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簡介
張五常,1935年12月生於香港,國際知名經濟學家,新制度經濟學和現代產權經濟學的創始人之一。
張五常畢業於美國加利福尼亞大學洛杉磯分校經濟學系,以《佃農理論》和《蜜蜂的神話》享譽學界,其中《佃農理論》獲得芝加哥大學政治經濟學獎。上世紀80年代起在香港報界以產權理論分析時局,引發巨大反響。
張五常對中國的改革開放和英治香港時期的自由開放極為推崇。並曾於1988年引薦弗裡德曼會見當時的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務院總理,據說朝鮮民主主義人民共和國經濟管理階層也時常閱讀其文章。
此人一向狂放不羈,喜出狂言,經常發表一些聳人聽聞的言論,在經濟學圈內素有「狂生」之稱,自稱為「華人世界裡最有影響力的經濟學家」。令人不可思議的是,他出言必稱自己和經濟學大師科斯、弗裡德曼的交情,並自稱是唯一一位未獲諾貝爾獎而被邀請參加了當年諾貝爾獎頒獎典禮的經濟學者。
1.特立獨行的少年
1941年12月8日凌晨,香港啟德機場和停泊在海面上的英軍戰艦被日機轟炸,英租界下的平靜生活就此被打破。在短短18天後,由於無力抵抗日本侵略者的火力進攻,英軍被迫投降,香港開始了為期三年多的血腥野蠻的「日治時期」。
此時的香港政治經濟一片混亂,物資緊缺、餓殍遍野,為了逃難,很多香港居民輾轉到了祖國大陸,這其中就有張五常。
張五常在家排行第九,當時只有6歲多。張父文來是一個小商人,張母蘇紅是一個傳統的中國婦女,家境還算殷實。為了分散風險,父母決定分頭行動——張父與長子和兩個女兒留在香港,張母帶著包括五常在內的7個兒女逃難到廣西。
說到張母,張五常在日後的文章中屢次提到,作為一個傳統的中國女性,她的婚姻是包辦的,在沒有見過張父的情況下兩人就結為了夫婦,並生有10個兒女。雖然不識字,可是張母有著極高的投資天賦,在日軍侵略前,她不僅購買了保值的黃金,還儲存了大量的食鹽與花生麩,這些東西在他們逃難到廣西後,救了許多人的命。
母親對張五常的影響是很深的,1972年張五常的《兒女的產權與婚姻合約》就是在母親傳統的三從四德婚姻觀念中得到啟發的,這是後話。
在那個兵荒馬亂的年代,飢餓隨時都會奪去一個鮮活的生命。與自己玩耍的小朋友一個個地餓死,但張五常勉強活了下來,所以說現在他對中國青年孜孜不倦的教誨和期望,是深深扎根在那個幼小內心的苦楚和無奈之上的。
那時,張五常曾經背著饑病交迫、奄奄一息的妹妹走在田野上,尋覓可以充飢的東西。這種經歷培養了他與農民的特殊感情,也增長了他的農業知識,對農業和農民這種不可磨滅的印象為他後來的成名之作《佃農理論》增添了不少鮮活的現實成分。
這樣的生活一直持續到1945年日本投降。此時歷經戰亂的張家已經敗落,所幸張家父母對教育很是重視,家裡的孩子沒有一個因戰亂而輟學。
張五常此時被送進佛山的華英學校讀書,特立獨行而又有極強自我創造表現欲的他學業一塌糊塗,屢次降級,並且以調皮搗蛋聞名全校,最終被華英學校開除。回到香港的灣仔書院以後,張五常依然我行我素,僅僅算是勉強畢業,後經欣賞他獨特思維方式和做派的郭煒民老師推薦升入了皇仁書院。
在皇仁求學的日子,張五常的學業並不見長,又留了一級,不過其他方面略有所長,口琴比賽獲過獎,還在校刊上發表過文章,遺憾的是最後他還是沒有逃過因為作文考試差一分不及格而被皇仁掃地出門的厄運。
不過現在看來,也許正是這些叛逆和坎坷成就了張五常。在日後的科研工作當中,他保持了獨立思考、自成一派的研究風格,因荒廢學業為代價而養成的廣博的愛好也為他今後的成就做了鋪墊,像攝影愛好甚至成為了他初到北美得以謀生的手段。
1957年7月31日,張五常離開香港,踏上了赴北美求學之路。
2.與眾不同的求學之路
到了加拿大多倫多,想拿個商科文憑的張五常四處碰壁,在從香港過去的近500名學生中,竟然只有他沒有一個學校願意收。迫於生計,張五常在當地的一家攝影室當了一名攝影師。
不知是機緣巧合,還是吉人天相,在這期間他碰上了改變他命運的人——王子春。王子春覺得他是個可造之材,於是給他推薦閱讀書目,教張五常英文寫作和很多關於做學問的典故,並鼓勵他嘗試申請美國的學校。在王子春那裡,張五常學到了對他影響深遠的一課:寫文章一定要makesense(言之有理)!
