混跡在嘉慶初年 正文 第35章:戰報頻頻(一)
    時也命也運也,誰能想到從後世穿越而來的劉銘祺僅憑著一個落第秀才的身份歪打正著地當上了大清朝綠營軍的汛千總之職,並且繼續留在兌字營,負責新兵的操練工作。於此不同的是,原來的汛千總趙有理也跟著官升一級,榮升為兌字營守備之職,全營上下均皆大歡喜。

    加官進祿的趙有理整天樂呵呵的合不攏嘴,心裡更是對身邊的這位福將劉銘祺感恩不盡,為報答他的大恩,經常拉著劉銘祺喝酒侃山,再加上其他各營的千總、守備、游擊的大人。有的是為了拉攏關係,有的是發自內心的崇拜,更有登門拜師學藝的,分門別類,花樣百出,整天排著隊地等在營門口前來拜見。沒完沒了的應酬忙的劉銘祺這兩天腳打後腦勺,比當初當壯丁還累。俗話說的好:人怕出名,豬怕壯。去也不是,不去更不是,好歹總算想出個抱病在床的法子,誰也不見,才算清淨了些。

    如今劉銘祺算是麻雀變鳳凰,今非昔比啦!從默默無聞的壯丁身份連跳三級居然當上了兌字營的汛千總,雖然官不算太大,但卻自由多了,也不用像以前那樣整天操練,睡大通鋪,該有的待遇也都有了。而且是想什麼時候回家就什麼時候回家,完全不受限制。小寶呢!也跟著沾了大光,不但被劉銘祺提升為他的侍衛官,並且言而有信地把得來的賞銀,毫不吝嗇地分給小寶一半,還特准許他回家探望家中的老母親,已盡孝道。

    自從劉銘祺當了汛千總,每天早出晚歸地來往於家庭和兌字營之間。每每劉銘祺騎著匹高頭大馬回家的時候,賢惠勤快的秀娘就會給劉銘祺這位大老爺炒上幾個他愛吃的拿手好菜來慰勞他。過著夫貴妻榮的幸福生活,小日子過的那真是紫氣東來,紅紅火火的。

    幾日後,劉銘祺像往日一樣騎著匹棗紅色的高頭大馬回到家,下馬後,拴好韁繩,站在院子裡高咳一聲,喊道:「秀娘,老爺我回來了!」

    在屋裡忙前忙後的秀娘聞聲,慌不迭地從房裡跑出來,笑著道:「老爺辛苦了,酒菜都預備好了,放炕桌兒擺著呢?就等老爺回來呢。」按大清朝夫妻間的稱呼,相公當了官,就不能再叫相公了,那是亂了章法的,就該叫老爺啦!按道理講劉銘祺才二十歲出頭的年齡,叫老爺好像是早了點,應該叫小老爺才對。不過,小老爺的稱呼怎麼聽怎麼彆扭,只有像其他的官宦之家一樣,稱之為老爺。劉銘祺本不在乎秀娘怎樣稱呼他?唯獨秀娘堅持,也只好入鄉隨俗,隨他去吧!

    「好勒,讓老爺看看秀娘都做什麼好吃的了。」劉銘祺進了屋,邊說邊脫鞋,盤腿坐在炕邊,伸手將炕桌上的竹罩揭開,頓時香味撲鼻,眼睛一亮,啞然道:「啊!清悶小公雞!」饞的劉銘祺嚥了一下口水,忙不跌地伸手扯下一隻雞腿下來,塞進嘴裡,肉質鮮美可口,越嚼越香,再咪上幾口小酒,就一個字,爽!

    劉銘祺自斟自飲,吃得倒是十分得味。正這時,忽聽院門口一聲馬嘶,慌慌張張地推開院門,衝到房內,上氣不接下氣地道:「公子……公子……」劉銘祺抬眼一看,原來是自己的侍衛官小寶,奇問道:「小寶,何事如此驚慌?」

    小寶邊大口喘氣邊急道:「公子,提……提督大人急令,命千……千總以上的將官立即火速趕往提督府,不……不得有誤!」

    劉銘祺心中一震,自言自語道:「難道是匪寇已經出兵?軍情告急?哎,來就來了唄!慌個什麼勁啊!」劉銘祺將手裡的雞骨頭往桌上一丟,下炕川靴,命道:「小寶,前方開路,我們馬上趕去提督府。」

