花都獵手 第六卷 資料收集 茶壺
    【簡介】

    teapot一種供泡茶和斟茶用的帶嘴器皿

    茶壺是茶具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主要用來泡茶,也有直接用小茶壺來泡茶和盛茶,獨自酌飲的。茶壺由壺蓋、壺身、壺底、圈足四部分組成,壺蓋有孔、鈕、座、蓋等細部。壺身有口、延(唇牆)、嘴、流、腹、肩、把(柄、扳)等部分。由於壺的把、蓋、底、形的細微差別,茶壺的基本形態就有近200種。泡茶時,茶壺大小依飲茶人數多少而定。茶壺的質地很多,目前使用較多的是以紫砂陶壺或瓷器茶壺。

    【茶壺的選擇】

    選擇茶壺,好壞標準有四字訣,日:「小、淺、齊壺有二人罐,三人罐,四人罐等的分別,以孟臣、鐵畫軒、秋圃、尊圃、小山、袁熙生等製造的最受珍視。壺的式樣很多,有小如桔子,大似蜜柑者,也有瓜形、柿形、菱形、鼓形、梅花形、六角形、栗子形……等等,一般多用鼓形的,取其端正渾厚故也。壺的色澤也有很多種,硃砂、古鐵、栗色、紫泥、石黃、天青……等等,還有一種壺身銀砂閃爍,朱粒纍纍,俗謂之抽皮砂者,最為珍貴。但不管款式、色澤如何,最重要的是「宜小不宜大,宜淺不宜深」,因為大就不「工夫」了。所以用大茶壺,中茶壺,茶鼓,茶篩,茶檔……等等沖的茶,那怕是用一百元一兩的茶葉,也不能算是工夫茶。至於深淺則關係氣味,淺能釀味,能留香,不蓄水,這樣茶葉才不易變澀。除大、小、深、淺外,茶壺最講究的是:「三山齊」,這是品評壺的好壞最重要標準。辦法是:把茶壺去蓋後覆置在桌子上(最好是很平的玻璃上),如果壺滴嘴、壺口、壺提柄三件都平,就是「三山齊」了。這是關係到壺的水平和質量問題,所以最為講究。「老」主要是看壺裡所積成的「茶渣」多寡,在前面已經說過了。當然,「老」字的講究還有很多,例如什麼朝代出品,古老歷史如何,什麼名匠所製成,經過什麼名家所品評過……等等。但那已經不是用一般茶壺的問題,而是屬於玩古董的問題了。

    【茶壺造型分類】

    根據壺把造型可分為:

    側提壺:壺把成耳狀,在壺嘴對面。

    提梁壺:壺把在壺蓋上方成虹狀者。

    飛天壺:壺把在壺身一側上方、呈綵帶飛舞。

    握把壺:壺把如握柄,與壺身成直角。

    無把壺:無握把,手持壺身頭部倒茶。

    根據壺蓋造型可分為:

    壓蓋壺:壺蓋平壓在壺口之上,壺口不外露。

    嵌蓋壺:壺蓋嵌入壺內,蓋沿與壺口平。

    截蓋壺:壺蓋與壺身渾然一體,只顯截縫。

    根據壺底的不同造型可分為:

    捺底壺:茶壺底心捺成內凹狀,不另加足。

    釘足壺:茶壺底上有3顆外突的足。

    加底壺:茶壺底加一個圈足。

    根據茶壺形態特徵可分為:

    圓器:主要由不同方向和曲度的曲線構成的茶壺。骨肉勻稱、轉折圓潤、雋永耐看。

    方器:主要由長短不等的直線構成的茶壺。線面挺刮平整、輪廓分明,顯示出乾淨利落、明快挺秀的陽剛之美。

    塑器:仿照各類自然動、植物造型並帶有浮雕半圓裝飾的茶壺。特點是巧形巧色巧工,構思奇巧、肖形而不俗套;理趣兼顧,巧用紫砂泥的天然色彩,取得神形兼備的效果。如樹癭壺、南瓜壺、梅樁壺、松幹壺、桃子壺等等。

