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嘉誠大全集 第43章 經營有道——從上街推銷到無形推廣(6)
    李嘉誠做事總是說到就做到,只要有承諾,就一定會兌現。他在回答記者關於「這次股市大跌,(百億)集資計劃是否會有改變或暫時取消」的提問時指出:「這次集資,其中50%是由我認購包銷的,和其餘包銷商的正式合同尚未簽署,如果要暫時取消在法律上是可以的。但我不想給人批評為不守信用,因為股價跌落就取消包銷,以避免損失,所以我個人承擔的責任一定照數兌現。……我希望維持長實系的合理股價,老實說,原因之一,也是在求鞏固長實系各公司的信譽。」

    事實上,李嘉誠本人按協議規定包銷長實一半的新股共99888920股,現金103851億元。僅是包銷長實新股數,李嘉誠的賬面損失達35億元。他負責包銷有關股票,也無收取分文包銷佣金。

    結果在李嘉誠的努力下,長實系四家公司百億計劃大功告成。除長實系的大股東或控股公司承擔其供股責任之一半50億元外,其餘50多億元由上述五家包銷商及數百個分包銷商承擔。由於這次集資行動大大鞏固了這些公司的財政基礎,從而保證了李氏家族在香港十大財團中仍然處於遙遙領先的地位。1987年度長江實業除稅後之綜合純利為港幣15.89億元,較之1986年之12.829億增加了23%。所以,李嘉誠在1988年元旦聚餐會上自豪地說:「在過去兩個月來,香港的經濟和金融市場,經歷了一次有史以來最大的波動,但我們公司和聯營公司,整個集團都做得很好,以智慧和辛勤爭取得來的業績,比去年更為有利,更為穩定。1987年的純利,有一個良好的數字,而集團的一切,前途都是非常美好的。」

    這次李氏集團收購英國大東電報局49%股權,使香港「有線電視」之爭形勢微妙。李嘉誠透露,在這次所購入英國大東電報局股份中,和黃占50%,長實佔30%,嘉宏占20%。

    鑒於當時香港對外通訊服務全由大東與電話公司所壟斷,大東與電話公司的專利權分別至2005年和1997年才結束。而隨著經濟的迅猛發展,通訊服務的需求不斷提高,有關利潤亦不斷上升。因此作為和黃主席的李嘉誠早就有意進軍電訊市場,同時發展通訊衛星,以分享通訊市場不斷上升的利潤。和黃對有線電視的經營權也很有興趣。若要發展通訊衛星,則必須在地面建立通訊網絡,這就需要打破目前由大東壟斷電訊服務的局面。

    後來,和黃與英國電訊及香港有線電視公司合作,成立和記專線電視,目的就是爭取有線電視經營權,借此建立通訊網絡。由於有份參與收購大東的和黃亦是當時爭奪開辦「有線電視」的兩大陣營之一的「和記專線電視」之股東(另一陣營為香港電話公司),因此李氏集團這次收購大東行動表明該集團有意染指廣播事業。輿論一致讚揚李嘉誠深謀遠慮,收購大東的目的,是為了「建立電訊王國」。

    大手筆投資海外

    對於投資者來說,自己的投資能否有回報,關鍵在於自己的決策。決策,對於投資者來說,是至關重要的一張牌。李嘉誠打出投資海外的牌,可謂大手筆。

    李嘉誠等人於1988年以32億的驚人低價,投得溫哥華一幅比銅鑼灣還大的地皮。物業計劃全部完成,投資更在百億以上,其中一半股權歸李嘉誠持有。加拿大地廣人稀,這種地方的地產既好做,又非常不好做,至少不會像香港這樣地產巨富輩出。李澤鉅推出的萬博豪園一期一鳴驚人,給香港傳媒炒成瓊樓玉閣;贏利怎樣,卻不見報道。

    香港不少滿腹經綸的評論家,曾為超人的海外投資擊節叫好,現在紛紛反戈一擊,指責李氏的海外投資判斷失誤,過於冒進。

    當年,正當李嘉誠海外投資風生水起之時,地產好友李兆基也挾資飛赴加拿大。他出師不利,收購煤氣公司慘遭失敗。其後,李兆基只好扯超人衫尾,在超人立的地產項目中分得少許股權,另外買個小地盤聊以自慰。至於郭氏家族,年邁的郭得勝患有嚴重的心臟病,無力親赴海外,其後代也未進軍海外。郭氏家族在北美擁有10億港元物業,但只是家族巨大財富冰山之一角。

    郭氏家族與李兆基都是低調人物,即使在公眾場合,也多守口如瓶。所以,人們不明白他們是邁不開跨國投資的步子,還是不願邁大步。他們都一心在港打理,栽下的每棵樹,都結下豐碩的果實。

