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學生科普知識圖文百科 第三章 民俗百科 第二節 趣味習俗
    長角苗跳花坡習俗

    在貴州崇山峻嶺中,生活著苗族最神奇的一支「長角苗」,有人把這兒的苗族稱為「生態博物館」。和其他苗族一樣,他們能歌善舞,喜歡蘆笙和三眼簫,男女用對歌表達愛情。

    箐苗十二寨,每個寨子都有一個固定的山頭。朵村(長角苗未婚女子)只能在自己寨子的山頭,跑到別個寨子的山頭就要挨打。只有朵有(長角苗未婚男子)想到哪個山頭玩就到哪個山頭玩。

    每年臘月二十六七,幾個幾個的朵有就邀邀約約在一家(一個寨子分成若干幫),集中在一起邊燒火邊打草鞋,打好草鞋等跳花坡時好穿。只有富有的人家用麻布做鞋幫,牛皮做鞋底,鞋底用若干顆小毛釘釘了又用大鐵釘釘,一隻鞋一般要釘九根到十一根鐵釘。這種釘子鞋既防滑又紮實,就是在石板上走路容易「倒栽蔥」。所以還是穿草鞋把穩,多打幾雙帶在身上,既可以自己穿,還可送給鞋穿爛了的朵村。

    朵村們從大年三十到正月十六,也是七八個或十幾個用煤燒烯火,圍成一火籠。從正月初四開始到正月十四的十天是跳花坡。

    朵有和朵村們每天穿上盛裝,上午十一點鐘左右吃完早飯就上山了。大家背起蘆笙和傘,拿起口琴和三眼簫。十二個寨子的十二個山頭,一個一個的都像一朵朵花一樣。老遠聽去木葉是木葉叫,蘆笙是蘆笙歡,紅火得很。

    巖上扯花巖下栽,巖下滴水養花苔。

    只要你心和我意,扯支鮮花別處栽。

    天上毛雨滿天飛,毛雨飛到竹林腳步。

    爹媽捨不得金子銀子過,心上的朋友歸別個。

    十天的跳花坡,又唱歌來又跳舞,朵有朵村們心頭的火焰漲到了最*。十天的跳花坡,十天的歌舞,十天的激情,十天的狂歡,是朵村們熱情大膽、朵有們豪情奔放的世界。

    朵村們想找哪個找哪個,找到了心上人,心裡笑笑的回到家中,朵有們趕到她們家門口,朵村們故意圍著大門不准進,要對歌,對不贏就叫他們舔舂辣椒的鹽橋棒,背馬鞍子。唱啊笑啊鬧啊,朵村們輸了就退回裡層裡去,朵有們就趁機闖進了家門。

    朵有們進家後,朵村們就去做飯來大家一起吃。吃完飯,一火籠人邊烤火邊講笑話,直到夜深人靜,朵村們退回閨房睡覺,朵有們就在堂屋頭滾草窩。第二天早上,朵村們熱好水,抬水請朵有們洗臉。洗完臉,又圍著火籠打扮起來。打扮好以後,朵有請朵村熱甜酒來唱,朵村叫朵有唱酒歌,唱了酒歌才唱甜酒。直到吃完早飯,一小排一小排的「花」又上山了。每天都要跳到下午五六點鐘才下山回家。如果遇上趕場天,有的朵有和朵村們會上街打一趟。只見一個朵有,幾個朵村就會帶他們到鞋攤上逛,趁朵有不注意,朵村們一個人提起一雙草鞋就跑,讓那個朵有癟烏癟烏(無可奈何)只好掏腰包,遠去的朵村們,回頭看看,花花朵朵地笑。

    正月初十跳花節,是整個跳花坡活動的高峰。朵村們在節日前後都隨時閃著水靈靈的大眼睛,放肆地尋找自己的心上人,一旦找到了就會不顧一切地衝上去抓著對方的手臂,任憑周圍的人怎麼笑也不肯鬆手。哪個朵有若有遲緩,這個朵村會使個眼色,讓同伴一擁而上,將對方從人堆裡「搶」出來拉起走。雙方若是有意了,便教起應口(教好點子),等到天有點黑的時候,朵有便吹起三眼簫或口絃琴邀朵村出來曬月亮。

    陝北民俗——「放社」

    陝北的習俗是陝北人在社會生活中長期形成的社會風俗與社會生活習慣,是陝北文化系統結構中最重基本的要素之一,是陝北文化的一個獨特組成部分。解讀陝北文化區域普遍存在的習俗的特點,是認識陝北區域文化特徵的一把鑰匙。

    歷代帝王每當有喜慶或災疫之事,都會大赦天下,以顯示皇恩浩蕩,寬厚仁慈,體恤民情,同時也是化解各種社會矛盾,收攏天下人心的方法。「放社」這種活動只有陝北榆林地區的佳縣境內有。「放社」的發起時間已無法考據。據說佳縣黃河一帶很早以前瘟疫肆虐,洪水氾濫,妖魔橫行,百姓生活在火熱水深之中。這事讓八仙和道教仙宗張道陵知道了,他們便一起降妖除魔,最後制服了黑龍,並為百姓做了七七四十九天的道場,從此瘟疫盡散,村民安泰。

