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學生科普知識圖文百科 第三章 民俗百科 第一節 禮儀民俗
    中國奇特的跪拜禮

    在一些反映古代歷史的戲劇和電影中,我們經常看到古代人民行跪拜禮。為什麼會產生這樣的生活禮節呢?這要從古代人們的物質條件和生活習慣談起。

    我國在漢以前,還沒有正式的凳椅。人們在進食、議事、看書時,只是在地上鋪一條用蘆葦、竹篾等編成的鋪墊用具,即蓆子,人就坐在蓆子上,故稱「席地而坐」。如果請客人坐正席,則多墊一條蓆子,表示恭敬。就連朝廷的最高統治者也是「席地而坐」,不過,所坐的東西比普通老百姓好一些,如周代每次舉行大朝覲時,五者所坐的席位,設有繡著黑白斧形的屏風,屏風前面南向鋪設著莞草編成的蓆子,上面再加上五彩蒲席和桃枝竹蓆,左右擺設玉兒,給王者憑依。

    因此,古代所謂「坐」的姿勢,和我們現代人的「坐」完全不一樣。坐時要兩膝著地,然後將*坐於後腳跟之上,腳掌向後向外。古人的「坐」,實際上就是我們現在的跪。在接待賓客中,每當「坐」著向客人致謝時,為了表示尊敬,往往伸直上半身,也就是「引身而起」,使坐變成了跪,然後俯身向下,就這樣,逐漸形成了日常生活中的跪拜禮。

    古人認為,不跪不叫拜。拜,在古代就是行敬禮的意思。按照周代禮儀的規定,當時對跪拜的動作和對象,作了嚴格的規範,共分稽首、頓首、空首,稱為「正拜」。

    行稽首禮時,拜者必須屈膝跪地,左手按右手,支撐在地上,然後,緩緩叩首到地,稽留多時,手在膝前,頭在手後,這是「九拜」中最重的禮節。一般用於臣子拜見君王和祭祀先祖的禮儀。後來,用於僧人舉一手向人們行禮,也稱「稽首」。

    行頓首禮時,其他和稽首相同,不同的是拜時必須急叩頭,其額觸地而拜。一般用於下對上的敬禮。「頓首」兩首,後來也用於書信中的起頭或末尾,也有首尾都用的,表示對人家恭敬。

    行空首禮時,雙膝著地,兩手拱合,俯頭到手,與心平而不到地,故稱「空首」,又叫「拜手」。這是「九拜」中男子跪拜禮的一種。

    其他如振動,不僅要跪拜、頓首,拜後還要「踴」,即跳踴,一般都在喪事時,拜者往往捶胸、頓足,跳躍而哭,表示極度悲哀,凶拜,即行禮時,先頓首,後空首;吉拜,則在行禮時,先空首,後頓首;奇拜,奇為單數,即一拜;褒拜,即再拜、三拜。古代以再拜為重。

    肅拜,是古代女子跪拜禮的一種。拜時跪雙膝後,兩手先到地,再拱手,同時低下頭去,到手為止,故又稱「手拜」。肅,手到地的意思。所以後來在書信來往中,為了表示對對方的尊敬,往往上「謹肅」。婦女行禮也稱「端肅」,即源於此。

    到了漢代以後。才漸漸有高座,凳椅先後問世,人們不再「席地而坐」,因而使原來生活中的「跪坐」起了很大變化。但跪拜禮仍然存在,卻變成了等級差別的標誌,主要廣泛運用於官場之中。如臣子拜皇帝,小官拜大官,奴才拜主子等。有時都要行三叩九拜之禮。在民間,如祭祀、祝壽等風俗中,仍世代相傳。後來,又增加了打千(行禮時左膝前屈,右腿後彎,上體稍向前俯,右手下垂)、作揖(兩手合抱,拱手為禮)、鞠躬(彎身行禮)等禮節,直到辛亥革命勝利,隨著幾千年封建君主制度的覆滅,才結束了這種跪拜禮。

    鄂倫春族禮儀

    鄂倫春族很注重禮儀,尊老愛幼是傳統。無論在什麼場合,都必須讓老者坐在正位,飲酒要由老人開杯,吃肉吃飯要等老人舉刀動筷後,其他人才能動。

    鄂倫春族好客,賓友光臨,除好酒好肉接待外,客人臨別之際,還要饋贈自家的土特產。鄂倫春族待客純樸、誠懇,獵人馱肉歸來,不管相識與否,只要你說想要一點肉,主人立即把獵刀交給你,從何部位割,割多少,都由客人自己動手,主人十分慷慨大方。

    鄂倫春族的物質生活極具特色。除食肉、衣皮外,過去的住所「仙人柱」亦是狩獵文化的一種創造。「仙人柱」形同半張開的雨傘,由三十多根樹桿塔成,外面夏季覆蓋樺皮,冬季覆蓋獸皮,可很快搭成,可隨時拆卸。「仙人柱」入門正對面的上方和左右兩側,專供人們坐臥,但有嚴格的規定。「仙人柱」中央終日燃燒著篝火,用以熟食和取暖。「仙人柱」後面的樹桿上懸掛著盛有神像的樺皮盒子,一般不准婦女接觸。

    土家族的迎賓禮

    土家人熱情好客,「過客不裹糧投宿,無不應者」。昔日,貴客到來,要放鐵炮以迎。

    鐵炮如大鞭炮一般大小,豎立於鐵匣上,放起來震天動地。如果一時沒有鐵炮,也可鳴放獵槍表示歡迎。聽見炮聲,寨上的老人、青年、兒童,一齊出來,迎接貴賓。主人立即煨茶、裝煙,做油茶湯。席上,要喝大碗酒,吃大塊肉。同時,還請寨上的老人或頭面人物,陪客把盞。

    土家人的油茶湯,製作十分考究。先將茶葉、粉絲、黃豆等物,用油炸過,加煮熟的臘肉粒、豆腐顆和玉米泡,再加蔥花、姜米等佐料,摻上燒沸的油湯,吃起來清香爽口:泅茶湯冬可暖身,夏可消暑,提神解乏,療饑醒酒,許多人四季不離,每日必飲。它是土家人待客的傳統民族飲料。

    土家人火塘內的火,四季不熄。冬天圍塘取暖,平時就火用鼎罐做飯,天府好望角的土家人,勤勞質樸,從開春到深秋,有打早工的習慣。他們耿直豪爽,守信如一,有良好的道德風尚。親朋鄰里,遇結婚、喪葬、建房、天災**,互相關照,互相幫助。遇上結婚,全寨人三天可以不開伙,一齊去賀喜,幫著迎親、過禮、佈置新房、做飯安席、照料客人。遇上白喜,聽見報喪,全寨人奔來,白日幫忙張羅,夜晚跳喪守靈,直到抬喪掘墓,送葬壘墳,全當自家的事去做。修建房屋時,上梁立柱,合寨出動,無人收取分文。農忙時節,割麥栽秧,打穀揚場,對勞弱戶,大家主動相幫,主人家只供飲食。薅包谷時,薅完一家,再走二家,互助互濟,不要報酬,千百年來相沿成習。

    上山圍獵,所獲獵物按「見者有份」的原則進行分配。分配時,先清點在場人數,然後按人數將獸肉砍成若干塊,穿上棕繩,裝入背簍,加以遮蓋,棕繩頭外露。一人端上背簍,轉上數圈,在場的人各捉一棕繩,提出獸肉,無論好壞,都無意見。田邊、地角、道旁的水果,成熟以後,路人亦可隨意摘食。這些,都保留著原始分配的痕跡。

    熱情的維吾爾待客禮

    維吾爾族是一個十分熱情而又好客的民族,每當客人來他們家裡作客時,都會受到熱情的款待。

    客人來到後,主人在門口熱情迎接,熱情讓座和互相問候。款待客人的第一個程序是請客人喝茶。在喝茶時,要端出囊、方塊糖、冰糖、葡萄乾、杏干、瓜果及自己製作的各種小點心和餅乾。

    待客的茶是新燒的,有條件的還用大碗奶茶招待,他們還喜歡把囊掰碎放在碗裡,讓客人吃好喝好。

    喝過茶後,還要做飯招待。用什麼樣的飯來招待客人,是根據不同的客人來定。如果遠道而來的客人,常做「玉古勒」(銀絲擀面)來招待,這飯有面有湯,吃了利於解除疲勞;如果是自己的朋友來做客,常常根據朋友們的口味來做各種飯食招待。除此之外,常作包子抓飯、油炸包子、拉條子或炒菜來招待。一般招待客人很少用一種飯菜,而是三四種以上,讓客人既吃到干的,也能吃得稀的,品嚐到各種風味,讓客人滿意。

    吃過飯後,進行最後一道程序,那就是用燒茶或用水果。真是服務周到,顯示出維吾爾族人熱情好客的性格。

    塔塔爾族先「嫁」後「娶」的婚俗

    塔塔爾族的婚俗別具一格,即先把新郎「嫁」出去,然後再「娶」回來。

    婚姻過程是,經媒人三番五次登門求親,女方家長若允諾,男方再向女方下聘禮,稱為「庫拉克綏雲切」,即給新娘從頭到腳的整套服裝。下過聘禮,即算訂婚。

    按塔塔爾人的傳統習慣,婚禮在新娘家舉行,即先把新郎「嫁」出去。結婚前幾天,男方要把為新娘製作的全部服裝、炊具、陳設和婚禮時食用的物品及自己的「嫁妝」送到女方家,其中包括給新娘父母的禮物(稱「克以特」)。等到新婚之夜,新郎就正式「嫁」過去了。

