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過,粗略估計長科上市時仍將處於虧損狀態。因為李澤鉅曾表示,生化公司是否虧損,要視集團投放科研的成本而論,若停止可隨時轉虧為盈,但未必對公司發展有利。
顯然,長科當時仍在投入階段,實現銷售的產品尚不多,長科公佈的已成功市場化的產品,僅「穩得高生態肥」一種,該產品到2001年年底銷售收入僅1500萬港元。長科早在2000年就已成立,但長江實業對此一直保持神秘,直到2001年底才正式向外公佈。當時李澤鉅解釋,這是因為要等完成有關產品研究開發後才向外界推介。
2002年7月2日,長科宣佈公開招股。儘管整體投資環境欠佳,美國生物科技股半年中大幅縮水50%,公司仍在「燒錢」階段,但由於長科管理層精心應對,凸現了以李嘉誠為首的團隊魅力,從而成功地達到了預期目標。
在外圍風聲鶴唳的情況下,因有李嘉誠數十年裡鑄成的金字招牌,長科招股反應仍然不俗。公眾人士認購獲得超額120倍,凍結資金約316億港元。國際配售也超額10倍。上市前後,圍繞長科的各種揭秘式新聞不斷出現,頻率之高為當時香港資本市場中罕見。而美國生物科技股在月初創下了1997年來的新低,勢必讓人們對第二板市場的高風險股更加膽寒。但長科上市的表現,仍對投資者有所交代。一家香港報紙是這樣報道的:「編號為8222的『長江生命科技』明天開始發行,招股價在2港元以下,招募13.07億股,其中90%按照國際配售辦法發售,餘下10%供公眾認購。」
招股前一天,長江生命科技集團主席李澤鉅攜公司高層6人下午在「長實」總部會見記者。在發言中,李澤鉅就特別宣佈這項「重大的好消息」。他說,「長江生命科技最近在研究艾滋病治療藥物方面取得了『重大突破』。」他說,「公司管理層為此感到高興。」
據資料顯示,這家公司成功研究出108個產品,並已在美國申請專利,取得的專利已有7個。另外,這家公司擁有50名科學家,其中20名有博士學位。公司發言人說:這些科學家正夜以繼日地進行生物科學方面的研究。
公司管理層認為,這是公司的財富。他們已制定出一系列有助於這些人才發展的政策,包括薪酬方面的政策,培養他們對「公司的忠誠」,以此作為長科未來競爭的本錢。
他們開發了五大類產品,其中包括健康食品、農用化肥等。據估算,未來市場總值可望達到2500億美元。公司表示,這是「長江生命科技」的前景所在。
一般而論,從事生物科技開發的公司短期內難以獲得贏利,另外又需花費大量的投資,屬於資本密集的行業。因此,外界並未普遍認同、看好這只新股。不過,在7月2日下午記者會舉行到一半時,李嘉誠出人意料地出現在會場,並與台上6位公司高層舉杯祝酒。
李嘉誠的出現一時引起會場躁動,百餘名記者大部分蜂擁逼近李嘉誠,並就公司未來前景等問題窮追不捨。有記者問李嘉誠「長江生命科技何時才能賺到錢?」李嘉誠就表示具體時間不敢肯定,但他說:「我可以告訴你,我對公司有信心。」
李嘉誠所在的長實持有「長江生命科技」40%的股份。另外,李嘉誠本人也擁有29%的股份。
在2002年7月16日的首個交易日中,長江生命科技雖然沒有像當年Tomcom那樣萬人空巷,但公開發售部分獲得120倍超額認購,配售給專業及機構投資者的部分也獲得約9.5倍超額認購。長江生命科技當日收市報2.15港元,較招股價升7.5%,成交金額為14.54億港元,長科成交達6.65億股,並以約138億港元的市值,一舉成為香港140家創業板的龍頭老大,占當日創業板市場總成交金額的22.5%。
令李氏家族感到欣喜的是,長科以每股2港元公開發行的新股獲得了120倍的超額認購,上市前其暗盤交易價最高達到4港元,一度拉動了香港的生化醫藥概念股。
此後的市場表現也不俗。
2003年非典期間,非典引起香港市民的恐慌。市場的恐慌往往會催生新的機會。針對抗擊非典疫情,長江生命科技宣佈提早推出VitaGain免疫素,刺激了股價大幅飆升19%,同時帶動香港創業板指數逆市大漲5.6%。
