龍的力量—南海揚 第六卷 阿拉伯海 第五十三章:達卡攻防(二)
    印度西孟加拉邦屬熱帶氣候。平原地區除了短暫的冬季外整年氣候炎熱,而北部山區天氣寒冷但濕度較高,炎熱的季節從三月中旬一直持續到六月中旬。夜晚,涼爽的南風會帶來孟加拉灣的濕潤空氣。所以當黎明時分從印度西孟加拉邦的卡萊孔達空軍基地出擊,對於所有的印度空軍第20戰鬥機中隊都是無比愜意的事情,此刻戰機群已經飛越了孟加拉灣沿岸該邦南部的海岸線,向著遼闊的孟加拉灣飛去。

    在這次突襲行動的大部分時間裡賈姆瓦爾中校和他的隊友都將保持無線電靜默的狀態,雖然對於孟加拉國弱小的防空體系來說,這樣的舉動有些多此一舉,但是他們同樣清楚在自己的側後一隻兇惡的猛虎正盤踞在印度東南部近海的附近,那就是中國海軍的「上海-江蘇」雙航母戰鬥群。雖然和大多數印度空軍的飛行員一樣,賈姆瓦爾中校有著幾乎是與生俱來的驕傲,但是面對著印度空軍一長串被擊落而宣告死亡、被俘或者失蹤的名單,他此刻仍然希望自己不要在今天這樣一個夜晚與中國海軍航空兵遭遇。

    但是他並不知道那些穿著中國海軍航空兵深藍色軍服的中國海軍「東海之箭」第47戰鬥機中隊的代理中隊長劉慶征中校此刻剛剛有些氣憤的掛斷了手中的電話。作戰室內所有的飛行員都凝神屏息的注視著自己隊長臉上逐漸聚攏的烏雲,沒有人願意在此時撞上槍口。「江蘇號上的那幫傢伙竟然說要在敵機返航時,才出動攔截。」面對著眾人試探性的詢問眼神,劉慶征中校難以遏止自己心中的憤怒,沒好氣的回答道。他剛剛與「江蘇」號核動力航母之上協同本次攔截任務的中國海軍航空兵第2戰鬥機中隊的隊長確定完成任務的程序,雙方就是否應該在第一時間攔截印度空軍的戰機群爭論近半個小時。

    由於「上海」號航母此刻正處於海上維修和保養的狀態,所以在今夜的攔截任務之中,第47戰鬥機中隊將主要提供戰場掩護,而攔截的主力將是由「江蘇」號核動力航母上起飛的第2戰鬥機中隊。與「東海之箭」第47戰鬥機中隊相比,主要裝備著中國海軍殲-0H型中型戰鬥機的第2戰鬥機中隊戰績同樣輝煌,在馬六甲戰區的空戰中該中隊擊落了超過30架印度空軍和海軍航空兵的戰機,而自身僅損失了2架戰機,而這種「避其銳氣,擊其惰歸」的戰術也將大大提高今夜作戰的攔截效率。不過對於此刻的劉慶征中校而言,他最難以忍受的就是等待。

    也許是感情方面的挫折,也許是代理中隊長這個尷尬的職務。總而言之,在爪哇島的空戰中被擊落之後,劉慶征總是處於一種慾求不滿的狀態之中,他急需一場場激烈空戰來證明自己,似乎如果不如此他的生命便失去了繼續存在的全部意義。「那些該死的印度阿三,如果在返航的時候變換航線該怎麼辦?那些蘇-30M型戰鬥機丟掉了沉重的炸彈將會更加難纏。」劉慶征心中默默的埋怨著。而與此同時,副中隊長童中校已經從「上海」號航母的航空作戰處取回了有關此次任務的所有文件,包括飛行編號、預計彈射和著艦時間、指揮口令等。他必須實現瞭解任務區域的氣象、飛行員須知、以及戰機的可使用情況。當然,所有這些複雜的信息都可以通過航母上的信息系統非常便捷的獲取道。

    「想不到喬京德爾竟會在如此短的時間內動手。」在「上海」號航母的艦橋之上,徐傑大校面對著此刻紛繁複雜的戰局多少有些憂慮。根據他的判斷,喬京德爾在控制了新德里之後,首先應該作的是穩定印度東部和南部的局勢,其後才是對外擴張。但顯然他的判斷並不準確,喬京德爾對孟加拉的軍事行動比他預計的提前了整整3個月。而此刻的由於長期的海外部署,中國海軍長臂—「上海-江蘇」雙航母戰鬥群已經不可避免的顯出疲態來了。

    在大多數人的眼中航母是漂浮於海上的浮動機場,功率強大的核反應堆更可以提供給這種艨艟巨艦以波濤之上的無限動力。一旦出海便可以在遼闊的大洋作長時間的部署和作戰,而作為美國霸權象徵的美國海軍戰鬥群在世界熱點地區無處不在的身影更強化了世人的這種誤解。但實際上作為一種高科技的現代化戰爭平台,航母戰鬥群的日常消耗實際上是無比巨大的,而一旦進入戰時狀態,更是極易疲憊的。

    一艘航空母艦上所搭載的各種武器和設備可以說是繁複而龐大,所以其自身的消耗和所耗費的能源也相當的巨大,除了鋼鐵之後還要提供數以千計的軍人的生活、工作空間和物資配備,如果再考慮到各種補給消耗之間的平衡,實際上,航母自身的儲備對於每日所消耗的巨大物資而言僅僅是杯水車薪。

    僅以艦載戰鬥機群的航空燃料為例,「上海」號核動力航母所能攜帶的航空燃料儲備為9000噸,這些數字即便是與一些地面裝甲部隊的油料基數相比也仍是一個天文數字,但是實際上面對著航母上所搭載的龐大艦載機群相比,卻也並不是取之不盡的寶庫,一架殲-H型艦載重型戰鬥機出動一次便平均需要耗費燃油0噸左右。而在長途奔襲的作戰中,艦載戰機更需要接收頻繁的空中加油作業,這樣每架次的油料消耗將比標準高出50%以上。所以在激烈的海空戰中很可能一個晝夜,「上海」號航母便需要消耗900噸左右的航空燃料。

