買官 正文 第四章
    深諳當前社會風氣的趙凱書記,給父親過三週年是在高度保密的情況下進行,惟恐招惹不必要的麻煩。給司機打招呼,是考慮到需要提前加油或是車萬一有什麼小毛病需要收拾一下。給秘書也說了一聲,那是臨走前打了個電話,除此兩人,整個市委大院,再無人知曉。

    趙凱的家鄉叫鳳鳴坡,離趙凱任職的林中市二百多公里,小車三個鐘頭的路程,趙凱到達時,已是上午十一點多,他的兄弟姐妹們均已聚齊,就等著他了。他稍稍休息了一會,就同家人一起給父親上墳。上完墳已是午後一點多,趙凱被單獨安排在侄兒家的正房裡休息,等候吃一頓難得一聚的全家團圓飯。事情雖然辦得過於簡單,倒也不乏天倫之樂。

    正在這時,陳曉南和劉志春到了,趙凱的夫人李雪蓮對小姑子家的二姑娘說:「把兩位客人給你舅舅領過去。」

    小姑娘到了正房門外,推開門喊道:「舅,有客人找你,我妗讓領過來的。」說著小手一伸,讓兩位客人進去了。

    「趙書記!」劉志春趕忙作自我介紹,「我是嚴武縣西後莊人,在縣文化局工作。你還認得我嗎?」

    「噢噢!」趙凱認真瞧瞧終於認出來了,「是劉大伯的兒子吧?我在你家吃過一頓飯,你不是呱嗒呱嗒一個勁拉風箱嗎?」

    劉志春說:「對呀!趙書記記憶力真好!」

    趙凱問:「你來找我有啥事?」

    劉志春說:「聽說今日你給老人家過三週年,我們就跑過來了。」

    趙凱又問:「你聽誰說今天過三週年?」

    劉志春說:「老人家去世時,你給村裡去過訃告,家裡人是掐著指頭算到今天的。」

    趙凱有點感動:「這麼說,你們是專為這事而來?」

    劉志春完全按新星旅舍201房間裡研究的方案說話和行事,他把提包裡的小米,綠豆、紅棗取出來。土特產公司的精美塑料袋已沒有了,改換成白布袋子,以顯出農村的土氣和農民的淳樸。劉志春把這三樣東西取出來擱到桌上說:「多也帶不了,各拿六斤,六六大順,圖個吉利吧。

    我爹說,老人家當年最愛吃小米綠豆粥,原想做一碗到墳上祭獻,可惜路上堵車,沒趕上上墳。」

    趙凱瞧瞧陳曉南問:「這位也是你們村的?」

    劉志春說:「看我就忘記介紹了,我表哥,叫陳曉南,我們縣城關鎮黨委書記。老人家在村裡教書那會,表哥住在我們家上過幾個月學,實際也是趙老師的學生,他也記得趙老師當年的種種好處,就非要同我一起來不可。」

    趙凱深受感動,感慨道:「我父親當年遭難的時候,是鄉親們保護了他。現在老人已經過世了,鄉親們還對他念念不忘。請你們回去轉告鄉親們,他們的盛情我領啦,井轉達我對他們的感謝!」

    「我們還需表達點意思。」劉志春邊說邊從提包裡掏出兩摞捆紮好的人民幣往茶几底層一擱,「我們能有今天,全是趙老師栽培的結果。我們想給趙老師立一塊碑,可又沒法親手辦,只能留點錢煩清家人代我們具體操辦了,」這才是三人在新星旅舍201房間策劃的核心內容,決定以捐碑名義先送兩萬,來個火力偵察。為避行賄之嫌,兩萬又以兩個人的名義送。只要他收了這兩萬,他們就作到了「知彼」,回到林中市後,就可以大膽地把其餘六萬一下子甩給他了。他們最關心的是趙凱對這兩萬元的態度。

