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十六章空中屠殺
跟著劉威拉起戰鬥機,紀野手中的操縱桿猛烈抖動起來。
作為日本空軍最優秀的飛行員之紀野立即意識到自己犯的錯誤:沒有拋掉機翼下的副油箱。
F-22J是隱身戰鬥機,只有轉場飛行的時候才會使用外掛副油箱。
受此限制,F-22J的最大機動過載不能超過四G,拋掉副油箱才能達到七點五G。如果要達到最大設計指標,即九G,則需要手動解除飛行控制軟件,由飛行員全權控制這架二十多噸的戰鬥機。
紀野的動作很快,一邊拋掉副油箱,一邊解除飛行控制軟件。
在他前方,「杉」駕駛的那架F-22J已經筆直的躥入高空,根據爬升角度計算,過載肯定超過了七點五G。
紀野沒有想太多,他必須追「杉」。
可惜的是,拋掉副油箱之後,操縱桿還在震動,F-22J像是一匹脫韁的烈馬,根本不聽飛行員使喚。
怎麼回事?
紀野迅速檢查了一邊飛行參數,以及各種設備的工作情況,發動機轉速正常、液壓系統正常、電傳系統正常,所有與飛行控制有關的設備都在正常工作,飛機不應該出現如此猛烈的震動。
情急之下,紀野還檢查了起落架的狀態。
全部正常,飛機的控制系統與動力系統沒有問題。
那是什麼地方出了問題?
隨著爬升速度越來越快,仰角越來越大,F-22J的過載也越來越大,就在紀野感覺到有點吃力的時候,一塊灰色的物體從座艙方飛了過去。
紀野嚇了一跳,等他看清楚,更是倒吸了一口冷氣。
F-22J的「腦袋」,也就是雷達整流罩不見了
開始從座艙方飛過去的,正是雷達整流罩的一部分。受高速氣流作用,安裝在機首的火控雷達已經七零八落。
這時,戰鬥機的控制系統發出警報:火控電子設備遭受嚴重損壞。
因為飛行阻力劇烈提高,所以紀野這架F-22J的飛行速度也慢了下來。
要想追前面那架戰鬥機,已經不可能了。
紀野非常沮喪,因為雷達與同樣安裝在機首的光電瞄準系統全部損毀,他無法用導彈攻擊「杉」的座機。
從劉威發射導彈,到紀野被迫退出追擊,也就二十多秒的事。
此時,劉威發射的三枚導彈已經追了第一個小編隊裡的三架戰鬥機。
雖然在此之前,這個編隊的三名飛行員聽到了前原、紀野與「杉」的對話,知道左後方的編隊出了問題,但是他們怎麼也沒想到,「杉」會用導彈攻擊他們,直到導彈告警機響起來,三人才發現了逼近的導彈。
這也可以理解,劉威只用NG-79跟蹤了目標,獲取了目標信息,整個過程也就幾秒鐘,而射向這三架戰鬥機的I20D全都由慣性導航系統進行中段制導,直到進入彈載火控雷達的跟蹤鎖定距離,才開始照射目標。
只有到這個時候,F-22J的導彈告警機才會發出警報。
在此之前,三架戰鬥機的雷達告警機都發出過警報,只是沒有得到重視。三名飛行員還以為是「杉」啟動了火控雷達,前原與紀野在警告他。再說了,進入太平洋空,「杉」就犯過一次類似的錯誤。
等到導彈告警機發出警報,再進行機動規避,已經太晚了。
為了提高命中率,劉威把I20D的自導距離由通常的二十公里縮短到十公里,攻擊稍近那架戰鬥機的則只有五公里。在這個距離,F-22J的隱身性能再好,I20D的彈載雷達也能探測到。
更要命的是,這三架F-22J同樣掛著四具大型副油箱。
編隊左後側那架F-22J還沒來得及拋掉副油箱,I20D導彈就撲了來,用二十公斤高能戰鬥部將這架四億美元的戰鬥機送入了大海的懷抱。因為正在做戰鬥準備,精神高度集中,所以飛行員沒來得及跳傘逃生。
另外兩架戰鬥機拋掉副油箱,進行機動規避的時候,I20D已經迫近。
距離不到兩公里
雖然F-22J的最大機動過載為九G,但是I20D的最大機動過載超過四十G。通常情況下,導彈的機動過載是戰鬥機的三倍,戰鬥機就很難逃脫。在將近五倍的情況下,戰鬥機更加無法逃脫。
I20D是I20系列中程空對空導彈中的最新型號。
與前三種型號相比,I20D的最大改進就是用沖壓發動機取代了火箭發動機,將最大射程由I20的一百二十公里提高到一百六十公里,後半球最大攻擊距離也超過了八十公里。
除了提高射程之外,沖壓發動機還有一項很突出的性能,即在全射程內,能讓導彈保持更高的飛行速度。使用火箭發動機的I20在到達最大射程處的時候,飛行速度僅有二點五馬赫,而不是發射時的四馬赫。
