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嘉誠大全集 第34章 回報故里——從遠走他鄉到發展內地(2)
    同仁堂科技原擬2000年6月在創業板上市,因市況差而押後。其後,證監會明文規定,不允許A股公司分拆上創業板。當時業內人士認為,同仁堂和記的成立很可能是擔心上市受阻,雙方另謀的出路。同仁堂科技因獲准在證監會下文之前於當年10月31日順利登陸香港創業板,成為首家由A股分拆而來的創業板公司。

    2002年,國務院發展研究中心為同仁堂制定了10年發展戰略,計劃利用3∼5年時間建立並完善國內、國際銷售網絡,國內建500家連鎖藥店,海外建100家連鎖藥店,實現銷售50億元,初步形成跨國公司的框架;利用5∼10年時間實現企業的快速發展,實現銷售總額200億元,使同仁堂中醫藥集團成為國際傳統醫藥的知名企業。而李嘉誠邁入「大宅門」同仁堂,就成為一個極其自然的選擇。一個是創建於清朝康熙年間聞名遐邇的中藥老字號,一個是財大氣粗的香港首富,這樁「門當戶對」的醫藥「聯姻」自然成為2004年中國醫藥行業整個重組併購事件中的一大亮點,讓業內人士尤其是中醫藥界人士無不為之感到精神振奮。

    2002年10月30日,同仁堂科技再次與和黃屬下的和黃中國簽訂意向,成立北京同仁堂和黃中藥公司,主要從事中藥的種植加工以及銷售,投資金額約1800萬美元。

    同仁堂集團的產權結構為國有獨資。50歲出頭的殷順海身兼同仁堂集團、同仁堂A和同仁堂科技三家公司的董事長。他在2003年年初接受記者採訪時曾經宣稱,2003年將是「以集團化為目標,現代化為標誌,產權多元化為保證」的重要一年。

    當時,殷順海表示,目前同仁堂等老字號企業的股權還沒有實現真正的多元化,「一股獨大」在一定程度上制約了企業活力,這種狀況急需改變。

    2003年2月15日,同仁堂A和同仁堂科技突然進行了一次高層人事變動,同仁堂A總經理畢界平與在香港擔任同仁堂科技總經理3年之久的匡桂申互換,此次人事變動比原定的換屆選舉提前了半年。

    外界雖然對此次高層人事調動的原因有著種種猜測,但據接近消息源的人士透露,此事實際上與同仁堂跟和黃的合資計劃有關係。

    2003年11月25日,同仁堂集團旗下子公司「同仁堂國際」及其合資公司北京同仁堂泉昌有限公司正式在香港成立。當天,同仁堂集團副總丁永玲表示:「同仁堂將繼續積極尋求實力雄厚的戰略夥伴,採取更靈活的合資方式和經營模式,實施多元化的經營戰略,使同仁堂的業務更加國際化。」丁永玲說這番話不久,業內就傳出「百年老店同仁堂將與香港首富李嘉誠旗下的和記黃埔成立合資公司」的消息。

    同仁堂集團宣傳部部長金永年說:「一旦簽約成功,就意味著同仁堂邁出了海外發展戰略的步伐。」

    據報道,百年老店同仁堂將與香港首富李嘉誠旗下的和記黃埔成立合資公司,合資雙方各佔50%股權。出資方案有兩種:其一是同仁堂集團以手中的A股上市公司同仁堂(北京同仁堂股份有限公司600085)69.98%的股權,共計2.32億股投入,李嘉誠按照1:1.5的比例現金出資;其二是同仁堂集團以集團內非上市資產中的贏利資產投入,可能是所有的藥廠,也可能是所有的藥店,這部分資產與第一種方案中的資產價值大致相同,不夠部分可能會以進出口貿易權等作填補,而李嘉誠的出資比例方式不變。

    截至2003年第三季度,同仁堂A的每股淨資產為4.84元。照此估算,李嘉誠入股的價格約為每股7.26元,即總共將拿出約16.84億元的現金入股。當時,同仁堂A的股價在20元上下徘徊。

    同仁堂的一位負責人表示,這是同仁堂近幾年「收到」的最大一筆投資。這筆資金的到來,無疑將給同仁堂注入新鮮的血液,成為同仁堂事業發展的強勁助推器。

    李嘉誠的和黃與同仁堂聯姻後,他就開始準備實施「中藥國際夢」了。

    按照同仁堂國際董事副總經理丁永玲的說法,同仁堂的目標就是「凡是有華人的地方,都會有同仁堂」。

    「國際天然藥物市場的第一品牌」是殷順海為同仁堂的發展提出的終極目標。

    當時,同仁堂已經在馬來西亞、印尼、澳大利亞、英國、泰國、澳門、加拿大、美國等地開辦了合資公司和連鎖藥店。在向海外市場邁進的過程中,同仁堂利用「金字招牌」的優勢,以品牌作為無形資產入股。在同仁堂與英國和香港的合作中,同仁堂僅以品牌參股就佔了25%的股份。而在國內國際開辦的這些藥店均掛在同仁堂集團名下。

