花都獵手 第六卷 資料收集 茶具
    【概述】

    茶具,古代亦稱茶器或茗器。「茶具」一詞最早在漢代已出現。據西漢辭賦家王褒《憧約》有「烹茶盡具,酺已蓋藏」之說,這是我國最早提到「茶具」的一條史料,到唐代,「茶具」一詞在唐詩裡觸處可見,諸如唐詩人陸龜蒙《零陵總記》說:「客至不限匝數,競日執持茶器。」白居易《睡後茶興憶楊同州詩》「此處置繩床,旁邊洗茶器。」唐代文學家皮日休《褚家林亭詩》有「蕭疏桂影移茶具」之語,宋、元、明幾個朝代,「茶具」一詞在各種書籍中都可以看到,如《宋史#83;禮志》載:「皇帝御紫哀殿,六參官起居北使……是日賜茶器名果」宋代皇帝將「茶器」作為賜品,可見宋代「茶具」十分名貴,北宋畫家文同有「惟攜茶具賞幽絕」的詩句。南宋詩人翁卷寫有「一軸黃庭看不厭,詩囊茶器每隨身。」的名句,元畫家王冕《吹蕭出峽圖詩》有「酒壺茶具船上頭。」明初號稱「吳中四傑」的畫家徐責一天夜晚邀友人品茗對飲時,他趁興寫道:「茶器晚猶設,歌壺醒不敲。」不難看出,無論是唐宋詩人,還是元明畫家,他們筆下經常可以讀到「茶具」詩句。說明茶具是茶文化不可分割的重要部分。

    【茶具的來源】

    現代人所說的「茶具」。主要指茶壺、茶杯勺等這類飲茶器具。事實上現代茶具的種類是屈指可數的。但是古代「茶具」的概念似乎指更大的範圍。按唐文學家皮日休《茶具十詠》中所列出的茶具種類有「茶塢、茶人、茶筍、茶籯、茶舍、茶灶、茶焙、茶鼎、茶甌、煮茶。」其中「茶塢」是指種茶的凹地。「茶人」指採茶者,如《茶經》說:「茶人負以(茶具)採茶也。」

    「茶具」一詞最早在漢代已出現。據西漢辭賦家王褒《憧約》有「烹茶盡具,酺已蓋藏」之說,這是我國最早提到「茶具」的一條史料。

    「茶籯」是箱籠一類器具。唐陸龜蒙寫有一首《茶籯詩》「金刀劈翠筠,織似波紋斜。」可知「茶籯」是一種竹製、編織有斜紋的茶具,「茶舍」多指茶人居住的小茅屋,唐皮日休《茶舍詩》日「陽崖忱自屋,幾日嬉嬉活,棚上汲紅泉,焙前煎柴蕨,乃翁研茶後,中婦拍茶歇,相向掩柴扉,清香滿山月。」詩詞描寫出茶舍人家焙茶、研(碾)茶、煎茶、拍茶辛勞的制茶過程。

    古人煮茶要用火爐(即炭爐),唐以來煮茶的爐通稱「茶灶」,《唐書#83;陸龜蒙傳》說他居住松江甫裡,不喜與流俗交往,雖造門也不肯見,不乘馬,不坐船,整天只是「設蓬席齋。束書茶灶。」往來於江湖,自稱「散人」,宋南渡後譽為「四大家」之一的楊萬里《壓波堂賦》有「筆床茶灶,瓦盆籐尊」之句。唐詩人陳陶《題紫竹詩》寫道:「幽香入茶灶,靜翠直棋局。」可見,唐宋文人墨客無論是讀書,還是下棋,都與「茶灶」相傍,又見茶灶與筆床、瓦盆並例,說明至唐代開始,「茶灶」就是日常必備之物了。

    古時把烘茶葉的器具叫「茶焙」。據《宋史#83;地理志》提到「建安有北苑茶焙。」是有名的,又依《茶錄》記載說,茶焙是一種竹編,外包裹箬葉(箬竹的葉子),因箬葉有收火的作用,可以避免把茶葉烘黃,茶放在茶焙上,要求溫度小火烘製,就不會損壞茶色和茶香了。

    除了上述例舉的茶具之外。在各種古籍中還可以見到的茶具有:茶鼎、茶甌、茶磨、茶碾、茶臼、茶櫃、茶搾、茶槽、茶憲、茶籠、茶筐、茶板、茶挾、茶羅、茶囊、茶瓢、茶匙……等。究竟有多少種茶具呢?據《雲溪友議》說:「陸羽造茶具二十四事。」如果按照唐代文學家《茶具十詠》和《雲溪友議》之言,古代茶具至少有24種。這段史料所言的「茶具」概念與今是有很大不同的。

    【中世紀後期煮茶茶具的改進】

    古人飲茶之前,先要將茶葉放在火爐上煎煮。在唐代以前的飲茶方法,是先將茶葉碾成細末,加上油膏、米粉等,製成茶團或茶餅,飲時搗碎,放上調料煎煮。煎煮茶葉起於何時,唐代以來諸家就有過爭論。如宋歐陽修《集古錄跋尾》說:「於茶之見前史,蓋自魏晉以來有之。」後人看到魏時的《收勘書圖》中有「煎茶者」。所以認為煎茶始於魏晉。據《南窗記談》「飲茶始於梁天監(公元502年)中事。」而據王褒《憧約》有「烹茶盡具」之語,說明煎煮茶葉需要一套器具。可見西漢已有烹茶茶具。時至唐代,隨著飲茶文化的蓬勃發展,蒸焙、煎煮等技術更是成熟起來。據《畫謾錄》記載:「貞元(公元785)中,常袞為建州刺史,始蒸焙而研之,謂研膏茶,其後稍為餅樣,故謂之一串。」茶餅、茶串必須要用煮茶茶具煎煮後才能飲用。這樣無疑促進茶具的改革,而進入一個新型茶具的時代。