    後來人們為了紀念他們,就根據大赦天下裡消除一切罪責免去一切災難的寓意,在每年正月初九舉辦「放赦」活動,人們通過這種方式祈求村舍人口平安,風調雨順、消災免難、五穀豐登天下太平。因「放赦」活動的歷史久遠,致使「放赦」這一民間宗教活動的真正含義逐漸被人們所淡忘,加上「放赦」活動屬於民間社火的一部分,久而久之人們大都把原來祈求赦免天下蒼生的「放赦」,稱之為現在的放社火——「放社」。

    「放社」的具體方式為在村子周邊的一處懸崖上,拴下一根專門定做長達兩三百丈長的繩索,將年、月、日、時四個先行官和道教傳說中的八仙(張果老、藍采和、韓湘子、漢鍾離、呂洞賓、曹國舅、鐵拐李、何仙姑)及一個騎著仙鶴的老壽星順著繩索凌空放下,年、月、日、時四個先行官為分別騎在馬上的四個神仙,馬和神仙都是用木頭精雕而成,這些社人、社馬都是按真人真馬的比例縮小的,每年都要重新修固,去掉脫落的油漆,塗上當地的血膩子,重上底色,再用礦物顏料和油漆畫上輪廓、五官,馬上有彩漆,神仙披袍穿衣,威猛英俊、神態各異。有的如威風凜凜的將軍,有的像馳騁疆場的鬥士。

    少數民族的拜月習俗

    在少數民族中盛行祭月、拜月的風俗習慣。雲南傣族盛行「拜月」。傣族傳說,月亮是天皇第三個兒子巖尖變的。巖尖是個英勇剛強的青年,他曾率領傣族人民打敗過敵人,贏得了傣族鄉親的愛戴。後來,他不幸死後,變成了月亮,升向天空,繼續發出柔和的月光,在黑暗中給傣族人民帶來光明。每逢中秋節這天,小伙子一清早就帶上火藥槍上山打火雀、野雞,獵取民俗節慶。

    藏族的「尋月」。*一些地區的藏族同胞歡度中秋的習俗是「尋月」。是日夜晚,男女青年和娃娃們,沿著河流,跟著倒映水中的明月,把周圍河塘中的月影措遍,然後回家團圓吃月餅。

    白族的筷子歌

    人民對筷子的偏愛,不僅和其他民族一樣在生活中離不開它,而且還形成了獨特的筷子習俗和歌謠。

    在大理地區白族群眾中不管是婚喪娶嫁,還是請客吃飯,首先都要雙手敬筷給賓客,以示尊敬,並以筷子為內容歌唱。比如在喜慶宴上是這樣唱的:「一張桌子四四方,八大碗菜擺中央,八雙筷子擺四邊,八人坐四方。舉起筷子拈菜吃,主人我來謝大家,說說笑笑莫忘吃,請動筷品嚐」。

    一般請客吃飯,用一般的竹筷子。而在白族婚禮上,一律都用紅顏色染就的竹筷子。主人在婚慶之前要砍回些竹子請人加工削成筷,然後染紅。這一是取紅為吉利,二則是借用紅字的諧音,取「和睦」之意,而前來參加喜慶婚宴的客人都要把自己使用的那雙紅筷子帶回家,借主人家喜氣。因而,有喜慶的人家,首先是要準備足夠的「紅筷子」。

    在大理地區,白族人家在嫁姑娘時,姑娘要唱「哭嫁歌」和「辭娘歌」。做娘的聽了這些歌,雖捨不得女兒出嫁,但還是勸女兒出嫁,並以筷子作比喻唱起這樣的歌:「一支筷子不成雙,一雙筷子不是單,一雙筷子好吃飯,相依又相幫。做人不做單筷子,單筷一支難成家,一雙筷子才成業,女兒記心上」。

    求親相親,勸人娶嫁也都常用「一支筷子夾不了菜」的諺語來相勸或提醒對方。特別是上門求親時,有首以筷作比喻的歌,聽來十分親切,那歌是這樣唱的:「你家門前有蓬竹,青枝綠葉好茂盛。討根金竹做筷子,答應不答應?別處竹子我不討,你家竹子討一根。討得金竹做筷子,合做一家人」。

    年輕人談情說愛,也以筷子來表達相互之間的愛慕之情,常常唱起這樣的歌:「好久不到這邊來,這邊竹子長成材,不知金竹有無主,真話說出來。有主你就說句話,無主你就跟我來,討得金竹做筷子,與金碗作伴」。

    其中,有一首《點菜蔬》歌裡也唱到了筷子:「是誰發明了筷子?是盤古發明了筷子。筷子用什麼做成?筷子用竹子做成。筷子用它做什麼?筷子用它吃飯。筷子為什麼要用一雙?筷子一雙是男人和女人。世上有多少雙筷子,世上就有多少個男人和女人」。

