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漢末年,外戚、宦官輪流專政,政治極度**;豪強地主巧取豪奪,廣大人民陷於水火。社會階段矛盾十分尖銳,從而激起東漢農民群眾更激烈的反抗鬥爭。此時,河北巨鹿人張角自稱「大賢良師」,以傳佈太平道為名,利用行醫治病為手段,在農民中秘密進行組織起義的活動。開始,東漢政府認為,太平道是勸人為善的「善道」,並沒有引起注意,使太平道得以順利的發展。
張角繼續擴大組織的範圍,派遣八名弟子,分別到各地進行傳道。經過十幾年的努力,參加太平道的人越來越多,遍及青、徐、幽、冀、兗、豫、荊、揚八個州(包括今山東、河北、河南、安徽、湖北、江蘇數省),入道群眾達幾十萬人之多。張角把這幾十萬農民組織起來,分為三十六方,每方各置首領統率,並提出「蒼天已死,黃天當立,歲在甲子,天下大吉」的口號。準備在農曆甲子年(公元184年)三月五日於京城和全國同時起義。但是,由於叛徒的告密,起義被迫提前發動。由於幾十萬農民同時起義,皆著黃巾以作標誌,故史稱「黃巾起義」。
黃巾起義爆發後,張角自稱「天公將軍」,他的弟弟張寶稱「地公將軍」,張梁稱「人公將軍」,統一指揮戰鬥。黃巾軍英勇善戰,戰果輝煌,他們率領起義軍攻打州郡,焚燒官府,沒收豪族財物,許多地方官吏聞風逃竄。不到十天時間,全國各地紛紛響應,京師為之震動。百十萬大軍象*,對腐朽的東漢王朝展開了最猛烈地衝擊。在不到一個月的時間裡席捲了河北直至長江以北的廣大地區。可惜不久,張角病死。同年十月,角弟張梁戰死於廣宗,三萬多義軍戰死,五萬多義軍不甘屈服,壯烈投河犧牲。
聲勢浩大的黃巾起義雖然失敗了,但東漢統治在黃巾起義的打擊下迅速瓦解,為三國西晉時期社會經濟的恢復發展開闢了道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