    按照這樣的劇烈消耗,即便是大型核動力航母其航空燃料儲備也只能在戰線上維持十天左右。而實際上這仍是理論計算而已,因為按照中國海軍的規定,航空母艦在戰區內的航空燃料儲備不得低於50%,也就是說每隔4天左右「上海」號航母便需要進行一次海上補給。除了艦載戰鬥機群的航空燃料之外,還有護航艦艇燃油消耗,一支由8艘常規動力戰艦組成的航母護航戰鬥群,其艦用燃油裝載量大約是700噸,即便航母戰鬥群僅以20節的經濟巡航速度保持航行狀態,每天平均油耗都在300噸左右。如果要保證艦隊始終保持著50%的艦隊燃油儲備,那麼每隔一周便需要進行一次油料補給。而在戰區要求艦隊始終保持70%的儲備,那麼每隔2~3天就需要進行一次海上補給。

    除了最基本的油料保障之外,航母戰鬥群的海外部署還會迅速消耗大量的武器彈藥、生活用品、淡水和修理配件等等相關儲備。特別是「上海-江蘇」雙航母戰鬥群此次作戰的海域主要是位於赤道附近的熱帶海域,淡水的消耗量更是驚人,除了近萬人海軍官兵每人每天00升的日常消耗之外,蒸汽彈射器更是「吃水」機器,即便航母上的戰機每天只彈射起飛一次,就需要消耗上百噸的淡水。另外沖洗甲板戰機,存儲消防用水都需要消耗大量的淡水。雖然「上海」號和「江蘇」號每天消耗的大量淡水可以通過專門的製作淡水裝置生產,一定程度上可以減輕後勤補給的壓力,但是製作淡水同樣需要消耗艦用燃油。所以當印度軍隊向孟加拉發起全面進攻之際,距離戰區最近的中國海軍攻擊力量—「上海-江蘇」雙航母戰鬥群實際正處於最為脆弱的狀態之下。

    由於長期的海外部署,戰艦各方面的儲備都已經接近枯竭的狀態。而一直作為航空作戰主力的「上海」號航空母艦更處於離位維修的狀態之下。航空母艦根據故障大小和維修保養的複雜程度,可以分為三個級別原位補給、離位補給和後方補給。其中原位補給是最為基本的,指的是對航母之上的武器、機構和設備定期進行的擦拭、保養、更換簡單的零件、排除簡單的鼓掌,並對其進行預防性檢修。這種維修工作在「上海」號航母的海外部署以來從未間斷過,以使戰艦上的各種設備始終處於良好的工作狀態之下,以延長航母巡航和作戰的時間。

    但即便如此長時間處於一線作戰狀態之下的「上海」號此刻仍需要進行定期的中等程度的保養和維修,必須駛離戰位由中國海軍的特別海上維修分隊組織實施全面的海上維護。此刻「上海」號航空母艦已經駛離了戰術編隊,在位於安達曼群島以西0海里的海域由3艘中國海軍新型的海上修理船進行著全面的檢修。

    隨著20世紀70年代以來中國海軍艦艇類型日趨完善,但是艦艇的海上修理和搶修卻明顯跟不上海軍現代化建設的需要。為盡快建造具有現代化水平的海上修理船,中國海軍裝備技術部於975年0月正式下達了第一型海上修理船—潛艇流動修理船隊的設計任務書,由當時的708所3室進行設計。也就是後來的中國海軍48型「東修9」號潛艇修理船。而伴隨著中國大型航母的下水,為缺乏遍佈全球海外海軍基地的中國海軍航母提供專業「醫療服務」的海上修理船也被迅速提上日程。

    不過出於經濟方面的考量,中國海軍沒有再立項研製專門的航母修理船,而是採用模塊式設計。相仿英國海軍在馬島戰爭中的經驗,通過徵集民用集裝箱運輸船在戰時通過加裝專門的修理模塊改裝成修理船的模式,利用中國海洋石油公司的油田作多功能支援船作為前方修理船,為「上海」號航母提供離位維修。

    這些萬噸級海上巨人實際上已經是海上流動的修理基地,他們的作用不僅相當於船廠或具有專門設備修理的修理廠,同時還是海上的補給中心和旅館。在修理艦船的同時,還具有一定的補給能力,向接受修理的艦艇提供補給彈藥、食品和淡水的同時,還為作戰艦艇上的人員臨時提供相對舒適的居住醫療和休閒的場所。不過在大部分「上海」號航上的水手都可以在相關的海上修理船上享受難得的假期之時,地勤維修組的骨幹、戰鬥機中隊的飛行員以及指揮人員仍需要留在艦艇之上。應付隨時可能出現的狀況。

    「現在的情況下應該將戰艦開到新加坡去,在那裡接受寄港補給。」與徐傑大校相比,「上海」號的艦長馬瀾中校對目前的戰局顯得更為漠不關心。在他看來孟加拉對於中國的戰略價值根本不值一提。與其這樣在一線苦苦的,不如將艦隊撤出一線,在馬六甲海峽唯一具有航母補給能力的新加坡樟宜海軍基地進行全面的休整。這樣的建議當然不無道理,不過在這一合理性的建議背後,馬瀾中校卻還有著另外的算計。

    「如果我們撤離這裡,那麼整個孟加拉灣就會成為印度人的內湖。印度海軍的潛艇不僅切斷孟加拉人海上生命線,甚至可以在孟加拉南部的沿海地區廣泛的建立登陸點,從孟加拉虛弱的側後刺上致命的一刀。」面對自己同僚的建議,徐傑大校何嘗不想給予已經征戰數月的戰士一個休整的機會,但是在目前的局勢之下,共和國需要「上海-江蘇」雙航母戰鬥群繼續保持對印度東部海軍的壓力,以策應下一個階段正凝聚於北方而來的雷霆。「如果再多2個!不,個航母戰鬥群,我們的處境就不至於如此的尷尬。」面對飛行甲板前方孟加拉灣不邊的夜空,徐傑和馬瀾兩人不約而同的想到。