    筋紋壺:茶壺壺體作雲水紋理,口蓋部份仍保持圓形。如魚化龍壺、蓮蕊壺等。

    此外根據有無內膽,茶壺分為普通壺(無內膽)與濾壺。

    潮州土語叫做「沖罐」,也有叫做「蘇罐」的,因為它出自江蘇宜興,是宜興紫砂壺中最小的一種。

    【新壺怎樣泡養】

    新買壺在使用前可以先放些茶葉用滾水泡一下,多泡幾次更好,再裡外刷洗乾淨,將壺內殘留的砂粒徹底清除。用泡過的茶葉擦洗比較好。因為有些商販,在出售茶壺時,可能會給茶壺「化化妝」用上面所講的方法可以清除一些由此產生的異味。

    在泡養過程中,切不要太心急,千萬不要去用有細金剛砂顆粒的拋光布之類的材料揩擦,這樣很容易傷及表面,留下劃痕,從而破壞紫砂質感。比較好的方法是用粗硬的棉布擦拭,清洗時用尼龍刷。不要太用力以免不小心戳壞茶壺。泡養茶壺要用心,勘茶時要有正確手勢,最好用食指輕輕摁住蓋沿,一旦「落帽」後果可以「設想」.

    平時喝茶,可以用乾淨毛巾擦拭,不要將茶湯留在壺面,這樣久而久之壺面上會堆滿茶垢,擦拭以後會有浮光,這品相玩家比較忌諱。一把養好的壺,應該呈「黯然」之色,這種光澤應該是「內斂」的。

    喝完茶後,茶壺最好不要留茶葉,傾倒洗淨。雖然紫砂壺確實有隔夜不餿的特點,但隔夜的茶,會有陳湯味。就從衛生來講,紫砂壺終究不是「保險箱」,而且茶泡後放置0小時後再喝是對身體不好的。

    日本人喝茶用一個「程式化」的過程,還稱之謂「道」,我們泡養茶壺這過程,實質上也有「道」,只是要玩壺人自己去品味該「道」。

    【紫砂壺】

    紫砂壺是人們日常生活中用以沏茶和飲茶的一種實用器具。紫砂壺的原產地在江蘇宜興,故又名宜興紫砂壺。紫砂壺因其悠久的製作歷史和古樸而精美的藝術造型成為目前收藏品中一種極具收藏和欣賞價值的藝術品。紫砂壺燒製的原料為泥土,紫砂壺泥分為三種:紫泥、綠泥和紅泥。可以燒製紫砂壺的泥一般深藏於岩石層下且分佈於甲泥的泥層之間,泥層厚度從幾十厘米至一米不等。根據上海硅酸鹽研究所有關巖相的分析表明,紫砂黃泥屬高嶺—石英—雲母類型,含鐵量很高,最高含鐵量達8.83%。紫砂壺在高氧高溫狀況下燒製而成,一般採用平焰火接觸,燒製溫度在00—200#7;之間。紫砂壺成品的吸水率大於2%。在顯微鏡下的紫砂壺既是週身佈滿氣孔的團聚體;這些團聚體大多數是由石英、赤鐵礦和雲母等礦物組成的,也有少量的是高嶺石等單一礦物組成;團聚體內部的為閉口氣孔,而包在起周圍的為氣孔群,即開口氣孔。紫砂陶器在燒製過程中,就因這種特殊結構的團聚體產生較大的收縮而生成一層斷斷續續的開口氣孔群。據測試,紫砂陶器的氣孔率約為5%。紫砂壺的氣孔率介於陶器和瓷器之間。正因其這種獨特的質地,使紫砂壺極適於沏茶。紫砂壺所沏的茶水,色香味俱全,配以其精美的藝術造型,使品茶達到完美的境界。

    據《陽羨瓷壺賦#83;序》記載,紫砂壺的創始人是明代的供春,在明代還有三位制壺名家:時大彬、李仲芳和徐友泉。他們所制的各種名壺,風格高雅、造型靈活,古樸精緻的藝術韻味,妙不可言。清代的制壺名家有陳鳴遠、惠孟臣、陳鴻壽、楊彭年和邵大享等。在當代也湧現了一批制壺大師,如顧景舟,由他仿製的供春紫砂壺在國際市場上的交易價曾達20萬港幣,可以想像,供春的真品該是怎樣的天價!20世紀80年代中期,東南亞等地出現一股收藏紫砂壺的熱潮,紫砂器皿市場極為火爆,價格飆升,明清名家的作品升至數萬甚至數十萬港幣。受海外市場的影響,國內紫砂壺的價格一直較為堅挺,名壺一般約萬—8萬元人民幣,珍品的價位要更高一些。因紫砂名壺存世量有限,所以港台地區及東南亞的商人紛紛來大陸「淘金」,他們走遍大江南北,搜集名家舊壺,之後又開始轉向訂製當代名家新壺,紫砂的收藏熱潮漫至大陸,同時也推動了宜興紫砂企業的快速發展。但就在這股收藏的熱潮中,一股暗流也正伴隨而行,大量仿製的明清舊壺流入交易市場,致使海內外真正紫砂壺的收藏者和愛好者的熱情大受挫傷,紫砂壺的收藏也轉入了低潮,真品的市場價位也隨之跌落,但從另一個角度看,目前或許正是收藏和投資的良機呢!