    「出嫁」的儀式也頗為有趣。這天,新郎在伴郎及親朋好友的陪同下,坐上馬車,青年人拉手風琴,興致**地唱起塔塔爾流行歌曲「幾爾」,一路上歌聲、琴聲、口哨聲、吶喊、助興聲連天,浩浩蕩蕩地前往女家成親。當夕陽西下,新郎和伴郎們一行人等來到新娘家。這時先要繞著院落轉一圈,然後才到門前。而此刻女家大門都緊閉著,新郎要獻禮物才能進去。以後,新郎進房門,到床邊,吃飯,都要送喜錢。

    結婚儀式接伊斯蘭教教規進行,先由阿匐誦經,並詢問新婚夫婦是否願意,待男女雙方回答「願意」之後,再由阿匐將一杯糖水域蜜水送給新郎和新娘共飲,象徵甜甜蜜蜜白頭到老,禮畢入洞房。第二天早上新郎要拜見岳父母,回家舉行宴會,並舉辦各種文娛活動,晚上再回到岳父家。

    婚後,新郎和新娘都要在女家住一個時期,有的三個月,有的半年,有的甚至要生過一個孩子以後才回到男家。

    塔塔爾族對待女婿如同對待親生兒女一樣熱情。在女方家居住期間,岳父、岳母要拿出上好的食品款待女婿,使女婿感到生活在女家就如同生活在自己家裡一樣溫暖。

    當新婚夫婦回男家時,新娘的嫁妝要全部帶走。將到男家時,男方親友要用繩子攔住新娘的去路,新娘要獻糖果等物,方可放行。新娘回到夫家,男方親友向新娘身上撒糖果,並舉行宴會,盡情娛樂,以示歡迎。

    婚禮接近尾聲,人們唱起了婚禮歌,歡送光臨的客人:不辭辛勞的遠方來客/為婚禮增添了歡樂/祝你們返回時一路平安/願我們在別處的婚禮上重逢相見/婚禮慶典這樣解散/是因為天色已經很晚/回不了家的客人們/請在我們的洞房裡安眠。

    最奇特的婚俗——搶親

    搶親就是未婚男子將喜歡的未婚女子搶到自己家結婚成親,這種習俗,雲南有幾個少數民族均有,但這只是男女雙方商量好的一種婚嫁方式。然而,德宏州梁河縣的阿昌族搶親卻有所不同,分為三種情況:

    一種是男女雙方自由戀愛有了感情,但說親時女方父母不同意,這時,男女青年便私下定好日子,讓男方來搶親。男方按約好的日子,邀約夥伴深夜摸進女方家,拉著姑娘就跑,姑娘有意高聲喊父母,以示自己是被人搶走的。由於女方父母毫無準備,這種搶親大都順利。

    二是姑娘有了自己的意中人,而父母又硬要為姑娘選定其他女婿。在兩個男子喜歡一個姑娘的情況下,其中一個男子便約同伴把姑娘搶回家中,未搶到姑娘的另一個男子,只能眼巴巴地望著姑娘被搶走,而不能半路截取,這是阿昌族的規矩。

    三是男女雙方在戀愛過程中立下山盟海誓,但女方中途變心,男方便組織人趁姑娘外出不備搶起就跑。搶親到家,一進門就放鞭炮,當即拜堂。當夜或第二天一早要將姑娘領到較遠的親戚家住下,有時還要躲進深山,直到雙方家長談判妥當才雙雙回家。

    彝族潑水迎親

    彝族認為,清水能驅惡除邪,送走妖魔,帶來幸福。因此,彝族新婚時一定要潑水,為能經受住這個考驗,在迎親時,男家選派的未婚小伙子去接親時,既要身體強壯,又要精明能幹,既能招架潑水的受寒之苦,又能完成「搶走」新娘的艱巨任務,往往在推薦人選時反覆審議,擇優錄用,有的不惜長途跋涉,選拔良才。

    彝族的迎親是通過「搶」的方式完成的。在「搶親」的頭一天晚上,姑娘們向小伙子展開了猛烈的水戰。姑娘們用潑、淋、灌、射等各種方式兇猛地攻擊小伙子,使來「搶親」的小伙子難以招架。於是,聰明的小伙子便在天黑以前找到存水的地方,悄悄地倒掉一部分,以減輕「水災」的襲擊。

    經過一晚上的水潑,當早晨來臨時,「搶親」便開始了。這時,姑娘們擁著新娘,小伙子們前去「爭搶」,姑娘們防守嚴格,小伙子必須機靈多變,乘一瞬間出現的漏洞,搶走新娘便跑,直跑出一二里山路才改為行走。可見,把新娘「搶」到婆家是多麼的不容易!但彝族卻認為,婚禮中的這一潑一搶才會驅除邪祟而保證日後生活不受侵擾。

    白族的掐新娘

    白族一年四季有許多節日和集會。三月街、繞山林、魚潭會、火把節、石寶山歌會、本主會以及集體勞動等場合,只要是青年男女有意。都可以通過唱調子彼此相識,談情說愛。在被譽為熱水之源的大理白族自治州的洱源縣西山地區,青年男女如果不會唱調子,找個對象都十分困難。

    白族的婚禮常常隨著居住地域的不同,存在很大差異。但是都辦得十分隆重而熱鬧。大理白族的婚禮實際上在結婚的前一天就已經開始了。這天晚上,男方家的天井裡燃起算火,屋裡屋外擠滿了人。白族的民間藝人被邀請到婚禮上演唱「大本曲」和「吹吹腔」,三弦聲、鎖吶聲響成一片,裡裡外外充滿了歡樂氣氛。藝人們更是倍展其能,這就是白族的婚前踩棚習俗。

    第二天才是正式的迎*子。這一天新郎在夥伴們的陪同下,前往女家迎接新娘。臨出發前,人們把新郎擁進屋裡,在一陣鎖吶和鑼鼓聲中,新郎的哥哥手捧一朵用紅綢子扎的繡球,走到新郎面前,深深作揖,並將繡球搭在新郎的左肩上。緊接著又一陣吹打,將新郎送出大門,讓他到女方家去接親。

    新郎到了新娘家門口,吹鼓手們便停止吹打。這時,新郎從衣服口袋裡掏出三個蠟丸似的東西,一個接一個向門前的石墩上甩去。隨之就聽到三聲震天動地的巨響。這種蠟丸,原來是自製的土炸彈,是迎親時用來壯聲威的。硝煙瀰漫中,迎親的隊伍被迎進女家。新娘在哭泣,流露出一種惜別之情。當鎖吶再次吹起時,新娘的哥哥已將新娘背出門外,讓新娘踏上去婆家的路程。一路上少不了樂隊伴奏和迎親者對新郎新娘的調笑。

    迎親隊伍來到男方家門口,新娘還是由哥哥或弟弟背著,快步跑進新房。為什麼這樣著急呢?因為按照白族的習俗,新娘來到男家時,那些參加婚禮的小孩是最難對付的,他們往往會蜂擁而上,一邊朝新娘撤米花,一邊爭著用手去掐新娘。這是為了吉利,即便是掐痛了,新娘也不能發火。不過新娘也早已做好了準備,緊急處她會拿出一把剪刀來自衛。這時膽小的孩子還真不敢上前,只有這樣才能安全*洞房。也有的白族地區,迎親隊伍剛一進門,新郎新娘就像參加百米賽跑似的,爭著跑進洞房搶枕頭。據說誰先搶到枕頭,就預示著將來誰當家。

    *洞房後,新郎新娘要喝辣椒酒。酒本來就辣,再加上辣椒,很難下嚥。在白族語言裡,「辣」與「親」的發音相近,酒加辣椒意味著親上加親。新郎新娘共飲辣椒酒,表示親親熱熱。有的地方還將辣椒末撒進火盆裡,辣煙四起,嗆得人們喘不過氣來。新郎吃喜面時,也要放很多辣椒。

    白族婚禮上吃「東坡肉」的習俗更特別。肉是用紅曲米染的。事先用麻桿串好,放在碗裡讓新娘吃。新娘用筷子去夾,一夾就是一串,根本無從下嘴。這時又是新娘早已預備好的剪子起作用,新娘乘人不備,迅速拿出剪子給新郎將麻繩剪斷,使鬧新房的人的陰謀不能得逞。

    白族的婚禮始終都有嗩吶伴奏。新娘進門時吹「接新娘調」;客人來時吹「迎賓調」;新郎新娘拜堂時吹「一杯酒」、「仙家樂」、「蜜蜂過江」等曲調。這些曲調體現著白族的聰明智慧和藝術特色。

    仡佬族的婚俗

    仡佬族是貴州最古老的少數民族之一,自稱「本地人」即土著居民。古代為白越的「俚」、「蜒」部落中的一支,魏普後稱「僚人」,宋代朱鋪的《溪蠻叢笑》中稱為「仡佬」,到了明帶基本就定下來了,田汝成的《行邊紀聞》中明確的說:「仡佬」一曰「僚」。早在兩千多年前的「夜郎」解體後,僚人大量外遷。和漢、苗民族雜居,經濟有了很大發展。