長科上市後,其特種肥料推廣及癌症藥物開發並未如投資者憧憬般進展迅速,其股價也持續下滑。長科股價最高是2002年7月16日上市時的2.27港元。4個月後,該股曾經跌至1.20港元下方,投資者損失慘重。
長科主席李澤鉅宣佈,推出「長江健康自強行動」,任何人士在完成該公司推出的VitaGain免疫素療程後若患上傷風感冒,集團將提供免費醫療服務,若服用人士染上非典型肺炎,長科則會提供20萬元保健金。
李澤鉅表示,此次推出的免疫素,部分將撥作香港醫護人員服用。產品推出前,曾給500名員工服用,發現病假數字有所下降。該公司預期,此產品預計每月可生產10萬瓶,售價「相當於喝一杯咖啡」。消息一出,長科股一下子大漲近兩成,收報1.73港元。如果從當月初的低位1.16港元算起,該股幾乎漲了50%。
長科迅速把非典危機變為商業機遇,為公司產品的服用人士提供信心保障,同時採用特別的營銷手段,得到了投資者的認同。長科目前的收益主要來自投資及利息收入,要成為真正的生物科技公司還有待努力。當然,不可忽視的是,長科發行新股得到的25億港元還有24.7億未使用,只是部分購買了債券,這將為公司科研發展以及之後的收購兼併奠定基礎。
多元發展入華娛
2003年非典疫情的爆發,讓人們對奮戰在抗擊非典第一線的醫護人員們更加崇敬。香港發起了「一人一個橙」行動。組織人員致電長實集團主席李嘉誠請求支持。於是,李嘉誠從其基金會中捐出部分資金,購買100萬個金山橙,分批送給香港5萬名醫護人員,表示對他們工作的支持與敬佩。這也體現了傳媒特有的魅力。
超人的眼光與常人就是不一樣。突如其來的非典疫情讓人們悲觀、惶恐,而李嘉誠則把它當做了一次意外的商機。他的長科在股市上不俗的表現就是證明。與此同時,他將目光投向了華娛衛視。他要將資本投到新的籃子——傳媒中去。有人作過一個恰當的比喻——當資本愛上了傳媒。
李嘉誠公佈集團2006年度業績
商機無處不在。李嘉誠的智慧在於此,他從有人避之不及的非典爆發中發現了新的商機。儘管他本人並不喜歡娛樂業,但是投資做生意和個人喜好是不同的,他區分得十分清楚。
在此之前,李嘉誠曾多次表達了自己對投資大陸傳媒市場的興趣,他也已經在內地收購了鯊威體壇、羊城報業廣告公司以及《亞洲週刊》。
不過這一切都還只是「練兵」行動。真正的進入娛樂界,則是入主華娛。
總部設在香港的華娛衛視,是1995年新加坡華人蔡和平一手創立的一個24小時華語娛樂頻道,創辦後的經營狀況一直令人堪憂甚至面臨破產。
2001年10月,華娛衛視成為首家在中國內地獲得有線電視落地權的境外電視頻道,進入廣東地區。美國時代華納旗下的特納廣播公司控股後,華娛電視日子舉步維艱。因為在廣東、香港與台灣這三個地區,地方電視的競爭異常激烈。鳳凰中文台、星空衛視和亞視也獲准進入廣東省有線網絡。在所有競爭者中,華娛唯一值得誇耀的是它有著實力雄厚的外資背景。而在香港,華娛的生存空間非常狹小,受到老牌電視台無線(TVB)和亞視(ATV)的擠壓,它的廣告收入十分有限。
AOL時代華納——特納廣播公司在完成一系列併購案之後,成為全球最大的傳媒集團。然而合併之後的經營狀況卻一直不盡如人意,網絡泡沫破滅、股價連番下挫,2002年的虧損額達到了997億美元。內外夾擊下,2003年還處在投入階段的華娛衛視對於AOL時代華納是一個不小的包袱。當時,AOL時代華納已經在考慮變賣資產減債。華娛就成為第一個被開刀的對象。
2003年,特納廣播亞太總裁馬可寶曾表示,集團希望為華娛引入具有中資背景的股東。AOL時代華納已開始與不少有中資背景的公司接洽。此時,李嘉誠的TOM集團走入了AOL時代華納的視線。身為亞洲首富的李嘉誠除了擁有雄厚的資本實力之外,他本人還在中國政府和民眾中具有良好的聲望,這也是AOL時代華納看重TOM的地方。
華納的這個平台也誘惑著野心不小的TOM。雙方互相「傾慕」,於是一拍即合。
2003年7月2日,TOM以每股2.535港元發行約2100萬TOM新股,收購華娛衛視約64%的股權,成為華娛衛視的最大股東,而AOL時代華納分公司「特納廣播」會繼續持有餘下36%的華娛衛視股權,TOM在華娛衛視整體的營運上擁有控制權,包括業務發展、節目製作、廣告銷售和市場推廣及營運,「特納廣播」則將管理華娛電視的節目內容準則和繼續執行現時與中央電視台CCTV—9的對等落地協議。
