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時明月 第三部 大軍閥的狐步舞 第3262章 金風玉露一相逢
    謝麟腳底下是一塊玻璃方磚拼成的透明地板。這時代沒有鋼化玻璃,所以玻璃磚做的很厚,格子很小,但即便是這樣,在這個時代出現玻璃方磚,已經很令人稱奇了,謝麟站在玻璃磚邊,可以清晰的看見腳下的江水。

    趙興走過來,隨意的踏上方磚,低著頭,指點著腳下,回答:「這座亭子的設計,唯一的亮點就是這座觀景池,玻璃做成的地板,站上兩三個人去不成問題。這座懸空的江心亭旁邊有圍堰,讓江水在此處變緩,以後我們扔進幾條錦鯉,就可以坐在亭子裡看魚兒暢遊。」

    謝麟看了一眼四周的玻璃窗,回答:「豈止!透過玻璃窗還可以看到江中的景色,來往的船帆,江上的風浪江邊的鶴舞,盡入眼底,這座亭子不如就稱作琉璃白鶴亭。」

    趙興一咧嘴:「何必這麼麻煩,這座亭子用了十天建起來,不如我們就把它叫做十日亭。」

    謝麟撇了撇嘴,他沒有說出來的話,蘇軾沒有顧忌,直接捅了出來:「太俗,這名字起的太俗,還是白鶴亭雅致。」

    謝麟帶了一大堆他的學生,趙興沒有帶學生,他帶了一群貶官,這些貶官自覺的將蘇軾讓到前方。原本趙興讓蘇軾走到自己前頭,但蘇軾這次也聰明了,他躲在趙興背後,亦步亦趨。

    自己老師貶低他,趙興當然不能發火,他很平靜的一笑,爭辯說:「老師。你不知道,這座亭子最可貴之處就在十日成亭,在這種建築效率下,任何風雅的名詞都配不上它的建築速度。」

    蘇軾輕輕點點頭:「此話也對,不如你們分別題名,一個把亭子的名掛在陽面,正對江心,另一個人則把亭名掛在陰面,正對那道長堤。」

    謝麟這會謙虛了,他一拱手。說:「蘇黃米蔡,都是當今大家,如今蘇黃在此,小子那筆臭字就不拿出來了。還請黃兄代我題上白鶴亭三個字。」

    蘇軾當然題趙興提議地「十日亭」三個字,由於這個亭子建在江邊,故此這次宜章之會,也被人稱作「白鶴之會」。

    走上了二樓閣樓。謝麟感慨:「這樣地一座亭子。只花了十天建好。後來者觀賞這座亭子地時候。也不知道如何想?但不論怎麼說。趙大人擅長組織學地名義。算是響徹天下了。」

    這座亭子其實並不大。也就是一百平方左右。能擺下十張桌子。坐下一百個人很緊張。

    亭子地二樓鑲嵌著大塊玻璃。站在這裡。可以清晰地觀察到江上地白鶴飛舞。趙興手裡牽著李清照。瞇著眼睛觀察著江上地風景。淡笑地說:「孩子們取巧了。一樓地格柵是現成地。那些木頭原來是造船用地。他們拿來鑲嵌在這裡。二樓鑲上了大塊玻璃。我估計是木料不夠了。他們只好用玻璃代替。

    十天時間。畢竟很繁忙。這些材料在路上運輸都要花去三五天地功夫。如果再有十天。讓孩子們備料。這座亭子會更加完善……回頭告訴孩子們。既然以十日亭命名。這座亭子就不用粉飾了。該怎樣就怎樣。比如那些木料。就不用刷漆。讓它就這樣裸著。」

    謝麟寬容地說:「很好了很好了。十天能修出這樣一座滑蓋亭。很不錯了。我很滿意。」

    李清照突然說話:「諸公袞袞。小女子當知不讓。今日地賀詞就由小女子開始吧。我做一首《沁園春》。替謝大人賀壽。」

    不等大家開口,李清照揚起清亮的嗓子,朗誦起詩詞:「天下知名,今日謝翁,勝如舊時。記當年幕府,元戎高會,萬花圍席,爭看題詩。盡道梨仙,再生塵世,有制宜煩立馬揮。東陽小,豈容久駐,鳧鳥暫**。

    諸公薦墨交馳。要推上青雲百丈梯。況平生慷慨,聞雞起舞,中原事業,不付公誰。生記今朝,頻將指數,較萊公(寇准封萊國公,故稱)爭半月期。功名事,不輸前輩,行即詔封泥。」