    仡佬族有(43.7萬)多人,散居在貴州省西北部的遵義、安順、六盤水、黔西、織金、六枝、關嶺、普定、大方、清鎮、仁懷、平壩、金沙、興仁等縣(市),少數分佈在廣西壯族自治區的隆林各族自治縣和雲南省文山壯族苗族自治州的廣南、文山、富寧、馬關等縣。仡佬族居住比較分散,常常與其他兄弟民族交錯雜居。

    仡佬族的婚俗至今保留著許多原始的古俗,是研究人類古老婚姻史的活材料。比如,訂婚時,要吃「雞卦酒」,這是殺雞後用雞股骨占卜求吉利。「雞卦」諧音「吉利的卦」,目前已不再按原始的「神判」那種形式去細細講究雞股骨上的紋樣是吉是凶,而是把吃訂婚酒統統稱吃「雞(吉)卦酒」。

    吃「雞卦酒」是在姑娘家舉行的,未來的女婿上未婚妻家認岳父母,向岳父母敬獻「雞卦酒」,第一碗酒必先敬獻給岳母,岳父在吃第二碗酒時也要恭維老伴一番,說「娃娃是她養大的,要由他娘作主」。有人說,這是人類母權制在婚姻上由母親做主的遺風。

    仡佬族女人出嫁時要自動打掉上顎大齒一顆或二顆,說是怕女人傷害夫家而產生的習俗。夫家視*為一種可畏的東西,需打掉牙然後才敢與之成婚,個別古遠民俗遺風意味深長。

    還有「把門枋」、「追姑娘」和「打濕親」習俗,在仡佬族婚俗裡也很有特色。

    把門枋

    把門枋是新娘離家出嫁時,要雙手緊緊地拉著門枋表示不肯離去。這時候,媒人就要過來強行拉開新娘的雙手,牽著新娘離開娘家。

    追姑娘

    追姑娘是姑娘出嫁前要放聲號哭,唱「哭嫁歌」。出嫁前還要乘人「不備」而「逃跑」,讓嫁家嬸娘嫂子等女親戚把她找回來。離娘家出嫁前要拜別娘家祖宗,姑娘的父親要解開她衣領邊的扣袢,表示出嫁了的閨女已不是本家氏族的成員而加入夫家氏族中去了。

    打濕親

    打濕親則是在新娘娶進夫家之時,一跨進屋,就要用夫家準備好的清水灑向接親的人。傳說這樣可讓清水淋去邪魔求個吉利。

    還有一些和別的民族相異的,即仡佬族往往是新娘出嫁時,要撐著傘由迎親和送親的人伴送步行到婆家。到夫家後也不興拜堂,直接就被引入洞房。嫁妝也不是在出嫁的喜日裡帶到婆家的,而是在生下頭胎小孩滿月後,才由娘家把嫁妝送到夫家。

    仡佬族的婚姻,多為父母包辦,重彩禮,現在也改變了,選擇吉日後,迎親這天,新娘由接親人和送親人陪同撐著傘步行到婆家不拜堂,直接把新娘引入洞房。

    仡佬族姑娘出嫁前三五天便開始「哭嫁」。娶親時新郎不親迎,而是於婚期前一日派轎夫天黑時到女家。進門前,女方有專人主持「欄門禮」,要行敬酒、鋪氈、恭候等禮數,每道程序都有傳統的對答禮詞,必須說唱得合乎規矩,否則要遭轟笑。

    姑娘出嫁時先將花轎抬進堂屋,由新娘的兄長或叔叔將新娘「拉出」裡屋,給祖宗父母磕頭,爾後「強抱」入轎中,表示對娘家戀戀不捨。娘家人把轎子抬出村寨外,才交給男方轎夫。

    在黔西北的仡佬族,婚禮更有趣。新郎騎馬去迎親,有四個伴郎相陪,其中二人扛著竹掃帚,另二人抬著酒肉禮物。途中有女方派出的幾個壯漢欄路「搶劫」,把「搶」來的酒肉在山坡上吃掉,表示女家富有,不稀罕你這點禮品。新郎到了女方寨門,有一群人手執木片圍「打」新郎,男方執竹掃帚者要全力保護突圍。新郎跑進女方家門,馬上有「敬親酒」招待,而且新郎與新娘也相互敬酒。敬酒畢,新郎將新娘「抱」上馬背,新郎執韁引路而歸。

    潮州的哭婚風俗

    姑娘出閣的哭婚風俗,並非我國西南少數民族或台灣高山族才有,古代漢族都是如此,文獻中多有記載,潮州地區也不例外。

    婚嫁日,新娘上轎前,將邁出門坎,需進行一個小儀式,就是手抓住一扇大門,掩於門後嚶聲哭泣。

    姑娘出閣,因何如此呢?舊中國女子婚事,都由父母主宰包辦。特別在那父綱夫權、宗法森嚴的封建家庭中,作媳婦應小心奉侍長輩,相夫教子,含辛茹苦,才符合「婦道」。所以,姑娘嫁前,翁姑是否刁鑽,夫婿性情、容貌、身體如何,都是一個謎。再則,長期生活在父母身邊倍受呵護,今將離去,又生眷戀。千愁萬緒,一時湧上心頭,抑制不住,故現哭泣情景。

    女兒大喜之日,突發親人所意想未到行為,教送嫁迎親者愕然。機敏善解的親娘母,即調侃地唱出四句歌來:「姑娘出閣哭啼啼,三把淚水二鼻涕,非是今日不歡喜,特留爹娘買田地」。這四句歌,立即扭轉了尷尬場面,讓大家高興萬分。

    傳說某鄉後生兄與一姑娘相好,在向姑娘提親時,無奈女方嫌其家貧不允。後生兄一氣之下,決心外出賺錢,定娶姑娘為妻。姑娘也誓非後生兄不嫁,多年後,後生兄在外終於賺了一筆銀子,回鄉重禮再度提親,姑娘家無話可說,只得許諾。

    出嫁之日,姑娘幾經周折,苦盡甘來,正高興萬分,上轎前總是流不出淚水。迷信謂出閣不哭是不能上轎的,不然娘家財氣盡被帶去。姑娘的父親在束手無策之下,突*竹槓,不分皂白地將她當頭一棒。女兒挨打,疼痛難忍,就大哭大喊:「我父啊!我父啊!」這一哭,姑娘家人驚恐地大嚷:「衰死!」原因是新娘出門哭婚,只能哭,不許喊什麼。只有家中父親去世,才能哭父。

    這則笑話,只是對哭婚的揶揄。而今文明婚禮興行之後,姑娘嫁前能知夫家概況,婚後也能隨意省親。這哭婚環節,自然慢慢消失。

    七仙湖「五道茶」

    「每天開門七件事,柴米油鹽醬醋茶」。這是七仙湖區人民的口頭禪。茶雖然排在最後,但也是人們日常生活中少不了的要素。七仙湖區的人民文明待人,講究禮節。特別是家裡來了客人,他們待人很慇勤。

    茶,便是他們常常招待來客的第一道禮節。廣義的茶有多種。一般來說,益陽七仙湖區有如下五類茶:茶葉(姜絲)泡茶、芝麻豆子茶或擂茶、紅棗荔枝桂圓煮蛋茶、甜酒茶、面茶等款式。主人會根據與客人的親疏關係、往來頻度、距離遠近、社交場合以及時令季節的不同情況,常把來客分為常客、稀客和貴客三檔,不同種類的客人用不同的茶款招待。但是不管是何種客人來了,即使鄰居來串門,主人首先得讓座,這是最基本的常禮。常來常往的朋友、鄰居或同事稱為常客;常來往的朋友、鄰居多時不見,或出遠門較長時間才返家登門拜訪,稱作稀客;至親好友、兒女親家、親長輩、上司、遠道親戚來訪,稱作貴客。

    常客來了,比較隨便,先讓座,再敬上一杯茶葉清泡茶或涼茶。涼茶一般用開水沖泡茶葉,待涼後濾去茶葉倒入茶壺裡,隨倒隨飲。季節不同飲茶也不一樣。一般來說,熱天常飲涼茶,冷天飲用開水泡茶較多。

    稀客來了,用茶的檔次就高一些了。不用簡便的清茶,而要用芝麻豆子泡茶葉或擂茶。用炒熟了的芝麻、黃豆、茶葉、鹽姜加開水沖泡而成的茶稱芝麻豆子茶。其做法是:先用剪刀剪去姜苗、鬚根,洗盡泥沙,分掰姜趾,刮盡表皮。按每斤清涼水加明礬一份的比例兌水調勻,再將生薑泡入水中。半天時間後撈姜出水濾干,之後加適量的食鹽醃漬,每天翻拌一次,三五天後把姜揀出,切片拉絲,曬乾備用。也可以將姜鹽撈出後,煮沸醃姜的鹽水。待涼後,再把姜泡入,隨用隨取。它與炒熟了的黃豆、芝麻放進茶杯,另加茶葉、姜絲,用沸水沖泡即成為香噴噴的姜鹽豆子茶了。其特點是:色澤淡黃,兼與辣味,生津開胃,驅寒補暖,提神補氣,扶正祛邪,別有風味。

    貴客臨門,茶的規格就更高了。女主人獻上來的不是芝麻豆子茶,而是一碗荔枝桂圓紅棗煮雞蛋。先將雞蛋煮熟去殼後,放入荔枝桂圓干、紅棗若干顆,加紅糖再煮一下即可。雞蛋的個數一般是兩個或者是四個,主人會根據客人的檔次及食量情況來決定。多數情況是三個,最客氣的是四個。棗子紅紅的,荔枝桂圓是圓圓的,雞蛋嫩白滑亮的,湯是甜甜的,色、香、味、形俱全,吃著這樣的高檔茶,怎能不叫人心裡暖流滾滾,頓生感激之情呢!主人用這種茶招待來客,意在祝福客人福祿壽喜,事事如意,四季平安,圓圓滿滿。