    從中世紀後期來看,宋、元、明三代,煮茶器具是使用一種銅製的「茶罏」。據《長物誌》記載:宋元以來,煮茶器具叫「茶罏」,亦稱「風罏」。陸游《過憎庵詩》日:「茶罏煙起知高興,棋子聲疏識苦心。」依此說,宋陸游年間就有「茶罏」一名,元代著名的茶罏有「姜鑄茶罏」,《遵生八箋》說:「元時,杭城有姜娘子和平江的王吉二家鑄法,名擅當時。」這二家鑄法主要精幹罏面的拔蠟,使之光滑美觀,又在茶罏上有細巧如錦的花紋。「製法仿古,式樣可觀,」還說「煉銅亦淨……或作。」實指鍍金。由此可見,元代茶罏非常精製,時至明朝,社會也普通使用「銅茶罏」,而特點是在做工上講究雕刻技藝。其中有一種饕餮銅罏在明代最為華貴。「饕餮」是古代一種惡獸名,一般在古代鐘鼎彝器上多見到這種琢刻的獸形。是一種講究的琢刻裝飾。由此見到,明代茶罏多重在仿古,雕刻技藝十分突出。

    我國中世紀後期,除了煮茶用茶罏,還有專門煮水用的「湯瓶」。當時俗稱「茶吹」,或「銚子」,又有「鐐子」之名。最早我國古人多用鼎和鑊煮水。《淮南子#83;說山訓》載:「嘗一臠肉,知一鑊之味」高誘註:「有足日鼎,無足日鑊」。(明清時期,我國南方一些地區把「鑊」叫鍋。)從史料記載來看,到中世紀後期,用鼎、鑊煮水的古老方法才逐漸被「湯瓶」取而代之。

    過去一些作家認為,我國約在元代出現「泡茶」(即「點茶」)方法,因此元代煮水器具為之一變(指改制用湯瓶)。但據筆者所收集的史料來看,煮水用瓶在南宋就存在了。這裡順便摘引兩條史料為據。南宋羅大經《鶴林玉露》有記載說:「茶經以魚目、湧泉、連珠為煮水之節,然近世(指南宋)淪茶,鮮以鼎鑊,用瓶煮水,難以候視,則當以聲辨一沸、二沸、三沸」。依羅大經之意,過去(南宋以前)用上口開放的鼎、鑊煮水,便於觀察水沸的程度,而改用瓶煮水,因瓶口小,難以觀察到瓶中水沸的情況,只好靠聽水聲來判斷水沸程度,《鶴林玉露》又說:「陸氏(陸羽)之法,以末(指碾碎的茶末)就茶,故以第二沸為合量下末。」陸羽是唐朝人,是《茶經》的作者,被認為是我國唐代茶文化興起的奠基人。這樣一個茶家煮水都使用「鑊」,足可說明唐代還未曾使用「湯瓶」。又據宋代文學家蘇軾在《煎茶歌》中談到煮水說「蟹眼已過魚眼生,颼颼欲作松風鳴……銀瓶瀉湯誇第二、未識古人煎水意。」蘇軾的這段詩詞可以作為宋以來煮水用「湯瓶」的又一很好的例證。

    明朝,淪茶煮水使用「湯瓶」更是普遍之事,而且湯瓶的樣式品種也多起來。從金屬種類分,有錫瓶、鉛瓶、銅瓶等。當時茶瓶的形狀多是竹筒形。《長物誌》的作者文震亨說,這種竹筒狀湯瓶好處在於「既不漏火,又便於點注(泡茶)」。可見湯瓶既煮水又可用於泡茶兩種功用。明代同時也開始用瓷茶瓶,可是因為「瓷瓶煮水,雖不奪湯氣,然不適用,亦不雅觀。」所以實際上,明代日常生活中是不用瓷茶瓶的。明朝「茶瓶」中還有奇形怪狀的作品。見《頌古聯珠通集》「一口吸盡江南水,龐老不曾明自己,爛碎如泥瞻似天,鞏縣茶瓶三隻嘴。」明朝竟有三隻嘴的茶瓶,稀奇到了脫離生活實際的地步。無疑,這種怪異茶瓶只能作為收藏裝飾物,僅此而已。

    【唐宋以來飲茶茶具有新的改進發展】

    古代飲茶茶具主要指盛茶、泡茶、喝茶所用器具。這一概念與今所說的茶具基本相同。唐宋以來的飲茶茶具在用料上主要是陶瓷,金屬類飲茶茶具在唐宋以來是少見的。因為金屬茶具泡茶遠不如陶瓷品,所以是不能登上所謂茶道雅桌的,唐以來主要變化較大的飲茶茶具有:茶壺、茶盞(杯)和茶碗。而這幾種茶具與飲茶文化的興起有直接關係。

    (一)茶壺

    茶壺在唐代以前就有了。唐代人把茶壺稱「注子」,其意是指從壺嘴裡往外傾水,據《資暇錄》載:「元和初(公元80年,唐憲宗時)酌酒猶用樽杓……注子,其形若罌,而蓋、嘴、柄皆具。」罌是一種小口大肚的瓶子,唐代的茶壺類似瓶狀,腹部大便於裝更多的水,口小利於泡茶注水。約到唐代末期,世人不喜歡「注子」這個名稱,甚至將茶壺柄去掉,整個樣子形如「茗瓶」,因沒有提柄,所以又把「茶壺」叫「偏提」。後人把泡茶叫「點注」。就是根據唐代茶壺有「注子」一名而來。

    明代茶道藝術越來越精,對泡茶、觀茶色、酌盞、燙壺更有講究,要達到這樣高的要求,茶具也必然要改革創新。比如明朝茶壺開始看重砂壺,就是一種新的茶藝追求。因為砂壺泡茶不吸茶香,茶色不損,所以砂壺被視為佳品。據《長物誌》載:「茶壺以砂者為上,蓋既不奪香,又無熱湯氣。」說到宜興砂壺幾乎無人不知。而宜興砂壺正是明朝始有名聲。據史料記載說,明朝宜興有一位名叫供春的陶工是使宜興砂壺享譽的第一人。