TOM公司取得華娛64%的股權的同時,承諾在未來30個月內提供不超過3000萬美元的運營資金。也就是說,TOM將承擔全部運營費用並主動背負起虧損的包袱。
完全接過這個包袱之後,TOM達成了進軍內地電視市場的目標,開始進行本土化改革。華娛衛視採取了一系列的行動,其中包括將運營總部由香港移至深圳。同時在北京、廣州、上海設銷售辦事處,加大本土自製節目比例,從原來自辦欄目的不到15%提升到40%。
TOM集團除了在華娛衛視的自身發展上下足工夫之外,它的集團化運作還為華娛提供了有力的資金後援保證。
華娛在內容上主張娛樂性和自創品牌。華娛自製的節目《夜來女人香》《超級搜查令》等一些節目大受歡迎,黃金時段自己製作的節目已經達到了40%。
2004年底,TOM集團以1000萬美元收購內地影視業最大的民營企業——華誼兄弟35%的股權。他們的合作為華娛衛視在現有衛星平台拓展了層面,創造了更多的分銷機會,並且提供了一個更大的廣告銷售平台。
此外,華誼兄弟的業務範圍還涉足影視經紀人領域,這也意味著TOM集團旗下的華娛電視能夠接觸到內地的人才及創作資源。華娛播出精心選購的最新中國內地劇、港劇、台劇、韓劇、日劇等風格多樣化的片子,大受年輕觀眾的歡迎。
在傳輸渠道上,聲稱不在政策背後超車的TOM集團在解決落地問題中也進展順利。有這樣一個事例。華娛衛視在2004年運作選秀活動《我是中國星》,可以說是他們最早發掘和推出了在超級女聲中大紅大紫的「柯楠」評審組合,該活動也有海選、PK等環節,曾在華娛覆蓋到的廣東地區受到相當大的關注。但最終因為沒有大面積的海量覆蓋,不能構成足夠的影響力,華娛還是決定放棄繼續主辦該活動。
人們一直認為,兩個潛力巨大的市場為數字電視和網絡電視,它們是電視娛樂和內容製作的延伸市場。華娛在完成節目數字化之後,開始向這兩個市場發力。時任TOM集團首席執行官的王兟(shēn)曾表示,TOM背靠香港李嘉誠的資金資源,目前可以動用的資金有35億港元,在數字電視方面,TOM不僅謀劃著重金進入,並且在內容製作,網絡收費渠道和基礎設施建設方面,TOM都希望能參與進來。另外,作為中國四大門戶網站之一的TOM網也為華娛節目的宣傳和播出提供了一個很好的平台。
「看多了有點膩,是個甜點電視台。」有人抱怨說。
然而,李嘉誠家族似乎就是看中了這一點膩。作為外資傳媒,甜不怕,就怕太辣,「我們就是要發展娛樂,華娛已經跟政府承諾不做新聞,而且全國性的新聞市場太激烈。」TOM集團首席執行官王兟說。
李嘉誠曾經說過:「在買之前,就要想到將來如何去賣。」這是他的投資準則之一。
李嘉誠收購華娛衛視是一個進退自如,一舉兩得的生意。華娛遭遇到低谷時,低價買入並且簽訂了一個協議。30個月之內提供不超過3000萬美元作為華娛電視業務的營運資金。值得關注的是,該協議同時給予「特納廣播」認購權,購回部分或所有TOM持有的華娛電視股權,可以每年行使,直到2010年。根據協議條款,若「特納廣播」購回部分股權,TOM有權選擇保留部分華娛電視股權,或將全數擁有的華娛電視股權售回予「特納廣播」。根據合同條件,TOM投資華娛電視3000萬美元營運資金,在2010年前,「特納廣播」若想重新奪回控制權需要支付7000萬美金。也就是說,如果不出意外的話,只要在公司運營正常的情況下,這筆收購、經營華娛的生意已經是穩賺不賠。
即便退一萬步,TOM將來退出華娛股份,TOM和「特納廣播」之間的一份非競爭協議自動解除,TOM仍然可以投資其他的普通話電視節目。但TOM也已經盤算好一條退路。李嘉誠通過進軍華娛,不僅收穫了利潤,更重要的是他搶先一步佔領了內地的市場,並且這個市場空間廣闊,他不僅可以保證這只籃子裡的雞蛋可以安然無恙,而且可以讓Tomcom在實踐中學習電視節目製作,真是一舉兩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