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油戰爭 第七章 排兵佈陣 建立英美石油美元秩序 戰爭催生的新帝國
    【二戰後,英美利用石油與金融的聯姻,獲得了巨額的經濟利益。為了對抗日益強大的英美石油卡特爾,各國紛紛採用國有模式經營石油產業,加強對石油生產和銷售的控制。】

    1945年,經過一場席捲全球、奪去5500多萬人生命的六年戰爭,世界在很多方面發生了重大變化。但是,對世界廣大地區,特別是東歐和南半球不發達地區來說,1945年只不過是向一場新式漫長戰爭的過渡,這場持久戰通常體現為經濟戰。

    1919年,凡爾賽和會之後,英帝國達到發展的巔峰,她統治了地球面積的四分之一,被稱為「日不落帝國」。僅僅30年之後,到了1949年,伴隨著世界範圍內爭取民族獨立的呼聲,英帝國正面臨分崩離析。她正處在也許歷史上任何一個帝國都沒有經歷過的動盪痛苦之中。

    1946年2月,皇家印度海軍發生叛亂,由克萊門特·艾德禮首相領導的英國戰後工黨政府任命緬甸伯爵蒙巴頓為最後一任印度總督,其任務就是以最快的速度撤出英國的軍隊和政府管理機構。在到達印度之後五個月,也就是1947年8月15日,蒙巴頓把印度次大陸分成了以穆斯林人口為主的東、西巴基斯坦和印度兩大部分。

    在短短的幾年時間裡,英國正式放棄了對非洲、太平洋和地中海地區大部分殖民地的控制權。這並不是因為她大發慈悲或是對殖民地人民自決原則的突發熱情,而是因為這是一種必然趨勢,這一趨勢成為20世紀40年代末到50年代初戰後對海外領地管理的全新形式。

    戰爭的結果是,構成英國金融強權基礎的貿易體制不復存在。大量的海外投資被出賣,用於支付戰爭費用。英國的國家債務扶搖直上。在國內,工廠殘破,設備陳舊,甚至連電力供應都不能保證;房屋破敗,人口減少。戰爭結束時,英國的出口只有戰前1938年的31%。

    「二戰」期間,英國完全依靠美國的戰後支援。美國人,或者說東海岸利益集團中主張向外擴張的人士認識到,要想成為戰後的世界統治者,美國需要在世界範圍內得到英國的合作及其統治世界的知識。一戰前由洛錫安勳爵、米爾納勳爵、塞西爾·羅得斯等前文提到的「圓桌騎士」定義,經長期討論形成的帝國新概念,很快變成了現實。1945年之後,英國只能通過發展和加深與美國的「特殊關係」對世界發揮間接影響。

    在凡爾賽和約之後,英美兩國就開始小心翼翼地栽培某種特殊關係的種子,英美兩國分別成立了皇家國際事務研究所和紐約外交關係理事會,作為討論戰略政策的管道。

    戰爭期間,合作又增加了新的內容。英國和美國都同意軍事指揮的一體化,同時,羽翼未豐的美國情報系統在戰略情報局(OSS)的領導下,與英國特種行動局(SOE)合作,在倫敦指揮中心的指揮下一起工作。戰後美國中央情報局的出現,美國秘密政府機構的整個佈署,都是戰時與英國合作的直接結果。這對隨後的美國政策的影響是巨大的,也是悲劇性的。

    戰爭剛結束,英國就介入美國國內的討論,這成了影響美國能源和政策的重大轉折點。在一次經過精心準備的最高級別動議中,溫斯頓·丘吉爾來到了杜魯門總統的家鄉密蘇里的富爾頓,在1946年3月5日,發表了著名的「鐵幕」演說。人們大都沒有想到的政策收穫是,丘吉爾精心準備的花言巧語保住了英國在戰後的地位。本來,斯大林已經做好了放棄戰爭時期與丘吉爾、羅斯福達成的一系列協議的準備,無論是形式還是內容。丘吉爾訪問富爾頓的目的,是說服天真而缺少經驗的美國總統發展美英的特殊關係。

    在此次非同尋常的訪問之後不久,丘吉爾這位前首相便扭轉了局勢,英國已經掌握了明顯的優勢。值得一提的是,在與杜魯門總統玩撲克牌時,他故意輸掉了75美元。中央情報局的原型就是建立在倫敦訓練的戰略情報局戰時網絡的基礎之上的。美國國防政策也是以美英共享情報和軍事國防機密為基礎。杜魯門開始清除其政府內任何反英的因素,最有名的是農業部長和反英派人員亨利·華萊士。在許多關鍵領域,美國和英國的情報機構恢復了緊密的合作。  
本站首頁 | 玄幻小說 | 武俠小說 | 都市小說 | 言情小說 | 收藏本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