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嘉誠大全集 第24章 風生水起——從小廠老闆到華商之王(2)
    李嘉誠話音未落,股東們響起一片噓聲,李嘉誠手下的部門領導滿臉疑慮。其中一位站起來質疑:「與置地等地產公司比,長江還只能算小型公司,如何競爭得過地產巨無霸(置地)?」

    「能!」李嘉誠充滿自信地說,「世界上任何一家大型公司,都是由小到大,從弱到強的。赫赫有名的遮打爵士由英國初來香港,只是個默默無聞的貧寒之士,他靠勤勉、精明和機遇,逐漸發達,成為巨富,創九倉(九龍倉)、建置地、辦港燈(香港電燈公司)。我們做任何事,都應有一番雄心大志,立下遠大目標,有壓力才有動力。

    「當然,目前長江的實力,遠不可與置地相提並論。但我們可以先學習置地的經營經驗,置地能屹立半個多世紀不倒,得益於它的以收物業為主、發展物業為次的方針。置地不求近利,注重長期投資。今後長江,也將以收租物業為主。

    「置地的基地在中區,中區的物業已發展到極限,不是寸金難得寸土,而是寸土尺金。長江的資金儲備自然還不敢到中區去拓展,但我們可以到發展前景大、地價處於較低水平的市區邊緣和新興市鎮去拓展。待資金雄厚了,再與置地正面交鋒。

    「記得先父生前曾與我談久盛必衰的道理,我常常以此話去驗證世間發生的事,多有應驗。久居香港地產巨無霸的置地,近10年來,發展業績並非盡如人意,勢頭遠不及地產後起之秀太古洋行。我們長江,草創時寄人籬下,連借來的資金合計才5萬元。物業從無到有,達35萬平方英尺。現在我們集中發展房地產,增長速度將會更快。因此,超越置地,是完全有可能的。」

    李嘉誠早就把置地當成了目標。他在心理上已經把置地「吃」透了。所以,李嘉誠說這些話並非放空炮,說大話。

    然而,李嘉誠的豪言壯語並沒有得到在座同仁們的肯定。長江和置地比起來,實力懸殊太大了。李嘉誠如果沒有「超人」的本事,實難實現他的目標。

    千里之行,始於足下。李嘉誠看準了蓬勃發展的地產高潮,他在現有的地盤上大興土木,大力發展地產業。事實證明了李嘉誠的做法是完全正確的。還未等房子建完,就有租戶上門送上租金求租。他獲得租金後,又繼續投入興建樓宇。在這樣的良性循環之下,李嘉誠的資金漲幅很大。

    儘管如此,李嘉誠仍覺得發展太慢,深感資金不足。他認為快捷而有效的途徑,是將公司上市,使之成為公眾持股的有限公司,利用股市大規模籌集社會游散資金。

    李嘉誠這一構想,既是公司自身發展形勢所迫,又是香港股市發生的巨大變化所誘。

    李鍇先生在其著作中介紹:

    「香港正式的股票市場活動早在1891年就已經開始。但股票市場成為企業籌資的重要渠道,則是1969年前後的事。股票市場真正形成規模更是在20世紀70年代以後……

    「在1969年以前,香港股市規模停滯不前,其原因主要有下面幾點:第一,由於與祖國內地的特殊關係,祖國內地政治的任何波動都會不同程度地影響香港前途;第二,與香港證券市場相比,海外市場能為香港投資者提供更多的便利條件,至少,海外證券市場的投資工具比香港市場要豐富些;第三,1961年以後,銀行業的激烈競爭,相對削弱了股票的吸引力(註:因貸款較易)。

    「另外,在未有其他交易所成立之前(1969年之前),香港所有股票買賣活動均透過香港證券交易所(俗稱香港會)進行。當時香港會的會員大部分為外籍人士及通曉英語的高級華人,而上市公司則主要為外資大銀行,股市為香港本地工商企業集資功能並未發揮出來。」

    香港股市對眾多欲上市的華資企業來說是可望而不可即的。因為香港會上市條件的苛刻,不少華資大企業被長期拒之門外。

    證券經紀是股市與股民間的橋樑。香港會只使用英語,把不諳英語的華人經紀排斥在外。這樣,占香港人口大多數的華人投資者就被無形中排斥在股市之外。沒有這些華人投資者入市,股市就少了相當大一部分力量,股市蕭條也就是順理成章的事了。因為股市的蕭條,使得投資者對在香港投資業就越發沒有信心了。在這樣的惡性循環之下,香港經濟一度低迷。

    船到橋頭自然直,車到山前必有路。遇到問題就得想辦法解決,並且,總會有解決的辦法。

    香港華人為了打破了香港會壟斷的地位,由李福兆為首的華人財經人士組成的「遠東交易所」於1969年12月17日開始營業。遠東會充分為廣大投資者考慮,放寬了公司上市條件,交易允許使用廣東話,開闢了香港證券業的新紀元。