    「喳!」小寶答應一聲,轉身跑出去。

    「老爺!你還沒吃完飯呢!」秀娘端著剛炒好的菜正從灶房出來,見老爺剛進家門便又要匆匆忙忙離去,迎面一臉詫異地問道

    「不吃了。官身不由己,提督大人命我速速趕去,片刻都不能耽誤!」劉銘祺一邊解釋一邊解開韁繩,翻身騎上馬背。

    「老爺何時回來?」秀娘急問道。

    「軍情緊急,恐怕要有些時日才能回來,秀娘莫要牽掛!」說完,兩腿一夾馬肚子,快馬加鞭,朝康襄城的提督府疾奔而去。

    此時提督府衙內已經聚集了大大小小的文官武官,很多人面色惶恐的在一旁竊竊私語。劉銘祺知道自己官小職微,趕緊找到兌字營的眾將,老老實實的排到兌字營最後的位子,又伸手拍了拍站在前面的趙有理小聲問道:「守備大人,提督大人急喚眾將來,有何要事呀?」

    趙有理轉過身,壓低聲音道:「據說匪寇已經發兵,而且勢頭迅猛,提督大人召集大家來,是要商量迎敵之策。」

    「幾個小毛賊,有多厲害,用得著如此興師動眾的嗎?」劉銘祺不屑道。

    「胡說,你是不知道啊!那些匪寇甚為強悍凶狠,就連離康襄城一百三十里的璦琿城已經被匪寇們在短短的三個時辰內攻下,城內五千清兵被打得潰不成軍,死傷無數,其餘的也都重傷在身,狼狽不堪地逃回康熙城。你看見沒有,跪在最前面的那位披頭散髮的就是駐防璦琿城的參將關子材,搞不好提督大人會按軍規將其處斬呢!」趙有理說話的音調都有些兒顫了。

    劉銘祺踮著腳從人縫裡望去,卻見前面伏跪著一個人,從背影看此人身材中等,虎背熊腰,身上僅剩幾縷爛布掛在身上,幾處較深的刀口甚至還能看見白色的骨頭,還在向外不停地冒著血水。

    「提督大人來了。」正這時,不知是誰壓低著聲音提醒道。廳堂內的文武眾將立即頷首而立,霎時肅靜起來。

    只見葛爾泰黑著臉,面帶殺氣,闊步走到眾人的面前,使勁地揮了揮袍袖,直指跪在地上的敗將關子材,怒道:「關子材,你可知罪?」

    「莫將知罪,莫將罪該萬死。」關子材伏跪在地上頭挨著地,戰戰兢兢地認罪道。

    「既然知罪,還回來幹什麼?」葛爾泰怒氣大盛道。

    「啟稟提督大人,莫將本想以死謝罪,不過尚有軍情稟告,才敢回來面見提督大人,軍情報完,莫將便在此割喉謝罪。」關子材頷首回道。看不出來,關子材倒有幾分骨氣,也算是一條錚錚鐵骨的漢子,不過,再怎麼說,身為一軍之將怎可做出丟兵棄城之事呢!劉銘祺在一旁仔細地洞悉著事態的發展。

    「哼!損兵之將,斬殺無赦。少說廢話,給我拉出去,砍了。」葛爾泰毫不留情,高聲命道。軍令如山倒,威不可擋,門外的行刑官得令後,帶著四個清兵一擁而上,就要把關子材往外拖。這時候本應有眾將從中求情,以保關子材一命,不過誰敢求情啊!誰要是求情,推出去一塊砍,葛爾泰的脾氣那可不是一般的爆,若不是他自己是提督的身份,恨不能親手操刀把關子材給砍了。

    「慢!提督大人息怒!」危機關頭,人群中一聲斷喝。

    「誰敢求情!求情者以同罪問斬。」葛爾泰有點火了,眉毛也立起來了,此罪若是饒恕,那日後打仗,肯定還會有人臨陣脫逃,以此效仿,唯有不循私情,殺一儆百,才能嚴整軍紀。

    「提督大人萬萬不可啊?關參將在我康襄城也是有名的良將,怎可因一時失利而將其斬首之理啊!」為關子材求情的正是康襄城學政喻慶豐。他說的一點沒錯,在康襄城裡還能派出去打仗的參將唯有二人,一為關字營的參將關子材,二為兌字營的參將鮑鐵。當初幾年在匪寇侵擾之時,鎮守璦琿城的關子材率領他的關字營屢屢痛擊匪寇,打起仗來也是屢建大功。

