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學生必讀世界經典名著 第一篇 中國名著 第一章 《詩經》
    作者:來自民間

    成書時間:春秋後期

    類別:詩歌集

    內容導讀

    《詩經》是我國第一部詩歌總集,共收入自西周初年至春秋中葉大約五百多年的詩歌,共三百零五篇。最初稱詩或詩三百,漢代儒者奉為經典,稱為《詩經》。

    《詩經》所錄詩歌多來自民間,據說,周朝設有專門的采詩官,採集民歌,以體察民俗風情、政治得失。

    《詩經》共有風、雅、頌三個部分。《詩經》分為《風》、《雅》、《頌》三部分。《風》包括《周南》、《召南》、《邶風》、《鄘風》、《衛風》、《王風》、《鄭風》、《齊風》、《魏風》、《唐風》、《秦風》、《陳風》、《檜風》、《曹風》、《豳風》,共十五《國風》,詩一百六十篇;《雅》包括《大雅》三十一篇,《小雅》七十四篇;《頌》包括《周頌》三十一篇,《商頌》五篇,《魯頌》四篇。

    「國風」是《詩經》中的精華,是出自各地的民歌,這一部分文學成就最高,有對愛情、勞動等美好事物的吟唱,也有懷故土、思徵人及反壓迫、反欺凌的怨歎與憤怒,是我國古代文藝寶庫中璀璨的明珠。「國風」中的周代民歌以絢麗多彩的畫面,反映了勞動*的生活,表達了他們對受剝削、受壓迫的處境的不平和爭取美好生活的信念,是我國現實主義詩歌的源頭。在《七月》中,我們看到了奴隸們血淚斑斑的生活,在《伐檀》中更感悟了被剝削者階級意識的覺醒,憤懣的奴隸已經向不勞而獲的寄生蟲、吸血鬼大膽地提出了正義的指問。有的詩中還描寫勞動者對統治階級直接展開鬥爭,以便取得生存的權利。在這方面,《碩鼠》具有震顫人心的力量。「國風」中有一些反映兵役、徭役給人民造成極大痛苦的思婦的詩,如《殷其雷》、《伯兮》、《君子於役》等就是這一類詩篇的代表作。「國風」中還有數量不少的愛情詩。反映不合理的婚姻給婦女造成極大的痛苦,表達青年男女對美滿婚姻的嚮往和追求,是這類愛情詩的重要主題。《氓》、《谷風》等篇為我們展示的正是這種生活畫面。而《柏舟》還具有鮮明而強烈的反抗意識。基調健康、樂觀的戀歌(如《靜女》、《木瓜》等),更給愛情詩增添了一種和諧、喜悅的情愫。所有這些都是勞動人民思想情感的真實表達。「國風」中還有不少民歌對統治階級的荒淫無恥,予以有力的諷刺和鞭笞,如《新台》、《南山》、《株林》等都是這方面的名篇。

    以簡樸的語言描摹事物,以樸素的生活畫現反映社會現實的現實主義創作方法,在「國風」中有很好的體現,並且成為它顯著的藝術特點。作者們能通過抒情主人公的內心傾訴,表現他們的歡樂與悲哀,刻畫主人公的行動及其性格特徵。「國風」在形式上多數是四言一句,隔句用韻,但也不是千篇一律。它常衝破四言的規定,而雜用二言、三言、五言、七言或八言的句子,如《伐檀》就是一首雜言詩。這些隨著情感的波動而富於變化的詩句,讀起來節奏分明,極富音樂性,「國風」的語言準確、優美,富於形象性。賦、比、興的藝術手法為「國風」大大增強了表現力。

    雅詩和頌詩都是統治階級在特定場合所用的樂歌。它們在思想內容上無法與具有現實主義精神和人民性的「國風」相比,但由於它們或多或少地反映了社會生活的某些方面,因此,也具有一定的社會意義和認識價值。

    《詩經》是我國文學光輝的,是我國文學發達很早的標誌,它所表現的現實主義精神對後世文學影響最大。

    《詩經》在我國乃至世界文化史上都佔有極高的地位。

    相關鏈接

    《詩經》的藝術手法:賦比興。

    賦比興是我國三種傳統的手法。

    賦,是與比興並稱的古代詩歌的基本手法。賦陳,一作鋪陳。鋪排,是鋪陳、排比的簡稱。在篇幅較長的詩作中,鋪陳與排比往往是結合在一起用的。鋪排系將一連串內容緊密關聯的景觀物象、事態現象、人物形象和性格行為,按照一定的順序組成一組結構基本相同、語氣基本一致的句群。

    比即喻,是其中最基本的手法,用得最為普遍。一般說,用來作比的喻體事物總比被比的本體事物更加生動具體、鮮明淺近而為人們所知,便於人們聯想和想像。

    它既可以淋漓盡致地細膩鋪寫,又可以一氣貫注、加強語勢,還可以渲染某種環境、氣氛和情緒。在賦體中,尤其是富麗華美的漢賦中,賦法被廣泛地採用。

    興,先言他物以引起所詠之詞。從特徵上講,有直接起興、興中含比兩種情況;從使用上講,有篇頭起興和興起興結兩種形式。  
本站首頁 | 玄幻小說 | 武俠小說 | 都市小說 | 言情小說 | 收藏本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