    《陽羨名陶錄》記載說:「供春,吳頤山家僮也。」吳頤山是一位讀書人,在金沙寺中讀書,供春在家事之餘,偷偷模仿寺中老僧用陶土搏坯,制做砂壺。結果做出的砂壺盛茶香氣很濃,熱度保持更久,傳聞出去,世人紛紛效仿,社會出現爭購「供春砂壺」的現象。供春真姓「龔」。所以也寫成,『龔春」砂壺。此後又有一個名叫時大彬的宜興陶工,用陶土,或用染顏色的硇砂土製作砂壺。開始,時大彬模仿「供春」砂壺,壺形比「供春」砂壺更大,一次時大彬到江蘇太倉做生意,偶在茶館中聽到「諸公品茶施茶之論。」頓生感悟,回到宜興後始作小壺。其壺「不務妍媚,而樸雅堅粟,妙不可思……前後諸名家,並不能及。」《畫航錄》說:「大彬之壺,以柄上拇痕為識。」是說世人以壺柄上識有時大彬拇指印者為貴。從此宜興砂壺名聲遠布,流傳至今,還是人見人愛的精製茶具。

    (二)茶盞、茶碗

    古代飲茶茶具主要有「茶碗」(碗)、「茶盞」等陶瓷製品。茶盞在唐以前已有,《博雅》說:「盞杯子。」宋時開始有「茶杯」之名。見《陸游詩》云:「籐杖有時緣石瞪,風爐隨處置茶杯。」現代人多稱茶杯或茶盞。茶盞是古代一種飲茶用的小杯子,是「茶道」文化中必不可少的器具之一。大家知道,我國茶文化興起於漢唐、盛於宋代。茶盞也隨同茶文化的盛起而有較大的變化。

    宋代茶盞非常講究陶瓷的成色,尤其追求「盞」的質地、紋路細膩和厚薄均勻。據宋蔡襄《茶錄》載:「茶白色、宜黑盞,建安所造者紂黑,紋路兔毫,其杯微厚,熁火,久熱難冷,最為要用,出他處者,或薄或色紫,皆不及也。其青白盞,斗試家自不用。」依這段史料,可以看出,如盛白葉茶,就選用黑色茶盞,說明當時已經注意到茶具的搭配關係。搭配的目的就是為了有更好的茶色與茶香。宋代建安(今福建建甌)製造的一種稍帶紅色的黑茶盞,被時人看作是佳品,其次可以看到,當時評賞茶盞的質量,還有茶盞表面的細紋,如建安的紺黑茶盞已經精製到「紋路兔毫」的地步,足見陶藝水平很高。再者看「熁火」。「熁火」之意見《廣韻》曰「火氣上」,又《集韻》「火通也」,熁音協,含燙意。這裡「熁火」實指茶杯中熱氣的散發程度,明清時期,江蘇的寶應、高郵一帶把「熁火」稱為「燙手」。宋代建安生產的「紺黑盞」比其它地區產品要厚,所以捧在手中有「久熱難冷」的好處。因此被看作是宋代茶盞一流產品。

    《長物誌》中還記錄有明朝皇帝的御用茶盞。可以說是我國古代茶盞工藝最完美的代表作。《長物誌》說:「明宣宗(朱瞻基)喜用「尖足茶盞,料精式雅,質厚難冷,潔白如玉,可試茶色,盞中第一。」三足茶盞世屬罕見。明宣宗的茶盞形狀實在怪異,可見明代陶藝人思維活躍,有所創新。另外,明朝的第十一代皇帝明世宗(朱厚熜)則喜用壇形茶盞,時稱「壇盞」。明世宗的壇盞上特別刻有「金菉大醮壇用」的字樣。「醮壇」是古代道士設壇祈禱的場所。因明世宗後期迷信道教,日事「齋醮餌丹藥」。他在「醮壇」中擺滿茶湯、果酒,經常獨自坐醮壇,手捧壇盞,一面小飲一邊向神祈求長生不老。可是這種迷信並沒有使這位皇帝長壽,年僅59歲就駕崩了。

    據史料記載,明代貴重的茶盞主要有「白定窯」的產品,白定即指白色定瓷窯,這種窯瓷為宋代建於定州。在定州,窯瓷茶盞上有素凸花、劃花、印花、牡丹、萱草、飛鳳等花式。又分紅、白兩種。時人辨別白定瓷的真偽,主要從是否白色滋潤,或見釉色如竹絲白紋等判定是否真品。因定州瓷色白,故稱「粉定」,亦稱「白定」。儘管白定窯茶盞色白光滑滋潤,但是在明朝白定窯茶盞始終是作為「藏為玩器,不宜日用」。為什麼這樣一種外表美觀的茶盞不能作為日用品呢?原因很簡單,古人飲茶時,要「點茶」而飲,點茶前先要用熱水燙盞。使盞變熱,如果盞冷而不熱的話,泡出來的茶色不浮,因此也影響到茶色和茶味。白定茶盞的缺點是「熱則易損」。即見熱易破裂,可謂是好看不好用,所以被明人作為精品玩物收藏。

    碗,古稱「碗」或「碗」。先秦時期,又有「榶盂」一名。《荀子》說:「魯人以榶,衛人用柯」(原註:碗謂之榶,盂謂之柯)。《方言》又說:「楚、魏、宋之間,謂之盂。」可見碗、碗、榶、柯都是一種形如凹盆狀的生活用品,所以古人稱「盂」。現代人習慣上已把碗和孟清楚地分開了。