    時值內地政治趨於安定,香港經濟經大動盪後恢復並開始起飛,有待籌資的企業紛紛觸發上市需求。1970年,遠東會的成交額高達29億元,占當時香港股市總成交額的49%。

    其後,金錢證券交易所(金銀會)、九龍證券交易所(九龍會)相繼成立。加上原有的香港會、遠東會,形成香港股市「四會」並存的格局。

    四會並存,使公司上市變得容易,為上市公司集資提供了更多的場所,大大刺激了投資者對股票的興趣。股市成交活躍,恆生指數攀升到1971年年底收市的341點。低迷多年的香港股市大牛出世,一派興旺。

    李嘉誠正是在這種大背景下,萌發並籌劃將長江上市的。

    1972年7月31日,李嘉誠將長江地產改為長江實業(集團)有限公司(簡稱長實)。隨即,委託財務顧問擬定上市申請書,準備公司章程、招股章程、公司實績、各項賬目等附件。

    同年10月,向香港會、遠東會、金銀會申請股票上市。11月1日獲准掛牌,法定股本為2億港元,實收資本為8400萬港元,分為4200萬股,面額每股2元,溢價1元。包銷商是寶源財務公司和獲多利財務公司,分別在香港、遠東、金銀等三家交易所向公眾發售。

    長實入市得到各方的關注與青睞。上市後24小時不到,股票就升值一倍多。「僧多粥少」,認購額竟超過發行額的654倍,包銷商不得不採取抽籤的辦法來決定誰是長實的(公眾)股東。

    股票升值一倍多,意味著公司市值增幅一倍多。消息傳來,長實上下欣喜若狂,買來香檳慶賀。此時,身為長實董事局主席的李嘉誠卻表現得非常冷靜,他並沒有像長實的其他人那樣欣喜。

    李嘉誠明白,長實的股票升值並不表明投資者看好長實,而是大市的興旺所致,其他上市股票均有升值,有的比長實股升值更驚人。要使投資者真正信任並寵愛長實股,最終還是得看長實的未來成績,以及股東所得實惠,也就是說,要用業績征服投資者。

    李嘉誠還意識到:股票升值如此神速,那麼縮水也就會是瞬間之事。證券市場變幻急速且無常,風險會遠遠大於其他市場。

    自從1950年創業,李嘉誠經歷了獨資、合股的漫長歲月,現在終於躋身上市公司之列,在較大程度上緩解了資金不足、籌措無門的問題。從此,長實必須按上市公司的遊戲規則運作,接受證交所和證監會的管理及監督,向證交所提交由獨立會計師審計的財務報表。上市公司的公眾持股量必須在25%以上;經營活動和財務狀況必須向公眾股東公開;重大決策必須經董事局,甚至股東大會通過……這些規則,在相當程度上,束縛了企業大股東和經營者的手腳,是他們所不希望的。

    但李嘉誠必須這樣,他是個對新事物抱有濃厚興趣、渴望從事具有挑戰性事業的人。

    他已經樹立趕超置地的目標,以其作為競爭對手。置地是一家上市公司,長實也非得躋身股市不可。長實要想拓展別無他徑。

    除此之外,李嘉誠還積極爭取海外的第二上市地位。

    當時香港最著名的證券公司,是馮景禧創辦的新鴻基證券投資公司。由新鴻基牽線搭橋,英國證券公司為財務顧問與包銷商,長江實業於1973年年初在倫敦股市掛牌上市。

    香港作為英殖民地,香港註冊的公司在倫敦上市並不稀奇。令人矚目的是,長實首開香港股票在加拿大掛牌買賣之先河。1974年6月,在加拿大帝國商業銀行的促成下,加拿大政府批准長江實業的上市申請,長實股票在溫哥華證券交易所發售。

    李嘉誠全方位在香港和海外股市集資,為長實的拓展提供了厚實的資金基礎。

    地鐵競標始鍍金

    對於李嘉誠來說,1977年是他事業上不尋常的一年。長實參與地鐵遮打站、金鐘站的上蓋興建權競投就是在這一年。置地公司是當時奪標呼聲最高的。中區是置地的「老巢」,臥榻之旁豈容他人酣睡?置地誌在必得。群雄逐鹿,鹿死誰手,似有定局,但結果出人預料。