    實際上中國海軍此刻第一已經處於無兵可用的狀態,雖然「直轄市」級大型航母還有停泊於天津的「北京」號,但是為了拱衛中國近海和應對北太平洋任何可能的突發事件,被稱為海上近衛軍的「北京」號航母戰鬥群此刻分身乏術。而兩艘「特區」級的小型航母又顯然不適於這種角逐大洋的海空搏殺。安達曼群島的登陸戰實際上已經是他們作戰半徑的極限了。雖然在共和國的大型船台之上,另兩艘「直轄市」級大型航母正在全力的建造之中,但是對於此刻的戰區卻是遠水難解近渴。

    所以此刻「上海-江蘇」雙航母戰鬥群還需要繼續下去,雖然他們並不知道除了疲憊之外,另一股力量很快便會將他們逐出戰場。就在印度空軍的蘇-30M型戰鬥機飛過孟加拉灣的同時,近十艘印度海軍的常規動力潛艇正悄無聲息的在海底緩慢的移動著,在他們的前方2艘來自北國俄羅斯的「深海毒鯊」已經磨利的自己的鋸齒,正盤算著如何將眼前的獵物一舉撕碎。

    印度空軍對吉大港的空襲非常的成功,雖然在穿越孟加拉灣的夜空中不期而遇的積雨雲帶給了蘇-30M型戰鬥機一些障礙等這顯然並不影響印度空軍蹂躪吉大港的天空,在燈火闌珊的吉大港上空,在賈姆瓦爾中校的指揮之下印度空軍的蘇-30M型戰鬥機在目標地域—吉大港軍/民兩用機場投下了眾多集束炸彈,並使用俄制S-25-OFM型340毫米航空火箭彈對孟加拉陸軍的陣地進行了低空的掃射。

    當然作為一款具有強大對地攻擊能力的多用途戰機,蘇-30M型戰鬥機的空對地武器火控子系統,適應於各種空對面高精度武器,並能以裝在座艙儀表盤上的4倍率多功能顯示器上顯示目標指示、飛行和導航等數據。可以選用俄制B-500r型電視制導航空炸彈和B—ETB航空混凝土穿破炸彈來有效的摧毀目標。不過對於孟加拉國空軍落後的基礎設置而言,使用老式的非制導型空對地武器也是綽綽有餘了。

    「『閃電』已經完成任務,正按原計劃返航。」投完了所有的炸彈之後,賈姆瓦爾中校一邊向卡萊孔達空軍基地通報己方中隊的情況,一邊指揮著自己中隊的戰機再度飛越孟加拉灣的上空,返回出發時的基地。加爾各答方面要求賈姆瓦爾中校按照出擊時的航線返回,賈姆瓦爾中校不難預計到在回家的道路之上一定會有不請自來的朋友正在等待著自己。

    而在仍處於維修狀態的「上海」號航空母艦的待命室內,名執行任務的中國海軍航空兵飛行員已經整齊的坐好,聆聽著本次協同作戰最後的戰前部署。在短短十幾分鐘之內,他們必須用心瞭解本次任務的所有階段。和大多數想像中空戰不同,大多數時候一場空戰的戰鬥進程早在戰機起飛便已經確定了。

    首先是戰術階段—明確任務內容、威脅性質和威脅定位,動用設備的聯絡和呼喚分類用標準。緊接著是確定戰機飛行路線和各戰機之間的角色分派和空中作戰飛行路線圖,此後則是目標選定和分類階段。需要確定投入戰鬥的標準,所能想到的戰術機動,規劃戰機之間的間距以及射擊順序和目標,確定武器選擇和發射時間。在這一次攔截行動之中,由「江蘇」號航母上起飛的第2戰鬥機中隊將擔任主攻的任務。0架中國海軍航空兵的殲-0H型戰鬥機將在2架E-7H型艦載預警機的指揮之下首先與印度空軍交戰,而由「上海」號航空母艦起飛的架殲-H型戰鬥機將作為第二攻擊梯隊在預定空域保持警戒。

    隨著起飛指揮官用信號下達起飛的命令,劉慶征將戰機發動機的頁面顯示在自己面前的戰鬥機屏幕上,按下了兩台噴氣式發動機的啟動開關,在不到分鐘的時間內,2台發動機便處於穩定運轉的狀態之下。此時,飛行甲板上的航空機械師高高的向他舉起右臂,伸出一個手指,示意飛行員做最後的安全檢查,雖然已經在「上海」號的甲板之上順利的起飛了多次,但是劉慶征仍然仔細的檢查了位於駕駛艙後側的升降副翼和前緣襟翼條的運動情況,而儀表盤上的綠色指示燈也閃亮著,證明一切正常。

    隨即彈射指揮官示意開始滑行,劉慶征熟練的打開油門,鬆開制動器,沉重的戰機開始移動,在不斷接受著飛行指令的指揮下,戰機緩慢的滑行到側向彈射器的附近,停在噴氣導流板前。開始按照引導員的指令,以便對準彈射器。遵照新的信號,劉慶征將戰機向前移動了十幾厘米,以便把彈射裝置的彈射連桿連接到彈射器的拖梭之上。

    等待掛鉤員作完最後一次檢查之後,劉慶征開始將目光轉向在另一側彈射指揮官。隨著代表最大推力的綠色螢光棒在漆黑一片的甲板跑道上閃爍出希望之光時,劉慶徵用力向前壓下了兩個油門桿,殲-H型戰鬥機的FWS0型發動機同時發出強勁的咆哮。戰鷹在「心臟」高速運轉中產生出巨大的顫振,灼熱的尾焰噴射在導流板上,遠遠望去好似一團熊熊點燃的營火。但彈射器操作員將蒸汽閥們完全打開,突如其來的加速度猛的將劉慶征緊緊的按在駕駛座上,在短短的2秒鐘內,他的戰機便以230公里/小時的速度被彈射升空。