    貴客要是在傳統節日或正月新春佳節來拜訪,主人待客的茶就換為另一種款式了。主人擺好酒桌,紅漆台盤裝滿九碟鄉土茶食,如炒米糕、巧栝、地瓜片、花生、瓜子、小花片、酸棗干、葡萄乾、山茶片或其它副食品。煮好家制的糯米甜酒沖蛋,有的還在甜酒中放入少量糍粑。主客圍坐一起,吃吃說說,談笑風生,親密無間,氣氛熱鬧。

    如果遇上主家*辦婚嫁、添丁、做壽等之類的喜酒,或者來客是高朋上司、兒女親家、本家長輩等貴人至親,湖鄉人家則用最高檔次的茶禮了——「面茶」。

    益陽麵條在湖南較有名氣,善解人意的益陽人民把麵條納入了茶道,以面代茶,以茶代飯。先擺好桌椅,紅漆台盤裡擺上九個或者十二個小碟子,碟子上面堆滿地方風味菜食。熱烘烘的肉絲面或者雞蛋面端上桌來,大家一邊喝酒吃菜,一邊談天說地,其樂融融。

    如果家裡來的是貴客,如兒女、親家、上司高朋,則可以享受湖鄉人家的頂高級款待,品嚐洞庭湖鄉的五道茶。

    第一道為開水清茶,是為貴客接風洗塵,濕潤喉嚨的;第二道茶為甜蛋茶,用荔枝桂圓煮雞蛋,意在貴客臨門,吉星高照;第三道茶擺在桌子上的九碟土特食品和香噴噴的擂茶;意在品味鄉情,加進友誼;第四道茶是面茶(同上);最後一道茶是姜鹽茶。意在讓客人解油膩,客人在路上御風寒,一路平安抵達家裡。

    五道茶湯,五種風味,五種內涵,它能讓上門的貴客喝出情趣,喝出友誼,品味出當地的風土人情和文化底蘊來。

    蒙古人病逝殯禮儀

    蒙古人病逝,七個時辰不准移動,盼望有回生的機會。過了七個時辰,就著手安葬。死者年高望重、家境好的,有的停放三天到七天。人死後百日內,家中婦女取下耳環、頭飾,不許穿紅綠鮮艷衣服。女性不參加送葬。百日之內家中不許辦婚嫁喜慶之事。男性要蓄髮,不飲酒,不參加娛樂活動。路遇親朋也不交談,以示哀悼。

    *是蒙古族的傳統葬儀。這種葬式,有時又叫明葬、野葬等。過了七個時辰,認定死者確無轉機之後,由親屬或鄰里長者*辦,淨身後裝入新白布口袋,放在特定的地方,選擇吉日吉辰,由親屬將死者屍體放在牛車上,送到偏僻荒野的特定地點,卸下屍體,頭朝北、腳朝南,周圍擺石頭作記標,急速返回,歸途不許回頭看。到家,將車扣翻,三天不動。三日後,親屬去放屍體地點查看,若被飛禽吃光,就認為亡靈已經*,預示子孫將得到吉祥幸福;如果屍體被野獸扯食,認為死者生前做過壞事,殺牲過多,死後用自己的**還給野獸;如果屍身無損,則認為死者生前罪孽尚未消除。再去向遺骸上抹黃油、酒等,等待飛禽來啄食。

    火葬與蒙古人對佛教的信仰有關。據說,人體由四萬八千隻蛆蟲組成,死後不及時火化,這些蛆蟲便復活而互相殘殺,亡靈也不得安寧。除了喇嘛、王公、貴族、富有者外,多採取此種葬法。平民中非正常死亡的,如婦女難產身亡、傳染病死亡等,也實行火葬。

    火葬過程是,先將屍身用淨水洗淨,白布纏裹(如為喇嘛則著龍古神衣),紅布覆面,殮入棺木,停於正房西側簷下,祭供食品,點燃珠拉(佛燈)、香火,請喇嘛誦經,一般停放三至五天;晚輩守靈,定時舉哀;吉時啟靈,人抬或車載到預定地點;喇嘛誦經,祈求「內卜達克」神諒解;用羚角在地上扎個洞,將靈柩置於洞上,即用柴火化。如果死者是上層喇嘛,即將屍體置於特製的大鍋內鐵篦上,用油焚化,用銀筷揀出骨灰,殮入木盒,築藏式塔葬於其下,一般身份的人,則就地深埋,恢復地表原貌而不留墳頭。清朝以後則開始留墳頭。也有將骨灰投入河裡的,據說亡靈順流入海,進水晶宮極樂世界。

    蒙古人也有土葬和聚族安葬的習慣。這種祖塋,蒙古人稱為「厚其德」。一經確認為其氏族「厚其德」的地方,百步以內,其他民族不再殯葬。非正常死亡的人不入祖塋,要另擇吉地安葬。

    彝族少女的「換裙」儀式

    在大小涼山地區,彝族少女成年時要舉行一種神秘的「換裙」儀式,彝語叫「沙拉洛」,意為脫去童年的裙子,換上成年的裙子。

    彝族少女在「沙拉洛」之前,穿的是紅白兩色的童裙,梳的是獨辮,耳朵掛的是穿耳線。「換裙」儀式舉行之後,就要穿上中段為黑藍色的三接拖地長裙,原先的獨辮要改梳成雙辮,並要戴上繡花頭帕,掛上耳墜。

    舉行「換裙」儀式後,少女就可以自由自在地逛街、趕場、看賽馬、耍朋友、談戀愛了。「換裙」時間是根據少女的發育情況而定的,一般選在十五六七歲之間,多擇單歲。因為在當地彝民看來,雙歲「換裙」會多災多難,終生也不會吉利。至於「換裙」的具體日期,則要請老人好好地擇算一下,才能最後定下吉日佳期。由於「換裙」是女子由童年到成年的標誌,作為父母對此都非常重視。特別是母親,她是女兒的貼心人,也最瞭解女兒的*狀況,在臨近換裙前就熱心地為女兒準備好了頭上戴的花邊黑色哈帕、新裙,以及顏色各異的珠子和領上的銀牌等服飾品。

    「換裙」這天,主人家像過節一樣喜氣洋洋,富戶要殺豬宰羊,大宴賓客;窮戶最少也要殺雞泡酒,招待親鄰。一大早,男女賓客便紛紛登門,送禮祝賀。按照當地俗規,舉行「換裙」儀式時,絕不允許任何男子在場,只邀請女親女友參加。「換裙」儀式因地區不同,各有千秋。有的地方是請一位成年女性坐在果樹下抽打一隻小豬,待豬死後,將死豬在「換裙」少女的頭上連續轉幾匝,以此來驅除邪惡。然後為姑娘掛上耳墜,梳成雙辯,再換新裙。有的地方則先假設一物為夫方,如樹木或磨子,然後把少女打扮成一位花枝招展的「假新娘」,由一位成年婦女背著,圍繞假設之物走三圈,即算結婚。

    在儀式進行的過程中,有的地方僅由婦女們說些逗笑少女的風流話和祝願詞,有的地方則一直在歌聲和笑聲中進行。先由為首的姑娘用歌聲挑逗、審問「換裙」的少女,問她喜歡誰?是喜歡好吃懶做的人,還是勤勞勇敢的人?是喜歡誠實忠厚的人,還是喜歡投機耍滑的人?面對審問和戲弄,「換裙」少女一般不開腔回答,只是低著頭羞澀低坐著,規規矩矩地接受一切審問。所有審問的內容一概由坐在少女身邊的一位姑娘越俎代庖,一一作答。

    最後,為首的姑娘總是獨唱這樣一首歌:要戴銀牌要親手系,要戴珠鏈要親友串,要找知心人要親自選。唱完、鬧完之後,便請一位漂亮、能幹、相好的婦女給「換裙」者梳頭、帶哈帕,將原來梳在腦後的單辮梳結到前面來,正中分開,在耳後梳成雙辮,再戴上哈帕。額前的劉海用少許水打濕抹光,使之整齊發亮,以顯示少女情竇初開、秀麗端莊。再佩上艷麗的耳珠,珠光閃爍,更有含羞藏嬌、嫵媚動人的神態。最後換上藍、黑等對比強烈的三接拖地長裙,走動起來,步履輕盈,婀娜多姿,充滿了青春的美麗與生命的活力。這是最美好的時刻,在場的婦女或姑娘都沉浸在美好的回憶或幸福的嚮往之中,從而使「沙拉洛」達到*。

    「沙拉洛」儀式結束後,男子才能參加歡宴。大家席地而坐,愉快地吃著砣砣肉、蕎饃和炒麵等,開懷暢飲,一醉方休。

    「換裙」意味著女子已經成年,可以自由地找情人,談戀愛。如發生性關係,只要不違反等級和血親的限制,一般也不會受習慣法的處分。若女子懷孕,男方則賠禮或結婚即可。反之,換裙前的少女要受到嚴格保護,不准調戲、姦污,也不准非法同居,如發生此累事件,就必將受到習慣法的嚴厲懲罰。