    歌中唱到筷子的來歷雖不可信,但它讓我們從中可以看出白族人民對筷子的偏愛和與眾不同的以歌直抒胸臆。

    邯鄲除夕扔愁帽

    古趙京都邯鄲,在除夕歡慶活動中,流傳著一種奇異的風俗「扔愁帽」。

    「扔愁帽」,都在除夕夜深人靜時進行。各家各戶的大人、孩子,都把頭上載過的舊帽子或舊頭巾,悄悄扔到大街上。第二天,打掃街道時,再把它們清掃到牆旮旯裡,到正月十五夜晚烤「柏靈火」時燒掉。老人說,這樣做,可以扔掉一年的舊愁,迎來一年的新喜。

    相傳,這一習俗,起自戰國末年。秦始皇打敗齊、楚等國,派大將章邯出兵趙國。趙*民堅守陣地,英勇抵抗,給秦軍以重大創傷。秦將章邯大怒,攻破趙國都城邯鄲後,對這一地方,不分老幼婦孺,官商民賈,大肆燒殺擄掠。趙國人為了逃避秦軍的殺戮,士人摘掉士巾,商人扔掉商帽,背井離鄉,四處逃亡。

    秦始皇統一天下後,規定了統一的土服士帽、商服商帽,趙國人不忘國恥大辱,每當夜深人靜,就紛紛把秦王規定的士服士帽、商服商帽扔到大街上去。但是,那時的邯鄲已在秦的統治之下,很多人又因此橫遭殺戮。

    從此,趙國人對秦王更加怨恨。他們為了避免無辜的死亡,就在每年除夕之夜,以新換舊為名,把頭上的帽子偷偷扔到大街上,說是驅趕一年的晦氣,扔舊愁、迎新喜。官府也就無可奈何了。

    久習成俗。後來,秦國雖已滅亡,邯鄲人並沒有改變習慣,把它作為一種地方風俗,稱之為「扔愁帽」,流傳至今。不過,現今人們扔帽子,已經沒有當年的憂愁,而是把它當作一件應景的樂事了。

    閩台清明習俗拾趣

    「清明」是二十四節氣之一,每年大多在四月五日,有時也可能在前一天或後一天。清明前後,我國廣大農村地區開始春耕春種,是每年農事的重要時刻。有趣的是,清明是二十四節氣中唯一演變成民間節日的節氣。

    民間自古有著掃墓、插柳、踏青、打鞦韆、拔河、鬥雞、撲蝶、放風箏等豐富的娛樂活動,使「清明」充滿了誘人的色彩。這些風俗相傳是由隋唐以前較為盛行的「寒食節」漸漸演變而來的。寒食節,相傳是晉文公為紀念其輔臣介之推被燒死的節日。在這一天,人們禁煙火、吃冷食。

    閩台一直保留著以下習俗:

    掃墓

    泉州民間約定俗成以清明節前、節後各十天為掃墓期。掃墓,泉州人稱「巡風水」、「上墓」。清明節期間,在外子孫歸家祭祖,一家親屬扶老攜幼,隨帶果盒祭品,相偕上墳掃墓。到達墓地,大家動手斬荊棘,除雜草,培墓土,開排水溝,填平窪坑,描紅墓碑,修整墓園停當,即陳上祭品,焚香點燭,獻紙錢,按輩分大小依次行禮致敬,表達對先人的悼念。

    食清明

    清明節前數天,泉州城郊農家大多忙於蒸制清明。清明有兩種:一種以糯米粉揉成薄皮,炒小麥磨粉調糖水做餡,名叫「麥餡」;另一種甘薯干磨粉加糯米漿揉成皮,豌豆沙或綠豆沙加糖為餡,叫「豆餡」。兩種坯都搓成小皮球狀,抹上食用油,外用高粱葉包裹,蒸透即成。這種農家應時食品,可用於清明節祭祖和掃墓供品,也可充做點心或饋贈親友的節日禮品。清明不必動鍋加熱,即可食用充飢,這也許是古代寒食的遺風吧。

    嫩餅菜

    清明節一大早,泉州家家戶戶忙於廚事,蒸炒炸燉,魚肉雞鴨,廳堂祖先供桌上擺滿豐盛的餚饌,其中大多備有嫩餅菜。嫩餅菜這種泉州特有的風味菜餚,它寓意包金包銀、招財進寶,對家庭未來寄以美好的祝福。

    泉州嫩餅菜類似春卷,但內涵比春捲來得豐富多彩。其餅皮一種是麵粉加水揉韌,擀成直徑(15-20厘米)的圓形薄餅坯,放入烤爐烤制而成,名曰「潤餅」;另一種是將精麵粉加水反覆攪打成質韌的溫麵團,抓在手中,在文火小平鍋上旋烙,拭成其薄如紙的餅皮,名曰「拭餅」。

    嫩餅菜的主料通常用胡蘿蔔、冬筍、青豌豆、豆腐乾、包菜、球菜、豬肉、墨魚、煎雞蛋(切絲),蠔或蠔煎、蝦仁等,分盤上席,或重油炒成大雜燴;輔料有油爆米粉絲、油焙海苔、糖拌炒花生末、麻蓼、蔥白、蒜白、芫荽等佐食。食時以薄餅皮包裹餡料和輔料,捲成圓筒狀,雙手握著就食。節日全家人圍席共餐,各自動手動口,別有一番情趣。