    在迅速增大的爬升速度中,劉慶徵收回了戰機的起落架,戰機以000公里/小時的速度劃破孟加拉灣潮濕的空氣,全速飛往戰區。「我們的朋友來了!」與此同時駕駛著蘇-30M型戰鬥機的印度空軍賈姆瓦爾中校已經從己方的大型空中預警機的數據傳輸中瞭解到了自己的處境。0架中國海軍航空兵的戰機已經從南側全速的向自己的機群撲來。

    「今天我們要徹底解除中國海軍對孟加拉灣的威脅。」在加爾各答的戰區指揮中心內,喬京德爾同樣一夜無眠,他在等待著的正是這一場自己所導演的海空決戰的上演。「以一個中隊的印度空軍戰機為誘餌引出中國海軍航空兵的主力,再在孟加拉灣的上空集中優勢兵力打一場殲滅戰,看來這一次印度軍隊的算盤倒是打得聽精的嘛!」在北京的總參推演中心內,胡維風同樣關注著這一場關係到孟加拉灣地區制海、制空權歸屬的戰役。

    此刻由一架印度自行研製的型大型預警機指揮的印度空軍戰鬥機群開始從印度東部各軍用機場起飛,撲向孟加拉灣的方向。這一擊印度空軍決定拼盡全力,包括20架滿載著對空導彈的蘇-30M型戰鬥機、30架『幻影2000『戰鬥機、20架米格-29「支點」型戰鬥機、架JS-39「獅鷹」型戰鬥機在內龐大機群轉瞬之間便鋪滿了孟加拉灣的天空。在兵力之上,印度空軍在孟加拉灣的戰場之上很快形成了的絕對優勢。

    「敵軍增援機群抵達戰場還需30分鐘。不要留情,先吃掉眼前的印度空軍蘇-30M型戰鬥機群。」面對著印度空軍早已布設好的陷阱,徐傑大校並沒有絲毫的擔心。因為這一切早已在他的預料之中,即便是再愚蠢的對手在此刻也能看出,此刻的中國海軍「上海-江蘇」雙航母戰鬥群正處於最脆弱、易收攻擊的狀態之下。既然無可躲避,那不如讓暴風雨來的更為猛烈一些吧。

    孟加拉灣上空的激戰首先在中國海軍航空兵第2戰鬥機中隊的殲-0H型戰鬥機與印度空軍第20戰鬥機中隊的蘇-30M型戰鬥機之間展開。賈姆瓦爾中校幾乎難以相信自己的眼睛,中國海軍航空兵竟然無視雷達屏幕上逐漸逼近的威脅,仍然堅定的向自己機群襲來。「難道他們真的打算同歸於盡!這些中國人真的是瘋了。」在這種局面之下,在賈姆瓦爾中校看來任何有理性的指揮官都會在第一時間將攔截機群撤回己方航母戰鬥群的防空火力圈之內,配合艦載防空火力為掩護,保護自己的航母才對。

    但不等賈姆瓦爾中校詛咒完瘋狂的中國海軍航空兵,雙方的距離已經進入了超視距攻擊的範圍之內。在2架E-7H型艦載預警機的指揮和引導之下,殲-0H型戰鬥機迅速前入印度空軍戰機的前半球,使自己的戰機與目標呈迎頭或相迎交叉的航向之內,在50公里的距離上先發制人的射出了所攜帶的L-2型中距雷達主動型空對空導彈。

    作為一種原本就作為奪取制空權而存在的重型戰機,蘇-30MI型戰鬥機向來以機載電子設備先進而自詡。其相控陣雷達一度被俄羅斯軍工宣稱能同時搜索/跟蹤多個空中目標。但是在實際空戰中這種優勢卻在獲得E-7H型艦載預警機支援的殲-0H型戰鬥機面前竟蕩然無存。「該死的雷達。」面對著雷達屏幕上密密麻麻的光點,賈姆瓦爾中校知道自己的戰機根本無法發揮最大射程為90千米的俄制R-77型中距離對空導彈的射程優勢。唯一能作的只有駕駛著自己的戰機採取戰術轉彎,同時施放干擾,以破壞敵方雷達的跟蹤,盡量延緩敵方發射導彈的時機。

    賈姆瓦爾中校無疑是幸運,在中國海軍航空兵的第一輪獵殺之中,他躲過了本屬於自己的致命一擊,但並非所有的印度空軍飛行員都如他那樣的幸運。在中國空軍的超視距攻擊中有4架印度空軍第20戰鬥機中隊的蘇-30M型戰鬥機被無奈的擊落。「這幫見利忘義的俄羅斯奸商!」而在加爾各答的戰區指揮中心內喬京德爾同樣暴跳如雷。雖然空戰的結局還沒有最終顯現,但是以大功率雷達和機動性能著稱的俄羅斯新銳重型戰機竟會被中國人自行研製的中型艦載機先發制人,這絕對是印度空軍的一大恥辱。但這又能有什麼辦法呢!印度空軍的災難早在十多年之前便已經注定了。

    99年對時日艱難的俄羅斯蘇霍伊設計局來說是時來運轉的一年,這一年的月30日印度與俄羅斯簽署了價值5億美元的蘇-30M戰機的採購合同,根據合同蘇霍伊設計局將向印度提供40架蘇-30M型戰鬥機,而在這之後蘇-30M型戰鬥機便成了蘇霍伊設計局在印度市場之上的當家花旦。隨後的998年月雙方簽署了增購0架戰機的補允協議,使直接購買飛機的總數量增至50架。最終在2000年2月28日簽署了在印度本土生產40架蘇-30M型戰鬥機、發動機和機載設備的合同。該筆交易成為當時俄印合作歷史上最大的一筆軍售合同,交易總額高達億美元。

