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嘉誠大全集 第23章 風生水起——從小廠老闆到華商之王(1)
    從小加工廠的小老闆,到資產過億的集團公司的掌門人,這個過程是艱辛的,同樣是精彩的。華商之王李嘉誠,為我們演繹了一段又一段精彩的商海神話。

    遠見卓識入地產

    1958年,李嘉誠的長江工業有限公司在塑膠業異軍突起,取得了令人矚目的業績。李嘉誠也由此獲得「塑膠花大王」的美稱。也許,他應該在這個行業一心一意闖下去,將這個美稱繼續發揚光大,爭做世界塑膠業的泰斗。

    李嘉誠卻不是這樣想的。他沒有就此停步,更沒有倒退,沒有因為初步的成功而沾沾自喜,更沒有停留在享受人生層面上。的確,他心中的藍圖豈是塑膠花所能涵蓋的?生產塑膠花只是他賺錢的方式,是他資本的原始積累。他的最終目的,是充分展現人生的價值,看看一個人的能量究竟有多大,跑得有多遠!

    塑膠花的成功,培養並堅定了他建立偉業的雄心。當然,他也不會草率擯棄塑膠業。在其後十餘年間,他在塑膠領域繼續處於領先地位,為開創新事業積累了數以千萬元資金。

    李嘉誠不是一蹴而就之人,他總是腳踏實地,向既定的目標邁進。他也不會魯莽行事,每一個重大舉措都要經過長時期的深思熟慮,周密調查——除非機不待人的非常時期。

    涉足地產的念頭在李嘉誠心中已孕育了數月之久,塑膠花為他賺得平生第一桶金,他才將構想付諸現實。

    在今天,百億身價的超級巨富90%是地產商或兼營地產的商人。可當時並非如此,大富翁分散在金融、航運、地產、貿易、零售、能源、工業等諸多行業,地產商在富豪家族中並不突出。這同時意味著,房地產不是人人都看好的行業。

    李嘉誠以獨到的慧眼洞察到地產的巨大潛質和廣闊前景。

    最明顯的現象是,人口的增多和經濟的發展。1951年,香港人口才過200萬,20世紀50年代末,已逼近300萬。人口增多,不僅使住宅需求量增多,而且因本埠經濟的持續發展,辦公寫字樓、商業舖位、工業廠房的需求量也大增。香港長期鬧房荒,房屋的增加量總是跟不上需求量。

    香港是彈丸之地,不僅狹小,而且多山。有限的土地,無限的需求,加之港府採取高地價政策,寸土寸金,房貴樓昂。

    身為一業之主,李嘉誠多次為廠房傷透腦筋。尋找交通便利、租金適宜的廠房有多難!數次擴大生產規模,都是在現有的廠房重新佈局。車間裡,設備、人員、製品,擠得水洩不通。

    香港工業化進程出人意料地急速發展,物業商喜笑顏開,趁勢提租。許多物業商只肯簽短期租約,用戶續租時,業主又大幅加租。用戶苦不堪言,李嘉誠也是其中之一。李嘉誠曾多次構想:我要有自己的廠房該多好,就用不著受物業商任意擺佈了。他的構想,經過長時間醞釀進一步明朗:我為什麼不做地產商?

    1958年,李嘉誠在繁盛的工業區——北角購地興建一座12層的工業大廈。

    1960年在柴灣又建造了一座大廈。那時,香港正處於地產業的低潮期,自己建造廠房比租賃來得便宜、實惠。李嘉誠看到,在世界上,香港社會情況是比較穩定的,它正從轉口貿易港逐漸迎來工業大發展的新階段。港島居民的增長率在快速上升,商貿業也在迅速發展。而香港面積不大,有許多土地還有待開發,香港市民需要大量住房、工業廠房和商住樓宇,發展房地產業將是一項大有可為的事業。這時,他手裡已經積聚了有一億港元的資金,必須主動積極尋找新的出路,發展新的事業,才能取得更大的發展和成功。他開始問津地產業,向地產業進軍。

    李嘉誠雖吃準了房地產的樂觀前景,仍採取謹慎入市、穩健發展的方針,他沒有走捷徑——預售樓花,而是將此作為收租物業。

    不可否認,賣樓花能加速樓宇銷售,加快資金回收,彌補地產商資金不足的問題。賣樓花是霍英東於1954年首創,他一反地產商整幢售房或出租的做法,在樓宇尚未興建之前就將其分層分單位(單元)預售,得到預付款即可動工興建。賣家用買家的錢建樓,地產商還可拿地皮和未成的物業拿到銀行按揭,真可謂一石二鳥。

    繼霍英東後,許多地產商紛紛效仿,大售樓花。銀行的按揭制進一步完善,蔚然成風。用戶只要付得起樓價的10%或20%的首期,就可把所買的樓宇向銀行按揭。銀行接受該樓宇作抵押,將樓價餘下的未付部分付給地產商,然後,收取買樓宇者在未來若干年內按月向該銀行付還貸款的本息。