    和黃發展海外港口業務,由英國開始推展至歐洲德國和美洲。今日和黃在英國有3個港口,其中一個是全英最大港口貨櫃碼頭,而全球已有80個泊位。

    1999年,有消息說,李嘉誠控制的和記黃埔集團正積極接洽,準備收購蘇哈托第三個兒子胡托莫所擁有的「恆布斯集裝箱轉運站」。

    收購談判工作由和記黃埔集團旗下「和記港務公司」進行,其印尼顧問為郭英喜領導的印尼資產管理集團公司(AM一GI),已先後同胡托莫等人商談價格,可能以約1億4500萬美金成交。

    印尼《羅盤報》報道說,恆布斯集裝箱轉運站負責管理、建設和經營的首都海港第三貨櫃碼頭,遭遇經濟危機之後,欠下巨大呆賬,奄奄一息,已處於破產邊緣。因此和記港務公司有意買下,以便重新整頓建設,進一步發展印尼的進出口業務。

    和記黃埔集團已在1999年3月31日進軍印尼港務業,當時通過哈比比政府的國營企業部長,和記港務公司買下雅加達國際集裝箱碼投(JICT)51%股份,實際上已控制了雅加達海港第一集裝箱碼頭和第二集裝箱碼頭的營運管理,成為李嘉誠集團繼巴拿馬運河營運權後,在全球控制的第17個國際集裝箱碼頭。

    雅加達海港只有3個集裝箱碼頭,如和記港務公司買下「恆布斯集裝箱轉運站」(第三貨櫃碼頭)後,則等於李嘉誠的公司控制了全部集裝箱碼頭,因此印尼有人以反對由外資壟斷為理由,表示拒絕和記港務進一步收購行動。有人甚至利用此事,指責身為華裔的郭英喜,進而攻擊其父郭建義。

    1999年年底,當美國將從巴拿馬運河撤離時,香港和記黃埔有限公司通過競標贏得了巴拿馬運河兩端港口的管理權。美國一些人就此聲稱,香港和記黃埔有限公司經營港口將危及美國安全。

    為此,李嘉誠趕緊向新聞界表示,他屬下的和記黃埔集團不會通過在巴拿馬運河投資興建集裝箱碼頭來控制運河的航權。

    據《解放日報》報道,李嘉誠說,和黃集團在巴拿馬運河只是進行一項集裝箱業務的投資,與控制權並不相干。他強調,和黃集團只是在巴拿馬經營集裝箱業務的公司之一,同一些美國和中國台灣的公司相比,和黃甚至不是最大的集裝箱經營公司。

    李嘉誠是針對美國總統克林頓11月30日的談話發表上述看法的。克林頓當天在白宮舉行的吹風會上說,香港和記黃埔有限公司管理巴拿馬運河兩端港口不會對美國安全構成威脅。

    李嘉誠的「和記黃埔」投得運河兩端港口的經營權,由於他和北京當局的特殊關係,在美國惹起很多風波。美國眾議院的銀行及金融事務委員會舉行聽證會,加州共和黨眾議員羅爾巴克爾指責和黃是北京的棋子,意圖控制巴拿馬。

    巴拿馬運河港口的投標,被美國國務院界定為「缺少透明度」、「非常不尋常」,克林頓政府竟予以認同。認為巴拿馬政府貪瀆,使和記黃埔取得了港口和鄰近的戰略性地產。

    該議員指出,在巴拿馬運河港口的租賃招標時,中國人的和記國際碼頭公司出價1000萬美元,而兩家美國公司分別出價1100萬和1160萬美元。貪瀆的巴拿馬政府不接受這些出價。於是,和黃不但取得拍賣單上所列的港口,還得到了運河沿岸其他主要戰略性地產。據說在這項交易中,巴拿馬總統巴拉岱斯及其親信收受了不少賄賂。與北京有聯繫的公司控制了巴拿馬運河兩端的港口,使美國的安全蒙受更多危險。況且,他們控制了港口和貨物裝卸,也增多了敏感性技術(與武器相關)的雙向流量。愈來愈多的中國人員進入巴拿馬運河區,增加了破壞的可能性,而在台灣或南中國海問題上,美國與中國發生衝突時尤其如此。

    儘管在海外投資,橫遭非議,但是,並不能阻擋李嘉誠拓展海外的決心和步伐。分散投資降風險

    把雞蛋放在一個籃子裡,固然可以減少運輸成本,但是潛在的風險也加大了,一旦籃子承受不了所有雞蛋的重量,損失將是巨大的。裝雞蛋最好的辦法,是不把所有的雞蛋裝在一個籃子裡。這是一種保險的做法。投資的原則有千百條,「組合投資」「分散投資」的原則是最具有代表性的。在進行投資的時候,分散投資雖然可能會使贏利減少,卻使風險降低。投資的分散法也是符合不把所有雞蛋裝在一個籃子。李嘉誠的「裝雞蛋術」是什麼呢?

