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彪的這一生 正文 第11節 草台崗戰役
    可是,羅瑞卿卻神奇地活了下來。當他甦醒過來時,他的軍政上司,林彪、羅榮桓站在他的面前,告訴他紅軍橫掃七百里,五戰皆捷,俘敵二萬,粉碎了敵人的第二次反革命「圍剿」。

    蔣介石痛心疾首之餘,感到「步步為營」的戰法失之過緩,改取「長驅直入」的方針。1931年7月,蔣介石親掛帥印,發誓「不獲全勝,不回南京」,指揮三十萬大軍洪水一般由北而南進攻中央革命根據地,幾乎佔領了整個蘇區。由於敵軍來勢兇猛,紅軍不能在根據地腹部進行集結調動,只好冒著酷暑,繞道千里,經瑞金至興國地區集結力量。8∼9月間,紅軍發起旋風般的總攻擊,經蓮塘、良村、黃陂、老營盤、方石嶺五次戰鬥,殲敵三萬。蔣介石再次損兵折將,無功而返。

    1932年3月,中央軍委決定恢復重建紅一軍團,任命林彪擔任軍團長。這年,林彪二十五歲。

    自1930年至1932年,在三年時間內,林彪率領的紅四軍縱橫馳騁,戰功卓著,聲名鵲起。林彪的聲望也已超過一般軍事將領,與號稱為「紅軍之獅」的彭德懷齊名,並駕齊驅,雙峰對峙。

    林彪和彭德懷是中央紅軍中的兩員名將。一位外國友人在仔細比較了他倆的性格特徵、處世風格和指揮才能之後,寫了一段十分精彩的文字:

    彭德懷一生中說話坦率,不轉彎抹角。彭寫文章措詞明白有力,篇幅往往很長,言詞誠懇而激烈,使人一聽就瞭解他的觀點。他的部下常說,「他和革命結了婚」。面對那些折磨他的人,他捶著桌子,厲聲斥責他們,響聲震動牢房的牆壁。「我什麼都不怕」,他大聲吼著,「你們可以槍斃我,你們的末日不遠了」。

    林彪看上去不像彭德懷那樣直率和精力充沛。他比彭年輕八歲,長得十分瘦削,他的臉是橢圓形的,膚色淺黑,顯得很清秀。彭經常和部下交談,而林卻同他們保持一段距離。對許多人來說,林似乎生性靦腆和含蓄。找不到稱頌他對部下熱情和愛護的故事。他在紅軍指揮官中的同事都尊敬他,但他一開口就是談正經事。

    毛手下的高級指揮官雖然性格各異,但他們配合得很好。林彪善於聲東擊西和隱蔽自己,善於奇襲和伏擊,善於從側翼和敵後發起進攻和使用計謀。他的膽量和善用疑兵超過了任何人。不過,據說他只在有十分把握時才出戰。而彭德懷總是從正面進攻敵人,他打仗極為勇猛,對手一次又一次被消滅。彭認為打一場戰鬥,必須使得失相抵,或得大於失,要多繳獲槍炮,多抓俘虜,並更多地把戰俘轉化為紅軍。這才算打好了仗。

    事實上,從1932年春開始,林彪就暗自憋勁與彭德懷一試高低,一心要超過這位敦厚樸實的軍團長。這是一場靈鷹與雄獅之間的、同志式的較量與競爭。

    1932年春,聶榮臻走馬上任,擔任了紅一軍團的政治委員。

    聶榮臻上任沒幾天,發現林彪有一個神秘的小本子,經常隨身裝在口袋裡,上面密密麻麻記錄著他指揮的歷次戰役和戰役中殲敵、俘虜、繳獲戰利品的數字。而一旦談論到這些數字,林彪便立刻變得神采飛揚,他掏出小本子一頁頁往下念,平素木訥古板的臉上頓時容光煥發,他的部下便知道,「軍團長又活了」。

    1933年春,林彪在他的小本子上,又寫上了這樣一行文字,「1933年2月,指揮黃陂、草台崗戰役,殲敵三個師,俘獲二萬五千餘人」。林彪為何對這次戰役如此重視呢?