    搖籃邊的禮儀——誕生禮

    誕生禮是中國傳統的誕生禮俗之一,多在小孩出生三天後舉行,不同地區、民族形式多有不同,一般有祝福、保健、占卜等幾層含義。

    人的誕生,俗稱「生日」。嬰兒降生,是人生的開始,也是人生的大事、喜事,家人歡欣,親朋相賀。

    在莆田,誕生禮非常隆重,在嬰兒降世後要持續整整一年。嬰兒降生後十四天,舉行個儀式,叫「十四朝」,屆時舅家要置辦十全果為嬰兒祝福。出生滿三十天,進行的儀禮叫「滿月」,俗稱「出月」。此時要做三件事:一是「洗兒」,舊法接生,嬰兒要等到出月才給他沐浴。沐浴時,先舉行儀式,備禮謝神告祖,然後用「午時草」(端午節留下的菖蒲牡荊等乾草)燒湯為嬰兒洗澡。澡盆中放塗紅銅錢,請老年婦女(認為命好的)在廳堂上給嬰兒洗澡。二是剃頭畫桃。嬰兒浴後,用潔淨的剃刀剃去胎發,只在囟門處,留下一小撮。再由其父或其祖父用雄黃在嬰兒頭頂畫個大桃,謂能使其聰明長壽(莆田對上當受騙者有「頭頂沒有畫桃」之說)。

    之後,給嬰兒換上新衣,戴上飾有「福」或「壽」字的小帽,掛上「長壽鎖」,抱到廳堂拜祖先、拜灶公、拜長輩、討「掛月豆」紅包。三是給親鄰小孩們分紅蛋。這天產婦娘家送來嬰兒衣褲、鞋帽、襁褓、項圈、手鐲、腳環及喜蛋(熟蛋殼染紅)等賀禮。頭胎嬰兒若是男孩,還要辦「出月酒」或演戲慶賀一番。

    嬰兒滿一週歲稱「週日卒」,俗稱「對日卒」、「摸摸」。要舉行「日卒盤試兒」儀式。這天嬰兒外婆家送來小兒衣帽、鞋飾等。母親給小兒穿上新衣服,然後在廳堂中地上放一隻大「米篩」,內放剪刀、量尺、戥子、算盤、毛筆、書本、錢幣等物,以此卜定嬰兒日後的前途、愛好。此稱「試日卒」、「摸摸」。「摸摸」時小兒要坐在一隻小石臼上,意為坐石頭上就有飯吃。

    誕生禮——各族禮儀

    回族

    回族把出生視為一種大禮,保留著許多傳統的風俗習慣。在孕育期,通常稱婦女有孕為「有喜」。詢問時,一般只說有喜了嗎?而不能問你懷孕了嗎?婦女在孕育期還有許多避諱和禁忌。如不送親,不參加婚札,不見已故的人,不送葬。若在途中遇見送親、送葬的,要盡快避開,不能迎面而行。在飲食上也有一些戒律,尤其注意的是不讓孕婦吃兔子肉。據說吃了兔子肉,生下的小孩嘴和兔子嘴一樣是豁的。也不允許孕婦平時隨意譏笑別人的小孩,更不能笑有*缺陷的小孩。臨產時,孕婦要洗淨,盡快住進產房,這叫「占房」。

    嬰兒誕生時,產房除了接生婆外,一般連自己的丈夫也不得隨意入內,門簾上要掛一個紅綢或紅布條條,提醒外人免進(在醫院生小孩除外)。嬰兒哇哇降生後,若是男孩,則在家庭或親屬、近鄰中,選擇一個聰明、誠實、勇敢的人首先踏進產房;如是女孩,要選擇一個溫柔、善良、勤快的人首先踏進產房,這叫「踩生」。回族認為,孩子出生後,誰先*產房,孩子的氣質、性質就像誰。這是回族人民一種美好的祝願和希冀。

    接生婆接完小孩以後,主人要給她五至十元的補貼,有的還給實一件衣服。在孩子出生三天的時候,回族叫「三洗」,也叫「洗三」,要用熱水洗掉孩子身上的污垢。這天,主人要用羊肉臊子面款待親戚、朋友、鄉親,祝賀小孩平安無事,長命百歲。而鄉親、朋友在洗三這天,給月婆子送長面、油香、鍋塊、雞蛋、肉等營養品,表現了回族內部互相關心,互相幫助,同心同德的風尚。有的月婆子在坐月子期間缺奶,就讓家裡人拿一個小碗收吃七家面,這叫「修渠引水」。

    孩子滿月後,還要舉行滿月禮,也叫賀滿月。這天,要請剃頭師理齊孩子頭髮,並根據頭髮的重量,相應地向貧窮人施散一部分錢財和物品。同時,將剃下的小孩頭髮,丸成一個小球,用線和沙布網住,連在小孩的枕頭上,意為壯膽、吉利,健康成長。

    上海等地回族穆斯林還給孩子留小辮、戴手鐲、鎖片,祝願孩子長大*。賀滿月,也要做飯菜、炸油香等,款待親朋好友和孩子的舅舅、外爺、外奶奶等親戚以及左鄰右舍。孩子到了一百天,有的還舉行「百日禮」,回族也叫「趕百路子」,祝福孩子一生中走寬闊的道路,奔遠大的前程。

    潮州人

    人一生的禮儀主要有誕生禮、冠禮、婚禮、壽禮、葬禮。五大人生禮儀,潮州人除冠禮外至今還頗盛行。

    誕生是人生的開端,誕生禮也是人生的開端禮。早在懷孕期間,就有許多習俗,如把懷孕稱作「有喜」、「有身份」。孕婦還有許多保胎的禁忌,如:忌漿洗蚊帳被褥時淋開水,忌裁布、漂染、縫補衣服,忌拆床挪動箱櫃,更禁修葺房屋,避諱喪事等。認為輕者將來孩子出生時身上會帶傷疤、色斑,重者會導致殘缺、死胎流產。有的孕婦被算卜先生認定是命帶「天狗」的,為了使孩子不被「天狗」叼走,丈夫要到首飾店買一把銀鎖,趁妻子熟睡時悄悄地鎖在她的脖子上。

    臨產前,有的地方還要到廟宇拜「催生婆婆」,保佑順產。懷孕至十個月,孩子尚未呱呱墜地,娘家就要「送催生」,派人送來一隻熟雞蛋,祈望象母雞下蛋一樣順當、平安。

    接生後,有的地方要把胎盤埋於江濱沙灘,說是埋得越深孩子的胃力越好,有的地方則把胎盤撒上草木灰密封於壇罐,置於床底下。

    誕生禮的過渡期有許多禮儀。嬰兒出生三至七天稱作「上臘」,這期間要嚴格護理,產房不能透風,不能高聲喧嚷,更不能搬動產房傢俱。所謂「上臘」是嬰兒出生幾天後,身體開始收斂,肌肉由紅嫩變得蠟黃;再者,從前多土法接生,接生婆使用沒經消毒的尖刀斷臍帶,容易染上破傷風菌,一般它的潛伏期為一周,所以,這算作一個危險期,若不嚴格護理會招惹不測。出生第十二天要舉行「開葷」儀式,產婦開始由吃素轉入吃葷,還要給鄰里、親朋送禮物。生男孩的要送糖糯米干飯,生女孩的要送甜「魚春圓」(一種薯粉制的小圓子)。親朋也要回贈白糖、麵條表示祝賀。滿月時要設宴請客慶賀一番,嬰兒至此方能由產房出客廳。滿四個月時還要舉行「帕興」儀式,外婆送來新衣服、新肚兜、新襁褓。從此,孩子方可穿新衣服、戴金掛銀。

    有的嬰兒由於種種原因,體弱多病,難養,還要掛百家鎖。即由父母到四鄰一百家人家乞錢,買一把銀鎖,掛在孩子脖子上,象徵著孩子為百家所有,不易被妖魔奪去。

    哈尼族

    哈尼族以接生、報喜、賀生、命名以及週歲禮等儀式來完成其誕生禮。整個儀式充溢的是莊重聖潔、喜氣洋洋的氣氛。哈尼族誕生禮中最核心的內容當屬命名儀式,該儀式明確指出了新生兒在未來社會中將扮演的社會身份與角色。取名儀式往往擇單日進行,最遲不能超過嬰兒出生的第11天。取名那天,嬰兒被第一次抱出屋外。取名之前,除殺好雞、蒸好糯米飯之外,最重要的是要請一個八、九歲的兒童在院中央模擬勞動。通過這一儀式,鄭重向世人宣告這個嬰兒已由一個自然的人*而為社會的、文化的人。

    維吾爾族

    新疆人的出生、成長、婚配、生育、死亡與別人一樣,不可能有新的內容和形式。但是獨特的生活環境和文化傳統,卻使新疆人在人生過程中有著與別人不盡相同的經歷。新生命即將出生,這是一件大事,各民族都以鄭重的態度對待新生命的到來。塔吉克人在產婦臨盆時在門口生起一團火、避災祈福。塔吉克人在新生命誕生後立即向天窗處鳴槍三發,或者大喊三聲,一是向人們宣佈這家新添了一個男孩,二是用響聲驅除妖邪。如果是女孩則不鳴槍,而是在嬰兒的頭下放一把掃帚,祝她將來成為一個恪守婦道的好女人。柯爾克孜、哈薩克等民族也有此俗。在過去沒有槍的時候,用的是響箭。