    【歇後語】

    茶壺裡煮餃子———有嘴倒(道)不出

    「有口難言」、「詞不達意」、「難於啟齒」,這些都可以用「茶壺裡煮餃子————有嘴倒(道)不出來」,歇後語來表達。

    茶壺一般是內置茶葉,加沸水泡茶,從壺嘴倒出來飲用。假若用茶壺作煮食器皿,從壺頂放下餃子,煮熟了,卻不能由壺嘴倒出來。由此引申:有嘴倒(道)不出來,以喻某種處境下,很難把問題解釋清楚;或是不善辭令,口訥拙言,即使有嘴,也無法說出;或是為免尷尬,不好意思直言真相

    「他有什麼能耐?即使滿肚子都是『材料』,可惜是『茶壺裡煮餃子————有嘴也倒不出來』,那又有什麼用?」

    「你叫我向他提意見?你沒見他那種自負的神態,不可一世的,我是『茶壺裡煮餃子————有嘴卻倒不出來』,說了也是白搭。自討沒趣!」

    這個歇後語另有版本,是「茶壺裡煮餃子—————肚裡有貨,嘴卻倒不出來」,寫得更明白了。

    另一個是「茶壺裡煮餃子————心裡有數」,這與「啞子(或」盲公「)吃雲吞————心裡有數」喻意一樣,只是後者多用;前者較少用了。

    附其它

    茶壺有嘴難說話——熱情在裡頭

    茶壺裡煮掛面一一難撈

    茶壺裡煮元宵——滿腹心事(食)

    茶壺裡煮餛飩———肚子話(貨)

    茶壺裡煮凍梨——道(倒)出來也是酸貨

    茶壺有嘴——說不出話

    茶鋪裡招手——胡(壺)來

    茶鋪裡不要的夥計∼一哪一壺不開單提哪一壺

    花鋪裡的水——滾開

    茶食店失火——果然(燃)

    茶杯掉在地上——淨崩詞(瓷)

    茶鋪搬家——另起爐灶(比喻放棄原來的,重新做起。)

    茶壺有嘴——說不出話

    茶壺裡下元宵——只進不出(比喻非常吝嗇,只許別人給他東西,他的東西從不外給。)

    茶壺打掉把兒——只剩一張嘴了(比喻說話乖巧能說會道,沒有真本領。)

    茶壺裝餃子——易進難出

    【茶壺的保養】

    茶壺的保養,俗稱養壺,目的在於使壺能更好地蘊香育味,進而使紫砂壺能煥發渾樸的光澤和油潤的手感。養壺的方法有很多,首要的一條,就是要小心使用,保持壺的完整。除此之外,需要做到以下事項:.新壺的保養:新壺使用前,用潔淨無異味的鍋盛上清水,再抓一把茶葉,連同紫砂壺放入鍋中煮,沸後,繼續用文火煮上半個小時至一個小時。要注意鍋中茶湯容量不得低於壺面,以防茶壺燒裂。或者等茶湯煮沸後,將新壺放在茶湯中浸泡2個小時,然後取出茶壺,讓其在乾燥,通風,而又無異味的地方自然陰乾。用這種方法養壺,不僅可除去壺中的土味,而且有利於壺的滋養。2.舊壺的保養:舊壺在泡茶前,先用沸水燙一下;飲完茶後,將茶渣倒掉,並用熱水滌去殘湯,保持壺的清潔。另外,對新壺或舊壺來說,都應經常清潔壺面,並常用手或柔軟的不料擦拭,這樣有利於煥發紫砂泥質的滋潤光滑,使手感變得更好。而且長此以往,會使品茶者和壺之間,產生一種自然的情感,平添品茗的無限情趣。  
本站首頁 | 玄幻小說 | 武俠小說 | 都市小說 | 言情小說 | 收藏本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