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晏 第二章 動亂中的險惡官場 第04節 再遭罷相
    劉晏晉陞為吏部尚書,加同中書門下平章事,第一次被任命為宰相。尚書,在唐朝分為吏、戶、禮、兵、刑、工六部,是尚書省的組成部分。唐朝因襲隋制,以中書省、尚書省、門下省三省長官共議國政,即中書決策,門下審議,尚書執行。以中書省的中書令和門下省的侍中任宰相之職,另以它官任宰相者,則加銜「同中書門下平章事」,也簡稱為「同平章事」。劉晏任吏部尚書,加中書門下平章事,即是宰相。不過,劉晏此時仍主要負責度支鹽鐵轉運租庸使的經濟事務。

    劉晏初任尚書,心情格外舒暢,可謂躊躇滿志,意氣奮發,下決心撥亂反治,復現貞觀開元盛世。可究竟怎麼才能復現貞觀開元盛世,一時間卻說不出來。他懷著初次拜相的興奮,逕直去妻兄李■宅第,一是通報同喜,二是與妻兄共商國是。李■是尚書左丞相,屬領空銜,並無實權。但為官清廉,忠正有德,非常受人敬重。劉晏進得門來,妻兄李■十分客氣,請劉晏至內室。走進房門時,只見門簾破舊不堪,差一點扯破了官服,劉晏不由心中歎息:堂堂宰相,連個門簾也是破的,便對李■說:「妻兄清廉守身,難道門簾破舊其弊,不能換一個新的嗎?」李■則微微一笑說:「做官就該懂得廉恥。不廉則無所不取,不恥則無所不為。門簾也即門臉,一日數見,視其破舊,以儉養廉也可促使自己記住知廉不取、知恥不為啊!」

    兩人談說之間,劉晏暗暗地度量好門簾的寬窄。回來之後,劉晏用竹子編好一個門簾,沒有加任何裝飾,想把門簾送給妻兄李■。劉晏想到妻兄說過的話,三次把門簾攜至李■的家門口,不敢拿出來又悄悄帶了回去,即「三攜至門,不敢發言而去」。(1)

    《太平廣記》記述的這個小故事,可謂劉晏一生的寫照。妻兄李■所言所為,正是他畢生信守的原則,一輩子以儉養廉,知廉不取,知恥不為。可是,劉晏萬萬沒有想到,做官拜相要知廉知恥,可知廉知恥卻不一定能做官拜相,甚至被罷官罷相。官場沉浮對誰都好像是一個未知數。劉晏拜相不到一年,宰相的板凳還沒有坐熱,即於廣德二年(公元764年)正月,因為「坐於中官程元振交通,元振得罪,晏罷相為太子賓客」,(2)罷免一切政事,連度支鹽鐵轉運使也被罷掉了,可謂一櫓到底。

    原來,宦官李輔國、程元振發動兵變,殺死張皇后和越王系後,兩個人都自認為有「定策之功」,便「忌嫉宿將」,(3)李輔國更是專橫跋扈。當時,元載初仕同中書門下平章事,一個勁地依附李輔國,自然不敢也不可能說話。老臣苗晉卿雖然是三朝元老,正直敦厚,但此時已是七十高齡,謙柔謹慎,膽小怕事,為了安保自身,對於是非善惡,也是睜隻眼閉只眼。李輔國身為行軍司馬兼兵部尚書,掌握兵權,對百官可以任意呵叱,對代宗大有越趄代瘡之勢,他對代宗說:「皇帝盡可安居在宮鬧禁中,外事自有老奴處分!」代宗聽後,心中自然不是滋味,只是顧忌他手中握有禁軍兵權,表面上以示尊重,尊李輔國為尚父,事無大小,均由尚父李輔國操辦作主。

    權力的寶座彷彿是只魔椅,坐在上面的權好往往更加凶狠毒辣,不擇手段維護自己的權力,而窺視權力寶座的權奸更想登上魔椅,顯示自己超凡的魔力,滿足私慾官欲。程元振也是太監出身,他與李輔國本是知己,狼狽為奸,同其私而合於利,結成朋黨。但他不甘心自己的權位在李輔國之下,早就想取而代之。兩軍相逢勇者勝,兩好爭雄則詭者勝。程元振吃透了官場,他深深懂得,悄悄潛言密奏比大庭廣眾之下的真言明奏要強似百倍。於是進宮密奏代宗,說李輔國有謀反之意。皇帝千怕萬怕,最怕有人謀反,聽說李輔國要謀反,更是驚恐不安,忙問:兵權俱在李輔國手中,當以何法除之?