    直到今天喬京德爾都難以理解為什麼當時的長期以來保守的印度軍方高層和以吝嗇而聞名的新德里政客會如此大方的拿出如此巨大一張定單。一種說法是99年裝置推力矢量發動機和相控陣雷達的蘇-37多用途戰鬥機出現在英國范堡羅航空展上,俄國人吹噓可以將蘇-37型戰鬥機所使用的推力矢量推進器和有源相控陣雷達改裝一種新型的蘇-30型戰鬥機,俄羅斯人甚至擔保這種為印度量身定作的蘇-30M型戰鬥機將是未來25年內最強大的多用途戰鬥機,在世界空軍範圍內僅次於美國F-22的第四代半飛機。被這一花言巧語搞得心花怒放的新德里馬上就接受了莫斯科的建議,甚至在沒有看到原型機的情況下就匆忙簽署了協議。

    當然還有一種說法,當時莫斯科方面曾私下表示印度強大的「北方鄰國」已經在探討採購這種無與倫比的新型戰機的問題,新德里心動不如行動,否則這個與印度關係並不怎麼樣的訂購方將成為該機的買主。所有這些迫使印度代表團簽署了採購協議,為這一還停留在紙面上的型號支付了高達數億美元的訂金。

    當然這一些都只是借口,多年之後因印度空軍裝備的蘇-30M型戰鬥機問題百出,而爆出的印度空軍元老—考爾上將接受了俄羅斯軍火商50萬美元現金以及價值數十萬美金鑽石的巨額貪污醜聞或許才能真正的說明問題。當然這個因此而被革除軍籍趕出了印度空軍的將軍只是這筆巨額交易幕後利益集團踢出來的替罪羊而已,究竟在近50億美元的採購費用之中有多少印度納稅人的血汗流入了經手人的手中,恐怕永遠都只能是一個迷了。

    不管怎麼說蘇-30M型戰鬥機落戶南亞,曾令印度空軍著實喜不自禁的一陣子。認為他們將成為亞洲少數幾個能夠與世界發達國家空軍平起平坐的空中勁旅之一。但是這中入手之後的喜劇並沒有保持多久,印度人民院的議員們便開始質疑為什麼俄羅斯吹捧上天的新銳戰機到了自己人的手上卻飛不出「空中眼睛蛇」的特技,作不了超機動的戰術飛行……。

    蘇-30M型戰鬥機採用的是「三翼機」佈局模式,即將正常的氣動佈局與前水平翼面相結合,具有可控制渦流的前置鴨式機翼,可產生接近於在飛機上使用自動適應機翼的效果。良好的氣動佈局加上可調推力的矢量發動機,使蘇-30M型戰鬥機擁有獨特的超機動性,可以完成諸多被俄羅斯軍火商反覆吹噓的特技飛行動作。

    但是雖然根據俄印兩國的合同,印度所採購蘇-30M型戰鬥機必須具有推力矢量偏轉技術的發動機,以保證戰機在做完超機動動作之後,可以回到傳統的駕駛模式,對下一個目標進行攻擊。但是第一批次交付給印度空軍的蘇-30M型戰鬥機並沒有安裝前置鴨翼,更沒有推力矢量發動機,機動水平與蘇-27早期型並沒有太多的區別,俄羅斯方面對此的解釋是他們的生產力緊張,負責動力系統生產的留裡申設計局的工人因為資金不到位正在鬧罷工。所以上述兩項設備才不得不延期交付。現有的戰機之上的飛行控制系統已經是俄羅斯軍工企業和軍方竭盡全力才達到的標準,甚至將俄羅斯空軍自己戰鬥機上先進設備拆下來安裝交付給印度空軍的蘇-30M型戰鬥機之上了。

    不過俄羅斯軍工寡頭們也承諾第一批蘇-30M型戰鬥機將在3年內全部免費回廠改裝。蘇霍伊設計局的負責人西蒙諾夫當面向印度官員保證「所有修改的部分都已經預留,未來的安裝就會像麵包夾香腸那樣的簡單。」所有的工作都將在最短的時間內完成。如果說印度空軍從997年開始接收第一批飛機,印度在最初的幾年將得到的還是基本型的蘇-30原形機,然後逐步提升至蘇-30MI的標準還是有合同可以依據的話。

    但是事情發展卻一而再、再而三的傷害著印度空軍的感情。使用過程中印度空軍官員發現第一批蘇-30中有幾架根本就是原先為俄羅斯空軍生產的蘇-27UB,因為俄空軍沒錢買單而一直停放在蘇霍伊設計局。早先蘇霍伊設計局曾經也想把這些飛機打折賣給印度的「北方鄰國」但是遭到了拒絕,在和印度簽訂合同後這些換上新編號的飛機就被送到印度來充數。

    在平均飛行700小時後,印度技術人員發現這些戰機的發動機葉片出現裂痕,迫使印度空軍不得不在當年將其全部停飛。這是印度空軍首次停飛蘇-30戰鬥機,也是這個型號的飛機在全球裝備國的首次停飛。印度空軍官員要求俄羅斯免費更換這些有缺陷的發動機部件,但俄羅斯烏法發動機生產廠卻要求印度付費更換,因為保修期已過。

    而蘇-30M型戰鬥機的機載雷達探測精度和識別目標能力也一直以來廣為印度空軍飛行員所詬病不已。蘇-30M型戰鬥機的機載雷達雖然看得遠,但卻看不清,在演習中曾多次「擊毀」己方飛機。導致印度空軍不得不下令蘇-30M型戰鬥機的飛行員在依靠肉眼識別目標之前不允許開火,這直接導致了在同年月的邊界衝突中參戰的蘇-30M型戰鬥機聽任巴基斯坦空軍的殲-7型戰鬥機大搖大擺地從眼皮底下溜走。

    忍無可忍的印度空軍拒絕再接收「半成品」飛機,並威脅將取消整個蘇-30MI項目。俄羅斯方面則反駁說項目進度緩慢的直接原因是印方的撥款速度停滯不前,蘇霍伊設計局沒有獲得足夠的資金來進行蘇-30MI的研製和試飛工作。從供貨方來說,俄方是沒有任何理由遭到指責的。俄方表示,如果合同最終無法全部完成,俄方不會退還研製經費,如果印度拒絕購買俄飛機,俄將立即廢除生產許可授權。當然蘇霍伊設計局還不忘舊事重提,威脅要把利用印度提供的發展經費研製出來的新技術裝置在蘇-30上出售給印度的「北方鄰國」,當然還要提一下該國也是巴基斯坦的長期盟友。