    當初提督葛爾泰對這伙蟊賊也是不屑一顧,為了不與其糾纏,也懶得發兵將其清剿,每每採取康襄城巡撫趙度的「山賊草寇不值一戰」的建議,派其與匪寇議和,送上些銀子,布匹,糧草打發掉匪寇的侵擾,多少有點富人打發要飯的架勢,更犯不著興師動眾的勞命傷財……

    葛爾泰見學政喻慶豐站出來為關子材求情,絲毫不給面子,沉著臉用威脅的語氣明示道:「哼,丟城棄軍,弱我軍將士氣,豈有不殺之理。喻大人莫要於他求情,否則……」話說到一半頓停在此,已經明示喻慶豐此將必殺,誰求情也不行,逼急了會株連到自身。

    喻慶豐面帶凜然正色,出言駁斥道:「提督大人,大敵當前,且不可自損將才,況且關參將話說一半,似有軍情回稟,大人怎可一殺了之。」

    「這……」葛爾泰頓了一下,下意識的點了點頭。雖說葛爾泰頭腦簡單,遇事更是魯莽衝動,然而對喻慶豐卻十分敬佩,即使喻慶豐官職比自己低二級,但在其心裡卻尊為上賓,從未怠慢。

    喻慶豐這個人才學精如金錫,德行潔如圭璧,修養極好,今日又能捨命保全一個參將的性命,實在是惜才愛才之人,令人敬仰。劉銘祺也是暗中佩服的五體投地。

    「哼,就按喻大人所言,關子材你有何軍情,快快稟來。」葛爾泰揮了揮手,地說道。

    「謝提督大人,謝喻大人,豈容下官稟告。當初提督大人命莫將死守璦琿城,直到援軍趕到後,在裡應外合將匪寇一網打盡。可是……可是?」關子材跪在地上邊說邊痛心的清淚直流。

    「可是個屁,快快講來。」葛爾泰的急脾氣又上來了。

    「可是沒料到那匪寇們不但兵強馬壯,裝備精良,還有羅薩人為他們撐腰,暗地裡支援他們數百支火槍組建一個一支火槍營,聲勢駭人,威不可擋。更可怕的是他們還擁有八門火力強猛的炮車,那火炮威力甚大,短短片刻只間便將我璦琿城城門炸得四面塌落,破敗不堪。我關字營被其破城而入,寡不敵眾,我帶領著將士們浴血奮戰,死傷無數,終於從東城一處塌倒的城牆處拚殺出一條血路,這才帶著傷病敗將逃回康襄城,急報軍情,及時做好應對之策,懇請提督大人為我關字營的將士們報仇。關字營的將士們幾乎全部陣亡,所剩之士也都重傷在身,我關子材也無臉苟活於世,唯有一死謝罪。」說完,站起身,毅然從腰間抽出佩刀,往脖子上一搭,欲要自刎。

    此話一出,葛爾泰頓時明白一二,據說羅剎人新研製出來的震天火炮威力無窮,不但可將城牆轟塌崩潰,就連城樓也可瞬間夷為平地。當初葛爾泰還有點半信半疑,現在,看來是果有此事,傳言不虛。

    「住手!」葛爾泰一聲大喝。訓斥道:「沒出息,你死了,誰替你關字營的弟兄們報仇啊?還是喻大人說的對,關參將罪不可殺,本大人若是責殺了你,豈不是讓匪寇們大快人心嗎!」

    「莫將領罪!謝提督大人不殺之恩。」關子材收回佩刀,當即叩頭謝恩。

    葛爾泰若有所思地在文武官員面前掃了一圈,目光再次移落在了關子材的身上,微怒道:「哼!雖說你有苦衷,但也難逃丟兵棄城之罪,死罪可免,活罪難逃,來人啊!先扶關子材下去療傷,待傷好後,再責其六十軍棍,以儆傚尤。」關子材聞聽後,自然是感激涕零,再次向葛爾泰和喻慶豐兩位大人叩首謝恩。

    廳堂外的清兵們得令後,把關子材扶下去,療傷醫治。  
本站首頁 | 玄幻小說 | 武俠小說 | 都市小說 | 言情小說 | 收藏本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