    滿月酒與滿月頭

    剛生過孩子的婦女,一般要休息一個月,身體才能逐漸恢復。這一個月的休息,俗稱「坐月子」。嬰兒出生後,一般也要在襁褓中過一個月,才能出門。這一個月對母親和嬰兒的健康都具有非常重要的意義,所以孩子滿月就形成了一個重要的人生儀俗。

    滿月那天,一般家庭都要辦「滿月酒」,也叫「彌月酒」。這天,親朋好友攜帶禮物前來祝賀,特別是外婆,更是要事先準備好各種食品和孩子的衣褲鞋帽,早早趕來,看望小外孫和女兒。

    在江蘇、浙江一些地方,生活寬裕的家庭,不但要做滿月酒款待親友,還要張燈結綵,請來藝人演唱彈詞助興。陝西一些家庭做滿月時還要請來皮影戲班,吹拉彈唱,熱鬧非凡。

    滿月禮中,最重要的儀俗要數「剃滿月頭」,電有些地方稱作「落胎發」。這是新生兒出生後的第一次剃髮。新生兒的胎發受之於父母,因此自古以來,剪胎發受到格外重視。

    在浙江寧波,落胎發要請一位福壽雙全的老太太來抱嬰兒。在上海郊區,則由祖父來抱。還有許多地方,滿月剃頭的禮儀要請嬰兒的舅舅來主持。

    在浙江紹興,剃髮一般在堂屋進行,舅舅懷抱嬰兒端坐中央,請來的剃頭師傅先將一把嚼爛的茶葉抹在孩子頭上,據說這樣以後就能長出像茶樹一樣濃密的頭髮,並且不容易生瘡。剃頭也不是將頭髮全部剃光,額頭要留一塊方方正正的「聰明發」,腦後要蓄一綹「撐根發」(北方稱「百歲毛」),而眉毛倒要全部剃光,據說這樣日後男孩子能長成濃眉,女孩子能長出秀眉。剃下的胎發,一般也不隨便扔掉。有的地方將胎發用紅紙包好,掛在床頭,按過去的說法,這樣可以替嬰兒壓邪。

    有的地方將胎發搓成球形,用紅線串好,掛在床頭鎮邪。現在還有人將胎發製成胎毫毛筆,留作紀念。人的一生中只有胎發的頂端呈尖針狀,所以胎毫毛筆就十分珍貴了。剃過滿月頭後,媽媽給孩子穿上新衣,戴上新帽,並把外婆送來的長命鎖、關刀、梳子、圓鏡等佩掛在孩子身上。這些小玩意兒各有不同的含義:圓鏡能照妖、關刀可驅魔、梳子能辟邪、長命鎖則能護佑孩子長命百歲。孩子滿月以後,身體適應了周圍的新環境,就可以出去看看外面的世界了。

    民間有滿月後舅舅或外婆來接嬰兒母子回娘家小住的風俗,俗稱「走滿月」、「過滿月」或「搬滿月」、「叫滿月」。據《中華全國風俗志》記載,浙江湖州一帶「嬰孩滿月剃頭之後,須與舅父懷抱前走,姑父撐雨傘遮於嬰孩頭上隨之,赴街*一圈」。安徽壽春等地嬰兒滿月剃頭後,也要請舅父抱著到大街上走一趟,如遇見行人,就同嬰兒說:「認得嗎?不要怕」。這種習俗都是讓嬰兒外出見見世面,將來不怕生人,舉止大方,出息能幹,具有濃厚的象徵意味。

    舊時撫養一個孩子長大很不容易。滿月,標誌著嬰兒已經度過了生命最為脆弱的階段,在有些地區,還出現了表示喜慶的特別風俗。

    在陝西等地,做滿月有個特殊的習俗,叫「掛紅」。這一天裡,誰都可以給嬰兒的爺爺、奶奶臉上抹紅或者塗黑,賓主、老少均可任意笑鬧。在陝西,滿月要吃紅蛋,酒席上要有紅肉,臥室裡要掛紅門簾,以示喜*火,祝願孩子一生都興興旺旺,紅紅火火。

    滿週歲的「抓周兒」

    滿週歲行「抓周兒」禮的風俗,在民間流傳已久。宋·吳自牧《夢梁錄·育子》載:「其家羅列錦席於中堂,燒香秉燭,金銀七寶玩具、文房書籍、道釋經卷、秤尺刀剪、升斗戥子、綵緞花朵、官楮錢陌、女工針線、應用物件、並兒戲物,卻置得周小兒於中座,觀其先拈者何物,以為佳讖」。宋·孟元老《東京夢華錄·育子》謂此為「小孩之盛禮」。

    清末民初,北京民間仍然盛行這種小兒「抓周兒」禮。雖然,小孩兒週歲並不搭棚辦酒席,也不下帖請客,但凡近親們都不約而同地循例往賀,聚會一番。一般不送大禮(如賀幛、金銀首飾)僅是給小孩買些糕點食物或玩具。另外,在習慣上,凡與小孩初見的長輩們,都用一掛白線,拴上錢幣,給小兒套在脖子上,謂之「掛線」。(此禮平時也適用)。

    「抓周兒」的儀式一般都在吃中午那頓「長壽麵」之前進行。講究一些的富戶都要在床(炕)前陳設大案,上擺:印章、儒、釋、道三教的經書、筆、墨、紙、硯、算盤、錢幣、帳冊、首飾、花朵、胭脂、吃食、玩具,如是女孩「抓周兒」還要加擺:鏟子、勺子(炊具)、剪子、尺子(縫紉用具)、繡線、花樣子(刺繡用具)等等。一般人家,限於經濟條件,多予簡化,僅用一銅茶盤,內放私塾啟蒙課本:《三字經》或《千字文》一本、毛筆一枝、算盤一個、燒餅油果一套。女孩加擺:鏟子、剪子、尺子各一把。由大人將小孩抱來,令其端坐,不予任何誘導,任其挑選,視其先抓何物,後抓何物。以此來測卜其志趣、前途和將要從事的職業。

    如果小孩先抓了印章,則謂長大以後,必乘天恩祖德,官運亨通;如果先抓了文具,則謂長大以後好學,必有一筆錦繡文章,終能三元及第;如是小孩先抓算盤,則謂,將來長大善於理財,必成陶朱事業。如是女孩先抓剪、尺之類的縫紉用具或鏟子、勺子之類的炊事用具,則謂長大善於料理家務。反之,小孩先抓了吃食、玩具,也不能當場就斥之為「好吃」、「貪玩」,也要被說成「孩子長大之後,必有口道福兒,善於及時行樂」。總之,長輩們對小孩的前途寄予厚望,在一週歲之際,對小孩祝願一番而已。

    通過小孩抓周兒,在客觀上檢驗了生母、看媽、奶媽對小孩是如何帶領的,是如何進行啟蒙教育的。因此,有些家長並不迷信,但仍主張讓小孩抓周兒,也是這一風俗得以*在民間流傳的原因之一。

    少數民族的抓周習俗如下:

    朝鮮族

    在育兒方面的習俗,有為「產神」致誠、度「三七」、「百日」宴賀、「抓周」等禮儀,其中以「抓周」最隆重。

    嬰兒過週歲生日,意味著在人生道路上安然地度過了第一個春夏秋冬,為此要設宴慶賀一則祝賀孩子的健康成長,二來寄托大人們對孩子的美好期望。

    慶賀週歲生日,主要包括給「三神」(亦稱「產神」)致誠,給嬰兒穿生日新裝、抓周、分食生日糕等習俗。

    在孩子週歲生日的前一天,首先要給「三神」致誠。一張小桌上各放一碗大米、海帶湯和「淨水」(早晨先打的井水或泉水),謂之「三神桌」。桌旁還放一碗大米面蒸糕,由孩子的母親或祖母,對著三神桌一邊念叨著祈願的話,一邊虔誠地叩頭致謝。

    週歲生日這一天,要給小兒換上艷麗的生日新裝。男孩的服裝一般是粉紅褲、彩袖襖、蘭坎肩,腳穿鄉花布襪。女孩的服裝則是彩袖襖、紅色長裙,腳穿鄉花布襪。不論男孩女孩,都要腰繫象徵長壽的「晬囊」,身佩鄉有牡丹、菊花和「壽」、「福」字樣的「晬囊」。在「晬囊」的口袋繩上,還要栓系銀妝刀、銀斧、銀銷贓等各種佩物。

    抓周是慶賀週歲生日的主要禮儀。先在一張炕桌上擺放刀、剪、弓、筆、書、線、錢、算盤之類的東西和幾種糕餅、水果,謂之擺晬桌。在晬桌上擺放的糕餅主要有白雪糕(大米面蒸糕)、紅高梁麵餅、打糕、大米面餃子之類。其中的白雪糕意味著心地潔白,紅高梁麵餅意味著驅鬼避邪,打糕象徵意志堅韌,餃子(沒有餡)象徵經綸滿腹和胸襟豁達,彩虹象徵前程燦爛。擺好晬桌後,在桌前放一尺棉面或疊放一條毛毯,而後由小孩的父親或祖母把小孩抱到上面,讓其隨便抓取桌上的東西,以最先抓取的東西來判斷其將來的志趣。首先抓取的如果是刀、弓,預兆將來能有武功;如果是書、筆,預兆將來會有文才;如果是糕餅之類,則預兆將來不會有大出息。

    「抓周」結束後,把糕分贈給親朋鄰里。凡是得到晬糕的人家,都要回贈一些禮物作為答謝。

    現在,朝鮮族人給小孩過一週歲生日,只有「抓周」一項內容。小孩抓取晬桌的東西時,在一旁圍觀的親戚們,一邊用各自不同的話語誇獎小孩,一邊行為表現桌上放置一些錢幣,藉以表示祝賀。

