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學生必讀世界經典名著 第一篇 中國名著 第三十章 《二十年目睹之怪現狀》
    作者:吳趼人(1866-1910),清末小說家。字小允,又字繭人,原名沃堯,後改研人,南海人。因住佛山,自稱「我佛山人」。二十歲,遷居上海,一度客居山東,後游日本。回上海後,主編《月月小說》,又主辦廣志小學,寫作小說頗多,作品多揭露晚清政治社會黑暗**現象,其政治傾向接近於改良派,為近代譴責小說的代表家。著有《二十年目睹的怪現狀》等。

    成書時間:1903-1909年

    類別:長篇小說

    內容導讀

    《二十年目睹之怪現狀》,全書一百零八回,是清末譴責小說代表作之一。

    書中通過主人公「九死一生」的經歷,反映自1884年中法戰爭前後到1904年前後二十多年間的社會面貌,並對由於朝廷的**而導致的各種社會怪現象進行尖銳的譴責和諷刺。

    在《二十年目睹之怪現狀》中,作者細緻地描繪了晚清社會的怪現狀。

    在晚清封建皇朝時期,武官不能安邦,文官不能治國,外敵入侵,朝廷官員落荒而逃。從書中我們可以讀到:上自老佛爺(慈禧太后)、王爺、中堂、尚公、侍郎、總督、巡撫、下至佐雜小官、宮裡大小太監、官僚的幕客、家丁差役、馬弁、姨太太、小姐、丫環、僕婦而是利用一切機會攫取錢財,社會上各種各樣的寄生蟲;賭棍、訟師、江湖腐醫、鴇母沆瀣一氣,作品所描繪的這些社會「怪現象」,對人們瞭解晚清社會有極大的認識作用。

    此外,作者採用的屏風式的結構藝術,以九死一生的經歷為線索,把一個個人物的經歷,一個個事件的過程敘述出來,這經歷,這過程,猶如一扇扇屏風,有長有短,有一回的,有幾回的,儘管著墨不均,但刻畫出一個個醜陋的鬼臉、苟觀察致敬送嘉賓、徹底尋根表明騙子、詩翁畫客狼狽為奸、烽煙渺渺兵艦先沉、老捕役潛身拿臬休、露關節同考裝瘋、告賣缺縣丞難總督、內外吏胥神奸狙猾、巧蒙蔽到處有機謀、老叔袒娓娓講箴……這些屏風個個獨立成篇,又絲絲*、牽制、互為因果,並用九死一生的經歷做樞紐,做線索連接起來,給讀者一種渾然一體的感覺。

    在人物的塑造上,吳趼人所塑造的幾位比較成功的典型人物給人留下了較深的印象。行止齷齪、無恥之尤的苟才,他為了陞官,擺架子,講排場,善鑽營,最後靠賄賂謀到了差事,為了掌握更大的權力,攫取更多的錢財,他可以磕頭作揖,痛苦萬狀地硬逼自己的富兒媳去給總督做五姨太太。苟才形象的塑造成功,表明瀕臨滅亡的封建統治階級道德敗壞,精神墮落。以吳繼之為首的人物或豁達、大度、精明,或穎悟、執著,或俠義、正直、清廉,在作品中可以借助他的語言和行動表現出來。

    小說還著力鞭打了洋場才子和斗方名士。他們胸無點墨,卻到處賣弄才情,附庸風雅。他們把李商隱的號玉溪生送給杜牧,把杜牧之的別號「樊川」加在老杜(杜甫)頭上,更把少陵、杜甫說成是父子兩人。

    作品中還揭發和批判了封建道德的虛偽和社會風尚的敗壞。九死一生的伯父,表面道貌岸然,實際卻拐騙亡弟錢財、欺凌寡娣孤侄。開口就講忠考節義的符彌軒,卻百般虐待老祖父,幾乎把他打死。莫可基不僅冒充弟弟頂替他的官職;而且霸佔弟媳,又把她「公諸同好,作為謀差門路」。黎景翼逼死弟弟,又把弟媳出賣為娼。通過這些衣冠*,反映了當時封建宗法制度和倫常關係已到了總崩潰的時候。

    《二十年目睹之怪現狀》發表時,正值反封建的*革命以反清的形式在社會上出現,因此引起強烈的反響,但由於政治觀點的改變,作者沒有將它寫完。即使如此,阿英的《晚清小說史》還是將它看作「晚清的講史」小說中「最好的一部」。

    相關鏈接

    晚清譴責小說

    譴責小說,是晚清的一個小說流派。譴責小說的題材和內容,涉及社會生活的各個領域,如官場、商界、華工、女界、戰爭等各方面,以寫官場最為普遍。清末四大譴責小說,即李寶嘉《官場現形記》、吳沃堯《二十年目睹之怪現狀》、劉鶚《老殘遊記》和曾樸《孽海花》,主要內容也都是寫官場的。

    譴責小說為了適應報刊連載的需要,缺乏較充裕、完整的構思和寫作時間,因此小說的結構不夠嚴密,多屬聯綴短篇成長篇的性質,缺乏貫串始終的中心人物。在表現手法上,「辭氣浮露,筆無藏鋒」,缺乏含蓄,描寫誇大失實,一些內容成為「話柄」。個別小說如《九命奇冤》還受西方翻譯小說的影響,用倒敘法來交代事情的前因後果。這些小說突破了傳統的文藝藩籬,在當時發生了很大的作用和影響。  
本站首頁 | 玄幻小說 | 武俠小說 | 都市小說 | 言情小說 | 收藏本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