龍的力量—南海揚 第四卷 孟加拉 第三十五章:誰主蒼穹(一)
    對於俄—印聯合戰鬥機中隊「方塊-」的絕不多數飛行員來說,過去的幾周將是他們終身難忘的記憶,當然前提是他們能在這場慘烈的戰爭中活著離開。參戰之初的一往無前,首戰當日便擊落20架各式戰機,己方僅戰損架輝煌戰績,曾締造了世界空軍戰史上一個新的神話。

    但是隨著戰爭的繼續,這種「方塊-」中隊縱橫天空的單方面的優勢正逐漸被善於從失敗中學習的中國空軍所破解。雖然每次出擊仍能有所斬獲,但是德那巴汗和所有「方塊-」中隊飛行員卻仍明顯的感覺到戰場的氣氛正發生著令人不寒而慄的變化。

    中國人顯然沒有被它們所裝備的蘇-35型戰鬥機優異的性能所嚇倒,只要發生遭遇中國飛行員都會勇敢的迎上來,無論他們駕駛著的是先進的蘇-30M、殲-/B型重型全天候戰機、殲-0型輕型制空戰鬥機,還是老舊的殲-7、殲-8型戰鬥機,甚至是只具備空戰能力的殲轟-7型戰鬥轟炸機。

    對於中國空軍所裝備的各種戰機中,最令「方塊-」中隊的飛行員害怕的並非是蘇-30M、殲-/B型重型戰機,因為無論是德那巴汗還是來自俄羅斯的飛行員都早已熟悉了蘇-27系列戰機的基本性能和戰術動作,在俄羅斯空軍的戰術中心中他們每人都會有近千次模擬對抗記錄,發現、接觸、周旋、擺脫或者擊落所有的可能都早已在模擬飛行中被一再重複。

    中國自行研製的殲-0型戰鬥機無疑是一個可怕的對手,在高性能預警機的支援下中國空軍的殲-0型戰鬥機完全具備與蘇-35型戰鬥機正面對抗的能力,但是在迎頭攻擊之中,「方塊-」中隊所裝備的蘇-35型戰鬥機無所畏懼。當雙方在相距00公里處開始衝刺由前半球發動攻擊,在短暫的50秒之內雙方的戰機便將交錯而過。

    憑藉著機載雷達的優勢蘇-35型戰鬥機可以先於殲-0型戰鬥機開火,雖然殲0型戰鬥機此後同樣發射中距離對空導彈,但是為躲避蘇-35型戰鬥機先射先至的俄制R-77型中距對空導彈,殲-0型戰鬥機的飛行員不得不進行規避導彈的大範圍機動,使得自身發射的中距空空彈在初段和中段可能失去火控雷達系統的導引,造成脫靶,盡失先機。

    而當雙方的戰機在擺脫了彼此的中距離對空導彈的攻擊之後,快速縮短的距離將令空戰進入近距格鬥階段,由於做規避導彈機動勢必會損失速度或高度,發動機上的差距將令中國空軍的殲-0型戰鬥機處於不利地位。

    無論是頭盔瞄準具還是性能一流的近距離格鬥對空導彈,隨控佈局和矢量發動機中國空軍的殲-0型戰鬥機與蘇-35型戰鬥機之間巨大的代差。在一連串的纏鬥之中,殲-0型戰鬥機將無可避免的被蘇-35型戰鬥機擊落在戰區的天空。

    在幾次小規模的對抗之中,「方塊-」中隊多次在近距離格鬥之中輕鬆取勝,俄羅斯飛行員甚至在私底下評論說架蘇-35型戰鬥機可以輕鬆壓倒2架殲-0型戰鬥機,2架蘇-35型戰鬥機可以對抗個中國空軍的殲-0型戰鬥機8機編隊。

    但是如同世界空軍戰史上的所有對抗一樣,正確的戰術往往可以彌補戰機性能上的差距。在一次突擊中國軍隊部署在緬甸沿海島群電子偵察基地的行動中,「方塊-」中隊便遭遇了開戰以來最慘重的一次失敗。

    對於印度而言中國軍事在緬甸地區的軍事存在對戰爭進程的影響最大的並單單是位於緬甸南部丹老群島的大型軍事基地,中國海軍建立在孟加拉灣大可可島上和安達曼海亞歷山大海峽的海軍偵聽站,以及緬甸北部曼昂島上的被動雷達陣地同樣令印度遠東戰區感覺如鯁在喉。

    這些中國偵聽站所扼住的重要地緣戰略位置,使得印度在安達曼海—尼科巴群島的任何軍事行動,堅德布爾海上導彈試驗場以及印度海軍在馬六甲海峽的任何活動都盡在中國掌握之中。

    更可怕的是,位於緬甸北部的這些電子偵察陣地僅僅是中國在東南亞巨大情報網絡的一個觸角而已。位於緬甸南部特拉塞利姆沿海阿恰布和勃生港的偵聽網設備先進更為先進,使中國的電子偵察可以涵蓋整個印度洋東部。印度遠東戰區的舉手投足幾乎都在中國人的眼皮子底下。

    中印正式交鋒之後,印度遠東戰區並非沒有想過組織一支強大的海上突擊力量一舉蕩平中國人在緬甸沿海這些耳目。但是面對由中國制導彈艇編隊和數量不明的岸艦導彈組成的緬甸近海防禦力量。除非印度海軍願意從吃緊的一線戰場抽調出個航母戰鬥群,否則由老舊的水面艦艇發起的進攻將是會是一場災難。

