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羅貫中,原名羅才本,字貫中,號湖海散人。生於杭州,祖籍太原。羅貫中生於元末社會動亂之時,有自己的政治理想,不苟同於流俗,曾參與反元的起義鬥爭。明朝建立之後,專心致力於文學創作。從他的傳世之作《三國演義》中,我們可以看出他的博大精深,經天緯地的才氣。
成書時間:元末明初
類別:歷史小說
內容導讀
「一部包含著豐富的智慧和謀略的傑作。」
「對各界各階層的人的種種為人、處世、運籌工作等,有難以估量的重*價值。」
「長篇歷史小說的開山之作」
「四大奇書」
「中國四大古典名著之一」
「最能代表中華文明的經典著作」
「構建中華文明階梯的重要典籍」
這些溢美之詞,說的就是《三國演義》。
元末明初橫空出世的《三國演義》是我國產生較早的一部著名的長篇歷史演義小說,沒有哪一部小說能像它一樣對一個國家的社會生活和風俗習尚產生如此巨大而深刻的影響。同時,隨著中外文化的交流,《三國演義》也遠播海外,被譯成朝、越、日、英、法、德、俄等幾十種文字傳遍世界各大洲。
反映我國漢末至魏晉歷史風雲的《三國演義》,是章回小說中的開山之祖,也是我國最傑出的歷史演義小說,它使中國小說從此*一個新的歷史時期。《三國演義》全稱《三國誌通俗演義》,是羅貫中在民間藝人創作的話本、戲曲的基礎上,又運用陳壽《三國誌》和裴松之注的正史材料,結合他豐富的生活經驗寫成的。
《三國演義》描寫了公元184年到280年間近一個世紀的歷史故事,始於黃巾起義,止於西晉統一。全書以劉備、關羽、張飛和諸葛亮為中心人物,又貫穿了群眾擁劉反曹的思想傾向,把蜀漢當作魏蜀吳之間矛盾的主導方面,集中描繪了三國時代各封建統治集團之間軍事的、政治的、外交的種種鬥爭。通過這些鬥爭,作者揭示了當時社會的腐朽和黑暗,譴責了統治者的殘暴和醜惡,比較客觀地反映了他們對統治集團的愛憎與向背,以及他們反對戰爭割據,要求和平統一的願望。
《三國演義》的語言雅俗共賞,簡潔明快,富有傳記色彩。它最突出的特色就是歷史性很強,學者認為它是「七分事實,三分虛構」,民間也有「真三國,假封神」的說法。
《三國演義》通過驚心動魄的政治、軍事鬥爭,塑造了一系列鮮明生動的人物形象,構成了一幅絢爛多彩的畫卷,豐富了我國的藝術寶庫。它不但在文學史上影響了後世歷史小說的創作,而用產生了不可低估的社會影響。它用文學的筆觸揭示出軍事活動和戰爭的規律;它成功地塑造了像諸葛亮、張飛、關羽等一系列色彩鮮明的人物形象,並深深刻入人民的意識,甚至在某些方面成為人民的生活榜樣。
《三國演義》中的故事成了中國大眾精神生活的一部分,人民從其中接受道德教育與價值標準。應當像劉備、關羽那樣重視對朋友的義氣,要愛護人民,絕不可像曹*那樣忘恩負義,為了自己的利益而做奸詐毒辣的事。劉備與關羽的道德模範比孔子、孟子更加普及、有效而重要。小說人物成為大眾宗教式崇拜的對象,這是全世界任何文學作品都做不到的。
《三國演義》對中國的歷史發展也產生了重大影響。滿清女真民族向明朝進攻時,還是關外沒有什麼文化的粗野民族,自然不會閱讀《孫子兵法》之類的艱深書籍。他們的將領帶領軍隊,行軍打仗,方法和技術全靠從《三國演義》中學習。據說,滿清第二代君主皇太極使用「反間計」,騙得明朝的崇禎皇帝殺了大將袁崇煥,這計謀就是照抄《三國演義》中周瑜騙得曹*殺了水軍都督蔡瑁、張允的計策。袁崇煥如果不死,吳三桂不會把守山海關,滿清軍隊不可能這麼容易地打進北京。
無獨有偶,我們偉大的領袖*當年帶兵打仗、轉戰南北,所用的軍事知識就是來自於《三國演義》,並且達到了運用自如、出神入化的境界。
當然,一部《三國演義》,並不僅僅是一部軍事著作,不管是從社會學、歷史學軍事學還是文學的角度去看,《三國演義》對於今天的我們來說,都有不少可資借鑒和值得學習的地方。
相關鏈接
電視劇《三國演義》主題曲
滾滾長江東逝水,浪花淘盡英雄。是非成敗轉頭空。青山依舊在,幾度夕陽紅。
白髮漁樵江渚上,慣看秋月春風。一壺濁酒喜相逢。古今多少事,都付笑談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