    程元振奏說:「不妨。李輔國手下有一大將,名叫彭體盈,久已怨恨輔國專橫。只須陛下假以辭色,不愁彭體盈不為陛下用也。」代宗連夜傳召彭體盈進宮,封官許願,進行拉攏:「你能聯絡李輔國手下士卒,便當拜授你為大將軍。」彭體盈奉詔大喜,便暗地裡結合一班禁軍將領,又是一番封官許願,令他們背叛李輔國。諸事皆辦妥當,代宗便下旨,罷免了李輔國行軍司馬兼兵部尚書的職務,又下旨詔拜左武衛大將軍彭體盈代為禁軍苑內宮田五坊等使,任右武衛大將軍藥子昂代判元帥行軍司馬。李輔國得旨大怒,急忙進宮,要面見代宗皇帝。但一切己為之晚矣!李輔國連朝門也進不去了。彭體盈派兵上前攔住,說道:「尚父已罷官,不可再入宮內。」李輔國這時才知道手下的人都背叛了自己,怒氣升騰,一時雙目緊閉,氣暈倒地。左右上前扶起,李輔國氣急敗壞,聲淚俱下:「老奴死罪!不能事郎君,只能請赴地下事先帝去了!」不一會兒,宮內傳下諭旨,賜李輔國宅府在長安城外。滿朝文武聞知李輔國失勢解官,故意到城門口拜賀,氣得他一句話也說不出來,只得急忙回府,移書上表求解官職。第二天,聖旨又下,封博陸郡王,仍拜為尚父,允許在朔望入朝。李輔國當堂跪拜謝恩,便收拾家當,遷到城外賜府中去居住。一朝顯赫權貴,如今落花流水,削職在家,門庭冷落,車馬稀少,在消磨中期圖來日東山再起。但是,他再也爬不起來了。數日後,一天半夜,李輔國正左擁右抱,摟住兩個侍女安睡時,程元振派府中武士杜名濟潛入郡王府中。手起刀落,李輔國便身首異處。尚父被刺,代宗皇帝下旨贈李輔國為太傅官,予以厚葬,同時行文各地捉捕兇手。其實兇手就在程元振府中。

    不幾日,刺客杜名濟因冒死暗殺李輔國有功,陞遷梓州刺史。

    程元振謀殺李輔國後,終於取而代之,升任驟騎大將軍,獨攬禁中大權,右武衛大將軍藥子昂也陞遷御史中丞。程元振因擁立代宗有功,權勢日增,平日妒賢嫉能,今日便利用手中大權進行報復,打擊排擠正直大臣。宰相來-因為過去一件事沒有聽從程元振,程便耿耿於懷,伺機報復。廣德二年(公元763年),來-「破裴戎,遂入朝,拜兵部尚書。程元振欲報私憾,誣-之罪,竟坐誅。」「遂下詔削除官爵,貶播川尉,員外置。及鄂,賜死。」

    (4)宰臣裴冕可謂朝廷元勳,為肅宗山陵使,因處理劉-與程元振意見不同,程元振又耿耿於懷,挾私報復,在代宗面前彈劾一本,裴冕被貶降為施州刺史。故史書稱,來-、裴冕「二人既被誣陷,天下方鎮皆解體。元振猶以驕豪自處,不顧物議」。(5)

    如果說來-、裴冕因與程元振尚有小事糾葛,遭誣陷一被賜死,一被貶職,那麼功勳卓絕的郭子儀則與程元振毫無任何瓜葛也遭到排擠打擊。原因是郭子儀「功高難制」,於是「巧行離間」,讓郭子儀自己「請罷副元帥」。

    (6)

    這個離間計如何「巧行」呢?寶應元年(公元762年)四月中,代宗繼位後,雍王李適為天下兵馬元帥,郭子儀為副元帥。史朝義當時正佔據東都洛陽,郭子儀領兵與史朝義交戰。程元振假詔朝命,召郭子儀入京。