    踏青

    清明節正值暮春三月,春光明媚、花紅柳綠、生機*發。人們把掃墓與踏青結合起來,到郊野春日之遊,采百草,圍坐飲宴,至暮方歸。古往今來,*上留下了無數踏青的足跡,也留下了無數踏青的詩句:「梨花風起正清明,遊子尋春半出城。日暮笙歌收拾去,萬株楊柳屬流鶯」。

    插柳

    清明節,民間有家門上插有一兩枝新柳條的習俗,有些婦女頭上也插柳葉枝,民諺有「簷下不插柳,春神繞著走」之說。插柳相傳是古俗,這樣可以「消災避邪」。

    吃清明蛋

    台灣人有清明吃蛋奇俗,俗稱吃「清明蛋」。蛋有兩種,一種是「畫蛋」,用茜草汁作染料,在煮熟的蛋殼上精繪花紋,數日後會呈現紅色,剝下殼,蛋白有藍色花紋,可吃。另一種是「雕蛋」,僅供觀賞,用筆在煮熟蛋殼上繪花紋,後用刀刻,將整蛋掏空,蛋白蛋黃依次取出,這種吃蛋習俗源自廣東。

    鬥雞

    台灣清明行鬥雞,民間飼養一種體大色黑的「鬥雞」,俗稱「軍雞」。清明日,城鄉廣場上常有鬥雞賭勝負活動。古人有詩寫道:「路逢鬥雞者,冠蓋何輝赫;鼻息干虹霓,行人皆怵惕」。

    放風箏

    台灣人常攜帶風箏線軸,掃完墓,就在山間曠野放箏。隨著徐徐春風,將風箏緩緩送入晴空,一線在握,眼望風箏在藍天飄飛,其樂無窮。難怪古人作《風箏》詩誇讚:「紙花如雪飛滿天,嬌女鞦韆打四圍;五色羅裙風擺動,好將蝴蝶斗春歸」。

    白褲瑤族的蜘蛛圖騰

    居住在貴州荔波境內的白褲瑤人,有保護蜘蛛的習慣,無論在什麼場合,都不會輕易傷害蜘蛛。是白褲瑤人祖先們知道蜘蛛結網捕食害蟲的道理而加以保護嗎?尚無史料。

    相傳瑤族人很早以前居住在今天的長江流域以南。當時是「苗眾」的一個小支系,隋唐時期瑤王「義勇」率領瑤族子民從「苗眾」分離出來,自己在長江中下游開闢了一方天地,由於瑤王治理有方,瑤民們在這裡安居樂業,繁衍生息,狩獵耕種。天朝皇帝非常讚賞「義勇」,以「先有瑤瀛,後有朝臣」高度評價讚揚「義勇」並賜予他一枚方形印章,號令天下人們要以此為印信,免除白褲瑤的一切徭役,因此當時白褲瑤又被稱作「莫役」。

    由於「義勇」的印信威力無窮,上至官府下至黎民百姓,只要看到印信,就如看到皇帝,一切難事都會迎刃而解,瑤民們的生活更加繁榮昌盛了,外族土司非常嫉妒「義勇」,一心想吞占瑤族人民的這方肥沃土地,更想擁有瑤王的這枚印信。

    於是土司唆使自己的兒子去接觸瑤王的女兒,騙取了瑤王女兒的愛情,最後了成婚,並不斷的取得了瑤王的信任。一次土司的兒子在瑤王熟睡時偷走了瑤王的印信帶回交給了土司。土司見時機已成熟,就派兵侵佔了瑤族的土地。瑤王想要召集族人,興兵迎戰,但是沒有了印信,號令失去了威力,再也無法反抗土司的侵佔了,只能眼睜睜的看著自己的土地被外人侵佔,而他們卻被趕了出去。

    由於瑤族當時太興旺,朝廷也擔心有朝一日他們會反朝廷,於是趁著這個機會,朝廷也開始派兵*,上有官兵,下有土司。瑤族人逃亡到瑤山時,前有懸崖,後有追兵,走投無路之時,只好躲進一個山洞,立刻就有成千上萬的蜘蛛在洞口織滿了蜘蛛網,追兵和土司趕到洞口,不知瑤族人躲到了什麼地方?有人說:「可能躲在洞裡」有人回答說:「洞口都結了這麼多蜘蛛網,不可能在」。他們沒有找到瑤族人就返回去了。從那以後,瑤族人化險為夷,轉危為安,就地耕織,繁衍子孫於瑤山。

    自蜘蛛在山洞結網救了他們後,瑤族人就把蜘蛛當作保命之神來崇拜。如有人受了驚嚇生病了,就找鬼師來「喊魂」。鬼師唸經時一定要念到蜘蛛出現時,才會用樹葉小心的包起蜘蛛帶回病人身邊,意為魂已招回,病人會很快康復的。小孩摔倒時,其母親會念:「大興魯(瑤語)……大興魯……」瑤語「大興」就是蜘蛛,就是靈魂,其表示的是讓蜘蛛像救祖先一樣,保護受驚嚇的人有驚無險,平平安安!