    在唐宋時期,用於盛茶的碗,叫「茶榶」(碗),茶碗比吃飯用的更小,這種茶具的用途在唐宋詩詞中有許多反映。諸如唐白居易《閒眼詩》云:「晝日一餐茶兩碗,更無所要到明朝。」詩人一餐喝兩碗茶,可知古時茶碗不會很大,也不會太小,見韓愈《孟郊會合聯句》說:「雲紜寂寂聽,茗碗纖纖捧」。纖纖多形容細。依此說,唐代茶碗確實不大是可以肯定的,而且也非圓形。

    茶碗也是唐代一種常用的茶具,茶碗當比茶盞稍大,但又不同於如今的飯碗,當是一種「纖纖狀」如古代酒盞形,從詩詞來看,唐宋文人墨客大碗飲茶,以茗享洗詩腸的那般豪飲,從側面反映出古代文人與飲茶結下不解之緣。

    【古今茶具的區別與聯繫】

    古代茶具與現代茶具的概念稍有不同。唐宋時期所言的「茶具」似有大概念與小概念之分。如唐、宋、元、明許多詩人筆下的「茶具」主要指與飲茶有關的茶罏、茶壺、茶杯等器具,所以是小概念的。從大概念來看,依唐文學家皮日休《茶具十詠》所指出的有十大件,其中包括制茶、盛茶、烘焙茶具、飲茶有關的器具,甚至包括茶人、茶舍。又按《雲溪友議》提到有「二十四種」茶具,顯然,後兩者是大概念的茶具,這一概念與今有許多不同。

    唐宋以來,銅和陶瓷茶具逐漸代替古老的金、銀、玉製茶具,原因主要是唐宋時期,整個社會興起一股家用銅瓷,不重金玉的風氣。據《宋稗類鈔》說「唐宋間,不貴金玉而貴銅磁(瓷)」銅茶具相對金玉來說,價格更便宜,煮水性能好。陶瓷茶具盛茶又能保持香氣,所以容易推廣,又受大眾喜愛。這種從金屬茶具到陶瓷茶具的變化,也從側面反映出,唐宋以來,人們文化觀,價值觀,對生活用品實用性的取向有了轉折性的改變,在很大程度上說,這是唐宋文化進步的象徵。

    再之,唐宋以來,陶瓷茶具明顯取代過去的金屬、玉製茶具,這還與唐宋陶瓷工藝生產的發展直接有關。一般來說,我國魏晉南北朝時期瓷器生產開始出現飛躍發展,隋唐以來我國瓷器生產進入一個繁榮階段。如唐代的瓷器製品已達到圓滑輕薄的地步,唐皮日休說道:「邢客與越人,皆能造磁器,圓似月魂墮,輕如雲魄起。」當時的「越人」多指浙江東部地區,越人造的磁器形如圓月,輕如浮雲。因此還有「金陵碗,越瓷器」的美譽。王蜀寫詩說:「金陵含寶碗之光,秘色抱青瓷之響」。宋代的制瓷工藝技術更是獨具風格,名窯輩出,如「定州白窯」。宋世宗時有「柴窯」。據說「柴窯」出的瓷器「顏色如天,其聲如磐,精妙之極」。北宋政和年間,京都自置窯燒造瓷器,名為「官窯」。北宋南渡後,有邵成章設後苑,名為「邵局」,並仿北宋遺法,置窯於修內司造青器,名為「內窯」。內窯瓷器「油色瑩徹,為世所珍。」宋大觀年間(07—0年)景德鎮陶器色變如丹砂(紅色),也是為了上貢的需要。大觀年間朝廷貢瓷要求「端正合制,瑩無瑕疵,色澤如一。」宋朝廷命汝州造「青窯器」,其器用瑪瑙細未為油,更是色澤潔瑩。當時只有貢御宮廷多下來一點青窯器方可出賣。「世尤難得」。汝窯被視為宋代瓷窯之魁,史料說當時的茶盞,茶罌(茶瓶)價格昂貴到了「鬻(賣)諸富室,價與金玉等人爭為收藏,除上例之外:宋代還有不少民窯,如烏泥窯、餘杭窯、續窯等生產的瓷器也非常精美可觀。一言蔽之,唐宋陶瓷工藝的興起是唐宋茶具改進與發展的根本原因。

    「茶」、「壺」兩者在中國的飲茶文化上,是有著相當大的關聯性且密不可分。喝茶講究茶湯之香氣、韻味,而茶壺的欣賞在於外觀的視覺、內在骨胎質料的堅潤性及吸收茶湯後的肌理變化。茶壺的把玩、監賞,亦隨著每個人欣賞的角度與層次而異,不論是具有歷史年代價值的古壺、宜興壺、手拉坯壺或是具有台灣文化色彩的陶壺,都各有其吸引人之處。茶壺的好壞也不是以價格的高低去衡量,璞石之中含有璧玉,從一個創作者的作品,可看出其所下的苦心和它的精神內涵,這是需要慧眼者與其產生共鳴的。選購時,應考慮其實用性及藝術性兼具,但最重要的還是茶壺的原料、燒成。茶壺的造型變化多

    端、層出不窮,由於市場的變革,使得許多茶具徒有外形,而根本談不上基本的實用要求。許多人趕著「玩茶壺」的風潮,盲目搶購,至於什麼是好玩的茶壺?還是要您用「心」來體會。

    【茶具的分類】

    金屬用具是指由金、銀、銅、鐵、錫等金屬材料製作而成的器具。它是我國最古老的日用器具之一,早在公元前8世紀至公元前22年秦始皇統一中國之前的500年間,青銅器就得到了廣泛的應用,先人用青銅製作盤、盛水,製作爵、尊盛酒,這些青銅器皿自然也可用來盛茶。

    自秦漢至六朝,茶葉作為飲料已漸成風尚,茶具也逐漸從與其它飲具共享中分離出來。大約到南北朝時,我國出現了包括飲茶器皿在內的金銀器具。到隋唐時,金銀器具的製作達到高峰。