    黃陂、草台崗戰役是第二次國內革命戰爭時期中央紅軍打的最大的一次伏擊戰。戰役的全勝,使林彪善於組織大部隊、大兵團作戰的傳聞更加為人們所折服,「常勝將軍」的美名也不脛而走。有一次,當他的老部下吳法憲向他請教作戰要訣時,林彪不無得意地引黃陂、草台崗伏擊戰為例,對吳法憲傳授道:

    我有「常勝將軍」的美名,這並不是我有什麼特別的才能。事實上,我只有一種才能,我絕不把打贏一場戰役的機會搞砸,這個機會絕對不能放過。機會一旦失去,就永遠不會回來。

    黃陂、草台崗戰役的關鍵,是紅軍極其準確地把握住了第四次反「圍剿」鬥爭中稍縱即逝的一線機會。

    1932年冬,蔣介石調集五十萬人馬,分左、中、右三路大軍,向中央根據地發動了第四次「圍剿」。當時,毛澤東已被王明「左」傾冒險主義者逐出了在紅軍中的領導位置,剝奪了在政治和軍事問題上的決策權。前線指揮由朱德、周恩來擔任。「圍剿」一開始,敵人主力即由西北向東南齊頭並進,步步緊逼。到1933年2月初,敵中路軍以十個師的兵力分三個縱隊向南豐、廣昌前進。12日,紅軍進攻南豐,示形於敵。敵軍為救援南豐,與紅軍主力決戰,以第一縱隊之五十二、五十九師取道永豐、樂安向宜黃南部急進,將整個左翼裸露於紅軍的面前。

    這時,紅軍總部當機立斷,迅速命令紅軍主力自南豐撤退,隱蔽集中四五萬優勢兵力於黃陂以北地區,然後從兩翼包抄北上。

    按照總部的部署,紅軍部隊兵分左、右兩翼。左翼為紅一軍團、紅三軍團和第二十一軍,進至黃陂一線設伏,整個左翼部隊由林彪、聶榮臻統一指揮;右翼為紅五軍團和第二十二軍,負責阻擊敵人和掩護紅軍右側。

    林彪作為此次戰役戰場指揮,在與彭德懷、董振堂等人商量後,決定左翼採取平行路線,隱蔽接敵,準備以伏擊、側擊、兜擊等手段,從左至右逐次消滅敵五十二師、五十九師。大家約定,以林彪打響的槍聲作為總攻信號。

    2月下旬,適逢連日陰雨,白天山野昏暗,濃霧籠罩山頭,不見人影,入夜則一團漆黑,伸手不見五指,加之道路泥濘,又粘又滑,給部隊進入設伏陣地帶來了很多困難。27日拂曉前,徐彥剛、羅瑞卿率七、九兩個師和炮兵連在右,林彪、聶榮臻率十、十一兩個師在左,同時進入陣地。彭德懷率紅三軍團並進,在紅一軍團之後依次擺開。各師、團、營迅速展開,隱蔽於叢山密林之中。

    紅一軍團的軍團部和紅十一師指揮所設在一道山溝裡。山溝東口便是大路,相距僅一千餘米。由於紅十一師位於谷口,很容易被敵人突破,林彪不放心。他親自檢查了十一師的陣地,要求他們加強西面火力。

    清晨,四周群山幽靜,山泉淙淙。八九點鐘,太陽升起,濃霧逐漸消散。不一會,霧散天清,敵人也大搖大擺地進入了火力射程之內。

    首先過來的,是敵五十二師。全師二個旅四個團毫無戒備地從指揮所前走過。「打不打?」參謀請示林彪。

    林彪冷靜地說:「等輜重部隊。」他判斷,敵人大部隊行動不可能沒有輜重部隊。不出林彪所料,敵人輜重部隊過來了。「打吧?!」參謀人員又請示。

    林彪仍是冷靜地說:「等護衛團。」這樣,等敵人全部進入了我軍的伏擊圈後,林彪才發出總攻信號。頓時,平素僻靜的山谷裡,槍炮聲震耳欲聾,數萬大軍將敵人團團圍住,使其動彈不得。經過三小時戰鬥,全殲敵五十二師。

