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嘉誠大全集 第45章 用人有方——從親力親為到指揮若定(1)
    管理一個企業、一個團隊,不是讓管理者自己去做所有的事情,而是會輕鬆搞定團隊成員,合理安排他們做事。指揮千軍萬馬,不如用好一人。再勇猛的將軍,也不能只靠自己打勝仗;再精明的商人,也不能一個人賺下所有的錢。所以,要想把事情做好,就要會用人,用好人,用對人。

    不拘一格用人觀

    一個成功人士,並不是他手裡有多少錢財,有多少資產,而是他手裡有多少人才。一個人最大的本事,就是知道人才是最大的資源,並且懂得如何用人。越有本事的人越要用人,越要用能人。商場如戰場,無論將領是多麼的優秀,身邊如果沒有精兵強將,也不能把敵人打敗。同樣,雖然駿馬品質是優良的,能日行千里,闖難走險,但是,如果讓它去幹犁地的活兒,它卻不如耕牛。堅固的車子雖然能載大量的貨物,但如果把它當渡河的工具用,卻比不上船。這是為什麼呢?因為馬、牛、車、舟各有其長短,使用時必須是各用所長、各得其所。用人也是如此。

    李嘉誠出身寒門,通過半個世紀不懈的努力和奮鬥,從一個普通人成為商界名人並取得了令人矚目的成就,其中,他的勤奮和聰明必然是不可少的。但提起他的成功之時,李嘉誠卻坦然告知,良好的處世哲學和用人之道是今日成功的前提,其中人才是最關鍵的。

    李嘉誠在長江實業集團發展到一定規模時,敏銳地意識到,企業要發展,人才是關鍵。一個企業的發展在不同的階段需要的專業人才也是不同的。而他當時的企業所面臨的「人才困境」較為嚴重。李嘉誠突破了重重的阻力,把一批創業之初一起打江山的忠心苦幹的「難兄難弟」勸退了,果斷起用了一批年輕有為的專業人才,為集團的發展注入了新鮮血液。與此同時,他也制定了一些相應的用人措施,諸如:開辦夜校培訓在職員工、選送有培養前途的年輕人出國深造。而李嘉誠也為自己請了家庭教師,自學英語和其他知識。

    李嘉誠組建了一個高級領導班子。在這批人裡,既有具備傑出金融頭腦和非凡分析本領的財務專家,也有經營房地產的「老手」;既有生機勃勃、年輕有為的香港人,也有作風嚴謹,善於謀斷的西方人。李嘉誠之所以能夠取得現在這麼大的成就,長實能成為縱橫東西的跨國集團,是因為他迴避了東方式家族化管理模式。在內,他起用的那些「洋專家」把西方先進的企業管理經驗帶入長實,使之在經濟的、科學的、高效益的條件下運作;在外,特別是在西方,這些西方人不但是李嘉誠接洽收購的先鋒,而且還成為了長實向西方市場進軍的嚮導。

    李嘉誠知道:不僅要在企業發展的不同階段大膽起用不同才能的人,而且要在企業發展的同一階段,把人才的特長髮揮出來,恰當、合理運用不同才能的人。香港商界盛傳李嘉誠左右手與「客卿」並重。在這些精英人士中,最令人注目的是精明過人,集律師與會計師於一身的李業廣和叱吒股壇的杜輝廉,後者為李嘉誠在股票發行、二級市場上的收購立了很大的功勞。

    李嘉誠在總結自己的用人心得時,形象地說:「大部分的人都會有部分長處,也都會有部分短處,好像大象食量以斗計,螞蟻一小勺便足夠。各盡所能、各得所需,以量材而用為原則;又像一部機器,假如主要的機件需要用五百匹馬力去發動,雖然半匹馬力與五百匹相比是小得多,但也能發揮其部分作用。」

    李嘉誠的這一番話把他的用人之道點了出來。

    要高度重視人才規劃工作,努力使人才發展戰略的科學性、人才統計的準確性和人才發展目標的可行性達到和諧、協調,實現人才規劃的前瞻性和實踐性。以業績和市場需求為現代人才觀的價值取向,破除唯學歷、文憑、資歷和職稱的老眼光,積極建立起一個人才施展本領的平台,建立能者上、庸者下、平者讓的激勵機制。

    李嘉誠管理下屬的方法與眾不同,他努力做到讓下屬喜歡自己。他認為:管理一家大公司,不可能每樣事情都親力親為,所以首先要讓員工有歸屬感,讓他們能夠安心工作。長江實業公司的高級職員也表示,李嘉誠管理的成功就在於他懂得掌握時機,乘機吸納人才,且能夠做到速戰速決,在最有利的情況下達成交易。

    今日的世界不只是一個瞬息萬變的世界,還是一個突飛猛進的世界。世界經濟貫穿在這種劃時代的大變革之中,也呈現出愈來愈激烈的商業競爭態勢,而這種激烈的商業競爭,歸根結底是企業之間的人才和智慧的競爭。李嘉誠正是其中主宰和操縱這些競爭的高手。