    本世紀80年代中期,陝西扶風法門寺出土的一套由唐僖宗供奉的鎏金茶具,可謂是金屬茶具中罕見的稀世珍寶。但從宋代開始,古人對金屬茶具褒貶不一。元代以後,特別是從明代開始,隨著茶類的創新,飲茶方法的改變,以及陶瓷茶具的興起,才使包括銀質器具在內的金屬茶具逐漸消失,尤其是用錫、鐵、鉛等金屬製作的茶具,用它們來煮水泡茶,被認為會使「茶味走樣」,以致很少有人使用。但用金屬製成貯茶器具,如錫瓶、錫罐等,卻屢見不鮮。這是因為金屬貯茶器具的密閉性要比紙、竹、木、瓷、陶等好,具有較好的防潮、避旋旋光性能,這樣更有利於散茶的保藏。因此,用錫製作的貯茶器具,至今仍流行於世。

    【瓷器茶具】

    瓷器茶具的品種很多,其中主要的有:青瓷茶具、白瓷茶具、黑瓷茶具和彩瓷具。這些茶具在中國茶文化發展史上,都曾有過輝煌的一頁。

    青瓷茶具

    以浙江生產的質量最好。早在東漢年間,已開始生產色澤純正、透明發光的青瓷。晉代浙江的越窯、婺窯、甌窯已具相當規模。宋代,作為當時五大名窯之一的浙江龍泉哥窯生產的青瓷茶具,已達到鼎盛時期,遠銷各地。明代,青瓷茶具更以其質地細膩,造型端莊,釉色青瑩,紋樣雅麗而蜚聲中外。世紀末,龍泉青瓷出口法國,轟動整個法蘭西,人們用當時風靡歐洲的名劇《牧羊女》中的女主角雪拉同的美麗青袍與之相比,稱龍泉青瓷為「雪拉同」,視為稀世珍品。當代,浙江龍泉青瓷茶具又有新的發展,不斷有新產品問世。這種茶具除具有瓷器茶具的眾多優點外,因色澤青翠,用來沖泡綠茶,更有益湯色之美。不過,用它來沖泡紅茶、白茶、黃茶、黑茶,則易使茶湯失去本來面目,似有不足之處。

    2白瓷茶具

    具有坯質緻密透明,上釉、成陶火度高,無吸水性,音清而韻長等特點。因色澤潔白,能反映出茶湯色澤,傳熱、保溫性能適中,加之色彩繽紛,造型各異,堪稱飲茶器皿中之珍品。早在唐時,河北邢窯生產的白瓷器具已「天下無貴賤通用之。」唐朝白居易還作詩盛讚四川大邑生產的白瓷茶碗。元代,江西景德鎮白瓷茶具已遠銷國外。如今,白瓷茶具更是面目一新。這種白釉茶具,適合沖泡各類茶葉。加之白瓷茶具造型精巧,裝飾典雅,其外壁多繪有山川河流,四季花草,飛禽走獸,人物故事,或綴以名人書法,又頗具藝術欣賞價值,所以,使用最為普遍。

    3黑瓷茶具

    黑瓷茶具,始於晚唐,鼎盛於宋,延續於元,衰微於明、清,這是因為自宋代開始,飲茶方法

    已由唐時煎茶法逐漸改變為點茶法,而宋代流行的斗茶,又為黑瓷茶具的崛起創造了條件。

    宋人衡量斗茶的效果,一看茶麵湯花色澤和均勻度,以「鮮白」為先;二看湯花與茶盞相接處水痕的有無和出現的遲早,以「盞無水痕」為上。時任三司使給事中的蔡襄,在他的《茶錄》中就說得很明白:

    「視其面色鮮白,著盞無水痕為絕佳;建安斗試,以水痕先者為負,耐久者為勝。」而黑瓷茶具,

    正如宋代祝穆在《方輿勝覽》中說的「茶色白,入黑盞,其痕易驗」。所以,宋代的黑瓷茶盞,成了瓷器茶具中的最大品種。福建建窯、江西吉州窯、山西榆次窯等,都大量生產黑瓷茶具,成為黑瓷茶具的主要產地。黑瓷茶具的窯場中,建窯生產的「建盞」最為人稱道。蔡襄《茶錄》中這樣說:

    「建安所造者……最為要用。出他處者,或薄或色紫,皆不及也。」建盞配方獨特,在燒製過程中使釉面呈現兔毫條紋、鷓鴣斑點、日曜斑點,一旦茶湯入盞,

    能放射出五彩紛呈的點點光輝,增加了斗茶的情趣。明代開始,由於「烹點」之法與宋代不同,黑瓷建盞「似不宜用」,僅作為「以備一種」而已。

    4彩瓷茶具

    彩色茶具的品種花色很多,其中尤以青花瓷茶具最引人注目。青花瓷茶具,其實是指以氧化鈷為呈色劑,在瓷胎上直接描繪圖案紋飾,再塗上一層透明釉,爾後在窯內經300℃左右高溫還原燒製而成的器具。

    然而,對「青花」色澤中「青」的理解,古今亦有所不同。古人將黑、藍、青、綠等諸色統稱為「青」,故「青花」的含義比今人要廣。它的特點是:

    花紋藍白相映成趣,有賞心悅目之感;色彩淡雅幽菁可人,有華而不

    艷之力。加之彩料之上塗釉,顯得滋潤明亮,更平添了青花茶具的魅力。

    直到元代中後期,青花瓷茶具才開始成批生產,特別是景德鎮,成了我國青花瓷茶具的主要生產地。由於青花瓷茶具繪畫工藝水平高,特別是將中國傳統繪畫技法運用在瓷器上,因此這也可以說是元代繪畫的一大成就。元代以後除景德鎮生產青花茶具外,雲南的玉溪、建水,浙江的江山等地也有少量青花瓷茶具生產,但無論是釉色、胎質,還是紋飾、畫技,都不能與同時期景德鎮生產的青花瓷茶具相比。明代,景德鎮生產的青花瓷茶具,諸如茶壺、茶盅、茶盞,花色品種越來越多,質量愈來愈精,無論是器形、造型、紋飾等都冠絕全國,成為其它生產青花茶具窯場模仿的對象,清代,特別是康熙、雍正、乾隆時期,青花瓷茶具在古陶瓷發展史上,又進入了一個歷史高峰,它超越前朝,影響後代。康熙年間燒製的青花瓷器具,更是史稱「清代之最」。

    綜觀明、清時期,由於制瓷技術提高,社會經濟發展,對外出口擴大,以及飲茶方法改變,都促使青花茶具獲得了迅猛的發展,當時除景德鎮生產青花茶具外,較有影響的還有江西的吉安、樂平,廣東的潮州、揭陽、博羅,雲南的玉溪,四川的會理,福建的德化、安溪等地。此外,全國還有許多地方生產「土青花」茶具,在一定區域內,供民間飲茶使用。

    【紫砂茶具】

    紫砂茶具,由陶器發展而成,是一種新質陶器。它始於宋代,盛於明清,流傳至今。北宋梅堯的《依韻和杜相公謝蔡君謨寄茶》中說道:「小石冷泉留早味,紫泥新品泛春華。」說的是紫砂茶具在北宋剛開始興起的情景。至於紫砂茶具由何人所創,已無從考證……但從確切有文字記載而言,紫砂茶具則創造於明代正德年間。

    今天紫砂茶具是用江蘇宜興南部及其毗鄰的浙江長興北部埋藏的一種特殊陶土,即紫金泥燒製而成的。這種陶土,含鐵量大,有良好的可塑性,燒製溫度以攝氏50度左右為宜。紫砂茶具的色澤,可利用紫泥澤和質地的差別,經過「澄」、「洗」,使之出現不同的色彩,如可使天青泥呈暗肝色,蜜泥呈淡赭石色,石黃泥呈硃砂色,梨皮泥呈凍梨色等;另外,還可通過不同質地紫泥的調配,使之呈現古銅、淡墨等色。優質的原料,然的色澤,為燒製優良紫砂茶具奠定了物質基礎。

    宜興紫砂茶具之所以受到茶人的鍾情,除了這種茶具風格多樣,造型多變,富含文化品位,以致在古代茶具世界中別具一格外,還與這種茶具的質地適合泡茶有關。後人稱紫砂茶具有三大特點,就是「泡茶不走味,貯茶不變色,盛暑不易餿。」

    紫砂茶具屬陶器茶具的一種。它坯質緻密堅硬,取天然泥色,大多為紫砂,亦有紅砂、白砂。成陶火度在00—200攝氏度,無吸水性,音粗韻長。它耐寒耐熱,泡茶無熟湯味,能保真香,且傳熱緩慢,不易燙手,用它燉茶,也不會爆裂。因此,歷史上曾有「一壺重不數兩,價重每一二十金,能使土與黃金爭價」之說。但美中不足的是受色澤限制,用它較難欣賞到茶葉的美姿和湯色。

    目前我國的紫砂茶具,質量以產於江蘇宜興的為最,與其毗鄰的浙江長興亦有生產。經過歷代茶人的不斷創新,「方非一式,圓不相同」就是人們對紫砂茶具器形的讚美。一般認為,一件姣好的紫砂茶具,必須具有三美,即造型美、製作美和功能美,三者兼備方稱得上是一件完善之作。

    【漆器茶具】

    漆器茶具始於清代,主要產於福建福州一帶。福州生產的漆器茶具多姿多彩,有「寶砂閃光」、「金絲瑪瑙」、『釉變金絲」、「仿古瓷」、「雕填」、「高雕」和「嵌白銀」等品種,特別是創造了紅如寶石的「赤金砂」和「暗花」等新工藝以後,更加鮮麗奪目,逗人喜愛。

    【竹木茶具】

    隋唐以前,我國飲茶雖漸次推廣開來,但屬粗放飲茶。當時的飲茶器具,除陶瓷器外,民間多用竹木製作而成。陸羽在《茶經#83;四之器》中開列的28種茶具,多數是用竹木製作的。這種茶具,來源廣,製作方便,對茶無污染,對人體又無害,因此,自古至今,一直受到茶人的歡迎。但缺點是不能長時間使用,無法長久保存,失卻文物價值。只是到了清代,在四川出現了一種竹編茶具,它既是一種工藝品,又富有實用價值,主要品種有茶杯、茶盅、茶托、茶壺、茶盤等,多為成套製作。

    竹編茶具由內胎和外套組成,內胎多為陶瓷類飲茶器具,外套用精選慈竹,經劈、啟、揉、勻等多道工序,製成粗細如發的柔軟竹絲,經烤色、染色,再按茶具內胎形狀、大小編織嵌合,使之成為整體如一的茶具。這種茶具,不但色調和諧,美觀大方,而且能保護內胎,減少損壞;同時,泡茶後不易燙手,並富含藝術欣賞價值。因此,多數人購置竹編茶具,不在其用,而重在擺設和收藏。

    【玻璃茶具】

    在現代,玻璃器皿有較大的發展。玻璃質地透明,光澤奪目。外形可塑性大,形態各異,用途廣泛,玻璃杯泡茶,茶湯的鮮艷色澤,茶葉的細嫩柔軟,茶葉在整個沖泡過程中的上下穿動,葉片的逐漸舒展等,可以一覽無餘,可說是一種動態的藝術欣賞。特別是沖泡各類名茶,茶具晶瑩剔透。杯中輕霧縹緲,澄清碧綠,芽葉朵朵,亭亭玉立,觀之賞心悅目,別有風趣。而且玻璃杯價廉物美,深受廣大消費者的歡迎。