終於,美國加州大學洛杉磯分校[加州大學洛杉磯分校,美國最頂尖的公立大學,位於美國加利福尼亞洛杉磯的Westwood。是美國商業金融、高科技產業、電影藝術等專業人才的搖籃,是全美培養尖端人才領域最廣的大學。它是加利福尼亞大學系統中的第二所大學,與加州大學伯克利分校(UCBerkeley)齊名。
]向他伸來了學術生涯的第一根橄欖枝。1959年秋,張五常入讀本科。歷經磨難的張五常此時在學業上非常用心,開始讀商科,後改讀經濟系,1962年6月就以優異的成績拿到了碩士學位。
此時老天卻給張五常開了個不大不小的玩笑。按照校方規定,碩士畢業要繼續攻讀博士的學生要通過一個口試,例行公事般的考試形式,在他之前的學生都悉數通過,到了張五常這裡卻破了紀錄,成為有此考試以來唯一一個沒有通過的學生。
在這場以赫舒拉發[赫舒拉發,加州大學洛杉磯分校的卓越經濟學教授和名譽退休教授。在劍橋大學出版社出版著作《不確定性與信息分析》和《力量的黑暗面》。美國文理科學院和計量經濟學會的會員,曾任西部經濟學會的會長、美國經濟學會的副會長,後者曾提名他為2000年的卓越會員。曾供職於《美國經濟評論》、《經濟行為與組織期刊》和《生物經濟學期刊》編輯部。
]為主考的口試中,有關高級經濟理論的提問,張五常對答如流,然而,卻因為一個非常初級的問題一時語塞,最終被判不及格。本來他是沒有繼續攻讀博士的機會的,但在幾位教授的努力下,給他爭取了一次補考的機會。考試之前,張五常在初級理論上痛下了3個月的工夫,補考順利通過。這次考試與張五常日後在研究中特別注重對基礎理論的把握是不無關係的。
旁聽是張五常求學生涯的一大特色。其師赫舒拉發和艾智仁均為張五常旁聽3年後才拜的老師。張五常覺得生平最大榮譽就是有此二師,對二人的敬佩和尊重之情可見一斑。
赫舒拉發是研究價格理論中投資理論的大家,財務學的開山鼻祖。他的課堂上可以輕鬆發問,氣氛融洽,但並不是每個問題赫氏都會回答,他只對那些有創見的問題感興趣,所以張五常就在課下下足了工夫,從各個角度、不同層次把要提的問題弄清楚,找到一個最有新意的方式以便得到赫氏的解答。
張五常在創造性的發問中與赫氏熟識了,不到1年工夫,赫氏的課堂問答竟然變成了他與張五常的二人對話。更有趣的是,有時候因為一些事情的耽誤,張五常上課遲到,赫氏居然會停課等他。在旁聽兩年後的一次談話中,赫氏對張五常重複地聽自己的課提出了疑問,你一次又一次聽我的課,難道是我的經濟理論你還沒有掌握?張五常的回答是,你的理論我早在書本上學完了,重複聽課是要學習你的思維方式。這樣的回答更能看出張五常過人的思考和學習方式,雖然兩個人風格迥異,但是張五常兼收並蓄,一遍又一遍地旁聽,從赫氏的言談中汲取精髓,融會貫通,完善著自己的思維方式。
艾智仁是現代產權經濟學創始人。他的課堂沒有赫舒拉發那樣隨意,旁聽生是不准發問的,並且艾智仁不在辦公室接待學生,張五常就在下課時衝出教室在路上向他求教。剛開始一聽到張五常的問題,艾智仁就會問他是否讀過相關的文章,幾次三番,在提問之前,張五常總是盡可能多地查閱相關資料,力圖將問題都弄明白之後,拿出實在不明白的問題去求教。對提問的苛求完美使張五常深入到了經濟理論的各個細節,在深度上把握了各種不同的觀點。由於準備充分,對艾智仁提出的問題對答如流,張五常最終獲得了令其他同學羨慕的到辦公室單獨求教的機會。
在張五常的求學階段,不得不提到一個此時並未與之謀面,而後卻一見如故、結下亦師亦友深厚情誼的人,他就是榮獲1991年諾貝爾經濟學獎的英國經濟學家科斯[科斯因為「對經濟的體制結構取得突破性的研究成果」,榮獲1991年諾貝爾經濟學獎。他的傑出貢獻是發現並闡明了交換成本和產權在經濟組織和制度結構中的重要性及其在經濟活動中的作用。科斯的代表作是兩篇著名的論文,其一是1937年發表的《企業的本質》,該文獨闢蹊徑地討論了企業存在的原因及其擴展規模的界限問題,科斯創造了「交易成本」這一重要概念來予以解釋。其思想被概括為「在完全競爭條件下,私人成本等於社會成本」,並命名為「科斯定理」。
]。
科斯創造了「交易成本」[交易成本又稱交易費用,交易成本理論的根本論點在於對企業的本質加以解釋。由於經濟體系中企業的專業分工與市場價格機能之運作,產生了專業分工的現象;但是使用市場的價格機能的成本相對偏高,而形成企業機制,它是人類追求經濟效率所形成的組織體。由於交易成本泛指所有為促成交易發生而形成的成本,因此很難進行明確的界定與列舉,不同的交易往往就涉及不同種類的交易成本。
]的概念,並提出著名的科斯定理,「在完全競爭條件下,私人成本等於社會成本」。張五常在碩士求學期間一次偶然的機會,從重金拍得的一本殘破的期刊《法律與經濟學報》上知道了科斯,之後又花了3年時間反覆研讀科斯的《社會耗費問題》,甚為佩服,也就是從那時起,兩人的思想漸漸靠在了一起。在後來的諾貝爾領獎發言中,科斯特別強調了張五常所作的貢獻,而當年被邀參加頒獎典禮的,張五常是唯一一個未曾獲得過諾貝爾獎的經濟學者。
3.「破釜沉舟」之佃農理論
張五常的博士讀得似乎不如學士和碩士那般順利,1963年之後的3年間,張五常都沒有找到自己滿意的論文題材。
起初的兩年,張五常四易其題,均以失敗而告終,挫敗感使他幾欲放棄學業。但與此同時,張五常搜集和分析材料的技能卻得到了大幅提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