    蜘蛛教瑤族人織布縫衣的傳說也源於現今白褲瑤族服飾上的圖騰,不分男女老幼,瑤族服飾上都繡有三到九個「米」字形的蜘蛛網,中央都繡上一個蜘蛛。傳說白褲瑤族到瑤山時依然穿的是獸皮和樹葉,高山的寒冷氣候使得許多人都生病死亡了。蜘蛛看到這一情景,於是派來了一隻最能織網的蜘蛛下到人間,教會了白褲瑤女子紡紗、織布製作衣物。於是瑤族才有了自己的民族服飾,穿在身上暖和了,生病的人也減少了。又得到了蜘蛛的又一次相救,瑤族人在瑤山才得以世代繁衍生息,代代相傳。

    於是白褲瑤人都很感激蜘蛛的每一次相救,都把蜘蛛視為神靈。到現在,瑤族人一樣很供奉蜘蛛,不傷害蜘蛛。所以在瑤族的家庭裡我們常會看到連綿的蜘蛛網。

    藏區的犛牛崇拜

    在如今的藏區,犛牛崇拜還是十分普遍的。如位於長江流域的四川甘孜、阿壩藏區、*的昌都地區等地都把犛牛頭骨、牛角作為靈物供奉,把犛牛屍體等當作鎮魔驅邪的法物,嘉絨藏區甚至要專門過祭犛牛神的年,其虔誠可見非同一般,鄧廷良在《嘉絨族源初探》《西南民族學院學報》中就有這方面的描述:「在嘉絨地區,對犛牛的崇拜亦是多方面的,他們在石牆上面嵌上白石犛牛頭,剛殺的牛頭也要供於房頂。在寺院、經堆之上,也供有刻上經文的犛牛頭,虔誠禮拜之」。嘉絨藏人還要過獨特的祭犛牛神的年,名叫「額爾冬絨」,時間在藏歷的十一月十三日,乃是傳說中嘉絨先祖「額爾冬爺爺」的生日。

    「額爾冬爺爺」在傳說中的事跡,與《格薩爾王傳》很相似,由於他神通廣大,能上天、入地、下水戰勝各種妖魔,嘉絨人才得以安處。而「額爾冬爺爺」的原身(法像)即為牛首人身,所以每逢過嘉絨年時,土司、土官、守備、大頭人家都要用面做一個二尺多高的牛首人神像,供於家中神主位上虔誠把之。

    另外,四川西南部的冕寧藏區每隔十三年要在藏歷的正月曆舉行為期三天的「祭牛王會」。可見這一古老信仰的生命力了。

    藏族的犛牛崇拜中有幾個值得我們注意的地方。藏族把對犛牛的崇拜與對自然崇拜中的山神崇拜結合在一起。例如:雅拉香波、岡底斯、念青唐古拉、阿尼瑪卿、年保頁什則等青藏高原上的著名山神,它們的化身都是白犛牛。細心的讀者也許會發現,上面提到的山神的化身都是白犛牛。為什麼在犛牛前都要加上「白」字呢?這就引出犛牛到底是不是藏族圖騰的話題了。

    按說,「高原之舟」犛牛是青藏高原的特產,成為藏人崇拜的圖騰也彷彿順理成章。而且視犛牛為藏族圖騰的人也有他們的理由:藏族發祥地的部落中就有名為「吐蕃六犛牛部」的;而且一些漢文文書也記載,目前的藏族人種是犛牛羌系的一個部落,既然以犛牛冠之,則以犛牛為圖騰。然而我們確實找不出犛牛是藏族圖騰的印跡的充分證據。

    藏族山神化身的白犛牛的重點並不在牛身上,而是那個「白」字。這些有關白犛牛的傳說,除了藏人本身從遠古以來就有的白色崇拜以外,藏人尚白很可能還受了印度佛教文化的影響。

    眾所周知,印度、波斯等尚白的國度,傳說中的佛祖入胎時,就有一隻白象**的夢中,後而生佛祖。隨著佛教的廣為傳播,佛祖形象的日益完美高大,白色更為神聖、崇高。接受了印度佛教文化的藏人是不是借這個故事的神聖白色,而以犛牛替換了象呢?這種可能性也許是存在的,換句話說也就是在色彩崇拜上的相同,加深加重了藏人的尚白觀念。

    而且相對於白犛牛的神聖,有些犛牛在藏族的一些故事中又成了惡魔的象徵。比如那則關於朗達瑪的傳說,有兄弟三人在祈禱時只為自己而忘了推薦牛,後牛知此事,發誓來生毀滅佛法,即轉生為達瑪贊普,頭上長倆骨突,狀如牛角。這一故事對達瑪贊普是懷有仇恨的。但是,能在故事中運用牛這一點看,牛本身並不那麼神聖,否則絕不會借牛去喻醜惡的形象。

    從藏文史書、神話傳說等看,有種複雜而有趣的現象,有著兩種互相對立又互相聯繫的犛牛系列,兩種犛牛形象:一種是以白犛牛為主的神的形象,並在藏族文化史上扮演了重要的角色;一種是以黑犛牛為主的魔的形象,它沒有白犛牛那麼引人注目,但它很可能早於神牛的形象出現,至少是同時出現,而且有著活躍強大的生命力。