    玻璃器具的缺點是容易破碎,比陶瓷燙手。

    【搪瓷茶具】

    搪瓷茶具以堅固耐用,圖案清新,輕便耐腐蝕而著稱。它起源於古代埃及,以後傳入歐洲。但現在使用的鑄鐵搪瓷始於9世紀初的德國與奧地利。搪瓷工藝傳入我國,大約是在元代。

    明代景泰年間(公元450—45年),我國創製了琺琅鑲嵌工藝品景泰藍茶具,清代乾隆年間(公元73—795年)景泰藍從宮廷流向民間,這可以說是我國搪瓷工業的肇始。

    我國真正開始生產搪瓷茶具,是本世紀初的事,至今已有70多年的歷史。在眾多的搪瓷茶具中,潔白、細膩、光亮,可與瓷器媲美的仿瓷茶杯;飾有網眼或彩色加網眼,且層次清晰,有較強藝術感的網眼花茶杯;式樣輕巧,造型獨特的鼓形茶杯和蝶形茶杯;能起保溫作用,且攜帶方便的保溫茶杯,以及可作放置茶壺、茶杯用的加彩搪瓷茶盤,受到不少茶人的歡迎。但搪瓷茶具傳熱快,易燙手,放在茶几上,會燙壞桌面,加之「身價」較低,所以,使用時受到一定限制,一般不作居家待客之用。

    【陶土茶具】

    陶土器具是新石器時代的重要發明。最初是粗糙的土陶,然後逐步演變為比較堅實的硬陶,再發展為表面敷釉的釉陶。宜興古代制陶頗為發達,在商周時期,就出現了幾何印紋硬陶。秦漢時期,已有釉陶的燒製。

    陶器中的佼佼者首推宜興紫砂茶具,早在北宋初期就已經崛起,成為別樹一幟的優秀茶具,明代大為流行。紫砂壺和一般陶器不同,其裡外都不敷釉,採用當地的紫泥、紅泥、團山泥摶制焙燒而成。由於成陶火溫較高,燒結密緻,胎質細膩,既不滲漏,又有肉眼看不見的氣孔,經久使用,還能汲附茶汁,蘊蓄茶味;且傳熱不快,不致燙手;若熱天盛茶,不易酸餿;即使冷熱劇變,也不會破裂;如有必要,甚至還問直接放在爐灶上煨燉。紫砂茶具還具有造型簡練大方,色調淳樸古雅的特點,外形有似竹節、蓮藕、松段和仿商周古銅器形狀的。《桃溪客語》說「陽羨(即宜興)瓷壺自明季始盛,上者與金玉等價。」可見其名貴。明文震享《長物誌》記載:「壺以砂者為上,蓋既不奪香,又無熟湯氣。」

    明代嘉靖、萬曆年間,先後山現了兩位卓越的紫砂工藝大師——龔春(供春)和他的徒弟時大彬。龔寺幼年曾為進士吳頤山的書僮,他天資聰慧,虛心好學,隨主人陪讀於宜興金沙寺,閒時常幫寺裡老和尚摶坯制壺。傳說寺院裡有銀杏參天,盤根錯節,樹瘤多姿。他朝夕觀賞乃摹擬樹瘤,捏制樹瘤壺,造型獨特,生動異常。老和尚見了拍案叫絕,便把平生制壺技藝傾囊相授,使他最終成為著名制壺大師。供春的製品被稱為「供春壺」,造型新穎精巧,質地薄而堅實,被譽為「供春之壺,勝如金玉」。「栗色暗暗,如古金石;敦龐用心,怎稱神明」。時大彬的作品,突破了師傅傳授的格局而多作小壺,點綴在精舍几案之上,更加符合飲茶品茗的趣味。因此當時就有十分推崇的詩句:「千奇萬狀信手出」,「宮中艷說大彬壺」。清代紫砂茶具,在前人的基礎上更有發展。其中以清初陳鳴遠和嘉慶年間楊彭年製作的茶壺尤其馳名於世。陳鳴遠製作的茶壺,線條清晰,輪廓明顯,壺蓋有行書「鳴遠」印章,至今被視為珍藏。楊彭年的製品,雅致玲瓏,不用模子,隨手捏成,天衣無縫,被人推為「當世傑作」。當時江蘇溧陽知縣陳曼生,癖好茶壺,工於詩文、書畫、篆刻,特意到宜興和楊彭年配合制壺。陳曼生設計,楊彭年製作,再由陳氏鐫刻書畫。其作品世稱「曼生壺」。一直為鑒賞家們所珍藏。清代宜興紫砂壺壺形和裝飾變化多端,千姿百態,在國內外均受歡迎,當時我國閩南、潮州一帶煮泡工夫茶使用的小茶壺,幾乎全為宜興紫砂器具,7世紀,中國的茶葉和紫砂壺同時由海船傳到西方,西方人稱之為「紅色瓷器」。早在5世紀,日本人來到中國學會了制壺技術,他們所仿製的壺,至今仍為日本人民視為珍品。

    名手所作紫砂壺造型精美,色澤古樸,光彩奪目,成為美術作品。過去有人說,一兩重的紫砂茶具,價值一二十金,能使土與黃金爭價。明代張岱《陶庵夢憶》中說:宜興罐以龔春為上,一砂罐,直躋商彝周鼎之列而毫無愧色。名貴可想而知。