    回族

    回族抓周禮也叫「歲禮」,回族俗稱「抓歲」。這是回族當中較為普遍的一種禮儀,尤其有的回族生的第一胎,或有些沒有生育能力領別人孩子的,則更重視這種儀禮。

    回族小孩的抓歲儀式比較簡單。當小孩一週歲時,孩子的父母、爺爺、奶奶等都懷著喜悅的心情,在週歲的頭天晚上或當天早晨忙忙碌碌、說說笑笑地準備歲糕。

    回族對歲糕很講究,選用優粉、紅棗、香豆子粉、胡麻油等原料。歲糕必須做成圓的,厚約三四寸,直徑一尺左右,用蒸籠蒸。講究厚道大方。花樣要新穎美觀,一般由六至八個三角形組成。每個三角形上的圖案必須是用面製作的牡丹、梅花、荷花等花草,忌諱用貓、狗、兔、羊等動物一類的圖案。每朵花的中心放一個大紅棗。歲糕做得既白又軟,吃起來又香又甜。切糕人要請長輩或年老的人。有條件的回族還要宰雞、羊,做涼粉,燴五香萊。由於回族分佈在全國各地,做歲糕的習俗也不完全一樣。有的地方的回族在抓歲那天,只須吃歲糕,不吃米飯、麵條等其它主食。

    在抓歲這天,還要邀請親戚朋友和左鄰右舍的人到家吃歲糕。來賓一般要給孩子帶上玩具等小禮品,表示慶賀。

    舉行抓歲禮時,主人要放一個大紅桌子,桌子上喜歡擺上鋼筆、毛筆、筆記本、《古蘭經》和用紙製作的小飛機、小輪船、刀、劍及其他玩具等,爾後,由母親或父親把小孩抱到桌子前,讓小孩任意抓。來賓和全家老小圍著孩子一起觀看,希望孩子能抓到一個比較理想的東西。

    據回族習俗,如果孩子抓到了筆和本子,就意味著將來是一個能寫會畫、才華出眾的文人學者;如果抱上了《古蘭經》,就認為是個精通阿文、百問百答的阿訇,是一個真正的穆斯林;若拿起劍刀,說這孩子將來一定是個耍刀舞劍,好武尚勇的武士;如果既抓了筆又拿了劍,就認為這孩子會成為一個文武雙全的大將,要抓到不起眼的小玩具等,則認為是個吃喝玩樂、貪圖安逸、成不了才的「榆木疙瘩」;如果孩子什麼也不抓,便說他(她)是個昏昏噩噩、一事無成的白癡、庸人等等。當孩子抓到鋼筆、本子、《古蘭經》一類的東西時,孩子的父母歡天喜地,心曠神怡,高高舉起孩子慶賀逗笑,圍觀者拍手叫好!

    抓歲儀式結束後,主人便端出歲糕、滾燙的燴菜,和來賓一起會餐一頓,祝賀孩子年復一年,吉慶平安,健康成長。有條件的回族家庭,以後每年在孩子的生日,都蒸一個歲糕,在自己家庭範圍內慶賀、紀念,不請客人。這種習俗直到女孩長到九歲,男孩長到十二歲為止。

    東非的巴朱恩族(其他國家)

    流行一種類似中國「抓周」的起名方法,即將事先選好的許多姓名寫在樹葉上,讓出生後七天的嬰兒自己抓取,抓到哪個名字就用哪個;中非裂谷地帶的民族因為地處「非洲十字路口」,自古以來戰禍頻仍,給孩子起名常常帶有憂傷色彩,如盧格巴拉族常給孩子起名「懶惰」、「討人嫌」、「小氣鬼」、「沒牛漢」,這往往是孩子父母的缺點或家庭窘境,帶有自嘲意味;巴尼歐羅族則常給孩子起名「可憐蟲」、「無家可歸」等,這則是部族爭端、疾病瘟疫等不幸事件的生動紀錄。

    隆重的潮汕*禮

    小孩總要長成大人的,謂之「*」。據說古代法定的*年齡是男人二十歲,謂之「戴冠」,屆時要行「戴冠禮」,女人則視十五歲為*,謂之「及笄」,也要舉行儀式,但沒有男孩子那麼隆重。

    到了當代,則不管男女都將十八歲為法定*年齡,可以享受權利,必須履行義務,在民間,則約定俗成地將十五歲視為*。

    在全國各地,都有未滿十五歲的男女(也有的地方只限男孩子)舉行*禮儀式,只是繁簡不同,要論行*禮的鄭重其事,首推潮汕。隆重到市面上竟出現了為這項儀式服務的行業。不過,他們店前掛的可不是「*節用品」之類的字樣,而是用大約紙寫著「出花園」三個醒目大字,因為潮人稱行*禮為「出花園」,「出花園」的店舖就是專為「出花園」的孩子服務的。

    凡是行*禮所需要的用品,除食物之外,其它的店舖裡應有盡有,像什麼木屐呀、花籃呀、腰肚(腰兜)呀、桶盤呀、米筒呀、筆筒呀等等。中國人尚紅,潮人尤甚,所以凡出花園的用品大都或添或刷以濃烈大紅色,使得店內紅光耀室,喜氣揚揚。

    兒女是大人的寄托和希望,誰都想把心肝寶貝的*禮辦得如式如儀,而且現在大多數家庭只生一個,*禮更是「幾十年等一回」,禮俗又有那麼多繁文縟節,有幾個能記得清楚?於是有的店家便免費向顧客提供有關這方面儀規咨詢,以招攬生意。出花園禮儀,潮汕各縣市大同小異。一般要先求神問卜,獲知沒有「忌諱」或「衝撞」,才能舉行儀式。

    禮儀的第一步就是沐浴更衣,沐浴的水要燒開後再降溫,還要用泡上十二樣鮮花,如百合、桂花、牡丹、芝蘭、紅花(石榴花)、玫瑰、百日紅、千日紅、九里香再加上榕樹枝、竹枝、桃樹枝、狀元竹、青草等等,具體並無特別的規定,鮮花可隨季節選用,但一定要湊足十二樣。花最好取吉利好聽的,唯有一樣花不可泡於水中給出花園者沐浴,就是菊花,「菊」、「革」、「激」潮音皆相同,而不管是「革」還是「激」,都含有憋屈的意思,所以要忌諱。

    沐浴時辰要選在正午。這邊,兒女莊重地用香湯擦洗自己的身子,望著自自已不知不覺變得結實和粗壯的身體各部位,想像著天真無邪的童年歲月將要隨「花水」而去,憧憬著如何當個像模像樣的男子漢,那種心情,是既神秘,又新奇,也興奮。

    這時,得擺好紅漆八仙桌,八仙桌上擺滿了供品,再把公婆神、「花公」神、「花媽」神請來供在龕上,並跪下口中唸唸有詞,進行禱告。

    「香湯沐浴」完畢,母親就讓孩子「更衣」。其中穿紅皮木屐,貼肚臍眼處要圍上新肚兜的古俗是免不了的。穿帶完畢,就在母親的引導下跪拜公婆神,而後再拜花公花媽。在跪拜過程中,看到桌上供品,除了潮人敬神必備一些魚肉、牲體外,八仙桌中間擺著一隻大公雞,這隻大公雞身上其他部位的毛都拔光了,唯有雞頭上留下一撮茸毛,很是惹眼。

    拜過公婆神、花公花媽神,*儀式就告一段落,終於可以坐下來用餐,該請的親族已坐了一桌,大家圍坐一起,吃菜喝酒,為慶「*」。十五歲第一次成了宴席主人,不管胃口如何,桌上有兩樣供品是宴席主人所必須吃的,就是吃清蒸青魚,潮汕人叫「烏魚」,烏魚肉可以不吃,但烏魚臍必須吃,因為它很像男性*器的部分,潮人叫「魚術」,必定得吃。再就是那只留下一撮茸毛的公雞,最好整個雞頭吞下去,再不濟也要意思意思咬幾口。吃「魚術」、咬「公雞頭」,其用意是希望男孩子長大之後能做個真正的「男人」,更希望長大之後,「寧為雞頭,勿當牛後」。男孩子用公雞,如是女孩子則用母雞,母雞能下蛋。咬了雞頭,吞下「魚術」,母親就將行儀式時焚化的紙、香灰連同香爐一起丟棄野外,算是真正告別童年,*禮儀式原則上全部完成。

    說是「原則上」,是因為對當事人來說還有「尾聲」,這一天,他必須躲在自己房裡,不得外出,更不得和小孩子玩耍。有的人家更講究,其母親會為他買來一隻豬肚子,煮熟了他躲在門後獨自享用。此俗也有說法,叫「換腸肚」。

    潮人為何將*禮稱為「出花園」?其意是花公花媽是保佑小孩子平安的神,未成年的男女可以在花公花*園子裡過著天真無邪的童年生活,到了十五歲,應該走出花園,承擔*的責任。這是人生的一個分水嶺,所以出花園儀式要辦得隆重認真。

    至於公婆神原型是誰?說法不一,有說是唐朝汾陽郡主郭子儀夫婦,有說是周文王夫婦。總之皆取其多子之意——郭子儀有八子八女,周文王有子九十九個……。

    中國的祝壽禮儀

    生日,是每個人的節日,而其他節日都是大家的。孩子們特別愛過生日。過生日,就能吃到香甜可口的生日蛋糕,收到各種各樣的生日禮物。也許很多孩子不知道,吃蛋糕、吹蠟燭原是從西方傳來的風俗。