    在這個過程中,風險主要承擔者是銀行。

    李嘉誠發現:地產商的利益與銀行休戚相關;地產業的盛衰又直接波及銀行。唇亡齒寒,一損俱損,過多地依賴銀行,未必就是件好事。

    李嘉誠最欣賞香港最大的地產商——英資置地公司的保守做法,將重點放在收租物業上。置地經過半個多世紀的發展,一直雄踞中區「地王」寶座,擁有大量大廈物業。只要物業在,就是永久受益的聚寶盆。

    李嘉誠寧可少建或不建,也不賣樓花加速建房進度;他盡量不向銀行抵押貸款或會同銀行向用戶提供按揭。

    他興建收租物業,資金回籠緩慢。但他看好地價樓價及租金飆升的總趨勢。收租物業雖不可像發展物業(建樓賣樓)那樣獲取暴利,卻有穩定的租金收入,物業增值,時間愈往後移愈能顯現出來。

    李嘉誠預測無誤。據港府公佈的統計數據,1959年港府拍賣市區土地平均價:工業用地每平方米10485元;商廈、寫字樓、娛樂場等非工業用地166844元;住宅用地16475元。而到1980年,這三類拍賣地價分別為2954903元、12437906元、1372830元。升幅分別為2808倍、735倍、822倍。

    地升樓貴,李嘉誠「坐享其利」。他擁有大批物業,儲備了大量土地,漸成為香港最大地主。

    誠然,當時地產界的許多人士認為李嘉誠的作風過於保守。1961年6月,潮籍銀行家廖寶珊的廖創興銀行發生擠提風潮。廖寶珊是「西環地產之王」,他在西環大量購買地盤興建樓宇,並在中環德輔道西興建廖創興銀行大廈。廖寶珊發展地產的資金幾乎全部是存戶存款,因他大力投資地產將其掏空殆盡,而引發存戶擠提。這次擠提風潮,令廖寶珊腦溢血猝亡。廖氏是潮商中的成功人士,深得商界新秀李嘉誠的尊敬。從廖寶珊身上,李嘉誠進一步意識到地產與銀行業的風險。

    但是,當時廖創興銀行擠提事件並未引起地產銀行界人士的足夠重視。

    1962年,香港當局修改建築條例並公佈於1966年實施。地皮擁有者為了避免新條例實施後吃虧,都趕在1966年之前建房。這股建房熱潮是在銀行的積極資助下掀起的,銀行不僅提供按揭,自己也直接投資房地產。

    炒風空前熾熱,職業炒家應運而生。他們看準地價樓價日漲夜升的畸形旺市,以小博大,只要付得起首期地價樓價,就可大炒特炒,趁高脫手。大客炒地,小客炒樓(花)。大客大多是地產商,甚至還有銀行家;小客多是炒金炒股的黃牛黨。

    在這股風起雲湧的炒風中,李嘉誠始終保持清醒的頭腦。買空賣空是做生意的大忌,投機地產猶如投機股市,「一夜暴富」的後面,往往就是「一朝破產」。

    李嘉誠堅定地以長期投資者的面目出現在地產界;同時,他又是長期投資者中的保守派。他一如既往地在港島新界的新老工業區尋購地皮,營建廠房。他盡可能少地依賴銀行貸款,有的工業大廈完全是靠自籌自有資金建造。公司下屬的塑膠部經營狀況良好,利潤可觀。

    地產部已由開初的純投資轉為投資效益,隨著新廠的不斷竣工出租,租金源源不斷呈幾何級數湧來。

    1965年1月,因為「參與房地產投機,使其沒有流動資金,喪失償債能力」的香港小銀行——明德銀號發生擠提,宣告破產。明德銀號的破產加劇了存戶恐慌心理,擠提風潮由此爆發,迅速蔓延到一系列銀行,廣東信託商業銀行轟然倒閉,連實力雄厚的恆生銀行也陷於危機之中,不得不出賣股權於匯豐銀行而免遭破產。

    為了制止住擠提潮,港府採取了緊急措施。銀行危機持續了一年多,許多銀行過著「苟延殘喘」的日子。在銀行危機的劇烈振蕩下,興旺熾盛的房地產業一落千丈,一派蕭條。地價樓價暴跌,脫身遲緩的炒家,全部斷臂折翼,血本無歸。靠銀行輸血支撐的地產商、建築商紛紛破產。

    在這次危機中,長江的損失與同業相比微乎其微。它只是部分廠房碰到租期屆滿,續租時降低租金,而未動搖其整個根基。

    那些激進冒險的地產商,或破產,或觀望。「保守」的李嘉誠卻仍在地產低潮中穩步拓展。

    1966年年底,低迷的香港房地產開始出現一線曙光,地價樓價開始回升。銀行經過一年多「休養生息」,元氣漸漸恢復,有能力重新資助地產業。地產商躍躍欲試,準備大幹一場。