    近年來,紫砂茶具有了更大發展,新品種不斷湧現,如專為日本消費者設計的藝術茶具,稱為「橫把壺」,按照日本人的愛好,在壺面上到寫精美書法的佛經文字,成為日本消費者的品茗佳具。目前紫砂茶具品種已由原來的四五十種增加到六百多種。例如,紫砂雙層保溫杯,就是深受群眾歡迎的新產品。由於紫砂泥質地細膩柔韌,可塑性強,滲透性好,所以燒成的雙層保溫杯,用以泡茶,具有色香味皆蘊,夏天不易變餿的特性。這種杯容量為250毫升,因是雙層結構,開水入杯不燙手,傳熱慢,保溫時間長。造型多種多樣,有瓜輪型的、蝶紋型的,還有梅花型、鵝蛋型、流線型等。藝人們採用傳統的篆刻手法,把繪畫和正、草、隸、籠、篆各種裝飾手法施用在紫砂陶器上,使之成為觀賞和實用巧妙結合的產品。

    紫砂壺的創作者,相傳是明代宜興金砂寺一個不著名的寺僧,他選紫砂細泥捏成圓形坯胎,加上嘴、柄、蓋,放在窯中燒成。有一把失蓋的樹癭壺,造型精闢,現存北京歷史博物館,足供春唯一的傳品,但也有人疑為贗品。自明代供春(龔春)模仿老銀杏樹癭製成「供春壺」而聞名後,相繼出現的制壺大師有明萬曆的董翰、趙梁、文暢、時朋「四大名家」,後有時大彬、李仲芳、徐友泉「三大妙手」,清代有陳鳴遠、楊彭年、楊風年兄妹和邵大亨、黃玉麟、程壽珍、俞國良等。近代有顧景舟、朱可心、蔣蓉等人,顧景舟近作提璧壺和漢雲壺,系出國禮品。青年藝人也是人材輩出。

    紫砂茶具式樣繁多,所謂「方非—式,圓不一相」。在紫砂壺上雕刻花鳥、山水和各體書法,始自晚明而盛於清嘉慶以後,並逐漸成為紫砂工藝中所獨具的藝術裝飾。不少著名的詩人、藝術家曾在紫砂壺上親筆題詩刻字。《砂壺圖考》曾記鄭板橋自製一壺,親筆刻詩云:「嘴尖肚大耳偏高,才免饑寒便自豪。量小不堪容大物,兩三寸水起波濤」。

    評價一套茶具,首先應考慮它的實用價值。一套茶具只有具備了容積和重量的比例恰當,壺把的提用方便,壺蓋的周圍合縫,壺嘴的出水流暢,色地和圖案的脫俗和諧,整套茶具的美觀和實用得到融洽的結合,才能算做一套完美的茶具。宜興茶具使有這些特點。

    紫砂茶具不僅為我國人民所喜愛,而且也為海外一些國家的人民所珍重。早在5世紀,日本、葡萄牙、荷蘭、德國、英國的陶瓷工人就先後把中國的紫砂壺作為標本加以仿造。8世紀初,德國人約#83;佛#83;包特格爾,不僅製成了紫砂陶,而且在908年還寫了一篇題為《硃砂瓷》的論文。本世紀初,紫砂陶曾在巴拿馬、倫敦、巴黎的博覽會上展出,並在932年的芝加哥博覽會上獲獎,為中國陶瓷史增添了光彩。

    【金屬茶具】

    金屬用具是指由金、銀、銅、鐵、錫等金屬材料製作而成的器具。它是我國最古老的日用器具之一,早在公元前8世紀至公元前22年秦始皇統一中國之前的500年間,青銅器就得到了廣泛的應用,先人用青銅製作盤、盛水,製作爵、尊盛酒,這些青銅器皿自然也可用來盛茶。

    自秦漢至六朝,茶葉作為飲料已漸成風尚,茶具也逐漸從與其它飲具共享中分離出來。大約到南北朝時,我國出現了包括飲茶器皿在內的金屬器具。到隋唐時,金屬器具的製作達到高峰。

    本世紀80年代中期,陝西扶風法門寺出土的一套由唐僖宗供奉的鎏金茶具,可謂是金屬茶具中罕見的稀世珍寶。但從宋代開始,古人對金屬茶具褒貶不一。元代以後,特別是從明代開始,隨著茶類的創新,飲茶方法的改變,以及陶瓷茶具的興起,才使金屬茶具逐漸消失,尤其是用錫、鐵、鉛等金屬製作的茶具,用它們來煮水泡茶,被認為會使「茶味走樣」,以致很少有人使用。但用金屬製成貯茶器具,如錫瓶、錫罐等,卻屢見不鮮。這是因為金屬貯茶器具的密閉性要比紙、竹、木、瓷、陶等好,具有較好的防潮、避旋旋光性能,這樣更有利於散茶的保藏。因此,用錫製作的貯茶器具,至今仍流行於世。

    精美茶具裝點空間

    對許多人來說,茶與咖啡不只是簡單的解渴飲料,它更是生活中一個美麗的銜接。注重居室生活品位的人們,對咖啡杯和各種茶具的收藏也是另一種裝點空間的方法。一般而言,杯器可因不同的用途而有不同的款式。如意大利的專用咖啡杯較為小巧,杯口亦較窄,這樣才能留存濃醇的咖啡口感。而紅茶杯的杯緣較寬,以使茶葉有舒展的空間,同時也能觀賞茶葉舒展的美感。一般的咖啡杯容量約在200-230毫升之間,而歐美家庭用早餐的咖啡、牛奶杯,形如馬克杯,容量較大些。咖啡杯的內壁最好選擇簡單的淡色系,杯子才能映襯出咖啡的色澤。杯器的材質可分為陶及瓷,兩者保溫效果相差不多,市場上的骨瓷杯則含有動物的骨灰,保溫效果極好,但一般家庭很少使用。用杯器裝點居室,不僅可將杯子單擺在餐桌、茶几上,成套地擺放在透明的櫥櫃裡,或是幾組不同的杯器結合使用,利用不同的色彩與質感對比,再搭配新鮮的水果,嬌艷的鮮花、絢麗的檯布,讓你有個品茶、喝咖啡的好心情。  
本站首頁 | 玄幻小說 | 武俠小說 | 都市小說 | 言情小說 | 收藏本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