    郭子儀的兒子郭暖與代宗的女兒昇平公主十餘歲就定下婚事,配成夫婦,起初十分恩愛,後因昇平公主自恃金枝玉葉,鬧了矛盾,子媳反目,小夫妻吵架,郭子儀與代宗二人調停,小夫妻終又恩愛如初。這在歷史上確有其事,以後經藝術加工編成戲曲劇目《打金枝》,至今久演不衰。郭子儀與代宗是老親家,是皇親國戚,照樣受到程元振的排擠和讒言。

    郭子儀聞命趕回京師,朝見代宗皇帝,卻被程元振佈置的兵士攔阻,進不了宮門。回京十日,朝見不了皇帝,心中才明白這是程元振的詭計,郭子儀十分憤怒,立刻回府拜表,請求自撤副元帥及節度使等職。代宗下旨准奏。

    「罷子儀副元帥,加實戶七百,為肅宗山陵使」。(7)郭子儀接旨謝恩後,心中越想越不是滋味,越想越擔心,越想越怕讒言且成。於是將代宗身為廣平王共同討伐逆胡安祿山時給他的手詔敕書計有一千餘封,匯成二十卷呈上,言詞懇切地陳述說:「臣的德薄如蟬翼,命輕如鴻毛,屢受國恩,猥側朝列。安祿山起兵范陽,天地震盪,中願血戰,臣北自靈武,冊先皇帝,乃舉兵南進,廣泛收羅士卒於歧陽。肅宗先帝托臣以國家,成為陛下副職橫掃兩京妖-之氣。」「陛下居高聽卑,察臣不貳,皇天后土,察臣無私。」「我受恩在陛下的領導下,制敵行間,東西征戰十年,前後經歷百戰。在平叛戰鬥中,天寒劍斷,濺血沾衣;野宿魂驚,飲冰傷骨。真不知跋涉了多少艱難險阻,出沒了多少生死考驗,只有全憑天意,才至於到了今日。承蒙陛下曲垂惠獎,念及勤勞,貽臣手詔敕書一千餘封,聖旨微婉,慰諭綢繆,表彰微臣的一時之功,卻成為子孫萬代的傳世之寶啊!」「賜手詔敕書凡二十卷,昧死上進,庶煩聽覽。」(8)

    代宗翻讀過去給郭子儀的手詔敕書,勾起了昔日同甘共苦、征戰東西的回憶,不由感慨萬千。君臣共過天下患難,又怎能忘卻呢!於是悔悟,下詔書自責道:「是朕不德不明,造成大臣憂疑。是朕的過錯,朕非常自愧,望公勿以為慮。」寶應元年(公元762年)十月,本來代宗以雍王適為天下兵馬元帥,以郭子儀為副帥,討伐史朝義,由於程元振和宰相魚朝恩「交訾之」,(9)兩個人都說郭子儀的短處,代宗只好作罷,乃命僕固懷恩為副帥,向洛陽發動總攻。程元振怕雍王大兵在握,不易駕馭,又奏請派自己的心腹劉清潭為監軍,請兵於回紇國出兵助戰。這時,史朝義已經用了反間計,派人到回紇國登裡可汗謊報說,唐室已兩遇大喪,中原無主,領兵入關可以收取府庫,掠獲無數金帛子女,誘請登裡可汗舉兵入塞。登裡可汗是肅宗幼女寧國公主下嫁其父毗伽闕可汗所生。毗伽闕可汗又向唐室提出「以少子請婚,肅宗以懷恩女妻之。毗伽闕可汗死,少子代立,即登裡可汗」。(10)這樣,登裡可汗率兵長驅直入,沿途攻城掠地,擄劫人畜。代宗聞訊驚慌,急派僕固懷恩前去撫慰。僕固懷恩與登裡可汗有翁婿之誼,相見太原,從中調停。

    登裡可汗非常高興,遂即調轉兵鋒,率領回訖兵馬向東京進發,合力助討史朝義。直至廣德元年(公元763年)正月,在劉晏拜相之時,安史之亂終於平定。

    安史之亂雖已平定,但大唐王朝十分疲弱。吐蕃可汗聞知寧國公主絕色天下,又為新寡,便多次求書娶寧國公主為妻。但寧國公主誓不再嫁。吐蕃王垂涎寧國公主的美色,遂於廣德元年(公元763年)九月,會同各部落蕃兵二十萬人馬長驅直入,連陷蘭州、廓州、治州、洮州、秦州、渭州等郡縣。