    潮州人周千和、上海人盛頌聲,都是20世紀50年代初期就跟隨李嘉誠南征北戰的創業者,是李嘉誠創業興家的將相之才。

    長江實業發展具有一定規模之後,李嘉誠便開始著手選拔人才和發掘人才。他打破東方家族式管理企業的傳統格局,構架了一個擁有一流的專業水準和超前意識而且組織嚴密的現代化「內閣」,來配合他經營龐大的李氏王國。

    一家評論雜誌這樣寫道:「李嘉誠這個內閣,既結合了老、中、青的優點,又兼備中西方色彩,是一個行之有效的合作模式。」李嘉誠擁有地產、通訊、能源、貨櫃碼頭、零售、財務投資及電力等業務,涉及領域十分廣泛。圍繞在李嘉誠身邊協助他經營的得力助手有長江實業及和記黃埔董事局副主席麥理思、長江實業副董事長兼總經理周千和以及董事週年茂、霍建寧、和記黃埔董事兼總經理馬世民,長江實業董事洪小蓮。

    週年茂曾經由李嘉誠指定為長江實業的專門人才,當年30餘歲,被送往英國攻讀法律,是周千和的兒子。書生型的週年茂是經營地產的老手,1983年就被李嘉誠選為長江實業董事和公司指定發言人。

    畢業於香港大學的霍建寧,1979年在美國留學歸來後就進入長江集團,處事低調的霍建寧有著傑出的金融頭腦和非凡的預算本領。一開始出任會計主任,其後又考得澳洲會計師資格,到1985年被委任為長江實業董事。

    為李嘉誠立下汗馬功勞的精明能幹的「女強人」洪小蓮,在60年代末期,也就是長江實業尚未上市之前就作為李嘉誠的秘書,跟隨李嘉誠長達21年之久,直到今天仍是長江實業董事,深得李嘉誠信任。

    不僅如此,深悉「古為今用,洋為中用」的李嘉誠,不斷從古代聖賢的做人風範中學習和領會待人接物的正確態度。

    在20世紀60年代初期,李嘉誠就開始注意迴避東方式的家庭化企業管理,並在當時就開始大膽起用洋人。李嘉誠高薪聘請了ErwinLeissner來出任總經理,他是一位美國人,主要負責日常行政。不久又聘請了美國人PaulLyons為經理,他的任務是配合原來的200餘位基層管理人員實行企業的國際化管理,自此長江實業的管理格局蔚為壯觀。

    可以說,李嘉誠能有今日如此巨大的成就,正是因為他集中西方企業管理的精華,大膽起用外國人的結果。從某種程度上說,李嘉誠財團今日成為縱橫東西的跨國財團,正是他周圍這些外國人既出謀獻計,又充當「大使」在前方「衝鋒陷陣」的結果。

    李嘉誠廣羅天下之才且以誠相待,用思想和行動成功地證明了古代思想家荀子所說過的一句至理名言:每一個凡人,其實都可以成為偉大的禹。當然,李嘉誠獲得成功也離不開他的獨到的「眼力」,他能看到機遇,並很好地把握機遇。

    人才要尊重,要激勵,才能發揮作用。善待人才,以感情、事業、待遇留人,要以寬廣的胸懷對待偏才、怪才、傲才。

    人才是事業成功的關鍵,用事業凝聚人才,就是鼓勵人才幹事業,支持人才幹成事業。事業呼喚人才,事業成就人才。幹事業,做好工作、成就事業的強烈責任感和榮譽感是人才的共同特點。事業成功沒有保證是人才最擔心的問題之一,優勢發揮不出來,「英雄無用武之地」。人才者,用之則愈出,置之則愈匱。現實情況也表明,人才流失,很大的一個原因,就是自己的才幹沒有得到發揮,沒有自己發展上升的空間。由此可見,使用出人才,事業聚人才。領導幹部的一個重要職責,就是為各類人才搭建幹事創業的平台,在需要的時候,讓他們在適合的崗位建功立業、各顯其能。

    老闆都清楚人才在企業的重要性。但何時用人,用人何干,卻有水平高低、技巧精劣之分。這也正是李嘉誠的用人藝術的超人之處。

    在企業的發展過程中,在不同的階段,企業主所起的作用是不同的,而企業主下屬的輔佐人才,在不同階段其作用也不相同。這是李嘉誠經營多年的經驗總結。

    李嘉誠從無到有,從弱到強,從「打工仔」到世界超級巨富,從瀕臨破產的塑膠廠,到市值1200餘億港元的跨國企業。在人生道路上不斷創造奇跡的李嘉誠,也在不斷地提升他自己。