    另外,甘、青部分藏區還流傳著「什巴達義」(創世歌),說什巴宰牛時,將牛頭放高處,就有了山峰;牛皮鋪地下,就有了大地,牛尾放山陰,就有了森林,等等。綜合上述材料和這首長歌考察,犛牛作為藏人的動物崇拜較為合適,尚沒有上升到圖騰崇拜。

    雲南十八怪

    雲南因地處低緯度、高海拔區,受緯度位置和垂直高差雙重影響,氣候類型多樣,南方是熱帶季風區形成的河谷盆地,東部是被形容成「萬紫千紅永不凋」的冬暖夏涼氣候。

    雲南還是中國少數民族成分最多的省份,除了漢族以外還聚居著有彝、白、壯、傣、納西、藏、瑤族等其他二十五個民族,佔了全省總人口的近三分之一。正是由於其獨特的地理風貌,特殊的氣候狀況,多彩的民族風情,奇特的風俗習慣,產生了許多不同於其他地方的奇異現象,隨著遠來的遊人、匆匆的過客們在這片神奇的土地上留下短暫的足跡並離開之後,他們所耳聞目睹的那些奇聞異趣也逐漸流傳開來,並每每被冠以「怪」字,也因而流傳下「雲南十八怪」、「雲南二十八怪」、「雲南八十一怪」等說法。

