史、社會制度,研究先秦時期的戀愛風俗。

    第二個是事父事君。詩可以用於儀式,詩樂一體,載歌載舞,在儀式中侍奉長上。

    第三個是達政專對。關於這一點,孔子說:"誦詩三百,授之以政,不達;使於四方,不能專對,雖多,亦奚以為?"也就是說,通達詩歌,人應該學會處理內政政務的能力,學會應對外交的能力。這個方面前面講了不少,這裡不再細說。在孔子看來,學了詩而不能"達政專對",學得再多也無用,所謂"雖多,亦奚以為"。

    三、孟子關於"詩"與"文"的思考

    (一)概說(1)

    我們要瞭解孟子關於《詩》的思考,需要先對他的整體的思想做一個概觀的瞭解。我們都知道孟子在中國思想史上的地位,在儒家的道統譜系中,孟子的地位僅次於孔子,孔子被稱為聖人,孟子被稱為亞聖。特別要注意的一點是,唐代的韓愈在談儒家的道統譜系時,有孟子但無荀子,這也充分說明孟子在儒家思想史以及整個中國思想史中的地位很尊崇。為什麼孟子的地位那麼高?在後世,特別是在宋明儒家這裡,孟子的地位被提到了歷史上最高的程度。出現這個現象的關鍵原因是,孟子講的是心性之學,與宋明儒家的主流傾向相合。孟子被稱為儒家中的理想主義,相對而言,荀子就被稱為儒家中的現實主義關於儒家的理想主義與現實主義的觀點。

    我們去讀《孟子》的話,會發現孟子基本上都是在和別人辯論,這也說明孟子擅長辯論,所以孟子文章的大風格我們就可以一言以蔽之,叫"氣盛言宜"。孟子確實"氣盛",充滿了道德上的優勢與氣勢,從而使其文章"言之短長與聲之高下者皆宜"。孟子主要的論辯對手是所謂的楊、墨。孟子說:"聖王不作,諸侯放恣,處士橫議,楊朱、墨翟之言盈天下。天下之言,不歸楊,則歸墨。"這兩家的思想既然在當時的影響這麼大,當然成為孟子批判的主要對象。那麼,當時楊朱的思想主要是什麼呢?孟子說"楊氏為我","為我"是楊朱的思想核心,"為我"到什麼程度呢?孟子說:"楊子取為我,拔一毛而利天下,不為也。"這是徹底的個人主義思想。關於楊朱的思想,《韓非子》中也有記載,說:"今有人於此,義不入危城,不處軍旅,不以天下大利,易其脛之一毛。"其後,《呂氏春秋》、《淮南子》中也小有記載:"陽生貴己";"全生葆真,不以物累形,楊子之所立也,而孟子非之"。這些論說是後世的,但大體上應該體現了楊朱思想最根本的東西。
本站首頁 | 玄幻小說 | 武俠小說 | 都市小說 | 言情小說 | 收藏本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