    任何一個獲得如此巨大成功的精英人士,決不是單槍匹馬,單純依靠個人之力取得成功的。他除了擁有得天獨厚的運氣,準確無誤的眼光之外,另外一個關鍵之所在,就是在用人方面具有「博采天下所長,而為己用」的胸襟和能力。

    李嘉誠就是以這樣的胸襟,大膽用人,不惜任何代價,去挖掘人才和培養人才的。正如長江實業「內閣」霍建寧、週年茂、洪小蓮等,都是李嘉誠苦心培養出來的得力左右手,也是長江實業的頂梁大柱。

    而且,身為李嘉誠集團所有公司的董事的霍建寧,是李嘉誠財團中最引人注目的尖兵力量,在《香港十大富豪點將錄》中佔有首席干將的地位。文中聲稱,霍建寧是和黃資金管理委員聯席董事總經理,協助李氏次子李澤楷擔當起「太傅」的責任,培育李氏家庭第二代精英。

    不僅如此,李嘉誠在逐步實現企業管理國際化的同時,也不放棄對西方科學管理知識的吸納,即使再忙他都會經常走出香港,到歐美各國巡迴考察,既從理論上又從實踐上瞭解西方、學習西方。

    英國人麥理思是長江實業董事局副主席,在《香港十大富豪點將錄》中佔有重要地位。具有出色管理之才的麥理思,70年代到香港後就與當時的華資明星企業主李嘉誠相識,且互相賞識對方的才能。1979年,麥理思加入長江實業開始直接追隨李嘉誠左右,為他的長江實業大效其力。

    李嘉誠的用人之道,顯然超群。他所重用的「客卿」中,最引人注目且立下不少汗馬功勞的便是胡關李羅律師行的高級合夥人李業廣和叱吒股壇的杜輝廉。

    長江實業自1972年上市以來,李業廣一直擔任董事,並像李嘉誠的另一位重臣霍建寧一樣,也是李嘉誠財團內所有公司的董事。始終低姿態的李業廣果然不負重任,在李嘉誠一系列擴建兼併的過程中,他確實為李嘉誠出過不少「錦囊妙計」。

    另一位為李嘉誠器重的「客卿」,便是身為外籍人士的百富勤、廣生行的老闆,也就是被外界稱為「李嘉誠的經紀」的杜輝廉。

    杜輝廉世代經紀,原來主理唯高達證券公司在香港的業務。在唯高達被萬國寶通銀行收購之後,杜輝廉得到李嘉誠的資助創立百富勤集團。杜輝廉在唯高達證券公司時,為李嘉誠出謀獻計,立下了不少汗馬功勞。特別是在1987年股災前夕,為李嘉誠集團成功集資100億港元。由此而來,更加得到李嘉誠的重用和信任。

    以誠待人並處處為他人著想的李嘉誠,便苦心安排要助杜輝廉一臂之力,讓杜輝廉自己得以幹一番事業。正如香港經濟評論文章在談到李嘉誠幫助杜輝廉沽出價值1.7億港元資金的物業以避免資金積壓時所提到的:「長江的著眼點,當然不是這蠅頭小利。從注資百富勤,到1980年9月以『友誼價格』把廣生行出售給百富勤。在這個努力實現的時刻,李嘉誠仍盡力造就替他打江山的杜輝廉,讓他幹一番事業,讓杜輝廉從一個股標經紀當上了兩家上市公司(百富勤和廣生行)的主席。」

    在20世紀90年代,香港華人見了洋人(特指有歐羅巴血統的白種人),不再有見「洋大人」的感覺。港人自信香港是東方之明珠,是全球經濟最發達地區,港人的收入及生活水平不比西方國家差。華人公司僱傭「鬼佬」(外國人)職員,理所當然。

    在20世紀80年代初可不同,由於百多年來洋人歧視華人的慣性,經濟上開始崛起的華人,仍存有抹不去的「二等英聯邦臣民」的潛意識。那時候,僱傭心高氣傲的洋人做下屬,是一件頗榮耀的事。

    李嘉誠僱傭洋人副手,會不會帶有炫耀之意?

    曾有記者問李嘉誠:「你的集團僱用了不少『鬼佬』做你的副手,你是否含有表現華人的經濟實力和提高華人社會地位的成分呢?」

    李嘉誠回答道:「我還沒那樣想過,我只是想,集團的利益和工作確確實實需要他們。」

    20世紀70年代初,長江工業工廠分佈在北角、柴灣、元朗等多處,員工兩千餘人,管理人員約200位。李嘉誠為了從塑膠業徹底脫身投入地產業,聘請美國人ErwinLeissner任總經理,李嘉誠只參加重大事情的決策。其後,長江工業再聘請一位美國人PanlLyons為副總經理。這兩位美國人是掌握最現代化塑膠生產的專家,李嘉誠付給他們的薪金遠高於他們的華人前任,並賦予他們實權。
本站首頁 | 玄幻小說 | 武俠小說 | 都市小說 | 言情小說 | 收藏本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