    雲南第一怪

    雞蛋用草串著賣:老鄉們為了便於買主攜帶所購買的雞蛋,又不被碰壞,便以竹蔑或麥草貼著蛋殼編,每個都隔開,十個為一串,可以掛在牆上,想吃的時候便吃幾個拿幾個。

    雲南第二怪

    摘下斗笠當鍋蓋:雲南竹林較多,因此許多用具都以竹子為原料,而鍋蓋就形似於內地的斗笠,只是頂略小一點,便於抓拿,而且用此做鍋蓋,透氣保溫,做出來的飯更加清香。

    雲南第三怪

    三隻蚊子一盤菜:雲南的許多地區,天氣較為炎熱,終年蚊蠅不絕,特別是野地與牲畜圈裡的蚊子個頭都比較大大,故誇張說三個蚊子一盤菜。

    雲南第四怪

    火筒能當水煙袋:當地人抽煙所用的煙袋很像內地的吹火筒,只不過吹火筒是往外吹,而它是往裡吸,煙氣經過水過濾,可以減低焦油的濃度,味道更加清涼香醇。

    雲南第五怪

    糌粑被叫做餌塊:雲南產大稻米,特香糯,把大米蒸熟舂打後,揉製成長條形的半成品,可炒吃、煮吃、蒸著吃,顏色白如雪,像內地做的白米粑,當地稱餌塊。

    雲南第六怪

    背著娃娃談戀愛:少數民族期盼人丁,盛婚後數日媳婦便回門了,等有了娃娃再回婆家與丈夫相聚,開始真正的談戀愛。

    雲南第七怪

    四季服裝同穿戴:雲南地區氣候多變,夏天不熱冬天不寒,白天和晚上的溫差較大,可以說是冷熱瞬變,在街上四季服飾隨處可見,長的、短的、厚的、薄的,顏色艷麗,絢麗多彩。

    雲南第八怪

    螞蚱能做下酒菜:雲南許多地區的人都有吃蟲的愛好,變害蟲為佳餚,化昆蟲為美味,所以螞蚱、蝗蟲等,都因為油煎之後,焦脆鮮香,而成為了美味的下酒菜。

    雲南第九怪

    姑娘被叫做老太:雲南有些地區口音孃娘不分,喊姑娘其實就是指姑與孃,而把姑姑與孃孃喊為老太,所以你問姑娘他說老太,喊老太也就是內地人所稱的小姨。

    雲南第十怪

    和尚可以談戀愛:雲南與幾個信奉佛教的國家接壤,而佛教國家的男子上寺廟當和尚就像內地上學讀書或服兵役一樣,到時還可以還俗結婚生子,受其影響,便民也穿和尚服談戀愛。

    雲南第十一怪

    老太太爬山比猴快:雲南多高山深谷,當地的婦女們從小到老都勤勞無比,爬山越嶺、種地砍柴都習以為常,因此練就了一身矯健的身板與腳勁,七八十歲的老人登山往往如履平地。

    雲南第十二怪

    新鞋後面補一塊:少數民族婦女在繡花鞋後面,用布巧做鞋曳,上面繡花精心點綴。既美觀又有擋灰擋泥的實用價值。

    雲南第十三怪

    汽車還比火車快:由於有許多的高山峽谷,所以雲南境內的鐵路坡度很大、彎道較多,使得火車的速度特慢,形成了火車沒有汽車快的獨特景觀。

    雲南第十四怪

    腳趾常年都在外:雲南到處崇山峻嶺,行路較不方便,爬山跑路多了會有較多的腳汗,於是就做成淺品淺幫鞋,露出腳趾,能夠感到更加涼爽。

    雲南第十五怪

    娃娃全由男人帶:雲南的婦女們歷來勤勞,所以很多外面的活都由她們來幹,而男子們相對來說卻比較清閒,大多都呆在家裡帶孩子。

    雲南第十六怪

    花生蠶豆數著賣:舊時滇省民風多純善,喜歡以物易物,恥言商品交易,故花生蠶豆等物品都數堆賣,人心就是秤一桿。

    雲南第十七怪

    這邊下雨那邊曬:這句話是用來形容雲南特殊的地理位置與十里不同天的多變氣候的。相差十里便會有不同的天氣景象,而同一座山的兩面也是一面艷陽天,一面雨傾蓬。

    雲南第十八怪

    四個竹鼠一麻袋:山區竹林很多,有繁茂的竹筍。食竹筍的鼠多肥碩,形壯與家鼠有很大差相異。用這樣的山珍待客真是賽過雞鵝。

    客家的「崇九」風俗

    客家話「九」與「久」同音,故客家人把「九」,視為「吉祥」的象徵,有「崇九」風俗。

    客家人建新房子,通常要挑選與九相關的日子,如初九、十八等。所建樓房的層數和房間數也是九的倍數,認為這樣可以長久同居共處。「九」在客家人的婚煙嫁娶中顯得尤為重要,男女雙方相親、換帖,一般都選與九有關的日子,聘金尾數要帶「九」,如(1999元),迎親的隊伍也要湊足九人,凡禮品都要九方為吉利。客家人做壽,壽粄要做八十一或三百六十個,所用菜都暗切「三、六、九」,如三鮮湯、燉狗肉(狗偕九),韭菜豆腐、重陽(九九)壽糕等等。

    由於九與韭諧音,小孩破學啟蒙都要食韭菜。客家山歌也用韭諭九,如:「燕子含泥過九江,妹子送郎出外鄉,九月九日種韭菜,兩人交情久久長。」客家人對九的重視,還表現在把正月初九視為良辰吉日。春節後,出門做工、經商的人一般要到初九這天才離家啟程,期望在新的一年裡吉祥如意,興旺發達。

    天祝藏族的白色崇拜

    在甘肅省武威境內的烏鞘嶺下,有一片西起冷龍嶺、東至松山灘,水草豐美、牛羊成群的大草原,這便是著名的天祝草原,即天祝藏族自治縣的轄地。

    天祝藏族人民最喜愛白色,這與他們的生活環境、風俗習慣有著密切的關係。

    天祝草原四周為雪山環繞,一片銀白,地上的羊群和犛牛,以及喝的羊奶、穿的皮襖、戴的氈帽,也都是白色。所以藏區人民視白色為理想、吉祥、勝利、昌盛的象徵。

    關於白色,這裡還有一個傳說故事。相傳在很久以前,這裡的一個部落,在一次戰鬥中被對手重重包圍。對手限期部落頭領必須在天亮之前投降,否則就要將全部落的人全部殺光。

    眼看東方露出了魚肚白,天就要亮了。正在這緊要關頭,突然從對手背後殺來一支騎白馬、穿白衣、戴白帽、手持銀劍的人馬,殺得對手丟盔棄甲、四處逃散。部落頭領一看,原來這支人馬正是他兩天前派出去打獵的十三對男女健兒。原來他們為了靠近對手而又不讓對手發現,就騎上與雪山冰地一樣顏色的白馬、穿上白衣、戴上白帽。部落頭領為了表彰他們,規定:只有部落英雄才能騎白馬、穿白衣、戴白帽。

    從此,白色就成了這個部落最崇拜的顏色,而現在的天祝藏族同胞,便是這個部落的後裔。

    北京民間絕活:「吆喝」

    北京有個「吆喝大王」已是古稀之年的臧鴻老先生,會吆喝一百多種老北京用的、玩的、吃的、喝的叫賣聲。但凡老字號重張,他都得去給老買賣吆喝兩嗓子。

    一九九三年,南來順重新歸置了一百多種京味小吃,他專去捧場。有口賣高樁柿子的詞兒他是這麼吆喝的:「勒——高樁兒的勒——柿子勒——不澀的勒——澀的還有換勒」!其實,吆喝的本意是大聲喊叫。

    《儒林外史》裡正在燈下念文章的匡超人「忽聽得門外一聲響亮,有幾十人聲一齊吆喝起來」。這大聲喊叫的吆喝何時用作叫賣的吆喝?此無考證(也於此就教於方家),但賣東西吆喝著賣,則古已有之。

    最早的是姜太公在肆裡做屠夫就「鼓刀揚聲」;宋時開封街市上有「喝估衣」者、有「賣藥及飲食者,吟叫百端」。

    明代的北京有吆喝著賣花的,陽春三月桃花初放,滿街唱賣,其聲艷羨;至清末民初以至解放前和解放初的一段歲月,老北京的吆喝就更繪聲繪色了。賣心裡美蘿蔔的吆喝:「蘿蔔賽梨哎——辣來換」!賣冰糖葫蘆的吆喝:「蜜勒哎嗨哎——冰糖葫蘆」!賣金魚的吆喝:「一大一條,二大一條,我不是賣黃瓜的,我是賣大小金魚的」!賣蟠桃的就更吆喝出個花兒:「這不是大姑娘扎的,也不是二姑娘繡的,這是三姑娘逛花園一腳踩下一個扁蓋兒桃」……吆喝也非京華僅有,而是遍及各地都市的街頭巷尾。