    香港境外的大氣候由陰轉晴,世界性石油危機已成為歷史;中國內地已從十年「文革」動亂中走出來,提出四個現代化口號,逐漸走上改革開放的道路。

    香港經濟以11.3%的年增長率持續高速發展。百業繁榮刺激了地產的興旺,地產的興旺又帶動整個經濟的增長。地產成為香港的支柱產業。

    1958年,李嘉誠涉足地產。1971年將長江工業改為長江地產,集中發展地產,次年又更名為長江實業並成功上市。當年的重大抉擇,現在越來越顯示出正確性。

    1976年,長實取得年經常性利潤5887萬港元、擁有地盤物業635萬平方英尺、資產淨值增至53億港元的歷史最好成績。李嘉誠在業界實力漸雄,名聲漸響。

    雖然李嘉誠取得了這樣的成績,但是他仍未進入「地產鉅子、商業名人」的圈子裡。長實說到底,仍是中型地產公司,是五虎將中虎氣生生、但從不大嘯大吼的一員虎將。

    香港傳媒界曾流傳這樣一個故事。

    當年,有個新入行的記者問旁邊的人:「那個額頭高高,頭髮微禿,頻頻舉手應價的中年人是誰?舉一次手加個幾百萬,好像很平常?」

    旁邊的老記者說:「他叫李嘉誠,長江實業公司的老闆,當年靠做塑膠花發跡,還被捧為『塑膠花大王』。近些年投資地產,擁有多家工業大廈,還在賽西湖發展高級住宅樓宇,在地產界已小有名氣。看他在拍賣場的氣度,實力不可小覷。」

    這位老記者解釋了好一番,才使新記者知悉李嘉誠其人。如今,李嘉誠名聲如雷貫耳,家喻戶曉。若有哪位記者認不出李嘉誠,那定是天大的笑話。

    船王趙從衍之子趙世曾,在1973年大股災前的官、私土地買賣場上出盡了風頭。

    兼有花花公子之名的趙世曾,是眾人心目中的地產強人,只要他出現在拍賣場,除洋人外,似乎無人敢與其競投爭鋒。股災翻船後,趙公子淡出拍賣場。人們逐漸把目光投向華資地產五虎將。五虎將中,除低調的陳曾熙,人們更關注的是郭得勝、鄭裕彤、胡應湘三人。

    1977年後,李嘉誠成為公眾的焦點,李嘉誠所到之處,都會被記者盯住不放,採訪拍照。李嘉誠舉手應價,被譽為「拍賣場上擎天一指」。

    1977年,究竟發生了什麼事情?

    1977年,李嘉誠參與了地鐵遮打站、金鐘站上蓋興建權的競投。

    地鐵工程是當時香港開埠以來最浩大的公共工程。整個工程計劃8年完成,需耗資約205億港元。首期工程由九龍觀塘,穿過海底隧道到達港島中環,全長156千米,共15個站,耗資約565億港元。

    資金來源主要是由港府提供擔保獲得銀行的各類長期貸款;地鐵公司通過證券市場售股集資;地鐵公司與地產公司聯合發展車站上蓋物業的利潤充股。

    中環站和金鐘站是地鐵最重要、客流量最大的車站。中環站是地鐵首段的終點,位於全港最繁華的銀行區;金鐘站是穿過海底隧道的首站,又是港島東支線的中轉站,附近有香港政府合署、最高法院、海軍總部、警察總部、紅十字總會、文物館等著名建築,與中環銀行區近在咫尺。

    有人形象地把中環、金鐘兩站比喻為雞的兩隻大腿,其上將可建成地鐵全線贏利最豐厚的物業。眾多地產商都對這「兩隻大腿」垂涎欲滴。

    李嘉誠何嘗不為之心動。不過他更看重的還不是其上的發展利潤,而是長實的聲譽。在人們眼裡,長實只是一家在偏僻的市區和荒涼的鄉村山地買地蓋房的地產公司。在寸土尺金、摩天大廈林立的中區,長實無半磚片瓦的立錐之地!

    李嘉誠涉足地產已20個春秋,蓋了不少建築,積累了不少經驗,他覺得是到了改變形象的時候了。

    早在1976年下半年,香港地鐵公司將招標車站上蓋發展商用物業的消息發佈之時,就被新聞界炒得沸沸揚揚。

    1977年初,消息進一步明朗,地鐵公司將於1月14日開始招標,地段是郵政總局原址。原址拆卸後,興建車站上蓋物業。

    地鐵車站上蓋投標物業之事讓李嘉誠連日來寢食不安。在夜深人靜的深水灣住宅的花園裡,李嘉誠無心觀賞月下的花木,他來回踱著步子,陷入沉思之中。

    據追隨李嘉誠多年的「老臣子」回憶,李嘉誠極少把工作帶回家做,他總是在辦公室處理工作,哪怕做到很晚。李嘉誠在家,除了學英語,翻翻報紙雜誌,就是陪太太和兒子。他盡可能放鬆自己,不思考工作上的事情,保證睡得安穩,以便第二天有充沛的精力工作。如果發現他把文件資料帶回了家,那一定是遇到非幹不可的大事。

    如今的地鐵車站上蓋投標物業之事,是他認定的非幹不可的大事。中環、金鐘的兩站招標,一定不乏實力雄厚的大地產商、建築商競標。群雄逐鹿,鹿死誰手,必有一番你死我活的較量。
本站首頁 | 玄幻小說 | 武俠小說 | 都市小說 | 言情小說 | 收藏本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