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自的朝聖路 正文 第一版序
    托爾斯泰年老的時候,一個美國女作家去拜訪他,問他為什麼不寫作了,托爾斯泰回答說:「這是無聊的事。書太多了,如今無論寫出什麼書來也影響不了世界。即使基督再現,把《福音書》拿去付印,太太們也只是拚命想得到他的簽名,別無其它。我們不應該再寫書,而應該行動。」

    近來我好像也常常有這樣的想法。看見人們正以可怕的速度寫書、編書、造書、「策劃」(這個詞已經堂而皇之地上了版權頁)書,每天有無數的新書湧入市場,叫賣聲震耳欲聾,轉眼間又都銷聲匿跡,我不禁想:我再往其中增加一本有什麼意義嗎?

    可是,我還是往其中增加了一本。

    我如此為自己解嘲:我寫作從來就不是為了影響世界,而只是為了安頓自己——讓自己有事情做,活得有意義或者似乎有意義。所以,對於我來說,寫作何嘗不是一種行動呢。

    托爾斯泰晚年之所以拒斥寫作,是因為恥於智識界的虛偽,他決心與之劃清界限,又憤於公眾的麻木,他不願再對愛慕虛榮的崇拜者說話。然而,事實上,托爾斯泰始終不是一個真正的社會活動家。他從前的文學創作也罷,後來的宣傳宗教、上書沙皇、解放家奴、編寫識字讀本等所謂行動也罷,都是為了解決他自己靈魂的問題,是由不同的途徑走向他心目中的那同一個上帝。正像羅曼·羅蘭在駁斥所謂有前後兩個截然不同的托爾斯泰的論調時所說的:「只有一個托爾斯泰,我們愛他整個,因為我們本能地感到在這樣的心魂中,一切都有立場,一切都有關連。」我相信,這立場就是他對人生真理的不懈尋求,這關連就是他一直在走著的同一條朝聖路。

    但我還是要慶幸托爾斯泰一生主要是用寫作的方式來尋找和接近他的上帝的,我們因此才得以辨認他的朝聖的心跡。我想說的是,我要慶幸世上畢竟有真正的好書,它們真實地記錄了那些優秀靈魂的內在生活。不,不只是記錄,當我讀它們的時候,我鮮明地感覺到,作者在寫它們的同時就是在過一種真正的靈魂生活。這些書多半是沉默的,可是我知道它們存在著,等著我去把它們一本本打開,無論打開哪一本,都必定會是一次新的難忘的經歷。讀了這些書,我彷彿結識了一個個不同的朝聖者,他們走在各自的朝聖路上。是的,世上有多少個朝聖者,就有多少條朝聖路。每一條朝聖的路都是每一個朝聖者自己走出來的,不必相同,也不可能相同。然而,只要你自己也是一個朝聖者,你就不會覺得這是一個缺陷,反而是一個鼓舞。你會發現,每個人正是靠自己的孤獨的追求加入人類的精神傳統的,而只要你的確走在自己的朝聖路上,你其實並不孤獨。

    本書是我1996年至1998年所發表的文章的一個結集。東方出版社還曾出版過我此前文章的結集《守望的距離》,為了保持連續性,我把那個集子未及收進的1995年的部分文章也收在了本書中。我給這本書取現在這個名字,一是因為其中我自己比較滿意的文章幾乎都是讀了我所說的那些朝聖者的書而發的感想,二是因為我自己寫作時心中懸著的對象常是隱藏在人群裡的今日的朝聖者,不管世風如何浮躁,我始終讀到他們存在的消息。當然,這個書名同時也是我對自己的一個鞭策,為我的寫作立一標準。我對本書在總體上並不滿意,但我還要努力。假如有一天寫作真成了托爾斯泰所說的無聊的事,我就堅決擱筆,決不在這個文壇上瞎摻和下去。

    1999220  
本站首頁 | 玄幻小說 | 武俠小說 | 都市小說 | 言情小說 | 收藏本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