龍的力量—南海揚 第四卷 孟加拉 第三十四章:破其衛城(五)
    在亞羅士打以北的正面戰場上,中印兩軍雖然都蝟集了重兵,圍繞著亞羅士打的門戶—小城丹讓的控制權展開了慘烈的爭奪戰。但是顯然在雙方針鋒相對的正面搏殺中,兩軍不願意在這片膠著的戰場上,消耗自己的裝甲集群。唱主角的仍然是遠程炮火和步兵。

    在戰場的西側是不利於裝甲部隊通行的狹窄海濱通道,所以印度陸軍西路突擊集群只是馬亨德拉中將的一支佯動的疑兵。這支僅僅擁有40輛的俄制T-72M主戰坦克的印度陸軍西路突擊集群僅僅在戰線上前進了20公里,便遭到了中國軍隊空地聯合火力的迎頭痛擊。

    真正的激戰爆發在東線戰場之上,中印兩軍都希望在這片開闊的戰場上一舉擊潰對方的裝甲突擊力量,打開突破口,利用裝甲部隊的高機動性形成穿插和迂迴迫使對方正面防線全線崩潰。

    2008年月7日下午4點整,在亞羅士打東北0公里的小鎮亞森,中國陸軍第3集團軍軍屬裝甲旅與印度陸軍東路混成突擊集群之間,爆發了中印兩國陸軍開戰以來最為慘烈的一場裝甲遭遇戰。

    實際上自中午2點以來,在吉打河以北縱橫數百公里的廣袤戰場上便已經是萬炮齊鳴,雙方的遠程支援炮火噴射出無數捲著烈焰的火球在馬來西亞北部的天空中縱橫交錯,宛如一條暴虐的火龍飛舞在吉打平原之上。此起彼落不時響起的巨大的爆炸聲匯成一曲鋼鐵與意志、火焰和熱血的交響樂。

    中國陸軍第3集團軍軍屬裝甲旅主力部隊於下午2點整抵達預定出發位置,在中國陸軍第37摩托化步兵師的東側迅速展開,裝甲旅所屬戰鬥突擊集群開始向南突擊。而裝甲旅各直屬部隊則與前鋒部隊保持0公里左右的距離跟隨前進。裝甲旅火力支援部隊的個榴彈炮營、個火箭炮營和個防空營則被分別配屬給裝甲營,以便於更為靈活的提供戰場支援。

    中國陸軍第3集團軍直屬裝甲旅的戰鬥突擊集群編有個偵察營、個機械化步兵營、3個裝甲營以及若干火力支援單位,總兵力約2500人左右。裝備有9式主戰坦克20輛、8式步兵戰車22輛,90式履帶裝甲輸送車0輛。為了加強這支鐵甲雄師的突擊力量,中國陸軍第3集團軍直屬陸軍航空兵團將配合他們的地面突擊行動。

    在部隊行進的頭個小時內,由於劃定給第3集團軍直屬裝甲旅突破地域—第37師和第49師之間的防禦結合部正面僅20公里寬,所以戰鬥突擊集群只能按照偵察營、裝甲營、2營、3營、機步營的順序排成縱隊進入戰場。直到進入戰區之後才重新編組為由先鋒和左右兩翼組成的三角隊型前進。

    具體的部署為軍直屬陸軍航空兵團派出個攻擊直升機營,擔任整個正面的警戒任務,裝甲第營位於的正面先鋒的位置,第2營和第3營分別負責左右兩翼,機步營擔任預備隊。

    裝甲營無疑是全旅之中戰鬥力最強的部隊。該團下轄3個坦克連、3個機步連以及3個炮兵連以外,旅部還將旅直屬炮兵部隊中的個榴彈炮連、旅直屬工兵中隊(編有地爆,舟橋,築城,防化,噴火等分隊)配備給裝甲營使用。

    為了配合己方裝甲部隊的行動,中印兩國陸軍的電子戰部隊均全力以赴的對戰場上敵方的偵察和通訊系統實施干擾。特別是印度陸軍,在缺乏制空權的情況下更是只能在電子戰方向進行強化配置一時間戰場上雙方一線部隊的聯絡均出現了不同程度的干擾,單向的透明幾乎難以實現。而密集的地對空火力也抑制了雙方無人機的偵察效果,戰場重新被迷霧所籠罩著。

    裝甲營被迫將前進隊型調整為菱形,正面寬約0公里,坦克連和機步連擔任先鋒,左翼是機步2連,右翼是機步3連。在坦克連和機步連的前方數十公里初是營直屬偵察分隊,正後方5公里處是後續跟進的坦克2連和坦克3連。

    菱形隊列被認為是最適合搜索前進的,裝甲營的兵力被平均的分配到菱形的4個頂點上,因此無論是在哪個方向上遭遇到印度軍隊的攻擊,都可以迅速得到兩翼的火力支援。

    而旅直屬炮兵部隊配備給裝甲營的榴彈炮連(裝備有8門LZ45式55毫米自行榴彈炮)正被部署在菱形隊列的中央,負責向前進中的各連提供直接的火力支援。營部及保障修理分隊,通信分隊則緊隨著榴彈炮連一共行進。