    邊關告急文書連連送到朝廷,竟然被私通吐蕃的程元振藏匿,不讓代宗皇帝知道。吐蕃進至徑州,涇州刺史高暉是程元振的羽黨,早已與吐蕃暗自勾結,吐蕃兵到,便開城迎接,自願充任嚮導,引蕃兵攻入-州-州刺史逃到京師,向代宗報奏。代宗左右一看,都是在朝文官,急忙拜郭子儀為關內副元帥。郭子儀自被罷職以來,麾下只有二十騎,被逼無奈,只好驅捉民馬補充行隊。剛到咸陽,蕃兵已越過奉天、武功,橫渡渭水,衝過便橋,直至京畿。

    百官倉皇逃散,代宗身邊只有一班嬪妃。代宗見形勢危急,只得逃出京城,程元振、元載和劉晏等護駕,一同奔向陝州。郭子儀聞知皇帝要出逃,立即從咸陽領兵趕回京師,皇帝的車已出京城,便匆匆追尋出城。他從太極宮往西而行,剛至開遠門,只見射生將王獻忠領著四百餘騎兵卒,擁著豐王珙而來。原來是王獻忠逼迫豐王以下的十個王正準備投降吐蕃,迎賊入宮。郭子儀見他們面帶喜色,橫馬擋住去路,厲聲詰問王獻忠:「你們往哪兒去?」

    王獻忠見是郭子儀,不免有幾分畏懼,連忙下馬,躬身答道:「今主上東遷,社稷無主。公身為元帥,何不行廢君主君之事,以副民望呢?」豐王珙也上前勸說:「元帥是國家重臣,今日之事,只須公一言便定。」郭子儀怒目而視說:「朋友尚不可乘人之危,況殿下與聖上系叔侄之親,豈可骨肉相殘?

    今日之事,下官只知有天子,不知有他!「隨即命眾人跟隨自己走出京城,沿途招集散兵,前往陝州,保護代宗。

    吐蕃可汗進入長安,只見宮殿巍峨宏偉,竟不敢進入其內。降將高暉首先馳入,吐蕃可汗隨進後宮,搜尋寧國公主。寧國公主眼看代宗逃離,自歎紅顏薄命,不甘受辱,投身太液池中,自溺身亡。吐蕃可汗令手下在長安大肆搶掠財物仕女,六宮遺下宮女皆被搶佔,可憐長安遭到安祿山侵佔後的又一次蹂躪。吐蕃搜遍京城,搜出唐朝已故-王的兒子廣武王承宏,便立為兒皇帝,假署百官,令前翰林學於可封為宰相。

    這時郭子儀手下僅有武關守卒數千人。令判官王延昌到商州招撫舊部。

    各路軍馬得到郭於儀的號令後,分別趕赴咸陽。郭子儀會見各部舊將,禁不住老淚縱橫,要求部將同心協力,驅逐吐蕃,收復京城。眾部將感恩涕零,誓遵號令,收復長安。郭子儀朝見代宗皇帝,代宗怕吐蕃乘勢攻入潼關,想留往郭子儀在身邊護駕。郭子儀拜奏說:「臣不收復京師,無顏以對先帝;臣若出兵蘭田,吐蕃必不敢東來,請陛下勿以為憂。」代宗准奏為是。郭子儀便派遣主應軍使張知節率羽林大將軍長孫全緒為前鋒,紮營韓公堆,「擊鼓-山,張旗幟,夜叢萬炬,以疑賊」。(11)真是兵不厭詐!同時,又派光祿卿殷仲卿募兵蘭田,派出繞勇騎兵二百餘人,渡過-水,游弋長安。老百姓彼此歡呼傳言:「郭令公調集大軍來收復長安了!」一傳十,十傳百,竟成聲勢。吐蕃可汗命探馬出城探聽,回來報稱:「確有郭子儀大隊兵馬,即日前來圍攻京師。」吐蕃官兵此時己掠奪財物子女無數,目的已達到,正想滿載而歸。聽到這個消息,不由十分驚慌。這時,羽林大將軍長孫全緒派部將王甫潛入長安,秘密聯絡了勇敢俠義的數百青少年,夜至朱雀街,邊打鼓邊呼喊:「郭令公來了!王師到了!」唐朝叛將高暉聽到這喊聲嚇得魂飛魄散,連夜出城逃走。一逃皆逃,一散皆散,吐蕃可汗率領眾蕃兵逃出長安。

    (見新、舊《唐書。郭子儀傳》)