    那麼,中國傳統的過生日是怎麼過的呢?按中國的傳統習慣,孩童和年輕人的生日稱為「過生日」或「做生日」,而對老年人則稱「做壽」、「慶壽」、「賀壽」。一般來說,逢十的生日,如十歲、二十歲,是比較重要的生日,要辦得格外隆重一些,而每年一次的生日則簡單一點,一般不請客,就在家裡自己慶賀一下。

    西方人過生日的傳統是吃蛋糕,而中國人的傳統是吃麵。唐人筆記裡有這麼個故事:唐玄宗當上皇帝後,漸漸冷落了自己的患難之妻王皇后。有一天,王皇后用一件過去的事情來提醒唐玄宗:「你忘了當年我脫下新背心去換了一斗麵粉,為你做麵條過生日的事嗎?」從這個故事可以看出,生日吃麵條的風俗最遲在唐代就已經流行於世了。麵條,細白而綿長,可象徵長壽。所以這個風俗一直流傳至今。

    中國是個尊重老年人的國家,為老年人慶壽誕是很重要的事。一般五十歲以上過生日便稱作「壽」,特別是以十為整數的壽誕(俗稱「整壽」),更是倍受重視,格外隆重。

    民間有不少關於做壽的禁忌。比如,不少地方有「男不做十,女不做九」的習俗,因為在吳語方言中,「十」與「賊」,「九」與「鳩」諧音,鳩為凶悍之鳥。也就是說,男不可做「賊」,女不可為「鳩」。另外,民間還普遍流行七十三歲、八十四歲為不吉之年的說法。俗話說,「七十三,八十四,閻王不請自己去」,「七十三,八十四,閻王請你商量事」,意思都是說這兩個歲數是人生的一大關口。據說這種習俗與孔子、孟子這兩位聖人的終年有關。相傳孔子是七十三歲死的,孟子是八十四歲死的,既然連聖人都過不了這兩關,那麼一般老百姓就更不用提了。

    給老人和長輩做壽,一般都由子孫出面張羅。正逢壽誕的老人稱為「壽星」、「老壽星」或「壽翁」。按舊時習慣,做壽這天,親戚、晚輩、世交故友都要攜禮前往祝壽。傳統的壽禮有壽幛、壽聯、壽燭、壽桃、壽麵、壽糕等。壽幛、壽聯是上面寫著祝賀、吉慶話語的絲帛長軸。常用的吉慶語有「福如東海長流水,壽比南山不老松」之類。

    祝壽儀式習慣在中堂舉行,堂上掛一個大大的「壽」字,兩旁掛上壽聯,四周陳列親友饋贈的壽幛、壽聯,香案上擺滿壽桃、壽糕、壽燭等壽禮,堂內張燈結綵,紅燭高照。壽星坐正中,接受親友、晚輩的祝賀、叩拜。拜壽儀式結束後,擺筵設席招待來賓,最後一道必是壽麵。在江南一帶,吃壽麵時,各人要從自己碗裡先挑出數根麵條,加到壽星碗裡,這叫「添壽」。碗裡麵條不能盛得太滿,因為「滿壽」為不吉,「滿」即意味著「盡」和「終」。

    傳統做壽少不了面做的壽桃,桃子當然不是一年四季都有的,於是用麵粉來做壽桃便相沿成俗。

    舊時民間還有「借壽」之俗。人們認為壽命雖本在天,但壽命也像錢財一樣可以出借。要是家人生了病,醫治無效,便認為壽期已到,這時若有人借壽給他,便可能延長壽命。於是,子女、至親就齋戒沐浴,親往宗廟拜禱上蒼,表示自願借壽給病人。俗傳此舉一定要完全出於自覺自願,要是病家請托或他人說合,就不會靈驗。如果病人偶然轉危為安,大家便認為上天的神祇已同意借壽,於是便焚香許願,禱謝上蒼;如病人還是不行了,自願出借壽數的人也要禱告上天,以取消前願,免得閻羅判官稀里糊塗,把壽數錯給了別人。

    現代人無論是過生日,還是做壽,都基本上拋棄了過去的迷信觀念,而是著意於慶賀一下,以表示長輩對晚輩的厚愛和晚輩對長輩的感激、孝敬之情。

    喪禮禮儀

    人生如同一場大戲,誕生禮是其序幕,婚禮是*,而喪禮呢,就好像是這場戲的最後一幕。

    中國自古就有「生有所養,死有所葬」的信條,自古以來就將喪事看做是家族的一件大事。漢族的喪葬禮儀在周代已初具規模,經過兩千多年的發展演變,形成了一整套龐大而複雜的禮儀。這些禮儀,既體現出人們對死亡的理解和所持的態度,又反映了嚴格的社會等級制度,其中既融入了許多封建的迷信色彩,也折射出民族的文化心理特徵。

    我國歷史上曾出現過土葬、火葬、水葬、*、懸棺葬等多種喪葬形式,其中土葬是中原地區漢族最為通行的葬式,「入土為安」是古時人們的普遍觀念。

    漢族傳統的喪葬禮儀,大致有停屍、報喪、守靈、招魂、弔喪、殯儀(也稱「入殮」、「大殮」)、出殯(也叫「送殯」、「出喪」、「送葬」)、安葬等程序,整個過程莊嚴肅穆,隆重氣派。

    服喪期間人們穿戴的服飾也有不少規矩和講究。現在中國農村辦喪事,還常常可以看到披麻帶孝的做法。一般老人去世了,其長子、長媳要帶「重孝」。重孝的穿法是身著用麻布縫製的麻衣。這種麻衣剪裁時剪斷的地方不滾邊,讓布毛頭外露。穿上麻衣後,腰繫稻草繩或白布條,頭戴麻布帽,腳穿孝鞋,這是長子的穿法;長媳還要專梳一種頭,頭髮梳成內外兩圈,用一支玉簪把兩圈頭髮穿起來,繫上白頭繩,一大一小拖在身後。

    披麻帶孝,起源於中國古代的喪服制度。周代的《儀禮》中記載了一整套服喪禮制,後代的喪服制度,基本上都是根據《儀禮》擬訂,只不過隨著社會風尚的更替,稍有變化而已。古代喪服有「五服」之分。五服指斬衰、齊衰、大功、小功、緦麻五種服色,以表示不同的親疏遠近關係和哀痛程度。一般來說,越是親近的親人,喪服形式就越粗陋寒磣。五服作為一種傳統喪服制度,在中國流行了幾千年,現在隨著社會的發展,這種習俗越來越少見了。

    現在城市裡一般以佩戴黑紗表示對死者的哀悼,女司也可頭插白花、披白紗。服裝上也沒有太嚴格的要求,一般以深色、素色來表達莊重、肅穆和哀悼之情。

    出殯是喪葬儀式的*。所謂「出殯」,就是把死者送往墳地安葬,喪家通常要請一位有相當組織能力而又通曉喪葬俗儀的人充任司儀,出殯禮儀都由他來指揮。開始出殯時,孝子在司儀指引下,行「起柩禮」,孝男孝女一律重孝,大哭跪拜、燒紙,離開靈堂,讓棺木出門。出殯隊伍的安排也很有講究:靈柩前是孝帽、輓聯、紙紮(金山銀山、箱櫃床鋪、大型車馬等),靈柩後是孝子、司儀、樂工和眾多送葬的親友,路上孝男孝女放聲大哭,樂工的嗩吶鑼鼓響聲喧天。靈柩上有的還帶有棺罩,罩前系幾條長長的白布,讓孝男用手牽住,這叫「扯牽」,表示挽棺,孝女也在靈前行進。

    陝北地方出殯時同村人還在自家門前點火,俗稱「打柴火」。出殯時,長男要頭頂紙灰盆走在靈柩前,由其舅父攙扶。走到村外的十字路口,要把灰盆摔破,摔瓦盆者一定是長男,如長男已歿,則由次男繼之,這象徵著家產繼承人的地位。到墳地後,孝男孝女跪在墓穴兩側慟哭,等鄉親們將棺材放入墓穴後,由主要的孝男孝女*墓穴,用紙擦拭棺木,這叫「封墓」。封墓後才能封墓口,並給墓上加土。隨後,司儀引孝男孝女行「安葬禮」,再把帶到墓地的紙紮全部焚化,並做最後一次祭奠。出殯儀式到此才算結束。

    「五四」新文化運動對傳統的風俗習慣進行了猛烈的衝擊。中國城市率先改革舊的喪葬習俗。一種新型喪葬禮儀逐漸形成,整個喪葬儀式就變得更為簡潔,舊時的報喪被新式訃告所代替;舊時複雜的喪服禮制被身著素服、臂戴黑紗、胸佩白花的新式做法所取代;追悼會和向遺體告別儀式替代了以往冗長繁縟的人殮儀式;花籃和花圈替代了紙錢、錫箔,低回沉痛的哀樂代替了摧肝裂肺的哭喪。

    人生的最後一幕,在現代科學和現代文明的光輝映照下,呈現出越來越簡潔明快的趨向,這是人類更為理智、更為成熟,也更富有人情味的表現。  
本站首頁 | 玄幻小說 | 武俠小說 | 都市小說 | 言情小說 | 收藏本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