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錢鍾書(1910-1998),現代文學研究家、作家,字默存,號槐聚,曾用筆名中書君,江蘇無錫人。他的小說《圍城》是一幅栩栩如生的世井百態圖,人生的酸甜苦辣千般滋味均在其中得到了淋漓盡致的體現。錢鍾書先生將自己的語言天才併入極其淵博的知識,再添加上一些諷刺主義的幽默調料,以一書而定江山。他的散文和小說也很出色,特別是長篇小說《圍城》,才情橫溢,妙喻連篇,可謂家喻戶曉。
成書時間:1946年
類別:長篇小說
內容導讀
《圍城》是現代著名學者、文學家錢鍾書創作的唯一一部長篇小說,它是中國現代文學少數可以傳世的佳作。
全書主要描寫一位徒有虛名的留學生方鴻漸在愛情、事業、家庭等方面的經歷。
圍城是一座比喻之城。據統計,《圍城》中的比喻達700餘處,經典的如:「一個人的缺點正像猴子的尾巴,猴子蹲在地面的時候,尾巴是看不見的,直到他向樹上爬,就把後部供大眾瞻仰,可是這紅臀長尾巴本來就有,並非地位爬高了的新標識。」
又如:「……鴻漸沒法推避。回臉吻她。這吻的份量很輕,範圍很小,只彷彿清朝官場端茶送客時的把*抹一抹茶碗邊,或者從前西洋法庭見證人宣誓時,把*碰一碰《聖經》,至多像那些信女們吻*活佛或羅馬教皇的大腳趾,一種敬而遠之的親近……」
通過這些幽默風趣的比喻,我們可以讀出創作者是一位幽默風趣且對生活觀察入微的人,否則根本無法將比喻運用得如此恰如其分,讓人回味無窮。
圍城是一座凡人之城。你看《圍城》中,談話、吃飯、交友、戀愛、工作、家庭,全是生活中的種種細節,極其普通的瑣事,然而正是在這些瑣事中,在這些微不足道的細節中,一個個活生生的生活場景,一個個活靈活現的人物,呈現在讀者眼前,是那樣生動、鮮活和逼真。如此的精彩傳神,主要來源於創作者學富五車、學貫中西的深厚文學功底及高超的文字駕馭能力。
圍城是一座人性之城。《圍城》中對當時社會環境的著筆很少,所謂的歷史容量、時代風雲只是點到為止,一筆帶過。而主要反映共同的人性、生活世態,換言之他反映出了帶普遍性而又超越了時代的人性百態。方鴻漸的不學無術,董斜川的附庸風雅,曹元朗的庸俗無聊,褚慎明的欺世盜名,孫柔嘉的城府心計,鮑小姐的輕浮膚淺,李梅亭的厚顏無恥,高松年的老謀深算,這一類文人,以前有,今天有,以後還會有。
至於「文化沙龍」的庸俗無聊,三閭路上的見聞逸事,學校裡的人情世故,大家庭內的口舌是非,無不這樣真實,又這般深刻,更不用說將婚姻喻為圍城的永恆命題。這些源自於創作者具有能看穿人性,洞察人情世態的深邃思維能力,所以能站在一個常人難以企及的高度,清醒而明晰地剖析人性的種種,解剖紛紜的世態,舉重若輕,包羅萬象,呈現出一幅刻畫人性的「清明上河圖」。
錢老先生年輕的時候,智慧之餘透露著刻薄,對書中幾乎每個人物都如小丑般對待,讓我輩凡夫俗子讀的時候有種偷窺別人內心的竊喜。許多比喻,都是神來之筆,毫不相干的兩樣事物被先生的筆一牽連,反倒顯得恰到好處,細細咂摸一下又讓人有種發現新大陸的新奇和驚喜。
書裡面挖苦人的地方太多,讓一個把生活當責任,每日背誦明言警句,並自以為找到了人生的嚮導的人來看,會渾身透著不爽,以至於摔之而去。其實生活本來就沒有那麼高尚,拿一種淡然的眼光去看待生活和這本書,反倒感受到生活的另一種韻味。
不羨錢鍾書的博學,可是太羨慕他那種神來的比喻和妙筆。不敢看巨著《管錐篇》只敢從《圍城》、散文集《寫在人生邊上》旁窺一下先生的神氣,享受閱讀樂趣的同時領略先生的偉大,並且暗暗地自降半個頭顱,來點小小地自卑。
相關鏈接
楊絳和《圍城》
楊絳說:錢鍾書在《圍城》的序裡說,這本書是他「錙銖積累」寫成的。我是「錙銖積累」讀完的。每天晚上,他把寫成的稿子給我看,急切地瞧我怎樣反應。我笑,他也笑;我大笑,他也大笑。有時我放下稿子,和他相對大笑,因為笑的不僅是書上的事,還有書外的事。我不用說明笑什麼,反正彼此心照不宣。然後他就告訴我下一段打算寫什麼,我就急切地等著看他怎麼寫。他平均每天寫五百字左右。他給我看的是定稿,不再改動。後來他對這部小說以及其它「少作」都不滿意,恨不得大改特改,不過這是後話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