    1988年,李嘉誠、李兆基、鄭裕彤以及加拿大帝國商業銀行旗下的太平協和世博發展公司(李嘉誠占該公司10%股權),以32億港元投得「1986年溫哥華世界博覽會」會址的一幅204英畝的市區邊黃金地段地皮,將在上面建築加國規模最宏偉的商業中心及豪華住宅群,預計10∼15年完成。李嘉誠約占50%股權,其餘50%為各大股東分有。預計整個建築費在100億港元以上。

    李嘉誠等華商的大舉擴張,引起當地一些居民的不滿,有的地方還出現排華情緒。1989年3月,李嘉誠等華人財團投得世博會場址地皮後,卑詩省溫哥華出現一張告同胞書:

    加拿大同胞們,請制止癌症擴散!

    醒來吧!否則太遲了!政府出賣我們,鼓勵華人滲透,買光我們的土地,提高我們的稅。中國人口超過10億,正像野火般蔓延!我們的前途呢?我們下一代的前途、文化和機會呢?倘若我們不制止這種癌症的擴散,我們的孩子將一無所有!政府辯稱這是有利於國家,怎樣有利呢?中飽他們的私囊而已!誰得益呢?可以打賭不是我們!如果我們想維持一個民主國家,現在站起來,為著你們的權益團結起來,否則太遲!

    當地華文報章刊登這張充滿火藥味的告同胞書,引起華人的不安。一位華裔記者說:「我們的同胞花幾十萬元,買一張『太平門』門票,來到加拿大是否又能買到『太平門』呢?」

    卑詩省華裔省督林思齊博士(本人也是地產巨富),在溫哥華市一次集會上,勸告當地居民善待華裔移民,並對移民同胞進行拜訪安撫。

    在阿伯達省省府赫斯基大廈,當地商會和政要為李嘉誠一行舉行盛大酒會。李嘉誠及長子李澤鉅,左右手馬世民、麥理思出席酒會。加國殷商和政要,熱情洋溢稱讚李嘉誠的投資偉業,殷切希望彼此間繼續愉快合作。

    其實,有關赫斯基,李嘉誠還有許多心結。

    一次,李嘉誠在加拿大一家中國餐館,吃飯至半途,老闆拿出一瓶紅酒,他對李嘉誠說,剛剛為你服務的是個博士生,他說他要送你一瓶紅酒,又怕你不接受。博士生說,我們中國人聽說你收購赫斯基(加拿大最大的石油公司之一)一事,都非常興奮,中國人不單單在這裡開餐館、開洗衣店,中國人來這裡真的幹了一番大事業。

    還有一次是在加拿大的飛機場,當李嘉誠的私人飛機要離開時,驟然看到一輛車,飛快地駛來,駛近後,司機交給李嘉誠一封信,他說:「幾個Alberta省的中國學者一定要我趕在您離開前送到!」打開一看,這是一封有中國的學者、講師、教授聯合簽名寫的信,信上說:我們第一批中國人來,是建設從加西到加東的鐵路,很多人都死了。雖然我們現在的知識水平高了,我們有職業,有很多的專業人士,可是我們的專業人士一升到工程師,就沒有辦法再升上去做行政管理者。今天,也有了中國人做大老闆,下面有超過1000名的外國人是助理員工,我們感到揚眉吐氣。」

    談及此,李嘉誠說:「這些海外華人對我說的話我都記在心裡,其後那間石油公司業務發展理想,國際投資者也希望向我們收購,但當我回頭一想以上種種,便捨不得賣掉它。」

    李嘉誠先後動用69億港元全面收購了加拿大赫斯基公司,雖然加拿大一些地區曾因華人移民的急劇增加而產生過牴觸情緒,但奮鬥至今為止,李嘉誠的海外公司無論在加拿大或英國,都從未有發生過工潮,原因是他本著「己所不欲,勿施於人」的古訓和堅持不分國籍、唯才是用的原則,對待所有員工一視同仁。他的觀點是:「世界任何人都可以成為你的核心人物。老闆也要講義氣。」

    繼赫斯基與世博會兩項重大投資外,李嘉誠在加國再沒有推出轟動北美的大型項目。加國《財經月刊》說:投資的魅力在於環境,除硬環境外,軟環境是否適宜這些華裔巨富呢?

    確實,面對激進的民族情緒,有許多非己力所能左右的事情。既如此,還是穩健為好。

    李嘉誠投資英國,幾乎與投資加國同步進行。1986年,他斥資6億港元購入英國皮爾遜公司近5%股權。該公司有世界著名的《金融時報》等產業,並在倫敦、巴黎、紐約的拉扎德投資銀行擁有權益。該公司股東擔心李嘉誠進一步控得皮爾遜,不甘讓華人做他們的大班,組織反收購。李嘉誠隨機退卻,半年後拋出股票,贏利1.2億港元。
本站首頁 | 玄幻小說 | 武俠小說 | 都市小說 | 言情小說 | 收藏本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