    面對強橫的北極熊,印度人不願也不敢和俄羅斯人較真。印度空軍一邊忍氣吞聲,一邊開始與法國接觸商討購買2架幻影2000-5型戰鬥機。在國際軍火市場上貨不對板的情況並不少見,其實被蘇霍伊設計局掛在嘴邊的「北方鄰國」在與俄羅斯的軍貿領域實際上也並未少吃虧。但是與印度相比,中國將這種吃虧視為對本國軍工產業的一種激勵。

    「這與演習並沒有太多的不同嘛!」此刻游弋於激烈戰場附近空域的劉慶征中校和中國海軍航空兵「東海之箭」第47戰鬥機中隊的飛行員們注視著雷達屏幕之上一架又一架的印度空軍的蘇-30M型戰鬥機被友軍的中距離空對空導彈擊落,表情卻並沒有過多的欣喜,有的只是理所當然的少許稱讚而已。要知道與俄制蘇-27系列及其衍生型號重型戰機的對抗,一直以來都是殲—0型戰鬥機服役以來的主要演習科目。

    和所有重型戰機和中型戰機之間的對抗一樣,俄制蘇-27系列及其衍生型戰鬥機的優勢在於大功率的雷達和遠程打擊的能力,而當距離拉近到中距離甚至近近距離的格鬥之時,靈巧的中/輕型戰鬥機才能發揮自己的機動性能優勢。但是中國空軍和海軍航空兵不能永遠停留劍短於人的不利狀態之下。為了克制重型戰機的距離優勢,中國空軍和海軍航空兵不斷從戰術戰法和硬件設備上下足了苦工。

    在殲—0型戰鬥機正式加入現役之後,中國空軍便不斷在中國西北和西南組織整建制、全要素、全過程對抗和未知條件、電子干擾條件下的高難度對抗訓練,通過在近乎實戰的環境之下,攻克了一系列訓練難題,創新克敵制勝的戰法。最終在與引進的俄制的蘇-27/蘇-30M型戰鬥機的的較量中,年輕的殲-0型戰鬥機不但可以以少勝多,還能保證先敵發現、先敵開火的先攻優勢,從成都軍區演習的0的優良戰績到西北天空的「四戰四捷」,中國自行研製的殲-0型戰鬥機已經具備了全面克制俄制蘇-27系列及其衍生型號重型戰機的能力。

    對於中國空軍和海軍航空兵的這一系列演習結果,印度空軍早有關注,但是他們仍然固執的認定中國空軍派出的不過是早期引進的蘇—27型戰鬥機的原始型號,雷達和航電設備不如剛剛服役的殲—0型戰鬥機,完全在情理之中,而自己擁有的可是俄羅斯空軍一再加強和改進之後的蘇-30M型戰鬥機,對抗殲-0型戰鬥機應該沒有問題。不過他們顯然忽略了最關鍵的一點,那就是中國空軍比印度更早的裝備蘇—27型戰鬥機,對這種曾經唯一可以與西方空中力量對抗的重型戰機的改進和調試工作從未間斷過。

    被中國海軍航空兵的殲-0H型戰鬥機所攜帶的主/被動電子對抗吊艙完全克制的印度空軍蘇-30M型戰鬥機群,此刻已經被打亂了原先的戰術編隊。笨重的蘇-30M型戰鬥機一邊以不超過40度的轉彎角,圍繞著雙方戰機迎頭的軸線進行蛇形機動。躲避著迎面而來的中國空軍的L-0型中距離空對空導彈,一邊尋找著幾乎將自己所攜帶的俄制R-77型中距離對空導彈打出去。

    雖然在這樣的大範圍機動的狀態之下,即便是先進的俄制R-77型中距離對空導彈也難以命中目標,但是至少聊勝於無。隨著一發發R-77型導彈掙脫了導彈掛架的束縛,孟加拉灣的夜空之中再度布撒開死神的巨網。主動雷達制導的空空導彈自主截獲目標的距離約為20千米,在發射之後到自動截獲目標之前這段時間,是超視距空戰的關鍵階段。已經占近先機的殲-0H型戰鬥機在預計敵方導彈接近到一定距離後,可以輕鬆的採取規避動作,例如轉彎或者爬升。因此空空導彈的可攻擊範圍是有限的,在偏離其發射方向一定距離之後,導彈由於能量的消耗將無法追上目標。所以印度空軍蘇-30M型戰鬥機看似來勢洶洶的反擊,實際上卻是一無所獲。

    而隨著雙方超視距空戰的結束,兩軍戰機之間的距離已經進入了20公里的中距離空戰範圍之內。此刻在第一輪打擊中被驅散對型的印度空軍突然發現自己已經陷入了中國海軍航空兵的鉗型攻擊之中。鉗型攻擊的戰術實際並沒有太多的玄妙可言,說白了不過是幾個機組協同攻擊同一個目標,以達成對其中一個機組或戰鬥機有利的戰鬥態勢。

    對於實行鉗型攻擊的每一個機組來說,他們所要作的佔位激動和武器運用與進行迎頭攻擊並沒有太大的不同,真正的難度在於戰區之外擔任指揮任務的E-7H型艦載預警機以及各機組平時訓練時形成的配合程度。戰區之內的殲-0H型戰鬥機在接到了目標指示信息之後,迅速熟練的分成兩個戰術小組,一個戰術小組機動到目標航行軌跡的對面,在利用機載火控雷達鎖定目標之後,力爭首先發動攻擊,而另一個戰術小組則機動到目標的側翼。如果敵機向準備實施攻擊的戰術小組實行機動規避,則往往正好進入已經佔領了有利攻擊戰位的另一個戰術小組的火力打擊之內。而兩個戰術小組的攻擊陣位之間還保持著不少於500米的高度差,在三維空間的空戰之中對手幾乎沒有可以躲避的空間。