    郭子儀兵不血刃,不戰而勝。吐蕃兵退後,捷報傳到咸陽,郭子儀請代宗迴鑾京師。當初吐蕃作亂,全是程元振從中作祟,暗通吐蕃,屢壓奏表,醞成大禍。此時長安收復,百官群臣議論紛紛,歸罪程元振。「太常博士柳伉上疏切諫,誅元振以謝天下。」(12)程元振心裡又怕又恨,怕的是百官群起而攻之,恨的是郭子儀忠守唐朝天下。於是,利用在代宗身邊的優勢,潛言密奏,挑撥離間,「又以子儀復立功,不欲天子還京,勸皇帝暫且去洛陽定都,以避蕃寇」。在御前聽政時,劉晏身為轉運使,從解決缺糧問題出發,苟同元振請天子暫且移都洛陽。在劉晏看來,生人之本,以糧為首。還都長安,京師必將嚴重缺糧,漕運輸糧,難克三門之險,移居東都,缺糧則比長安易於解決。代宗本受程元振的饞言挑撥,已是疑慮重重,再聽劉晏之言,甚覺有理,遂同意下詔宣慰。郭子儀在兵部侍郎張重光宣旨後,即附奏章給代宗皇帝:「臣聞雍州之地,古稱天府,右控隴蜀,左扼崤函,前有終南、太華之險,後有清渭、蜀河之固,神明之奧,王者所都。地方數千里,帶甲十餘萬,兵強士勇,雄視八方,有利則出攻,無利則入守。……以至太宗、高宗之盛,中宗、玄宗之明,多在秦川,鮮居東洛。」

    「鹹謂陛下已有成命,將幸洛陽。臣熟思其端,未見其利。夫以東周之地,久陷賊中,宮室焚燒,十不存一。百曹荒廢,曾無尺椽,中間畿內,不滿千戶。並邑棒棘,豺狼所嗥,既乏軍儲,又鮮人力。……陛下奈何棄久安之勢,從至危之策,忽社稷之計,生天下之心。臣雖至愚,竊為陛下不取。」

    最後,針對代宗所擔心糧食不夠的問題,郭子儀提出,為恢復舊業,再造邦家,唯新庶政,穿大布之衣,戴大帛之冠,躬儉節用,罷黜白吃飯的官吏,去掉冗食的官僚,抑制宦官專權,任用賢能宰相,「付老臣以練兵禦侮,則黎元自理,寇盜自平,中興之功,旬日可冀,卜年之朝,永永無極矣!」

    (13)可以說,郭子儀的奏章對代宗收回成命,粉碎程元振的陰謀起到了關鍵作用。郭子儀在信中,從政治、軍事、經濟上指出了還都洛陽是「棄久安之勢,從至危之策」。當時,東都洛陽久經戰火,宮室焚燒殆盡,老百姓已不滿千戶,宮室在洛陽既缺乏軍需儲備,又缺少勞力,連馬吃的飼料、百官住的地方都沒有,如何能在洛陽生存呢!而還都長安,在政治上、軍事上,甚至人們的心理上都不一樣。特別是在軍事上可以「有利則出攻,無利則入守」,秦川之地是「王者所都」,是大唐王朝太宗、高宗開創貞觀、永徽盛世的地方;也是玄宗實現開元之冶的首府,放棄京城長安,代宗夢想繼復開元盛世還能實現嗎?代宗還都洛陽也不是出於本意,主要是受了程元振饞言的影響,當皇帝的最怕戰功赫赫、握有軍權的人謀反。「子儀復立功,不欲天子還京」,可謂一支暗箭矢的,使代宗輕信妄言。郭子儀的這封奏書恰恰解了代宗心頭的迷惑和懷疑。

    代宗看到郭子儀的奏表,垂淚而泣,謂左右曰:「子儀用心,真社稷臣也。可亟還京師。」(14)廣德元年(公元763年)十一月,車駕由陝回到京城長安。代宗還京,宰臣程元振也乘車隨駕回朝,可悲的是代宗還想「以規任用。」程元振又窺測方向,與御史大夫王升飲酒,發洩心中不滿,又為諫官彈劾。這時,代宗才下詔罷免程元振。「同惡陰謀,議當從重。……程元振性惟凶愎,質本庸委,蕞爾之身,合當萬死。」(15)但是,代宗念及當初程元振有護駕保駕之功,特寬刀斧之誅,饒了他一條性命,罷官削職,放歸田里,命京兆府派人遞送州縣。