    而在「方塊-」中隊投入戰鬥之後,為了保證這些精銳戰機出擊時的隱秘性和安全,摧毀中國在緬甸沿海的電子偵察基地顯得更為迫切。在中印兩國海空軍在馬六甲激戰的同時,在緬甸沿海小規模的衝突和摩擦也逾演逾烈。

    2008年月7日,印度海軍安達曼—尼科巴群島要塞守備艦隊出動艘7型「尼爾吉裡」級護衛艦和2艘「蘇坎亞」級巡邏護衛艦以「誤入」的名義深入緬甸北部領海數十海里,這無疑是一次戰略的試探。

    特別是2艘「蘇坎亞」級護衛艦的出動更引起了中緬兩國的警覺,印度海軍「蘇坎亞」級護衛艦不過是韓國「蔚山」級護衛艦的印度版,戰鬥力不強大。印度海軍一度將其用於沿海巡邏緝私。但是作為近年來印度海軍發展海基核力量計劃的一部分,「蘇坎亞」級護衛艦被率先改成了印度海軍SS350海軍改進型「長弓」海基彈道導彈的發身平台。

    在每艘「蘇坎亞」級護衛艦艦艉的直升機甲板上都加裝有採用液壓穩定的軌道固定平台,使得直升機甲板變成了「長弓」海基彈道導彈的發射台。艦上直升機庫則被改進為兩枚備有導彈的彈藥庫。戰前印度海軍將艘「蘇坎亞」級護衛艦中的5艘配屬給安達曼—尼科巴群島要塞守備艦隊其寓意不言自名。

    而能夠能夠搭載3架輕型艦載直升機的「尼爾吉裡」級護衛艦強大的火力不僅可以擔任出色的護航艦艇,更可以依靠艦載卡-3預警直升機和I集中式作戰指揮系統擔任整次突襲行動的指揮艦。

    一旦進入預定發射海域,這支看似不起眼的小艦隊卻可以發揮巨大的艦對地攻擊能力,2艘「蘇坎亞」級護衛艦能在短時間內向緬甸沿海的中國軍事基地投射枚可攜帶噸的常規戰鬥部的「長弓」海基彈道導彈。

    面對印度海軍的挑釁,緬甸軍政府立即給予了正面的回應。隸屬於緬甸海軍若開海軍區的2艘小型護衛艦—「楊岱昂」號和「楊基昂」號火速從實兌軍港拔錨起航,趕往預定海域實施攔截。

    雖然緬甸擁有930公里的海岸線,但是這個國家的海軍更像一支江河巡邏隊和海關緝私力量,除了負責在內陸航道巡邏行動之外,緬甸海軍僅能勝任一些打擊禁運品走私漁業保護等活動。缺乏現代化大型艦艇使得緬甸海軍在孟加拉灣和安達曼海的近海岸的作戰能力有限。

    此次派出的「楊岱昂」號和「楊基昂」號均是美國在20世紀40年代的古董級火炮護衛艦,其蹣跚著航行軌跡令印度海軍的士兵輕鬆的以為所謂海戰不過是一場單方面的屠戮而已。

    但就在印度海軍的注意力為緬甸海軍的2艘小型護衛艦所吸引之際,卻沒有人注意到距離印度海軍艦隊80公里以外的孟加拉灣的近海海域內數十艘緬甸漁民的漁船正在一片沒有魚汛的海區內投網。而在這些與海洋搏殺而求生存的破舊漁船之中,4艘外觀整潔的藍白色塗裝的小型雙體穿浪船也混雜在其中。緬甸的漁民們絲毫不畏懼這些外型冷漠的艦艇,但當這些雙體穿浪船緩緩打開艦身後部的四聯裝導彈發射架時,他們還是習慣的摀住雙耳。

    「導彈來襲!導彈來襲!」正當印度海軍的「尼爾吉裡」級護衛艦「席瓦利克」號正準備放飛所搭載的LH輕型直升機,以其所的攜帶的射程達40公里的「海上大鷗」型空對艦導彈來解決那兩艘緬甸海軍的古董之際,十餘枚來襲反艦導彈的信號卻出現在了它的雷達屏幕上。雖然這些導彈只是以0.9馬赫的亞音速飛來,但如此密集的數量也足以突破「席瓦利克」號所裝備的S——9艦空導彈可憐的點防空網。

    當天晚間緬甸軍政府的大宣傳媒體所全力報道,緬甸海軍在孟加拉灣所取得的輝煌勝利「楊岱昂」號和「楊基昂」號在海戰中勇敢的擊沉了來犯的3艘印度海軍的艦艇。而真正的兇手中國海軍的4艘022型雙體穿浪隱形導彈艇則依舊在晚歸的漁船掩護下,返回了其位於大可可島的臨時錨地。

    月7日海戰離奇的結果,深深的刺痛了印度海軍的自尊心,但也告訴印度遠東軍區一個鐵一般的現實,看似空虛的緬甸沿海卻在時刻得到中國海軍的守護。要想摧毀中國在緬甸的電子基地,印度必須另想辦法。經過了2天的準備,印度空軍承擔了這一任務,但卻釀成了一場被稱為「印度空軍歷史上最黑暗之夜」的慘劇。  
本站首頁 | 玄幻小說 | 武俠小說 | 都市小說 | 言情小說 | 收藏本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