    在整個鉗型攻擊的過程之中,中國海軍航空兵的E-7H型艦載預警機除了不斷向己方的戰鬥機群提供目標最新的指示信息和實施攻擊引導之外,還時刻跟蹤觀察著空中的戰況,監視和保護著實施攻擊行動的己方戰鬥機的後半球,以在出現威脅之前能夠及時的通報給相應的戰鬥機。陷入中國海軍鉗型攻擊之中的印度空軍的蘇-30M型戰鬥機顯得的更為被動,無論在哪個方面似乎都難以擺脫中國海軍航空兵的獵殺,被擊落似乎已經成為了他們早已注定的宿命。

    「我們的增援在哪裡!」看著自己的部下不斷的被擊落,印度空軍第20戰鬥機中隊的指揮官—賈姆瓦爾中校一邊駕駛著自己的戰機努力艱難的擺脫著難纏的鎖定,一邊祈禱著時間能夠過的再快一些。從印度東部機場飛來的增援機群能趕快出現在中國海軍航空兵的側後,將自己和可憐的印度空軍第20戰鬥機中隊救出這夜空之中的死亡牢籠。

    但賈姆瓦爾中校所不知道的是印度空軍強大的增援兵力也同樣陷入了空前的苦戰之中。應該說喬京德爾在這次空中決戰的機會選擇上獨具慧眼,隨著中國海軍的「直轄市」級核動力航母「上海」號進行離位維修,唯一還在第一線堅持作戰的中國海軍「江蘇」號中型核動力航母的確難以獨自抵抗印度空軍如此龐大的攻擊機群。標準排水量只有4萬噸的「江蘇」號核動力航母和法國海軍的「戴高樂」號航母一樣屬於中型航母,只能攜帶40架左右的固定翼戰鬥機,包括2架E-7H型艦載預警機、24架殲—0H型戰鬥機、3架殲轟-7E型電子戰機和9架殲轟-7H型戰鬥轟炸機。即便加上從「上海」號核動力航母上趕來的增援兵力,也難以與從東部各機場上起飛的印度空軍絕對壓倒性的優勢兵力相抗衡。

    不過喬京德爾顯然忽視了最基本的一點,那就是決定戰鬥勝負的因素並不完全取決於參戰兵力的數量,更取決於雙方參戰部隊的戰鬥意志和戰術素養。「『江蘇』號上的中國海軍航空兵已經可以稱得上是百戰之餘,而印度空軍經過了馬六甲海峽戰區的連場重創已經銳氣盡失,不過是驚弓之鳥而已。」面對印度空軍的傾巢而動,此刻仍在「上海」號航母之上關注著戰區發展的徐傑大校淡然一笑。在他的眼中,今夜的激戰不過將成就一場「孟加拉灣上空的獵火雞」而已。

    隨著「江蘇」號航母之上的剩餘的殲—0H型戰鬥機、殲轟-7H型戰鬥轟炸機和殲轟-7E型電子戰機悉數彈射起飛。孟加拉灣西部的天空之中,戰況愈加激烈起來。雖然兵力上佔據著絕對的優勢,但在實際的空戰之中印度空軍卻絲毫沒有感覺到輕鬆。面對著中國海軍航空兵所採用的包圍戰術,印度空軍的大機群幾乎處處被動。

    所謂的包圍戰術指的是分別攜帶中、近程空對空導彈的戰鬥機協同作戰時所採用的戰術。各戰鬥編組的戰鬥機在接到目標指示之後,首先由攜帶著近程空對空導彈的殲—0H型戰鬥機機群按照鉗型攻擊的戰鬥模式分開,其中一組作為誘餌爬升,採用佯攻行動誘敵追擊,而其他戰鬥機組則按照由「上海」號起飛進行「補位」的E-7H型艦載預警機的指令,以散開的航向降至低空,形成兩側包圍的態勢。試圖形成隱蔽攻擊的目的。與此同時,攜帶著中程空空導彈的殲轟-7H型戰鬥轟炸機和「上海」號航母上增援來的殲-H型戰鬥機則在艦載預警機的目標分配之後,採用迎頭先發攻擊的模式,實施攻擊。在整個過程之中E-7H型艦載預警機始終不斷為己方的戰鬥機機群提供著目標指示信息和實施攻擊引導。

    印度空軍的大機群先是被密集飛來的中程空對空導彈打的找不到北,其中最為恐怖的倒不是殲-H型戰鬥機所發射的L-0型和俄制R-77型中距離空對空導彈,而是由殲轟-7H型戰鬥轟炸機所發射的中國空軍和海軍航空兵秘密裝備的L-X遠程空對空導彈,憑心而論L-X遠程空對空導彈並非是中國空軍為自己所研製的武器,它是美國空軍IM-54型「不死鳥」遠程對空導彈的仿製品,中國空軍研製它的初衷完全是由於盟國的委託。

    「不死鳥」IM-54系列遠程導彈是目前西方國家裝備部隊的重量最大、射程最遠的空對空導彈之一。它於l92年開始研製,972年裝備部隊,但是很快便於980年全面的停產。它主要配掛在美國海軍的F—4型「雄貓」艦載戰鬥機之上,F—4型「雄貓」艦載戰鬥機可以一次攜帶枚IM-54遠程導彈。在機載雷達的制導之下利用多枚空對空導彈攻擊多個目標。在仿真有電子干擾情況試驗之中,F—4型「雄貓」艦載戰鬥機曾用枚「不死鳥」擊落不同方向、不同高度的個目標,從而震驚了世界。

    不過由於操作重量的限制以及對於飛機阻力產生極大的影響,美國海軍極少攜帶鳳凰飛彈執行一般性的巡邏任務,數次F-4型戰鬥機作戰任務當中都只有攜帶IM-7M型「麻雀」和IM-9「響尾蛇」型對空導彈,直到999年月日,起飛自卡爾文森號航艦上的VF-23的F-4D在擔任行動的任務中,對兩架伊拉克米格-25戰鬥機發射兩枚「不死鳥」IM-54導彈。但這兩枚IM-5導彈都沒有擊中目標,這也是美國海軍在F—4型「雄貓」艦載戰鬥機和IM-5導彈一同退役之前唯一公開的實戰紀錄。