    此該,趙凱伸手到茶几底層將兩摞錢拿出來,掂著問:「這是多少錢?」

    劉志春說:「我倆一人一萬。」

    陳曉南說:「錢不多,表個心意吧。」

    趙凱說:「如果說你們認為立碑是對老人盡點孝心的話,這份孝心該誰盡?我們兄弟姐妹共五人,排隊也輪不到你們呀!」

    陳曉南忙說:「這僅是我們的一點想法。如果立碑用不著,幹點別的也行。反正今天是老人家的三週年,我們總得上點禮呀!」

    「上禮?」趙凱目光輪番地掃著兩人,滿臉警覺他說,「上一份禮就一人一萬,可謂出手大方。家裡不會有印鈔機吧?我倒想問一下:你們到底是為過世的老人而來,還是為我這個市委書記而來?如果是為我而來,那就說吧,有啥事?」

    劉志春心裡一慌,有點語無倫次:「不是,趙書記,我們今天……是為老人的事……」

    陳曉南忙把話接過去,笑笑說:「趙書記,我們的確是為老人的事來的,沒有別的意思。」

    正在這時,夫人李雪蓮過來叫趙凱吃飯。趙凱站起來說,「如果是為老人的事而來,小米。綠豆和紅棗留下,錢一分不收,我這裡沒有收禮的規矩。安葬老人時也沒收過禮,何況辦三週年!」

    陳曉南腦子裡充滿一個詞:出師不利。劉志春心裡更是沮喪,瞟陳曉南一眼,說:「那,咱們就告辭吧。」

    李雪蓮一伸手說:「不收禮是規矩,但吃飯也是規矩。

    哪有大老遠來了不吃飯就走的理?」

    趙凱反應過來,覺得是應當留他們吃飯,忙說:「對,飯還是要吃的。吃過飯再走。飯後我們也要走的。」

    劉志春滿臉的難堪之色,有點吃不住勁了。陳曉南何嘗不感難堪?但他早有思想準備,把自尊心扔一邊了,因此能頂得住尷尬,經得起難堪。他戳了劉志春一下說:

    「恭敬不如從命,既然趙書記、李主任要咱們吃飯,那就吃了再走吧。」

    劉志春點點頭,心裡卻想,你還有心思吃飯。

    吃飯是安排在還沒有住人的一棟新房裡,地面比較寬敞,一家二十多口人坐了滿滿三桌,陳曉南和劉志春被夫人李雪蓮安排在第一桌的主位上,由趙家老大和老二相陪。李雪蓮還向大家介紹說:「兩位客人是來自老人家當年被下放勞動的那個村,群眾還委託他們帶來了小米、綠豆、紅棗,本來要做一碗小米綠豆粥給老人獻到墳上,可惜沒趕上。」又給老二家女人佈置道:「二嫂,以後遇上過節,做一碗到墳上獻獻吧。鄉親們這麼遠送來了,咱們不做,對不起鄉親們的一片盛情,再者,老人家倘若有知,見群眾如此深情厚意,定會含笑九泉,感到欣慰的。」

    陳曉南明白,李雪蓮的用意是對剛才拒收禮作點彌補,沖淡一下他們的尷尬。他想,既然人家書記夫人還有此心,自個也應當主動點,就講起趙老先生當年的故事來,諸如如何誨人不倦,如何嚴肅認真,如何關心愛護每一個學生。還說到他病了以後的情景,他們曾跑到鎮上為他抓藥……劉志春見陳曉南如此講,心領神會,便趕忙同他呼應,把每一件事補充得更具體更圓滿。他們講到的事,有些實有其事,有些是即興編的,反正死無對證,他們怎麼樣講,他們就怎麼樣信,聽得人們一片感歎唏噓之聲,這樣他們二人不僅徹底擺脫尷尬局面,還贏得了大家的好感與尊重,都急著同他們碰杯。連趙凱也端了杯從第二桌走過來。陳曉南忙說:「趙書記,我們還沒有給你敬酒,你得喝我們一杯酒。」趙凱說:「今天不說敬,碰一杯就行了。再次感謝西後莊父老鄉親,感謝你們二位。」