    劉晏由於與程元振私交不錯,曾贊同程元振勸說代宗移居東都洛陽的意見,遭到一些官員的謗言,受到程元振牽連,由相位被罷為太子賓客。元載卻在朝中得勢,一時權傾當朝。

    劉晏再次被貶,好似挨了一記悶棍,這是他自任京兆尹到入相五年來的第二次被貶。他閉門不出,居家反思,切感羞愧,無顏見人,妻兄李■知道劉晏遭貶,特地趕來看望,勸慰妹夫說:「為人在世,孰能無錯?又孰能無冤?錯不可毀其身,冤不可奪其志。位高不可擅權,權大不可謀私。元振之流權貴一時,終不能一世。妹婿倒應該痛定思痛,置流言蜚語於不顧,清正守身,報效唐室。」劉晏聽後,暗中思忖,李■說得對啊!人孰能無錯無冤!

    奸臣都是權傾一時,終不能一世,李林甫、楊國忠、李輔國、程元振不皆是如此嗎?他們雖顯赫一時,不都是遺臭萬年的奸臣禍首嗎?他暗下決心,寧可守其身,蒙其冤,也要做為國為民的清官,留芳名於後世,絕不做貪贓在法、目無綱紀的權奸而遺臭萬年!

    兩個月後,劉晏的命運發生了一次歷史性的巨變。

    劉晏居家兩個月有餘,不覺已到三月,春暖融融,練罷道術,走出家門,步向長安街頭。只見街市蕭條,饑民襤褸,米市竟斗米賣價千文。他不由心中一陣酸楚,開元盛世之際,斗米不過十三文,如今物貴錢貶,黎民百姓,如此艱食,日子怎麼過啊!

    別說老百姓居家艱難,就連皇宮禁苑也是「宮廚無兼時之積」,吃了上頓沒下頓。御林禁軍缺乏糧食,孕育著造反的危機,令代宗皇帝著急頭疼,屢屢側席無眠,憂心忡忡,坐立不安。

    一日,宮中五更晨鼓剛剛響過,公雞尚未司晨,黎明前的長安仍是一片漆黑,劉晏騎著一匹瘦馬,急急忙忙穿街走巷,趕往大明宮東朝堂上早朝。

    連綿春雨,路滑泥濘,馬雖贏瘦,倒也跑得十分迅疾,韁繩一放,竟然撞在路邊石柱上,劉晏差點從馬背上摔落下來。真是:鼓聲初動未聞雞,贏馬街中踏稀泥;燭暗有時沖石柱,雨中無處認沙堤。(16)

    劉晏在朝堂執笏等待早朝。俄頃,侍中內外呼應,代宗皇帝從後宮走出。

    侍御官承旨索扇,兩張羽扇合成一道屏障,代宗皇帝在扇後登上御座,坐定後撤開羽扇,只聽代宗一聲吩咐:「宣詔太子賓客劉晏接旨。」

    侍御官一聲傳呼:「宣詔太子賓客劉晏——!」

    劉晏聞聲從後排走上前來,跪伏在地:「微臣劉晏領旨。」

    生為人臣,面對險惡官場,真不知是禍是福!

    註釋:

    (1)《太平廣記》卷164《國史補》。

    (2)《舊唐書》卷123《劉晏傳》。

    (3)《舊唐書》卷120《郭子儀傳》。

    (4)《舊唐書》卷184《程元振傳》及《新唐書》卷144《來填傳》。

    (5)《舊唐書》卷184《程元振傳》。

    (6)《舊唐書》卷120《郭子儀傳》。

    (7)《新唐書》卷137《郭子儀傳》。

    (8)《舊唐書》卷120《郭子儀傳》。

    (9)《新唐書》卷137《郭子儀傳》。

    (10)《舊唐書》卷121《僕固懷恩傳》。

    (11)《新唐書》卷137《郭子儀傳》。

    (12)《舊唐書》卷184《程元振傳》。

    (13)《舊唐書》卷120《郭子儀傳》。

    (14)同上。

    (15)《舊唐書》卷184《程元振傳》。

    (16)據張籍《早期寄白舍人嚴郎中》改寫。
本站首頁 | 玄幻小說 | 武俠小說 | 都市小說 | 言情小說 | 收藏本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