    不過所謂「牆內開花牆外香」,世界上裝備著F—4型「雄貓」艦載戰鬥機的國家並非只有美國一家。在上世紀70年代,美國為了在中東地區圍堵前蘇聯的南下,便全力扶持伊朗的巴列維王朝。一時之間各種美國研製的先進武器不一而足的都出現在伊朗的軍火採購名單之列。這其中便有一直被美國視為不傳之密的F—4型「雄貓」艦載戰鬥機。與美國對其他鐵桿盟友留一手的作法不同,在對伊朗的軍售之中,美國政府的小動作少了很多。

    為伊朗量身定作的F—4型「雄貓」戰鬥機保留了最大技術亮點—即/WG-9火控雷達和IM-54「不死鳥」導彈的組合。這是美國保持多年的先進技術。它使「雄貓」具有下視下射能力和多目標跟蹤攻擊能力。而WG-9多普勒雷達探測距離為20~37公里,也使「雄貓」具有了堪比預警機的遼闊視野。雖然比美國海軍自身裝備的F—4型「雄貓」戰鬥機技術參數仍然有所降低。但是畢竟已經足夠伊朗獨步海灣。

    不過世事多變,979年初霍梅尼高舉伊斯蘭革命的大旗,鼎盛的巴列維王朝一夜之間被推翻在地。美國最放心的中東盟友瞬間成了空前的心腹之患,這著實令美國政府鬱悶了許久。不過好在IM-54「不死鳥」導彈售價昂貴,工藝複雜,單枚售價達百萬美元。雖然巴列維王朝財大氣粗也只訂購了74枚,而美國政府在政變發生之前也只交付了284枚,順利扣留下剩下的430枚也算是亡羊補牢。

    此後兩伊戰爭之中,伊朗空軍雖然數次使用IM-54「不死鳥」導彈擊落伊拉克空軍的戰機,首開了IM-54「不死鳥」導彈實戰獲勝的紀錄,但是畢竟存貨有限,打一枚少一枚。到了2世紀伊朗空軍的F-4型「雄貓」戰鬥機只能搭載並發射由「霍克」地空導彈改成的遠程空對空導彈,一度令美國政府心花暗放,先進的IM-54「不死鳥」遠程導彈流失的噩夢終於可以告一個段落了。

    但美國政府並沒有想到這種先進的遠程導彈早已在遙遠的東亞被仿製成功。實際上伊朗政府對IM-54「不死鳥」遠程導彈研究工作自革命勝利之後便從未中斷過,不過當時冷戰正酣,美國固然是不共戴天的仇敵,而蘇聯又何嘗不是危險的代名詞呢?而世界上唯一可能擁有技術仿製這種先進武器的國家除了這兩大超級大國之外,或許也只有在軍工領域自成一體的中國了。所以伊朗政府從兩伊戰爭開始便向中國交付了數枚IM-54「不死鳥」導彈的實物,委託中國進行全面的仿製。

    無獨有偶,在80年代中國也曾與F—4型「雄貓」戰鬥機失之交臂。984年,美國格魯門公司曾表達了向中國提供一批24架F-4改進型戰機的意願。這批F-4戰機是型的升級版,換裝了F0-GE-400發動機,推力增加,性能大幅度提高,油耗降低。在之後的數年裡,雙方就性能、價格等進行了沒完沒了的談判,格魯門公司甚至邀請中方技術人員訪問它的工廠並邀請美國海軍飛行員進行飛行展示。但是隨著冷戰的終結,這一中美兩國的蜜月期也噶然而止。中國空軍只能從伊朗手中接過IM-54「不死鳥」遠程導彈的實物開始了艱難的仿製工作。

    不過經過了中國軍工多年的努力,這種已經被美國遺忘的種子最終在中國生根發芽。代號為L-X遠程空對空導彈最終在2世紀初秘密的進入了列裝。由於空軍另有遠程導彈的研發計劃。L-X遠程空對空導彈最終被海軍所接收,被部署在航母戰鬥群的殲轟-7H型戰鬥轟炸機之上。這樣的做法緣於殲轟-7H型戰鬥轟炸機擁有總共5個外掛架,巨大的載彈量同樣可以同時攜帶超過枚L-X遠程空對空導彈。

    在預警機的指揮下同樣可以客串F—4型「雄貓」重型戰鬥機的角色為航母戰鬥群提供遠程防空的掩護。隨著超過50枚印度空軍飛行員從未見過的L-X遠程空對空導彈急速襲來,印度空軍的龐大機群很沒有與中國海軍航空兵展開雷達接觸就在20公里的距離上已經幾乎被打殘了。而印度空軍的戰機剛剛從L-X遠程空對空導彈的打擊之下恢復過來,殲-H型戰鬥機所發射的L-0型和俄制R-77型中距離空對空導彈又迎面而來。不得不再次規避這些致命的打擊的同時,靈巧的中國海軍航空兵殲—0H型戰鬥機卻已經從低空切入了他們的隊列……。

    「看來從空中打擊中國人航母是一個錯誤的決定。」加爾各答的印度—孟加拉戰區指揮中心內卡爾馬特中將有些絕望的說道。空戰雖然還在繼續著,但是不僅作為誘餌的印度空軍第20戰鬥機中隊面臨著全軍覆沒的危險,就連後續派出龐大機群也已經被遠少於自己的中國海軍航空兵擊落了不少。「不,我們正在逐漸佔據上風。」直到此刻喬京德爾依舊信心十足,雖然他並不是一個專業的海軍指揮官,但是他卻清楚的知道,在人類最偉大的海戰之一的中途島海戰之中,正是由於美國海軍魚雷機群沒有戰鬥機護航、捨生忘死地猛撲南雲的艦隊,才最終調空了日本聯合艦隊的「零」式戰機,為最終的一擊贏得了時間和機會。  
本站首頁 | 玄幻小說 | 武俠小說 | 都市小說 | 言情小說 | 收藏本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