    飯後,李雪蓮做了這樣的安排:讓趙凱還到正房休息一個鐘頭,睡上一會,孩子們不要吵擾,她呢,利用這段時間上旅遊公司新近開發的馳馬洞看看,李雪蓮的嫂子說:「山洞在半山腰上,要爬二百多級台階,得讓孩子們去攙扶著點。」

    陳曉南一聽,這是接近並討好書記夫人的極好機會,忙說:「我們倆也想去看看,李主任有我們招呼,家裡人儘管放心。」那當嫂子的高興道:「有兩位客人同去,我們就放心了。」

    難怪家裡人擔心,這上山的路也真陡,一開始爬山就是台階,抬頭望去,那台階就像一架梯子一樣,斜斜地掛在山崖上,李雪蓮有點猶豫了,說道:「果然陡得很。上倒估計問題不大,主要是不好下,恐怕腿會發抖,我就不用上去了吧?」

    陳曉南一聽心裡暗暗高興。他就是希望這台階陡點險點,這樣自己才能充分發揮作用,因此忙勸道:「李主任,還是上去看看吧。人家外面的客人遠道而來參觀,家鄉的人近在咫尺,不看也太遺憾。」

    劉志春說:「有我們招呼,你儘管放心。」

    陳曉南說:「下來時要是腿抖不敢走,我們倆人背也能把你背下來。怎麼樣?」

    李雪蓮與其說不著怕留下遺憾,倒不如說是兩位客人的好意難卻。她笑笑說:「好,那就鼓足勇氣,上吧!」

    其實李雪蓮的身體很好,五十來歲的女人,腿腳還相當靈活,上去時挺順利,下來時陳曉南倒真希望效犬馬之勞,把李雪蓮背下來,只可惜李雪蓮試了試,笑道:「原來把困難估計得過分了,沒問題,能自己下。」果然下得比陳曉南他們還快呢。陳曉南好不遺憾!

    這時趙凱的車正好來了。車是停到鎮上等候的。

    李雪蓮同陳曉南和劉志春一一握別:「非常感謝二位,以後到家來玩。」

    趙凱向陳曉南他們招了一下手就上車了。司機小孔朝他們點頭致意。

    送走趙凱和夫人,陳曉南和劉志春也同趙家人告辭。

    他們不敢顯擺,車也在鎮上停著。村莊離鎮子二里地,他們步行去。

    走到村西路上時,劉志春說:「唉,今天可能日子不對,黑道日,不宜出門。」

    陳曉南問:「你是說,我們今天不順利?」

    劉志春點點頭:「我們失敗了,兩萬沒送了,還弄得狼狽不堪。幸虧你比我沉得住氣,留下來吃飯,李雪蓮幫著咱們挽回些面子。不然,那可真成了過去歌裡唱的:帝國主義夾著尾巴逃跑了。」陳曉南說:「也不要悲觀洩氣。

    我倒是從不利因素中看到有利的一面,看到一絲希望的曙光。」

    劉志春問:「希望的曙光?希望在哪裡?」

    陳曉南說:「你想想看。」

    劉志春搖搖頭:「我想不出來。我想到的全是悲觀失望,我還是第一次經歷這樣的事。平時聽人說,好像行賄送禮很簡單,沒有不吃肉的貓,只要你送,對方就會收。

    原來全是瞎扯。這不,今天的實踐已經證明,送禮並不好送,提著一包八萬元,就是送不了。唉,難哪!」

    這時,已經到了鎮政府大院,看到他們的銀灰色桑塔納了。  
本站首頁 | 玄幻小說 | 武俠小說 | 都市小說 | 言情小說 | 收藏本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