    在2個小時行進了40公里之後,左翼的機步2連率先發現了連級規模的印度陸軍裝甲部隊。在聞訊趕來的軍直屬陸軍航空兵團的直—9D型武裝直升機的火力支援下,全連迅速投入戰鬥。但事實證明這只是隸屬於印度陸軍第9獨立裝甲旅的裝甲偵察連,所裝備的俄制BRDM-2裝甲偵察車雖然經過了火力升級,但新型手動控制的M炮塔上所裝備的挺4.5毫米機槍和挺7.2毫米機槍顯然仍不足以抗衡步兵戰車。

    雖然這場小規模的戰鬥並不精彩,但是卻傳遞給了中國裝甲兵一個最明確不過的信號,敵人的主力就在附近。就在機步2連忙於對俘虜的突擊審訊之際,擔任全營前鋒的坦克連和機步連已經接近了小鎮亞森。

    下午4點整,機步連第排的3輛8式步兵戰車率先在亞森西北處遭遇了印度陸軍的裝甲部隊。通過晝夜合一的微光夜視瞄準鏡中國陸軍在3公里範圍內發現多個裝甲目標,在向坦克連報告發現印度陸軍的坦克部隊之後,全連的0輛8式步兵戰車迅速展開,用所攜帶的紅箭-73反坦克導彈來打擊重型裝甲目標。

    作為8式步兵戰車的「撒手鑭」武器,紅箭-73反坦克導彈最大射程可達3000米,破甲威力達50毫米/5度,穿透率達90%。唯一的缺點是在使用導彈射擊時,炮長要將火炮抬高到接近最大射角的位置,導彈發射後用火炮瞄準鏡瞄準目標,使用導彈控制盒控制導彈,修正彈道,直到命中目標。在這個過程中步兵戰車需要保持對導彈的控制。

    「正面發現印度陸軍主戰坦克和步兵戰車。」機步連排尚不知道他們已經遭遇到了印度陸軍東路混成突擊集群的主力。密密麻麻的印度陸軍的裝甲戰車彷彿從地下冒出來一樣,突然出現在各個方向上。位於左翼的2排也同時發現了正面和右翼均出現了大量敵裝甲戰鬥車輛,距離逐漸接近到2公里之內。2排的3輛8式步兵戰車迅速陷入了來自於正面和右翼的猛烈火力打擊之下。

    輛中國陸軍的8式步兵戰車所發射的紅箭-73反坦克導彈準確的摧毀了輛印度陸軍的BM-2步兵戰車,正當他正要退到比較安全的地方時,卻被一枚T-90型主戰坦克所射來的炮彈正面擊中。

    「2號車中彈了,衛生員、衛生員。」目擊戰友中彈的其他戰車幾乎同時在無線電中高叫起來。機步連一邊有自身的火力阻擊著印度陸軍的衝擊,一邊選擇土坎等隱蔽地形停車,讓車載的機械化步兵班下車投入戰鬥。

    左、右載員艙的靠車門乘坐的步兵首先打開左、右車門,其他載員分別從左、右兩門躍出,向戰車兩側隱蔽前出,使用單兵火箭筒向車體兩側或前方射擊,殲滅近距離裝甲目標,班長兼車長則在車上負責指揮全班(全車)的戰鬥。

    雖然在機械化步兵的火力支援下,數輛印度陸軍的T-90型主戰坦克在300米的近距離內被摧毀。但是危機並沒有解除,印度陸軍坦克的直射炮火不停的在機步連的隊列中爆炸。而機步連8式步兵戰車所攜帶的紅箭-73反坦克導彈已經告窘,而印度陸軍的坦克仍不停的湧來。

    又輛8式步兵戰車的炮塔被印度陸軍的炮火擊毀,燃燒的戰車中受傷的車組成員互相攙扶著撤出。就在機步連的抵抗即將崩潰之際。坦克連的0輛9式主戰坦克排成整齊的箭鏃狀隊型從左翼突入。

    「目標T-90,全連自由開火。」9式主戰坦克的炮手們迅速調整炮口瞄準出現的印度坦克,隨著按動的火炮擊發電鈕,一發發尾翼穩定脫殼穿甲彈如離弦之箭穿入印度陸軍T-90型主戰坦克的車體,被擊中的T-90型主戰坦克內的油氣混合物被瞬間引燃,殉爆炮塔吊籃旋轉式自動裝彈機內的彈藥,隨著T-90型主戰坦克上冒出的一陣黑煙,伴隨著一聲巨響T-90型主戰坦克的炮塔被炸飛了好遠。

    而9式主戰坦克車內,25毫米火炮巨大的後坐力中隨著穿甲彈彈殼「噹啷」一聲落入回收箱內,裝填手迅速再度裝填入又枚脫殼穿甲彈,瞄準下一個目標。

    激烈的坦克戰在小鎮亞森周遍全面展開,中印兩國的裝甲戰車不斷趕赴戰場。主戰坦克的直射火力和反坦克導彈在空氣中往來穿梭,小鎮亞森宛如一個巨大的攪拌機不停的絞碎著雙方填入的裝甲力量和血肉生命。

    而兩國空軍此刻也全力支援地面部隊的行動,與中國的同行們相比印度空軍的對地支援行動顯得更為悲壯。2架米格-27型戰鬥轟炸機低空突入戰場,面對中國陸軍的防空火力投下數枚低阻反裝甲子母彈。而在米格-27型戰鬥轟炸機轉向爬升之際,2架中國陸軍新型戰機的陰影突然投影在他們的上空。  
本站首頁 | 玄幻小說 | 武俠小說 | 都市小說 | 言情小說 | 收藏本頁