    這裡有幾個詞,「梨仙」說的是邊塞詩人岑參,正如章因一首柳花詩而被稱為「章柳花」、「章柳仙」一樣,岑參其名句「忽如春風來,千樹萬樹梨花開」被譽為「寫盡梨花」,被稱為「梨仙」。萊公則說的是寇准,寇准封萊國公,故稱「萊公」。

    像這樣地文人盛會,一般要用詩詞開始,但這樣的口號詩向來不被人重視。千古以來,唯有滕王閣詩會,因為王勃那篇大氣磅礡的《滕王閣序》,而得以響名。剩下來,由此上溯一千年,下行一千年,上百萬首口號詩都被人遺忘。李清照這首馬匹詩拿謝麟比作岑參與寇准,水平也不見得怎麼高,但這首詩卻不見得被人遺忘。

    白鶴之會,兩湖兩廣來了不下五千名學子,這是一次兩湖兩廣的學術大交流,兩廣在趙興的主持下,這幾年特別提倡實用學問。因為兩廣的版權法保護,使得學生們非常熱衷於發明與創造。而兩湖在謝麟的主持下,偏重於鄉老治政的官學,提倡周禮。又秉承三國時代荊湖學派的餘韻,比較注重玄學。

    這次,兩大學派地大對仗中,一個十幾歲的小丫頭首開先河,念出了第一首詩,雖然詩寫的不好,但在場的五千名學生誰能遺忘?

    李清照是被趙興牽著手走上高樓的,這小丫頭的恭維讓謝麟眼睛笑著睜不開,他欣喜意狂地誇獎說:「你家小女娘果然不凡,不知誰家麒麟兒有這個福氣,把她娶回家去供起來。」

    趙興笑的也兩眼睜不開,他大聲回答:「應老不要眼饞,這李家小女娘是我家預定的。從幾年前我就慣著她花錢的毛病,如今看來,滿大宋除了我家養的起,恐怕別人都不敢娶。」

    李清照撇了撇小嘴,不滿地說:「你家幾個孩子,我才不嫁呢。」

    不等趙興反駁,她掰著:「你家大兒子木木的,前幾天我跟他說院裡的知了吵得很,誰知他端坐不動,等我要告辭了。他才慢慢的回答:夏蟬雖惱人,但也是自然之物,細細聽來,細細品味。也還是有趣地。這樣地人,好生無趣,我才不要嫁他呢……嗯哪,除了趙風。你其他幾個孩子都太小,等他們可以娶親了,我已經老了。」

    趙興尷尬的笑著,張耒趕忙打岔,說:「如此盛會,我來續上第二首,《鷓鴣天》:傾蓋相逢章水濱,須知見面過聞名。

    馬頭雖去無千里,酒盞才傾且百分。

    嗟得失。一微塵,莫教冰炭損精神。

    北扉西禁須公等,金榜當年第一人。」

    張耒這首詩微微帶有蘇軾地那種「看得開」的思想,但未免稍稍有點頹廢。晁補之則是感懷身世,直接想起了貶謫生活,他昂然而上。說:「我來一首《千秋歲》:葉舟容易。行盡江南地。南雁斷,無至。憐君羈旅處。見我飄蓬際。如夢寐。

    當年閬苑曾相對。休說深心事。但付狂歌醉。那更話,孤帆起。水精溪繞戶。雲母山相砌。君莫去。只堪伴我溪山裡。」

    大家的詩都說地是「相逢」,秦觀閒不住,他馬上搖著扇子上前,高聲說:「我來一首《鵲橋仙》:纖雲弄巧,飛星傳恨,銀漢迢迢暗度。金風玉露一相逢,便勝卻人間無數。

    柔情似水。佳期如夢。忍顧鵲橋歸路。兩情若是久長時,又豈在朝朝暮暮?」

    趙興大驚失色。甩開了李清照的手,側身而立,連連拱手:「如此佳句,還讓不讓人活了,後面的我們該怎麼寫?慘!」

    李清照品味著詩,又看了一眼趙興,納悶的問:「趙叔叔當日面對三萬吐蕃大軍,也不見得如此驚慌失措,怎麼今日做出小女子模樣?」

    趙興連連拱手:「這樣地詩句面前,我若不做出一副頂禮膜拜的樣子,豈不顯得我很沒文化?!」

    說罷,趙興跺著腳歎息:「今日白鶴之會,有秦少游這首詩就夠了,再說其他的話,全是廢話觀之止,觀之止!」

    蘇軾與黃**堅正在寫牌匾,沒有參與這場斗詩大會,他們二人沒有表態。趙興的話讓謝麟深有同感,他哀歎:「金風玉露一相逢,便勝卻人間無數……兩情若是久長時,又豈在朝朝暮暮。這幾句詩一出來,滿江地讀人該跳河了。」