    黃陂大捷後,林彪、聶榮臻又率紅一軍團和第二十一軍、第二十二軍及獨立第五師進攻草台崗。戰鬥最激烈時,敵人派出飛機狂轟濫炸,一顆炸彈落到前沿指揮所,「轟」的一聲,林彪被爆炸的氣浪掀倒在地。但是,林彪沒有受傷。

    攻佔草台崗必須先佔領黃柏嶺。黃柏嶺是緊靠草台崗南面的制高點,山坡陡峭,易守難攻。紅四軍十、十一師強攻多次,都被敵人居高臨下地擋回。紅一軍團中,有三位師長負傷。戰鬥至下午三時,黃柏嶺還未得手。這時,林彪決定使用預備隊。他對紅九師師長李聚奎說道:「從拂曉打到現在,還沒拿下來。現在命令你們九師從正面山埡口突過去,限你們在兩個小時內把它拿下來。」

    李聚奎想了想,對林彪說:「敵人只要兩挺機槍就可以把口子封住,我們攻不上去。」

    「那怎麼辦?」林彪問。

    李聚奎建議以一個團正面強攻,以兩個團從埡口左翼山梁攻上去。林彪聽了這話,把李聚奎「」了一句:「你怎麼不早說?」

    按照這一部署,李聚奎率紅九師迅速拿下了黃柏嶺,然後又衝向草台崗。

    草台崗戰鬥,紅一軍團獲得全勝,殲滅和俘虜敵軍近四千人。

    在黃陂、草台崗戰役中,林彪麾下的紅一軍團又立殊功。紅軍總參謀長劉伯承認為,「一軍團在決戰方面作用很大」。林彪聽到這話,十分高興,他把整個戰役的成果全部記入了他的「功勞簿」。

    第四次反「圍剿」鬥爭結束後,紅一軍團政治部副主任李卓侯趕編了一出《廬山雪》的劇本,內容是寫紅軍打進南昌,殺上廬山,俘虜蔣介石的故事,寓意國民黨反動統治就像廬山上的春雪,很快就會消融、瓦解。

    這個劇本亦正亦謔,著重表現紅軍戰士的豪邁精神和樂觀向上的人生態度。羅瑞卿飾演蔣介石,童小鵬扮作宋美齡,兩人在戲中極盡調侃嘲弄之能事。如戲中有這樣一個細節:紅一軍團眼看要殺上廬山,蔣氏夫妻慌作一團。

    「蔣介石」色厲內茬地吹牛皮,說:「我有百萬大軍,還有美國的鋼盔,我怕什麼!」

    「親愛的,給你鋼盔。」「宋美齡」忙中出錯,遞給「蔣介石」一個痰盂。

    「蔣介石」把痰盂往頭上一戴,覺得不妥,摘下來,氣得破口大罵:「娘希匹!怎麼把痰盂扣到我腦袋上了?」

    劇本在綵排時,效果極好。周恩來笑得前仰後合,直不起腰。李卓侯請他提意見。周恩來想了一下,說:「戲中敵方主角是蔣介石,我方的主角是一個軍長,好像不太搭配,是不是應該換成軍團一級?」

    李卓侯苦笑道:「至少應該是軍團一級,但是林軍團長那麼內向,誰有這大的本事讓他上台表演?要不你幫助做做工作?」

    周恩來搖搖頭,也沒有把握。

    這時,羅瑞卿站出來說:「我來試試。」  
本站首頁 | 玄幻小說 | 武俠小說 | 都市小說 | 言情小說 | 收藏本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