    在徐州上世紀五十年代初就聽見過「炕雞勒嗨——炕雞哎」!的吆喝;「刮子篦子——刮子篦子」!的吆喝,經指點原是常州人在叫賣梳子篦子;還有早市上「大米小米豇綠豆,白面一勾五碰頭的稀飯勒——糖包豌豆包」!的吆喝聲,秋冬夜色中遠處傳來的「裡外青的蘿蔔勒」!「烤白果勒——白果」!的吆喝聲,聲聲入耳。

    不錯,這種從早到晚絡繹不絕抑揚頓挫生動風趣出自小商小販之口的吆喝,確實走進了藝術殿堂,受到藝術家的青睞。

    傳統相聲《賣估衣》裡就有吆喝的活兒。現代京劇《紅燈記》裡的磨刀人也吆喝了一句:「磨剪子勒——搶菜刀」!前文提到的吆喝大王前些年還為反映老北京的《城南舊事》、《四世同堂》等影視劇配過吆喝聲,而十多年前有個小品中的吆喝「賣大米勒——賣大米」!也著實火了一把。

    沿街串巷的五行八作的販夫走卒,將販賣貨物用曲藝清唱或口技形式吆喝出來,他們不愧為韻味十足的吆喝藝術家。

    土家族奇特的偷俗

    偷,歷來是被視為可恥的卑劣行為,可是在鄂西一帶的土家人聚居的吊腳樓裡,至今仍保留著幾種別開生面、饒有風趣的「偷俗」。這「偷俗」不僅不為土家人唾棄,而且還受土家人的讚賞並傳為美談。

    土家族習俗較多:

    偷梁樹

    土家人修建吊腳樓木房,正中堂屋脊上都要橫擱一根大梁。樑上朝地一面中央繪著太極圖。兩頭分別寫著「榮華富貴金玉滿堂」等吉祥詞,畫著「乾坤」日月卦。土家人很看重梁,說它寄托著今後的興衰榮辱。

    這根梁樹卻是要偷來的。修屋前,主人在附近人家的山頭上悄悄相中粗壯苗條、枝椏繁茂的杉樹,粗壯苗條表示子孫興旺後人多,枝椏繁茂表示家大業正又久長。到了架樑的前一天夜裡,主人請來幾個強壯後生,擇黃道吉時出門,到樹前,先點燃三柱香,燒上一盒紙,再念幾句祝詞,用大斧砍倒後,抬起就走,中間不能歇氣不能講話,抬到主人家放到木馬上由木匠加工成大梁。上梁時又有一套奇俗一番熱鬧。

    第二天,樹主看到樹樁邊的香灰紙灰,便知道自己的樹被人偷去做了梁木,不氣不惱十分高興,因為這表示自家的山地風水好,出了人家喜歡的梁木。

    偷南瓜

    八月十五月亮圓時,吊腳樓裡親朋團聚,過著中秋節。待過半夜子時,幾個人悄悄地嘀咕一陣後各自分開行走,輕手輕腳地走到東家瓜園,或進西家菜地,選那又大又圓的南瓜摘下一個,用紅布包起就走。第二天,失瓜的主人看到新摘的瓜蒂,決不吵鬧,一笑了之,心裡還默默為偷瓜人祈禱:「老天保佑他來年有生!」

    原來,偷摘的南瓜是送給沒有生育的人家。

    傳說很久以前,有一對勤勞善良的夫婦老來無子。一個討米的老太婆便給他一粒瓜子,種下後第一天牽籐,第二天開花,第三天就結了瓜。八月十五這天晚上,老兩口把瓜摘下抬到屋裡,那瓜突然裂開,從裡面蹦出一個又肥又胖的兒子來。從此八月十五偷瓜的習俗(又叫摸秋)就這樣流傳了下來,不管有無生育,族人們都要偷摘一個別家的大南瓜送到親人的床上。

    偷飯碗

    偷飯碗是土家族吊腳樓裡奇特的婚俗之一。當娶親的隊伍來到新娘家,經過妙趣橫生的「攔門」、「討粑」等過場後,主人便熱情設宴款待來人。午餐時,接親者中間有幾個「不識好歹」的人,互相把眼睛眨幾眨,便把飯碗悄悄藏到胸口或掖下。到了男方家,「偷」者從身上取出「贓物」,大搖大擺走進廚房,樂滋滋等主人獎賞。主人也滿臉高興,按偷得的碗的數量,每隻碗獎賞一大坨豬肉,偷碗者皆大歡喜。原來土家人稱這偷來的碗為「衣祿碗」,偷得越多越好,表示新郎新娘今後生活富足,興旺美好。  
本站首頁 | 玄幻小說 | 武俠小說 | 都市小說 | 言情小說 | 收藏本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