    謝麟的話是誇張了,秦少游的詩詞自有跑腿的人傳送到亭子外面,稍傾,亭舟江邊的五千讀人齊聲發出一聲歎息。這是五千人同時發出的歎息,聲音響的如同滾雷,整個亭子被震的嗡嗡作響……然而,沒有人跳江。

    秦少游這廝老是沒眼色,他搶先拿出這首詩來,連蘇東坡都覺得無法超越,連蘇軾這位當代文宗都感覺到難以下手,其餘的人更不要說了。結果這場白鶴之會以秦觀地詩作為結尾。後來,雖有很多人拿出自己的詩詞,說是在白鶴之會上所做的,當時他本人打算拿這首詩挑戰秦觀但對這種說法,大多數人嗤之以鼻。

    因為秦觀這首詩,這座「白鶴亭」、或稱「十日亭」又多了一塊牌匾,那是秦觀手「金風玉露亭」,以此紀念一首千古絕響佳句的誕生。此後,這座亭子有了奇怪的三塊匾,三個名稱,以此紀念這次白鶴峰會。

    其實,趙興當時懷裡揣著一首詩,那是他起槍手提前寫好的,準備在聚會上拿出來,當作自己地作品,但當時的情景已經不允許他拿那首平民之作來畫蛇添足,所以他忍了。

    趙興不出頭,其他人自然不敢隨意跳騰,現場一片難堪的沉默,蘇轍一直操著手,見到場面冷落。他淡淡的說:「亭宴準備好了嗎,不如開席吧。」

    「開席,開席好!」趙興連忙答應著,拍手招呼人呈上酒席。廣東一帶的貶官三十餘人,再加上荊湖一帶的文人雅士二十餘人就在二樓開席,在他們腳下,不停地有學生來一樓觀賞這座亭子的風景。

    樓梯一陣咚咚響,一個滿頭珠翠的腦袋首先出現在樓梯口,接著出現了一雙眼睛,那雙眼睛水汪汪地。秦觀剛贏了一個滿堂彩,見了這雙眼睛,禁不住長吟道:「宛若秋水……」

    那個腦袋露了出來,是個三十多歲地人。歲月已經在她臉上留下了一些刻痕,但那挺翹的鼻子,嫣紅地櫻桃小嘴,依然顯示著當年迷倒眾生的丰韻。她走上樓梯,盈盈的沖趙興做了個揖,眼波一轉,向所有人打個招呼,巧笑妍妍的回答秦觀:「謝謝秦大官人地誇獎,趙大人,不記得揚州京娘了嗎?」

    趙興噢了一聲,仔細在那張臉上尋找舊日的印象,記得這位京娘跟蔡京關係曖昧。平生的自願就是做一個禍水。看如今的情形,這位三十多歲地禍水沒能禍害天下,甚至沒能禍害住一個男人,依舊小孤無處。

    趙興目光一閃,神色黯然的點點頭,柳京娘心思玲瓏。連忙又做一遍揖,臉色鄭重的問候:「奴奴聽說廖大家不久前辭世,可惜我們在揚州相聚日短,如今想來,廖大家那婉轉的歌喉依然歷歷在目,好不令人傷

    趙興歎了口氣,意興闌珊地回答:「說起來,我這幾位妻妾,心中最偏愛的還是小小。因為小小是我自己選的。是我在這個時代自己挑選的愛人。可惜……」

    秦觀念誦:「兩情若是久長時。又豈在朝朝暮暮離人不必傷神,還是惜卻眼前人罷了。」

    眾人歡樂。一人向隅,未免掃了大家的興。趙興不敢再哀傷,他舉起酒杯,轉向了自己的老師蘇軾,勉強說:「明日就由老師首講吧。」

    按理說,貶官講學開堂授徒,大宋朝並不禁止。昔日司馬光如此,王安石如此。蘇軾在黃州的時候也是如此,到了惠州、海南,依然如此。但蘇軾現在明面上的身份還是瓊州安置,一名被安置在海南監視居住的罪官,如果在海南授課,朝廷或許不在意,但要跑到宜章來開堂授課,那就明顯跟朝廷過意不去了。