    同仁堂科技分拆上市之初,按照同仁堂集團的佈局,同仁堂A的產品主要面對國內市場;同仁堂科技的產品主要面向國際市場;同仁堂科技品種儲備裡,二次開發以後的產品拆給同仁堂和記(香港)藥業發展有限公司開發、銷售,而生產則由同仁堂科技負責。

    不過,雖然定位為國際市場,但是同仁堂科技的產品主要還是銷往內地,外銷能力遠遠低於內銷。同仁堂科技的藥品在2003年前三個季度的銷售情況就說明了這個問題。當時中國區域內銷售了6.76億港元,在海外僅僅銷售了2900萬港元。

    但是,作為有300年歷史的同仁堂集團,如今擁有總資產28.8億元,每年生產中成藥1萬多噸。到目前為止,同仁堂已取得生產批准文號的中成藥品種近千個,常年生產的品種四百多個,並能生產24個劑型產品。它還同時經營各種中藥材、中藥飲片3000餘種。擁有藥用動物養殖廠,每年向生產企業提供純種烏雞和優質鹿茸。在同仁堂的產品中,安宮牛黃龍、牛黃清心丸、烏雞白鳳丸、大活絡丹、國公酒佔據著同類市場的大半個江山,每年在國內市場的銷售額高達上億元。

    新公司成立後,將全面介入同仁堂的所有實體項目,從藥品製造、藥材生產直到在國內外開設零售藥店,只要項目有良好前景,投資公司都將給予積極的支持。

    同仁堂的目標是在6年內,把目前在國內的三百多家零售藥店擴展至900家;5年內,把目前的十多家海外零售藥店增加到100家,使同仁堂成為國際知名中醫藥企業,並把國內發展成熟的中醫藥推向國際醫藥市場。這與李嘉誠打造香港「國際中醫藥中心」的初衷不謀而合。同仁堂與李嘉誠的和記黃埔的結合,無疑實現了內地與香港中醫藥的優勢互補。同仁堂也將憑借自身在產品、技術及人才等方面的資源,背靠李嘉誠這棵有著豐富的國際市場銷售經驗及雄厚實力的大樹,加快向海外擴張的步伐,以香港為跳板,引領中國的中醫藥走向國際舞台。

    在與同仁堂合作之前,李嘉誠與上海市藥材公司的合作,同樣也是李嘉誠投資內地中藥業的另一大手筆。

    2001年8月,和黃出資50%與上海市藥材公司旗下上海中藥一廠合資成立上海和黃藥業。註冊資本達8800萬元,上海藥材與和黃各佔50%的權益,總投資達2.2億元,公司依托香港中藥港,力爭在3∼5年內實現出口量翻兩番的目標,令出口金額達到6億元。

    另外在2002年3月,和黃與廣州美晨合組「廣州和黃健寶」,和黃擁有80%的股權,這家新公司的投資達到2.45億元。

    至此,李嘉誠基本完成了在內地最發達地區的佈局:華北由「同仁堂和記」把守,華東有「上海和黃」衝鋒,而華南呢?則需要另一個「和記」撐腰——白雲山中藥廠的出現便如此順理成章。

    「北有同仁堂,南有白雲山」是國內6000多家中藥企業的共識。白雲山在國內中藥界的地位可見一斑。而李嘉誠旗下的和黃公司也系世界500強企業。2004年8月,總市值達5620億港幣,實力相當雄厚,而在醫藥行業,已先後與同仁堂、上海藥材公司合作。

    和黃與廣州白雲山合資成立和記黃埔中藥有限公司,投資3.45億元,註冊資本為2億元。其中,和黃藥業以價值1億元人民幣的港幣或美元出資,白雲山製藥股份有限公司以下屬全資分廠白雲山的淨資產中的1億元出資,各佔合資公司50%的股份。與「同仁堂科技」和「香港京泰」成立合資公司——「同仁堂和記(香港)藥業發展」,在香港生產和研究中藥,總投資高達2億港元。

    隨著國際上對中國傳統中草藥的認識不斷深入,歐盟等已承認中藥的藥品身份,這些都為中藥進軍國際市場提供了便利條件,對那些致力於進軍海外,並積極付諸行動的國內中藥企業來說,將有廣闊的發展空間。