    就在此時,中國內地的「文化大革命」開始波及香港。1967年,北京發生了「火燒英國代辦處」事件,香港也發生了市民「騷動」事件。那個階段,香港社會人心波動。內地紅衛兵的激烈行動給英殖民統治下的香港「左派」注了一劑強心針,「左派」到市民中煽動反英情緒,並把大字報貼到港督府的大門、牆上。英方暴力鎮壓,觸發「左派」掀起「五月風暴」。

    「中共即將武力收復香港」的謠言四起,香港人心惶惶,由此觸發了自二戰後第一次大移民潮。移民以有錢人居多,他們紛紛賤價拋售物業,司徒拔道的一幢獨立花園洋房竟賤賣至60萬港元。新落成的樓宇無人問津,整個房地產市場賣多買少,有價無市。地產、建築商們焦頭爛額,一籌莫展。

    擁有數個地盤、物業的李嘉誠憂心忡忡。他不時聽廣播,看報紙,密切關注事態發展。「左派」的行動在升級,《明報》社評綜述當時的情況:

    「(他們)燒巴士、燒電車、殺警察、打巴士電車司機、燒貝夫人健康院、炸郵政、用定時炸彈炸大埔鄉事局、攻打茶樓、大石投擲行人和汽車、向警察投擲魚炮、爆炸水管、燒報館車輛……」

    香港傳媒透露的全是「不祥」消息。李嘉誠知道,香港的「五月風暴」與內地的「文革」有直接關係。那時,不少內地群眾組織的小報通過各種渠道流入香港,李嘉誠從中獲悉,內地春夏兩季的武鬥高潮自8月起漸漸得到控制,趨於平息。那麼,香港的「五月風暴」也不會持續太久。

    作為資產者,最關注的莫過於「中共會不會以武力收復香港,在香港推行內地的共產主義制度」。

    「不可能,中共若想武力收復香港,早在1949年就可趁解放廣州之機一舉收復,何必等到現在?香港是內地對外貿易唯一通道,保留香港現狀,實際上對中共大有好處。中共並不希望香港局勢動亂。」

    經過深思熟慮的李嘉誠,毅然採取驚人之舉:人棄我取,趁低吸納。

    李嘉誠又一次判斷正確。內地「文革」結束後,鄧小平同志主持工作,中共中央作出決議:「徹底否定文化大革命。」中共的決議雖未涉及「香港式文革」,但香港經濟界和知識界都把那場「五月風暴」視為空前災難。

    這次戰後最大的地產危機一直延續到1969年。

    李嘉誠逆同業之行而行,堅信亂極則治,否極泰來。在認定發展方向後,他集中了主要資金和主要力量,趁香港地產低迷時期,大量購入地皮、舊房,積極積聚力量,等待發展時機。在繼續經營工廠生產的同時,他開始大興土木,建造廠房和商住樓宇。在當時的許多香港人看來,李嘉誠是「在冒風險」,是很缺乏安全保障的,甚至說不定會遭到很大的損失和失敗。但畢竟李嘉誠是一個有膽有識的人,當有不少人對局勢持悲觀、恐懼、失望心態時,他卻等待著「否極泰來」。在同一時期,香港也有不少商人競相投向地產業,都在各自積蓄力量等待機會。

    1970年,香港百業復興,地產市道轉旺。有人說李嘉誠是賭場豪客,孤注一擲,僥倖取勝。只有李嘉誠自己清楚他的驚人之舉是否含有賭博成分。他是這場地產大災難中的大贏家,但絕非投機家。

    20世紀70年代初,李嘉誠已擁有的收租物業從最初的12萬平方英尺,發展到35萬平方英尺,每年租金收入為390萬港元。

    這個時期的李嘉誠,事業已經有了相當的基礎。在長期的社會商業實踐中,也已培養了一種過人的敏感性和悟性,鑄造了精明幹練的能力。

    地產股市任馳騁

    20世紀70年代,在房地產經營方面,李嘉誠遇到了一個強勁對手,這個對手就是英資地產巨頭——置地公司。但李嘉誠卻並不害怕,他通過一系列的準備,決定與置地一比高下。

    1971年6月,李嘉誠成立長江地產有限公司,集中物力、財力、精力發展房地產業。

    在第一次公司高層會議上,李嘉誠躊躇滿志地提出:要以置地公司為奮鬥目標,不僅要學習置地的成功經驗,還要超過置地的規模。

    香港置地有限公司,是1889年由英商保羅?遮打與怡和洋行的傑姆?凱瑟克合資創辦的,當時註冊資本為500萬港元,為全港最大的公司。經過半個多世紀的發展,置地躋身全球三大地產公司之列,在香港處於絕對霸主地位。除地產外,置地還兼營酒店餐飲、食品銷售,業務基地以香港為重點,輻射亞太14個國家和地區。
本站首頁 | 玄幻小說 | 武俠小說 | 都市小說 | 言情小說 | 收藏本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