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學生必讀世界經典名著 第一篇 中國名著 第二章 《老子》
    作者:老子,姓李名耳,字聃,楚國苦縣(今河南鹿邑縣)厲鄉曲仁裡人。「老子」是人們對他的稱呼,「老」是年高德重的意思,「子」是古代對男子的美稱。他的生卒年月不詳。

    成書時間:春秋時期

    類別:哲學著作

    內容導讀:

    《老子》,是道家的主要經典著作之一。分上篇《道經》和下篇《德經》兩個部分,故又稱《道德經》。全書共八十章,約五千字左右,是中國古代一部偉大的哲學著作,又被稱為中國養生學的理論源泉,後世道家奉為經典。現在我們所見到的《老子》一書,並不是老子的原著,因有戰國時人增益的文字,但其中的主要思想卻是屬於老子的。

    《老子》一書,文詞簡短,艱深難懂,因此後人作了許多註解。最通行的有西漢時道學家河上公(姓名不詳)注,三國時魏國哲學家王弼注,還有清朝時魏源的《老子本義》,等等。

    《老子》一書是中國哲學史上載滿民族智慧的開山寶典。《老子》的核心「道」,是本又是末,是體又是用,是無又是有,是變又是常,道是整個自然的統一,天地萬物生化的本原。「道」把人類的認識範圍由人生擴展到了整個宇宙,使人們的認知建構、思辨範圍提到了一個新的高度。

    老子是我國第一個力圖從自然本身來解釋世界,而不求助於超自然的主宰——天帝的意志的哲學家。在老子之前,人們以為宇宙間的萬物都有神在統治著,最高的神就是天,又稱天帝。這種觀念,到了社會大變革的春秋時期才開始了變化。老子就是較早的從哲學方面有意識地、明確地否認天帝的思想家。他在《周易》的基礎上,進一步闡明「道」是天地萬物的本源。老子「道論」的中心思想是:「道即自然,自然即道」。他說,「道」是萬物之母:「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無,名天地之始。有,名萬物之母。」這就是說,作為宇宙的本源就是道,它是永遠存在的。道的運行是自由的、必然的,即按其自身的規律而運行。天地萬物都是由它產生的,它是宇宙的母體。老子認為,道產生了天地,德是道的性能,天地生養著萬物,萬物各成其形,各備其用。所以萬物沒有不尊道而貴德的。道的尊崇,德的貴重,不是有誰給它爵位,而是自然而然的。所以道產生天地,德畜養萬物,長育萬物,成熟萬物,覆蓋萬物。

    僅五千餘言的《老子》,字字金豆串言,書中有「小國寡民」的理想社會;有「無為而治」的政治主張;有反叛的精神和批判的力量;有民族文化的精瑰和哲理思辨的色彩,要瞭解中國的哲學文化,《老子》是不可不讀的經典著作。

    相關鏈接:

    《老子》一書的由來

    公元前520年,周王室發生爭奪王位的內戰,這年4月,周景王卒,大夫劉耿立王子猛為悼王。王子朝殺悼王自立。晉人攻王子朝,立王子丐為敬王。這次內戰達5年之久,公元前516年,王子朝失敗,席捲周室典籍,逃奔楚國;老子所掌握的圖書亦被帶走。於是,老子遂被罷免而歸居。形勢的變化,使老子的地位發生變化,使他的思想起了大轉變,由守禮轉向反禮。

    老子由於身受奴隸主貴族當權者的迫害,為了避免禍害,不得不「自隱無名」,流落四方,後來,他西行去秦國。經過函谷關(今河南靈寶縣西南)時,關令尹喜知道老子將遠走隱去,便請老子留言。於是老子寫下了5000字的《老子》。相傳老子出關時,騎著青牛飄然而去。  
本站首頁 | 玄幻小說 | 武俠小說 | 都市小說 | 言情小說 | 收藏本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