    對於內地中醫藥企業來說,「借船出海」已成為國內中藥企業進軍海外的最佳選擇。但是國際市場對中藥的檢驗設置了高額資金的門檻。由於國內藥企面臨GMP「門檻」,一般情況下,通過GMP要3000萬元左右,很多中藥企業耗費了大量資金,而對新藥研發等投入不足,資金成了出海的最大難題。中藥走向世界,還要有完善的分銷渠道。除此之外,中藥在國際化的過程中,除了提升科技含量外,還要改變其在海外作坊式生產的「老印象」。而國內中藥企業與李嘉誠聯手,剛好可以彌補這一點不足。原因很簡單,以和黃給人的印象來看,沒有人相信它會是作坊式生產。除此之外,還有資金實力。數年前,中國某種中成藥差一點就通過美國FDA(美國食品與藥品管理局)認證,名正言順地進入國際市場,但最後卻因資金不足退出了臨床試驗。中藥界事後反省,要讓一種中成藥通過美國FDA認證,至少需要10億元人民幣,而中國中藥企業似乎沒有一家能具備這種實力。和黃在經濟實力上恰好可以彌補這個不足。與在資金實力、銷售渠道、產品提升等方面有優勢的和黃牽手,無疑給想走出國門的中醫藥業裝上了「發動機」,有望加快這一進程。

    香港作為溝通海外與內地的橋樑,有著得天獨厚的優勢。香港背靠內地,在中醫藥的人才、原料來源、生產加工以及科研成果等方面有取之不盡用之不竭的資源。加之香港的高度國際化和與國際市場的廣泛聯繫,許多華資企業對發展中醫藥產業有極大興趣,從而在中醫藥推廣方面具有天然優勢。

    在中藥走向國際的道路上,歐美是最主要的目標市場,也是最難攻堅的市場。而在這兩個市場中,歐洲又是中藥進入美國的橋樑。李嘉誠在英國的中藥銷售終端布點已經初見規模。早在2001年下半年,和黃就開始在歐洲建立零售藥店「和黃藥業大藥房」,在短短兩年半時間裡,和黃藥業大藥房就收購和開設了1000多家連鎖店,其中在英國就有700家,兼營西藥。與此同時,和黃又於2000年在倫敦單獨推出中藥店,單看其名就頗有綠色意義——「森(SEN)」。

    從行業的角度,目前醫藥行業屬朝陽行業,但缺乏強有力的企業集團對中小企業進行整合。從國際中醫藥市場的現狀看,國際上中草藥市場的年銷售額約300億美元,並以每年10%的速度增長。中藥特別是中成藥利潤很高,1998年中國中成藥產值占國內中西藥總產值的19.8%,利潤卻佔到了中西藥總利潤的41%。李嘉誠對國際中藥市場期盼已久,此次與內地中藥企業的結合,有人預測這很可能成為中藥產業領域最成功的商業聯姻。儘管如此,和黃在中藥業的投資非常謹慎。相比其他產業的投資,投資規模非常小,幾乎沒有超過「千萬元」的級別。這也體現了李嘉誠謹慎投資的風格。

    有業界人士在聽說李嘉誠攜手白雲山中藥廠時,曾感歎地說,「『中藥國際化』的夢將因和黃的實力而變得『一切皆有可能』」。

    再投資進軍生化

    對於一個成功的商人來說,對新的產業進行前瞻性、戰略性的投資,是搶佔市場、獲取利益的基本功之一,這恰恰是李嘉誠最拿手的功夫之一。李嘉誠的事業越做越大,所涉及的領域也越來越廣。進入21世紀之後,他又把投資的眼光瞄向了生物產業。李嘉誠表示,生化科技將是集團未來發展的重點領域,也是他投資的另一隻籃子。顯然,長江生命科技集團在長實未來的發展戰略中,將佔有十分重要的地位。

    李嘉誠點石成金的超人本領,經歷過無數次驗證,已被歐美基金和香港投資者視為亞洲版的巴菲特。

    2002年5月12日,長江實業宣佈,已於5月10日向香港聯交所正式申請分拆旗下生化科技業務——長江生命科技集團(以下簡稱長科),於創業板獨立上市。

    Tomcom與此次長科的分拆上市,遵循的卻是另外一種資本軌跡,在新興產業備受憧憬時,先把李嘉誠概念和高科技概念高價「賣」一回,通過高估值發行新股和上市,坐擁強大的資金實力,佔領產業的制高點,再從容規劃,大手筆地投入好的項目,或是選擇合適的對象進行收購。

    長科主要從事生化科技產品的研發、商業化、推銷及銷售業務。

    長實稱,長科的業務針對「提升人類健康及環境的可持續性兩個層面」,通過一項「細胞甄選、激活及馴化技術」(CSA2)開發不同的產品,範圍包括生態農業、環境治理、醫療、保健及護膚5個類別。

    按長科總裁甘慶林的透露,預計這5個類別的市場價值達2000億美元。

    長實已投入長科的金額達4.2億港元,長科已註冊專利的項目達40個。
本站首頁 | 玄幻小說 | 武俠小說 | 都市小說 | 言情小說 | 收藏本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