    蘇軾雖然是個無可救藥地樂天派,但他也是一個很擅於替別人著想的熱心腸,所以剛才他沒有出頭湊熱鬧,此刻聽到趙興的要求,他猶豫了一下,沉吟不語。

    昔日的舊黨干將、殿上虎劉安世第一次被趙興邀請來參加聚會,剛才輪不到他發言,但多年貶謫生涯,他的虎豹脾氣依然百死不悔,看到蘇軾猶豫,他重重一放酒杯,拍著桌子,拖著哭腔說:「劉相公(劉摯)去了,可惜一條好漢子。坡公,你學生不怕,你有什麼好怕的?明日你首講,後天算我地。」

    蘇東坡稍一轉念,馬上點頭,沖劉安世這位昔日冤家舉了舉杯子,平靜的說:「既然如此,明日由我開堂宣講。」

    蘇軾講的內容是「詩言志」,講如何讓做出的詩詞抒發自己的心情。演講點位於寺院的大殿,這裡原是高僧**的地方。大殿的回音很好,蘇軾端坐在禪台上,用帶著川音的腔調講述詩歌韻律,旁邊一個人舉著鐵皮喇叭,大聲複述蘇軾地內容。殿角還有幾個快手奮筆記錄蘇軾所講地內容。

    能夠進殿聽講的都是湖廣一帶府學地前三名,還有更多的學生沒有資格進殿,他們就在寺廟的廣場等候殿裡的快手將蘇軾宣講的內容傳遞出來,而後再由人大聲宣讀。等他們宣讀完畢,快手們記錄的稿紙又會迅速傳遞到在一旁等候的商手裡,當晚,這些演講內容的文字稿件立刻會變成小冊子,發到在場的學生手裡。

    蘇軾講了半個上午,擱現在也就是兩小時時間。剩下的時間都由學生提問,來請教的學生絡繹不絕,蘇軾講的口乾舌燥,神情卻興奮不已。

    劉安世第二天接過教鞭,講述「禮之用」。這是延續趙興的觀點,看來這位昔日的殿上虎已經完全接受了趙興的觀點,更深入的進入到儒家經典深處,具體向學生講解如何達到受約束下的平衡……

    第三天是蘇轍的講話,講述「會計學」的原理與運用。接下來黃**堅講授「法繪畫」,秦觀講授「詩詞技巧」……

    演講最後幾天,演講的內容開始包羅萬象,趙興甚至請來海外宋商、廣州蕃長福克納,給學生講授海外風物。這些講授的人只有短短兩個小時的授課時間,講授的內容不可能太深入,只能概括總結。比如蘇轍的會計學,真要學透徹,恐怕五六年的時間也不夠。學生們聽完這些講授後,憋了一肚子話想要請教,於是這場「白鶴之會」被再三延期。隨著「白鶴之會」名聲越來越大,各地的學子都向這個地方趕來,連偏遠的廣西與大理、交趾、高麗、倭國也有學子趕來求教,一個月後,身在東京的朝廷大臣不能無視了,有御史開始彈劾趙興,斥責趙興令貶官離開堅守地。

    章此前一直在裝聾作啞,這天,小皇帝趙煦找上門來,他不能坐視了。小皇帝問:「趙離人如今在做什麼?」

    章拱手回答:「陛下,聽說他在宜章修建院,準備聯合兩湖兩廣學子,建一座湖廣經濟學堂。我聽說學堂大門的照壁上寫著四個大字:經世濟民。」

    趙煦不滿的皺了皺眉頭:「經世濟民,好大的口氣。」

    章答:「聽說謝麟也勸他不要寫這四個字,但趙離人說:常有人說老師與我喜歡研究一些旁門左道,提倡一些奇巧淫技,我就是要讓世人知道,這才是真正的經世濟民術。也只有明白告訴天下人學問的本質,學生們才會趨之若鷺。」

    趙煦皺著眉頭問:「這次白鶴之會,報紙上怎麼沒登?」

    章笑著回答:「趙離人畢竟還要顧忌朝廷臉面。」

    小皇帝又問:「該怎麼懲處?」  
本站首頁 | 玄幻小說 | 武俠小說 | 都市小說 | 言情小說 | 收藏本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