I20D沒有這個問題,在飛行二十多公里之後,速度仍然為四馬赫。
這是與目標的相對速度,而不是相對於地面的絕對速度。
最後兩公里,導彈的飛行時間不到兩秒,而在這麼短的時間內,F-22J做不出任何規避動作,飛行員甚至來不及釋放誘餌干擾彈。
與前兩枚導彈一樣,這兩枚導彈也是近炸引爆,用彈片摧毀戰鬥機。
I20D有兩種起爆引信,一是由激光雷達控制的近炸引信,二是碰炸引信。只有在近炸引信失靈的情況下,碰炸引信才會發揮作用。
戰鬥機不是坦克戰車,即便是皮堅肉厚的-10在空對空導彈面前都非常脆弱。
被預制破片擊中,F-22J絕對是在劫難逃。
三架F-22J被擊落的時候,劉威駕駛的F-22J已經爬升到一萬五千米高空,而之前的巡航飛行高度僅為九千米。
速度沒有減,仍然為一點八馬赫。
向東飛行了大約一分鐘,劉威壓下拉起操縱桿,F-22J翻滾著爬升了大約一千米,開始轉向俯衝。
飛行高度降到一萬米的時候,劉威再次啟動火控雷達。
數秒鐘後,NG-79雷達再次鎖定了三個目標,大編隊右側那三架F-22J。
可惜的是,劉威的F-22J只剩下了兩枚I20D,而且此時日本飛行員已經知道前方編隊裡的戰鬥機遭到攻擊。
為了確保有最大收穫,劉威選擇了一個目標,射出了兩枚I20D。
彈艙門合的時候,劉威已經能用肉眼看到大編隊後方那三架F-22J了。此時雙方的距離大概為三十公里,超出了常人的目視範圍。如果太陽再升高一點的話,劉威還能看得更遠一些。
因為沒有想到敵機已經來到後方,所以那三架F-22J沒有散開。
可以肯定,三架戰鬥機都啟動了火控雷達,正在搜索前方一百二十度範圍內的空域,尋找攻擊他們的敵機。
對劉威來說,這是絕佳的機會。
把火力通道調整到I-9X後,劉威啟動了光電跟蹤系統。
F-22J很先進,卻沒有像J-10那樣配備頭盔瞄準系統,所以無法由飛行員目視引導,必須使用戰鬥機的火控系統。
在視距內格鬥中,最可靠的當然是光電跟蹤系統。
雖然I-9X為格鬥導彈,但是最大迎頭攻擊距離達到二十公里。可惜的是,尾追攻擊距離不到十公里。
為了保險起見,劉威沒有急著發射導彈。
逼近到十公里以內,他才打開戰鬥機的肋部彈艙門,讓安裝在掛架的I-9X伸出頭部,由導彈的紅外紫外雙模式引導頭自行尋找與跟蹤目標。
隨著導彈鎖定了第一個目標,劉威射出了第一枚I-9X。
僅僅幾秒鐘後,第二枚導彈也飛出了F-22J的彈艙。
此時,第一架受到攻擊的F-22J已經開始機動規避。雖然I-9X在搜尋與攻擊目標的時候不會發出電磁信號,但是火箭發動機會產生大量熱量,仍然能被戰鬥機的導彈告警機探測到。
緊接著,第二架受到導彈攻擊的F-22J也開始機動規避。
劉威沒有理會那兩架戰鬥機,而是盯住了編隊最前方的那架F-22J。
I-9X號稱全球最先進的格鬥導彈,具有高達一百二十度的離軸發射能力,機動過高達六十G,雙模式平面陣列導引頭能夠自動生成目標的紅外紫外圖像,幾乎不受誘餌干擾彈影響。
用最先進的導彈對付最先進的戰鬥機,正是物為其用。
僚機受到攻擊,領隊長機立即發現從後半球殺來的敵機。
日本飛行員肯定驚出了一身冷汗,因為在戰鬥機性能旗鼓相當的情況下,被敵機佔據後半球攻擊位置,意味著被動挨打。
F-22J拉出了一條漂亮的弧線,衝向高空。
劉威不甘示弱,也立即拉了起來。他已經用光全部導彈,只剩下那門六管二十毫米「火神」機炮了,必須把距離縮短到一公里之內。
日本飛行員嚴格遵從了美國教官的指導,充分發揮出F-22J的垂直機動性能。
得益於先進的航空發動機,美國的戰鬥機更加重視垂直機動性能,F-15系列戰鬥機就比同時代的-27擁有更加出色的垂直機動能力。F-22也不例外,標準空戰載荷時的推重比高達一點四,垂直機動能力世界一流。
可惜的是,咬住他的也是一架F-22J。
因為用光了全部導彈,燒了更多燃油,所以劉威這架F-22J的推重比還要高一些,加速爬升能力更加出色。
更重要的是,劉威不需要為劇烈機動產生的高過載發愁。
對於只有普通人體格的日本飛行員來說,這是一道怎麼也邁不過去的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